專利名稱:治療風濕類風濕疾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類風濕疾病的藥物,具體地說是一種以天然中草藥為原料制成的治療風濕、類風濕疾病的純中藥制劑,本發明還涉及該藥物的制備方法。
風濕性疾病是一種泛指影響骨、關節、肌肉及附件和軟骨組織如滑囊、包囊、軟骨、肌腱、腱鞘、筋膜等的一類疾病。該病是一種常見疾病,嚴重地危害著患者的身心健康,給病人的身心造成極大痛苦,在日常生活中造成極大的不便。該病癥的發病特點是病程多呈慢性、反復發作、免疫力異常或生化改變,并由此或導致其它疾病如腎功能衰竭等。而類風濕性疾病是以慢性多關節炎為主的一種全身性自免疫性疾病,該病發病率高,目前臨床上對于此類疾病多采用吲哚、消炎疼、布絡芬等激素類或非激素藥物治療,這兩類藥物主要是通過在不同環節上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來達到治療效果的。雖然該疾病得到控制,但會促發骨質的病變。長期使用此類藥會發生胃腸道的不良反應,還將會引起骨內結構改變。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風濕、類風濕疾病的藥物,對患者全身起到溫經散寒、利濕通絡、活血止痛的作用,并可使血沉值、類風濕因子及抗溶性鏈球菌素0等恢復正常,服用方便,毒副作用小。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該藥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基于祖國醫學對風濕、類風濕發病疾病機理的認識及治療原則,從中藥中精選出溫經散寒、利濕通絡、活血止痛的天然藥物而制成的中藥藥劑,各味藥協同作用,以達療效。
本發明藥物是由下列組成分制成的(用量為重量份)川烏(生) 90-120草烏(生)90-120 桂 枝 90-120五加皮90-120當 歸 90-120 川 芎 90-120萆 蘚90-120附 子 40-60川牛膝 40-60紅 花40-60 獨 活 40-60穿山甲(炮制)40-60
雷公藤 90-120雪 蓮 90-120 羌 活 40-60制備本發明的配方優選重量(份)配比是川烏(生) 100 草烏(生)100 桂 枝 100五加皮 100 當 歸 100 川 芎 50萆 蘚 100 附 子 50 川牛膝 50紅 花 50 獨 活 50 穿山甲(炮制)50雷公藤 100 雪 蓮 100 羌 活 50本發明藥物中的成分川烏、草烏、附子具有較強的溫經散寒的作用,雷公藤、雪蓮、五加皮、萆蘚、羌活具有利水祛濕、通絡止痛作用,當歸、川芎、紅花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穿山甲(炮制)、桂枝、導絡通經效果特佳。
本發明藥物可按常規方法制成各種劑型,其中優選合劑。
服用方法一日2次,每次20-30ml,飯后服用或遵醫囑。
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1)以四肢大關節疼痛為主,伴有酸楚麻木、關節屈伸不便、發熱等癥狀;2)病前有咽疼史或涉水淋雨、以及久居濕地史;3)部分患者可有低熱、四肢環形紅斑或結節性紅斑、心臟常受累;4)血沉值(ESR)>20mm/h,抗溶血性鏈球菌素O>500μ。
類風濕關節炎診斷標準1)晨僵至少1小時(此癥狀持續6星期以上);2)3個或3個以上關節腫(此癥狀持續6星期以上);3)腕掌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腫(此癥狀持續6星期以上);4)肢下結節;5)手X片改變(至少有骨質疏松及關節間隙狹窄);6)對稱性關節腫(此癥狀持續6星期以上);7)類風濕因子(RF)陽性。
凡病人具備上述標準4條以上者,便可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以上各癥狀的統計標準如下1.治愈診斷標準均恢復正常,血沉值15mm/h以下。
2.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體征檢查指標尚沒能恢復正常。
3.有效基本癥狀減輕。
4.無效治療結果無變化。
其治療效果可參見表1不同年齡臨床數據統計。
表1不同年齡臨床數據統計
由以上臨床數據可見,本發明藥物的優點在于可標本兼治,可較快地緩解及治愈風濕、類風濕疾病。并可使血沉值、類風濕因子及抗溶性鏈球菌素0等恢復正常,有效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并具有緩解及治愈作用,不易復發。服用方便、毒副作用小。
實施例本發明藥物原料組方(克)生川烏 100生草烏 100桂 枝 100五加皮 100當 歸 100川 芎 50萆 蘚 100附 子 50 川牛膝 50紅 花 50 獨 活 50 穿山甲(炮制)50雷公藤 100雪 蓮 100羌 活 50制備方法按組方稱取各味生藥混合后粉碎成40目的粗粉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000毫升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5000毫升煎煮1.5小時。合并煎液、過濾、濃縮至4600毫升,加3倍量95%乙醇,靜置24小時,過濾、回收乙醇,加水適量稀釋,冷藏24小時,過濾,加單糖漿3000毫升、苯甲酸鈉適量,再加水至10000毫升,攪勻、分裝,每瓶100毫升。
典型病例1.孔林立,男,現年24歲,鄭州市管城區人,患有四肢大關節疼痛,行動困難。在多家大醫院治療,效果不佳。來我院就診,經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口服本發明藥物,二天后癥狀明顯減輕,連服20天,病癥全部消失,各項檢查指標正常。劉強,男,46歲,鄭州市二七區人,患類風濕關節炎疾病,在我院就診檢查,口服本發明藥物40天,癥狀全部消失,恢復正常工作。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濕及類風濕性疾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劑川烏(生) 90-120草烏(生)90-120桂 枝 90-120五加皮90-120當 歸 90-120川 芎 90-120萆 蘚90-120附 子 40-60 川牛膝 40-60紅 花40-60 獨 活 40-60 穿山甲(炮制)40-60雷公藤90-120雪 蓮 90-120羌 活 40-6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風濕及類風濕性疾病的藥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川烏(生) 100草烏(生)100桂 枝 100五加皮 100當 歸 100川 芎 50萆 蘚 100附 子 50 川牛膝 50紅 花 50 獨 活 50 穿山甲(炮制)50雷公藤 100雪 蓮 100羌 活 5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風濕及類風濕性疾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藥劑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風濕及類風濕性疾病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藥劑是合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說的治療風濕及類風濕性疾病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各味生藥混合后粉碎成40目的粗粉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000毫升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5000毫升煎煮1.5小時。合并煎液、過濾、濃縮至4600毫升,加3倍量95%乙醇,靜置24小時,過濾、回收乙醇,加水適量稀釋,冷藏24小時,過濾,加單糖漿3000毫升、苯甲酸鈉適量,再加水至10000毫升,攪勻、分裝。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風濕及類風濕性疾病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合劑的分裝體積為100毫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的治療風濕及類風濕性疾病的藥物。它是一種純中藥制劑,以川烏、草烏、桂枝、五加皮、當歸、川芎、萆蘚、附子、川牛膝、紅花、獨活、穿山甲(炮制)、雷公藤、雪蓮、羌活等為原料按比例配制而成的,按各味藥的不同特性加以處理后可制成各種劑型,如合劑等。本發明配方及制法獨特,標本兼治,療效顯著。
文檔編號A61P29/00GK1314161SQ0010327
公開日2001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21日
發明者王春亭, 黃慶茁, 陳漠達, 韓振興 申請人:黃慶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