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方胞二磷膽堿制劑及其制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復方胞二磷膽堿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其應用,屬于藥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人體大腦有12對腦神經,包括嗅神經、視神經、動眼神經、滑車、外展神經、三叉神經、面神經、聽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及舌下神經,腦神經發生病變將會導致人體出現多種疾病癥狀,如腦癱、面癱、偏癱、帕金森氏綜合癥、老年癡呆、三叉神經痛等等,這種神經病變多由遺傳、腦外傷、腦梗塞、腦炎、腦缺血、缺氧、腦動脈硬化、煤氣中毒、酒精中毒等原因引起,病程長、難恢復,不僅給病人帶來痛苦,而且給家庭、社會和國家造成沉重負擔。
肌苷能直接透過細胞膜進入體細胞,活化丙酮酸氧化酶類,從而使處于低能缺氧狀態下的細胞能繼續順利進行代謝,并參與人體能量代謝與蛋白質的合成,目前臨床用于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癥、各種急慢性肝臟疾患、肺原性心臟病等心臟疾患、中心性視網膜炎、視神經萎縮等疾患。胞二磷膽堿系Kennedy等人于1954年首先發現并于1956年合成,它是胞嘧啶核苷衍生物,作為輔酶在卵磷脂合成中起重要作用,是腦代謝的激活劑,能增強與意識有關的腦干網狀結構功能,對錐體束起興奮作用,促使受損的運動功能得以恢復。它在體內參與卵磷脂的合成而改善中樞神經的代謝和大腦功能,增加大腦血流量和攝氧量,改善腦血管張力并有催醒作用。以往臨床上主要用于急性顱腦外傷及腦部手術后的意識障礙,對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而致的偏癱可逐漸恢復四肢功能。
將肌苷和胞二磷膽堿制成制劑的發明專利申請有95104482.6、95105972.6,并且95105972.6的制劑中還加入了普魯卡因,但是這兩個專利中的制劑都用于治療視神經萎縮,給藥方法為眼球后注射給藥,與本發明申請產品的給藥方式截然不同,臨床應用的范圍也有很大不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目前治療腦神經藥物缺乏和相關產品現有技術的不足,將肌苷和胞二磷膽堿制成用于腦神經損傷的制劑,特別是注射制劑,使臨床用藥更加安全。
本發明是這樣構成的按照重量比例計算,它是由肌苷∶胞二磷膽堿=1∶0.5~30和適當的輔料制作而成。
優選為按照重量比例計算,它是由肌苷∶胞二磷膽堿=1∶1~10和適當的輔料制作而成。
準確的說按照重量比例計算,它是由肌苷∶胞二磷膽堿=1∶5和適當的輔料制作而成。
所述的制劑為直接用于注射給藥的注射液、直接供靜脈滴注的靜脈輸液、需稀釋后用于靜脈滴注的注射用濃溶液和用冷凍干燥法或噴霧干燥法制得的注射用無菌粉末和無菌塊狀物以及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滴丸劑、丸劑、軟膠囊劑、口服液體制劑、口腔崩解片和分散片劑及其他所有藥劑學上能夠接受的劑型。
準確的說所述的制劑為直接用于注射給藥的注射液、需稀釋后用于靜脈滴注的注射用濃溶液和用冷凍干燥法或噴霧干燥法制得的注射用無菌粉末和無菌塊狀物。
所述制劑中的注射液和注射用濃溶液這樣制備取肌苷、胞二磷膽堿,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0.5%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3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定量,用飽和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5.5~7.0,煮沸,4℃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加注射用水,分裝到安剖瓶,封口滅菌,即得。
所述制劑中的注射用無菌塊狀物這樣制備取肌苷、胞二磷膽堿,按藥物∶輔料用量=1∶2加入甘露醇,加18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溶解,用飽和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6.5~7.0,加注射用水至2000ml,混勻,加入0.5%的針用活性炭,煮沸30分鐘,粗濾,再用0.45μm和0.22μm微孔濾膜濾過,濾液分裝,每瓶2.0ml,冷凍干燥,第一階段的平衡凍結溫度為0℃時的平衡時間為2.5小時,即擱板溫度與產品溫度基本一致的時間;第二階段凍結溫度從0℃到最低共熔溫度時,擱板溫度與產品溫度平衡時間為2.5小時;第三階段繼續降溫至-35℃,約需2小時,保持此溫度2.5小時,直至產品完全凍牢,即開始抽真空,進入干燥程序,在-35℃恒溫下抽真空,緩慢升溫,2~4℃/h,至最低共熔點溫度,時間約為8小時,升華干燥完成后,繼續在低壓條件下,升溫干燥以除去殘余水分,時間約為10~15小時,保持35℃以上干燥2.5小時,壓蓋,即得。
所述的制劑用于制備治療由遺傳、腦外傷、腦梗塞、腦炎、腦缺血、缺氧、腦動脈硬化、煤氣中毒、酒精中毒等因素引起腦實質破壞和腦部神經細胞萎縮的藥物。
實驗例1對不同配比藥效學比較研究Wistar大白鼠,體重240~300g,雌雄各半。適應性飼養2d后,按體重隨機分為7組第1組肌苷∶胞二磷膽堿=1∶30,同時ipAlCl349.4mg·kg-1;第2組肌苷∶胞二磷膽堿=1∶10,同時ipAlCl349.4mg·kg-1;第3組肌苷∶胞二磷膽堿=1∶5,同時ipAlCl349.4mg·kg-1;第4組肌苷∶胞二磷膽堿=1∶1,同時ipAlCl349.4mg·kg-1;第5組肌苷∶胞二磷膽堿=1∶0.5,同時ipAlCl349.4mg·kg-1;第6組空白對照組(等容量注射用水),第7組模型組,ipAlCl349.4mg·kg-1。各組均連續給藥30天。
采用敞箱行為實驗測定大鼠運動行為能力將大鼠放入直徑為60cm,等分為19格的圓形開闊場中心,觀察3min內行走格子數。各組動物均于注射藥物前和注射藥物后30min,60min各記錄一次(每次3min)動物自發活動狀況,比較各組的差異,結果見表1。
表1不同配比組方對大鼠自發活動的影響(x±s)
由實驗結果可知,在相同給藥量(60mg/kg)的情況下,肌苷∶胞二磷膽堿=1∶5的效果最好。
實驗例2藥效學驗證試驗Wistar大白鼠,體重240~300g,雌雄各半。適應性飼養2d后,按體重隨機分為5組第1組本發明注射液組,同時ipAlCl349.4mg·kg-1;第2組本發明凍干粉針組,同時ipAlCl349.4mg·kg-1;第3組本發明葡萄糖輸液組,同時ip AlCl349.4mg·kg-1;第4組空白對照組(等容量注射用水),第5組模型組,ipAlCl349.4mg·kg-1。各組均連續給藥30天。
采用敞箱行為實驗測定大鼠運動行為能力將大鼠放入直徑為60cm,等分為19格的圓形開闊場中心,觀察3min內行走格子數。各組動物均于注射藥物前和注射藥物后30min,60min各記錄一次(每次3min)動物自發活動狀況,比較各組的差異,結果見表2。
行為實驗結束后,各組隨機選取4只大鼠處死,剝離腦組織,分離大腦頂葉,小腦和海馬,固定于10%甲醛磷酸緩沖液中,常規石蠟切片,切片厚度為6μm,同一區域的組織塊三維定位相同.每只大鼠取相同的5個切面,進行HE染色,各切片觀察5個視野,計數大腦頂葉椎體層神經元細胞數(高倍鏡),海馬椎體細胞數(高倍鏡),小腦浦肯野細胞數(低倍鏡),比較各組的差異,結果見表3表2本發明藥物對大鼠自發活動的影響(x±s)
表3本發明藥物對鋁所致大鼠腦細胞數變化的影響(x±s)
由實驗結果可知,本發明藥物對鋁所致的大鼠記憶障礙和大腦錐體層細胞數、小腦普肯野細胞數和海馬錐體細胞數的減少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提示本發明藥物對于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減輕癡呆癥狀有很好的療效。
實驗例2注射劑不同填充劑種類的選擇本申請人在研制中發現,適當的填充劑、藥液濃度、填充劑用量是粉針制劑成型和穩定的重要因素,為了提高該粉針制劑的質量,首先,本申請人對填充劑的種類進行了考察;結果見下表。
不同填充劑凍干效果比較
可見,由于甘露醇的共熔點高,水溶性好,利于本品的凍干和成型,而其他的填充劑均不適合本品,故選擇甘露醇為填充劑。
具體的實施方式實施例1肌苷50g 胞二磷膽堿250g取肌苷、胞二磷膽堿,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0.5%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3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定量,用飽和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5.5~7.0,煮沸,4℃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加注射用水,分裝到安剖瓶,封口滅菌,即得注射液。一次2支,一日2次。
實施例2肌苷10g 胞二磷膽堿200g取肌苷、胞二磷膽堿,按藥物∶輔料用量=1∶2加入甘露醇,加18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溶解,用飽和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6.5~7.0,加注射用水至2000ml,混勻,加入0.5%的針用活性炭,煮沸30分鐘,粗濾,再用0.45μm和0.22μm微孔濾膜濾過,濾液分裝,每瓶2.0ml,冷凍干燥,第一階段的平衡凍結溫度為0℃時的平衡時間為2.5小時,即擱板溫度與產品溫度基本一致的時間;第二階段凍結溫度從0℃到最低共熔溫度-15℃時,擱板溫度與產品溫度平衡時間為2.5小時;第三階段繼續降溫至-35℃,約需2小時,保持此溫度2.5小時,直至產品完全凍牢,即開始抽真空,進入干燥程序,在-35℃恒溫下抽真空,緩慢升溫,2~4℃/h,至最低共熔點溫度,時間約為8小時,升華干燥完成后,繼續在低壓條件下,升溫干燥以除去殘余水分,時間約為10~15小時,保持35℃以上干燥2.5小時,壓蓋,即得凍干粉針劑。
實施例3肌苷30g 胞二磷膽堿300g取肌苷、胞二磷膽堿混合,將所得混懸液與預膠化淀粉混合,用聚乙吡咯烷酮的乙醇液為粘合劑制粒,干燥后整粒,再與適量聚乙二醇6000混合均勻,壓片即為片劑。
實施例4肌苷100g 胞二磷膽堿3000g取肌苷、胞二磷膽堿混合,按主藥∶輔料=1.2∶1的比例加入磷酸鈣,按主藥∶輔料=1.2∶1的比例加入微粉纖維素,以及按主藥∶輔料=2∶1的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和均勻,用70%乙醇適量制軟材,過20目篩制顆粒,55℃干燥,取出,過30目篩整粒,加入適量滑石粉、微粉硅膠,混和均勻,壓片,即得分散片。
實施例5肌苷70g 胞二磷膽堿35g取肌苷、胞二磷膽堿混合,加入等量的糊精,混合均勻,制粒,裝膠囊,即得膠囊劑。
權利要求
1.一種復方胞二磷膽堿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比例計算,它是由肌苷∶胞二磷膽堿=1∶0.5~30和適當的輔料制作而成。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方胞二磷膽堿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比例計算,它是由肌苷∶胞二磷膽堿=1∶1~10和適當的輔料制作而成。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方胞二磷膽堿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比例計算,它是由肌苷∶胞二磷膽堿=1∶5和適當的輔料制作而成。
4.按照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種復方胞二磷膽堿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劑為直接用于注射給藥的注射液、直接供靜脈滴注的靜脈輸液、需稀釋后用于靜脈滴注的注射用濃溶液和用冷凍干燥法或噴霧干燥法制得的注射用無菌粉末和無菌塊狀物以及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滴丸劑、丸劑、軟膠囊劑、口服液體制劑、口腔崩解片和分散片劑及其他所有藥劑學上能夠接受的劑型。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方胞二磷膽堿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劑為直接用于注射給藥的注射液、需稀釋后用于靜脈滴注的注射用濃溶液和用冷凍干燥法或噴霧干燥法制得的注射用無菌粉末和無菌塊狀物。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復方胞二磷膽堿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中的注射液和注射用濃溶液這樣制備取肌苷、胞二磷膽堿,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0.5%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3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定量,用飽和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5.5~7.0,煮沸,4℃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加注射用水,分裝到安剖瓶,封口滅菌,即得。
7.如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復方胞二磷膽堿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中的注射用無菌塊狀物這樣制備取肌苷、胞二磷膽堿,按藥物∶輔料用量=1∶2加入甘露醇,加18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溶解,用飽和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6.5~7.0,加注射用水至2000ml,混勻,加入0.5%的針用活性炭,煮沸30分鐘,粗濾,再用0.45μm和0.22μm微孔濾膜濾過,濾液分裝,每瓶2.0ml,冷凍干燥,第一階段的平衡凍結溫度為0℃時的平衡時間為2.5小時,即擱板溫度與產品溫度基本一致的時間;第二階段凍結溫度從0℃到最低共熔溫度時,擱板溫度與產品溫度平衡時間為2.5小時;第三階段繼續降溫至-35℃,約需2小時,保持此溫度2.5小時,直至產品完全凍牢,即開始抽真空,進入干燥程序,在-35℃恒溫下抽真空,緩慢升溫,2~4℃/h,至最低共熔點溫度,時間約為8小時,升華干燥完成后,繼續在低壓條件下,升溫干燥以除去殘余水分,時間約為10~15小時,保持35℃以上干燥2.5小時,壓蓋,即得。
8.如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復方胞二磷膽堿制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劑用于制備治療由遺傳、腦外傷、腦梗塞、腦炎、腦缺血、缺氧、腦動脈硬化、煤氣中毒、酒精中毒等因素引起腦實質破壞和腦部神經細胞萎縮的藥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方胞二磷膽堿制劑,由肌苷、胞二磷膽堿組成,用于遺傳、腦外傷、腦梗塞、腦炎、腦缺血、缺氧、腦動脈硬化、煤氣中毒、酒精中毒等因素引起腦實質破壞和神經細胞的萎縮,對受損的腦部神經纖維產生激活、營養、修補甚至再生等作用,同時復方制劑減少了臨床使用前的配液步驟,相對降低了藥液污染幾率,使臨床用藥更加安全。
文檔編號A61K9/20GK1803126SQ20061020007
公開日2006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4日
發明者周霞 申請人:貴陽云巖西創藥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