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藥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項藥食同源植物沙棘的開發和利用的方法,更具體的是一種藥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術:
沙棘是21世紀最珍貴的藥食同源植物,含有12類共20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活性物質,沙棘全身都是寶,其所含活性物質之多、種類之豐富、配比之完善,迄今人類在自然界還未能找到另一種植物可與沙棘相比擬,沙棘中所含的十二大類生命動力為1、黃酮類,2、 多酚類,3、維生素,4、留醇,5、三萜,6、氨基酸,7、不飽和脂肪酸,8、磷脂,9、有機酸,10、芳香油,11、超氧化物歧化酶(S0D),12、礦物質,沙棘的維生素種類之多、含量之豐富是任何其它果蔬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專家賦予它“維生素寶庫”的美稱。沙棘中含有7類獨特珍貴的沙棘總黃酮,可有效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沙棘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從十幾種到三十幾種不等,沙棘中的微量元素有三個特點,一是涵蓋目前已知人體必需的14種微量元素;其次是高鉀低鈉;三是無有害微量元素。沙棘的食療價值在1000多年前就得到了人們的驗證。在西藏醫藥中,喇嘛稱沙棘果為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100年前,前蘇聯科學家對沙棘進行研究,發現其果實含有30 多種生物活性成分,這30多種成分可治療腸胃炎、胃潰瘍及冠心病等,并能顯著提高人體的免疫機能。沙棘的藥用價值,在以下的十個方面也先后被證實,I、對心血管系統疾病的作用;
2、對腦血管系統疾病的作用;3、對新陳代謝及免疫系統的作用;4、抗腫瘤、抗癌作用;5、對呼吸系統疾病的作用;6、對消化系統疾病的作用;7、對肝臟的保護作用;8、抗炎生肌,促進組織再生的作用;9、健腦益智,促進兒童生長發育作用;10、抗衰老作用。沙棘分布于我國的西北、華北、東北等地,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堿土地上生存, 廣泛應用于水土保持。作為藥食同源植物,被衛生部列入中國藥典,沙棘的根、莖、葉、花、果可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輕工、航天、農牧、漁業等領域。我國擁有世界上95%以上的沙棘資源,具有得天獨厚的產業發展優勢。據了解,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目前已占國土面積的 27%以上,荒漠化給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達65億美元,影響中國近4億人口的生存。而沙棘具有防風固沙,改善環境的作用,也是國務院指定治荒四大支柱產業之一。沙棘的深度開發與綜合利用,將使我國的荒漠化治理事業更具有可持續發展性, 為國家治荒,為耕者謀利,為百姓造福。本發明通過采用高新技術和新工藝、新設備對沙棘
的品種改良;對沙棘進行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
.、/■
Mo
發明內容
為了緩解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藥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的方法。
3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藥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把沙棘果從沙棘的枝上分離,采用冷凍粉碎,然后在105-115°C溫度下蒸餾,把蒸餾出的物質在< 30°C溫度下用3nm的無機膜經分離、精制得到藥用沙棘油;
(2)將步驟(I)經過提取藥用沙棘油后的沙棘果與各自分開預處理的沙棘的葉、花、根、 莖混合,提取、分離有效成分;沙棘的葉用小于60°C溫度干燥至含水分量< 12%,沙棘的花蒸制后干燥至含水分量< 10%,沙棘的根、莖破碎或切制成< Icm的段,混合,水、醇分別提取2-3次,提取液在55-65°C溫度下用2300目膜式過濾器除雜,然后在室溫下用8萬D的膜設備分離出沙棘多糖;
(3)對步驟(2)分離過沙棘多糖的提取液,用3000D的膜設備經分離、精制得到沙棘氨基酸,再分別用1000D和150D的膜設備經分離、精制得到沙棘維生素和沙棘總黃酮;
(4)將步驟(3)得到的沙棘氨基酸、沙棘維生素和沙棘總黃酮分別采用真空干燥、噴霧干燥,經提取后的渣、各工序的廢棄物和不能用于食用和藥用的部分混合均勻,烘干至含水分量< 40%,送入酵素菌種培養床,經滅菌后植入工程菌,培育、生產出酵素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生產技術采用集成膜技術,節省投資、產效好,生產全過程不使用化學試劑, 適用于生產規模大、小不同的企業;節能、高效,無污染;是沙棘產業化推廣的先進方法。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藥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把沙棘果從沙棘的枝上分離,冷凍粉碎,然后在105-115°C溫度下蒸餾,把蒸餾出的物質在< 30°C溫度下用3nm的無機膜經分離、精制得到藥用沙棘油;
(2)將步驟(I)經過提取藥用沙棘油后的沙棘果與各自分開預處理的沙棘的葉、花、根、 莖混合,提取、分離有效成分;沙棘的葉用小于60°C溫度干燥至含水分量< 12%,沙棘的花蒸制后干燥至含水分量< 10%,沙棘的根、莖破碎或切制成< Icm的段,混合,用水、醇各提取2-3次,提取液在55-65°C溫度下用2300目膜式過濾器除雜,然后在室溫下用8萬D的膜設備分離出沙棘多糖;
(3)對步驟(2)分離過沙棘多糖的提取液,用3000D的膜設備經分離、精制得到沙棘氨基酸,再分別用1000D和150D的膜設備經分離、精制得到沙棘維生素和沙棘總黃酮;
(4)將步驟(3)得到的沙棘氨基酸、沙棘維生素和沙棘總黃酮分別采用真空干燥、噴霧干燥,經提取后的渣、各工序的廢棄物和不能用于食用和藥用的部分混合均勻,烘干至含水分量< 40%,送入酵素菌種培養床,經滅菌后植入工程菌,培育、生產出酵素菌。實施例2 :稱取市售統貨沙棘50Kg,放入冷凍設備零下10°C冷凍20分鐘,經分離機,把沙棘果從沙棘的枝上分離。分得沙棘果18Kg、沙棘的枝32Kg,取沙棘果18Kg粉碎,在 110°C狀態下蒸餾,然后把蒸餾出的物質在< 30°C狀態下用3nm的無機膜經分離、精制得到藥用沙棘油O. 56Kg。沙棘的枝32Kg,切制成Icm長的段,然后把經提取過藥用沙棘油后的沙棘果混勻放入提取設備,再加入干燥的沙棘葉10Kg、蒸制后低溫干燥的沙棘花5Kg、經干燥后破碎的沙棘的根、莖各5Kg,混合,用水、醇各提取3次。得提取液963 Kg,在60°C狀態下用2300目膜式過濾器過濾,除去雜質12 Kg,得清液951Kg,然后在室溫下用8萬D的膜設備分離出沙棘多糖,經真空干燥后得產品4. 59Kg ;把分離過沙棘多糖,用3000D的膜設備經分離、精制得到沙棘氨基酸,用太陽能光熱干燥得產品3. 12Kg ;再分別用1000D和150D的膜設備經分離、精制得到沙棘維生素和沙棘總黃酮,分別噴霧干燥后,得到沙棘維生素的干品4. 67Kg、沙棘總黃酮的干品I. 97Kg。經提取后的渣、各工序的廢棄物和不能用于食用和藥用的部分混合均勻,烘至含水分量< 40%,送入菌種培養床,經滅菌后植入工程菌,培育、 生產出酵素菌。
權利要求
1.藥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把沙棘果從沙棘的枝上分離,采用冷凍粉碎,然后在105-115°C溫度下蒸餾,把蒸餾出的物質在< 30°C溫度下用3nm的無機膜經分離、精制得到藥用沙棘油;(2)將步驟(I)經過提取藥用沙棘油后的沙棘果與各自分開預處理的沙棘的葉、花、根、 莖混合,提取、分離有效成分;沙棘的葉用小于60°C溫度干燥至含水分量< 12%,沙棘的花蒸制后干燥至含水分量< 10%,沙棘的根、莖破碎或切制成< Icm的段,混合,水、醇分別提取2-3次,提取液在55-65°C溫度下用2300目膜式過濾器除雜,然后在室溫下用8萬D的膜設備分離出沙棘多糖;(3)對步驟(2)分離過沙棘多糖的提取液,用3000D的膜設備經分離、精制得到沙棘氨基酸,再分別用1000D和150D的膜設備經分離、精制得到沙棘維生素和沙棘總黃酮;(4)將步驟(3)得到的沙棘氨基酸、沙棘維生素和沙棘總黃酮分別采用真空干燥、噴霧干燥,經提取后的渣、各工序的廢棄物和不能用于食用和藥用的部分混合均勻,烘干至含水分量< 40%,送入酵素菌種培養床,經滅菌后植入工程菌,培育、生產出酵素菌。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藥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的方法,沙棘的果、葉、花、根、莖的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分離得到沙棘氨基酸、沙棘維生素和沙棘總黃酮,經提取后的渣、各工序的廢棄物和不能用于食用和藥用的部分混合均勻,烘干至含水分量≤40%,送入酵素菌種培養床,經滅菌后植入工程菌,培育、生產出酵素菌,本發明節省了投資,產效好;節能、環保;適用于山區、農村和運輸、水電條件較差的地區發展沙棘產業,也適用于不同投資條件和環境的企業開發沙棘資源。
文檔編號A61P39/06GK102586006SQ201210048628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9日
發明者范兆科, 范蘊睿 申請人:范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