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于顯示嬰幼兒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中藥膠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涉及便于顯示嬰幼兒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中藥膠囊,具體的說是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中成藥。
技術背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兒童病例在國內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小兒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的原因和機理尚未十分清楚,可能與小兒粘膜防御機能降低、精神因素、遺傳因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以及某些使胃酸分泌增多的有關因素等有密切關系。小兒十二指腸潰瘍與成人十二指腸潰瘍的臨床表現不同,缺乏季節性疼痛發作、饑餓性周期性疼痛以及典型的規律性疼痛等特征。年齡愈小表現愈不典型。如嬰幼兒十二指腸潰瘍不易被發現, 病情輕者可自愈,病情重的可迅速發生并發癥。表現為急腹癥和休克等癥狀。嬰幼兒十二指腸潰瘍多呈急性潰瘍過程,癥狀少,少復發,常因并發穿孔或出血后才被確診。由于學齡前期兒童十二指腸潰瘍,男孩多于女孩,患兒能自訴腹痛,腹痛部位不明確,有時在臍周,有時在上腹部。疼痛呈間歇性,常伴有惡心、嘔吐,嘔吐后疼痛可減輕。并發癥少見。學齡兒童十二指腸潰瘍男孩多于女孩,呈長時期間歇性上腹隱痛,可周期性發作,有時甚至夜間痛醒。患兒常有食欲不振和消瘦。潰瘍易復發。大齡兒童十二指腸潰瘍與成人相似,有典型的十二指腸潰瘍臨床表現,胃鏡檢查均可確診。
因此,患十二指腸潰瘍嬰幼兒不宜作常規胃鏡檢查,膠囊式電子胃鏡價格又極其昂貴,所以早期確診便成了非常重要的問題,雖然鋇餐透視是一種辦法,但是鋇餐透視本身有放射線的危害而且并不是確診的金標準;然而,十二指腸潰瘍在超聲檢查中有特有的表現,如潰瘍區的腸管粘膜層增厚、回聲增粗且有潰瘍強回聲;但是該病在超聲檢查時確診率并不高,由于腸道是空腔器官,其內部含有大量氣體,超聲波對氣體具有全反射性所以對超聲檢查對該病不敏感,使十二指腸潰瘍特有表現顯像困難,所以超聲不易明確診斷。這給患十二指腸潰瘍嬰幼兒帶來巨大痛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能有效消除十二指腸氣體、潴留液又方便制作及服用的便于顯示嬰幼兒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中藥膠囊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根據祖國醫藥中的某些傳統干品藥物在液體中吸收其水分的特點(如干燥的葛仙米遇水體積可增大十倍以上)制作藥物膠囊。選用干燥的中藥葛仙米、赤小豆,將這些藥物粉碎成110目顆粒,以套色方式混合,然后裝入膠囊內備用。服用方法適量溫開水送服本發明膠囊。
葛仙米(Nostoc commune Vauch.)藍藻門念珠藻科。性味功能淡,寒。清熱,收斂,益氣,明目。藻體為片狀或團塊狀的膠質遇水膨脹。
赤小豆(Phaseolus calcaratus.)豆科菜豆屬植物。性味功能甘,酸,平。清濕熱, 利尿,排膿消腫。干燥赤小豆遇水膨脹。
本發明利用干燥的中藥葛仙米、赤小豆兩者干品藥物在液體中吸收其水分而自身膨大的特點,將上述藥物干品粉碎成細小顆粒盛放于膠囊內,故該膠囊內在空腹患者胃十二指腸內崩解而吸收水分而膨大,繼而將胃十二指腸內的氣體均勻吸附到膨大疏松的藥物中去,因此極大地減少了游離氣體對超聲波的干擾,使潰瘍區的增厚的腸管粘膜層以及潰瘍的強回聲可以用高頻探頭在普通的超聲機的屏幕上清晰地顯示出來。經臨床600例檢查試用清晰顯像率達100%。經膠囊式電子胃鏡對照診斷符合率為100%。
本發明所用的中藥原料傳統中藥,組成及配比合理,制備方法簡單,價格低無毒副作用。葛仙米、赤小豆平常可食用,對人體無毒副作用。本發明的使用使嬰幼兒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得以確診成為現實。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原料藥為干燥的葛仙米、赤小豆粉碎成110目顆粒混合裝入膠囊。
二、每粒膠囊內含300毫克由干燥的葛仙米、赤小豆粉碎成110目的顆粒,按重量 5 1的比例混合。
本發明膠囊的服用方法檢查懷疑為嬰幼兒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時,用適量溫開水送服本發明膠囊二至五粒。
權利要求
1.便于顯示嬰幼兒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中藥膠囊其特征在于每粒膠囊內含300毫克由干燥的葛仙米、赤小豆粉碎成110目的顆粒,按重量5 1的比例混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便于顯示嬰幼兒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中藥膠囊,本發明根據祖國醫藥中的某些干品藥物在液體中吸收其水分而自身膨大的特點,制作藥物膠囊。選用干燥的中藥葛仙米、赤小豆,將這些藥物粉碎成110目顆粒,以套色方式混合,然后裝入膠囊內備用。
文檔編號A61K49/22GK102526773SQ2012100488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0日
發明者左安琳 申請人:左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