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吸濕發熱織物的無堿絲光整理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吸濕發熱織物的無堿絲光整理工藝。
背景技術:
傳統的吸濕發熱織物面料采用的吸濕發熱纖維是由兩種特殊原料組成的。利用紗線中的黏膠部分吸收人體運動時產生的濕氣,在纖維內部發生化學反應,因此衣服內部的溫度會上升2 :TC。另一種原料為特殊的滌綸,此滌綸屬于一種中空保溫滌綸,其圓形截面和特殊黏膠的扁平截面,會在纖維內部形成一定的空隙,這些空隙中的靜態空氣就會阻隔與外界的溫度交換,從而達到保溫的作用。毛細管現象能夠迅速吸收汗水并排到體外,使身體時刻保持干爽狀態,特殊的黏膠可以吸收人體運動時產生的濕氣轉化為熱能,從而起到調濕的功能。但是現在的吸濕發熱織物往往只考慮到其功能,對于織物面料的舒適度卻一直是被忽視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將織物的整理工藝中增加無堿處理及絲光處理,增加整理后織物的舒適度,保證織物具有吸濕發熱性能的同時,增加一定的舒適度,一舉兩得。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吸濕發熱織物的無堿絲光整理工藝,其工藝流程如下
(a)采用低甲醛樹脂整理液在浸軋槽中對織物進行浸軋,帶液率為509^70%;
(b)對浸軋后的織物進行脫水;
(c)在溫度為100°C的烘箱中進行預烘,預烘時間為2飛分鐘;
Cd)在溫度為11(T120°C的烘箱中對織物進行烘干,烘干時間為5 8分鐘;
(e)將織物浸泡在氧漂退漿液中進行無堿氧漂退漿,溫度為6(T70°C,浸泡時間為30 40分鐘;
Cf)將無堿氧漂退漿后的織物進行漂洗;
(g)漂洗后的織物進行脫水;
(h)將織物浸泡在濃度為2(T25%的燒堿中進行絲光處理,溫度為15 25°C,浸泡時間為20 40秒;
(i)將絲光處理后的織物進行漂洗;
(j)漂洗后的織物進行脫水;
(k)脫水后的織物進入后續作業。所述的低甲醛樹脂整理液的主要成分為低甲醛樹脂、催化劑、醋酸及柔軟劑。所述的氧漂退漿液由生物纖維素酶原液、尿素、雙氧水、增白劑組成,每處理IOOkg的織物,生物纖維素酶原液用量為其重量的0. ro. 3%,尿素用量為其重量的廣3%,雙氧水為其重量的廣3%,增白劑為其重量的0. ro. 2%。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將織物的整理工藝中增加無堿處理及絲光處理,增加整理后織物的舒適度,保證織物具有吸濕發熱性能的同時,增加一定的舒適度,一舉兩得。
具體實施例方式將吸濕發熱織物進行如下工藝
Ca)采用低甲醛樹脂整理液在浸軋槽中對織物進行浸軋,帶液率為509^70% ; (b)對浸軋后的織物進行脫水;
(c)在溫度為100°C的烘箱中進行預烘,預烘時間為2飛分鐘;
Cd)在溫度為11(T120°C的烘箱中對織物進行烘干,烘干時間為5 8分鐘;
(e)將織物浸泡在氧漂退漿液中進行無堿氧漂退漿,溫度為6(T70°C,浸泡時間為30 40分鐘;
Cf)將無堿氧漂退漿后的織物進行漂洗;
(g)漂洗后的織物進行脫水;
(h)將織物浸泡在濃度為2(T25%的燒堿中進行絲光處理,溫度為15 25°C,浸泡時間為20 40秒;
(i)將絲光處理后的織物進行漂洗;
(j)漂洗后的織物進行脫水;
(k)脫水后的織物進入后續作業。其中,低甲醛樹脂整理液的主要成分為低甲醛樹脂、催化劑、醋酸及柔軟劑;氧漂退漿液由生物纖維素酶原液、尿素、雙氧水、增白劑組成,每處理IOOkg的織物,生物纖維素酶原液用量為其重量的0. ro. 3%,尿素用量為其重量的f 3%,雙氧水為其重量的f 3%,增白劑為其重量的0. ro. 2%。將織物的整理工藝中增加無堿處理及絲光處理,增加整理后織物的舒適度,保證織物具有吸濕發熱性能的同時,增加一定的舒適度,一舉兩得。
權利要求
1.一種吸濕發熱織物的無堿絲光整理工藝,其工藝流程如下 Ca)采用低甲醛樹脂整理液在浸軋槽中對織物進行浸軋,帶液率為509Γ70% ; (b)對浸軋后的織物進行脫水; (c)在溫度為100°C的烘箱中進行預烘,預烘時間為2飛分鐘; Cd)在溫度為11(T120°C的烘箱中對織物進行烘干,烘干時間為5 8分鐘; (e)將織物浸泡在氧漂退漿液中進行無堿氧漂退漿,溫度為6(T70°C,浸泡時間為30 40分鐘; Cf)將無堿氧漂退漿后的織物進行漂洗; (g)漂洗后的織物進行脫水; (h)將織物浸泡在濃度為2(Γ25%的燒堿中進行絲光處理,溫度為15 25°C,浸泡時間為20 40秒; (i)將絲光處理后的織物進行漂洗; (j)漂洗后的織物進行脫水; (k)脫水后的織物進入后續作業。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吸濕發熱織物的無堿絲光整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甲醛樹脂整理液的主要成分為低甲醛樹脂、催化劑、醋酸及柔軟劑。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吸濕發熱織物的無堿絲光整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漂退漿液由生物纖維素酶原液、尿素、雙氧水、增白劑組成,每處理IOOkg的織物,生物纖維素酶原液用量為其重量的O. Γ0. 3%,尿素用量為其重量的廣3%,雙氧水為其重量的廣3%,增白劑為其重量的O. Γ0. 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紡織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吸濕發熱織物的無堿絲光整理工藝。其工藝流程如下采用低甲醛樹脂整理液在浸軋槽中對織物進行浸軋;對浸軋后的織物進行脫水;在溫度為100℃的烘箱中進行預烘;在溫度為110~120℃的烘箱中對織物進行烘干;將織物浸泡在氧漂退漿液中進行無堿氧漂退漿;將無堿氧漂退漿后的織物進行漂洗;漂洗后的織物進行脫水;將織物浸泡在濃度為20~25%的燒堿中進行絲光處理;將絲光處理后的織物進行漂洗;漂洗后的織物進行脫水;脫水后的織物進入后續作業。同現有技術相比,將織物的整理工藝中增加無堿處理及絲光處理,增加整理后織物的舒適度,保證織物具有吸濕發熱性能的同時,增加一定的舒適度,一舉兩得。
文檔編號D06M13/188GK102733195SQ201210242169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
發明者奚宏文, 姜正林 申請人:上海服裝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