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智能鋼結構抗震別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住宅房屋,特別是一種智能鋼結構抗震別墅。
背景技術:
現在市面上的輕型鋼結構主要是用在不承受大載荷的承重建筑。采用輕型H型鋼(焊接或軋制;變截面或等截面)做成門型鋼架支撐,C型、Z型冷彎薄壁型鋼作檀條和墻梁,壓型鋼板或輕質嘉欣板作為屋面、墻面維護結構,采用高強螺栓、普通螺栓及自攻螺絲等連接件和密封材料組裝起來的底層和多層預制裝配式結構房屋體系。這種結構自重輕、成型方式靈活、受力性能好、承載能力高、整體鋼度大和抗震性能好等特點。但由于輕型鋼結構建筑結構形式受歐洲傳統的木構架建筑影響較大,常由薄壁型鋼或小斷面型組合成桁架來代替墻筋、擱柵和椽架等,輕型薄壁鋼結構中對材料選擇比較嚴格、不能滿足住戶對住房內部格局自由布置的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鋼結構抗震別墅,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了完全利用鋼結構組裝的房屋,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鋼結構抗震別墅,包括地基、地基上連接有結構框架,結構框架上分別設置有墻面、樓板和屋頂,所述地基由鋼筋混凝土制成的柱子構成,柱子采用腳錨栓固定,柱子均勻分布在地面上,在柱子上設有通過螺栓連接的矩形鋼柱,矩形鋼柱與柱子的底座之間設有加強筋,矩形鋼柱通過第一套筒與上一層的矩形鋼柱連接,在兩根矩形鋼柱的相接處套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四周通過螺栓與矩形鋼柱固定連接,矩形鋼柱上固定有H型鋼制成的鋼橫梁,矩形鋼柱上設有通過螺栓固定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側壁上設有固定連接的支撐板,鋼橫梁通過螺栓與支撐板固定,在最上層的矩形鋼柱上固定有頂梁,所述矩形鋼柱與鋼橫梁組合后構成結構框架,矩形鋼柱與鋼橫梁固定上相應板材形成墻壁,鋼橫梁之間固定相應板材,形成樓板,頂梁之間固定相應板材,形成屋頂。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支撐板由底板和垂直板組成,垂直板連接在底板上,鋼橫梁通過螺栓連接固定在垂直板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頂梁由螺栓固定在矩形鋼柱上的屋頂梁鋼管、固定在屋頂梁鋼管上的斜梁和設置在斜梁頂端的豎直連接板組成。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鋼結構組裝房屋,這種結構矩形鋼柱與橫梁的數量可根據住戶需求設置,利用巧妙的鋼結構連接方式,實現了完全利用鋼結構組裝的房屋,能夠具有抗震效果,材料也方便購買,結構合理、安全可靠。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地基布置示意圖。[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框架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矩形鋼柱的地腳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新型實用矩形鋼柱之間的連接結構測試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矩形鋼柱之間的連接結構剖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矩形鋼柱與水平鋼梁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7為屋頂梁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支撐連接板正視結構示意圖。圖9為支撐連接板測試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至圖9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鋼結構抗震別墅,包括地基,地基為采用地腳錨栓固定的鋼筋混凝土制作成的柱子1,柱子I呈網格狀均布于待建房屋周邊的地面上;柱子I上通過螺栓4固定有矩形鋼柱3,在柱子I的下端與地面接觸處設有底座,矩形鋼柱3連接在底座上,在底座上均布設有若干螺栓4,且矩形鋼柱3的側壁與底座之間設有加強筋31 ;而下層的矩形鋼柱3通過第一套筒32與上一層的矩形鋼柱3相互連接,在兩根矩形鋼柱3的相接處的第一套筒32的四周均布有若干螺栓4,螺栓4將兩根矩形鋼柱3與第一套筒32固定連接,矩形鋼柱3上固定有H型鋼制成的鋼橫梁2,鋼橫梁2與矩形鋼柱3之間通過若干螺栓固定的第二套筒33連接,第二套筒33的側壁上通過若干螺栓固定有支撐板34,支撐板34包括利用螺栓固定于第二套筒33側壁上的底板341、垂直設置在底板341上的垂直板342,鋼橫梁2通過螺栓4固定于垂直板342上,所述矩形鋼柱3與鋼橫梁2組合后構成結構框架,在最上層的矩形鋼柱3上方固定有頂梁6,頂梁6利用螺栓4固定在矩形鋼柱3上,頂梁6由屋頂梁鋼管62、固定在屋頂梁鋼管62上的斜梁61和設置在斜梁61頂端的豎直連接板63組成。頂梁6之間通過豎直連接板63上固定連接;若干矩形鋼柱3與鋼橫梁2組合作為主要的框架,矩形鋼柱3與鋼橫梁2固定上相應板材形成墻壁,鋼橫梁2之間固定相應板材,形成樓板,頂梁6之間固定相應板材,形成屋頂。
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鋼結構抗震別墅,包括地基、地基上連接有結構框架,結構框架上分別設置有墻面、樓板和屋頂,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由鋼筋混凝土制成的柱子(I)構成,柱子(I)采用腳錨栓固定,柱子(I)均勻分布在地面上,在柱子(I)上設有通過螺栓(4)連接的矩形鋼柱(3),矩形鋼柱(3)與柱子(I)的底座之間設有加強筋(31),矩形鋼柱(3)通過第一套筒(32)與上一層的矩形鋼柱(3)連接,在兩根矩形鋼柱(3)的相接處套接有第一套筒(32),第一套筒(32)的四周通過螺栓(4)與矩形鋼柱(3)固定連接,矩形鋼柱(3)上固定有H型鋼制成的鋼橫梁(2),矩形鋼柱(3)上設有通過螺栓固定的第二套筒(33),第二套筒(33)的側壁上設有固定連接的支撐板(34),鋼橫梁(2)通過螺栓(4)與支撐板(34)固定,在最上層的矩形鋼柱(3)上固定有頂梁(6),所述矩形鋼柱(3)與鋼橫梁(2)組合后構成結構框架,矩形鋼柱⑶與鋼橫梁⑵固定上相應板材形成墻壁,鋼橫梁⑵之間固定相應板材,形成樓板,頂梁(6)之間固定相應板材,形成屋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鋼結構抗震別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34)由底板(341)和垂直板(342)組成,垂直板(342)連接在底板(341)上,鋼橫梁(2)通過螺栓(4)連接固定在垂直板(342)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鋼結構抗震別墅,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梁(6)由螺栓固定在矩形鋼柱(3)上的屋頂梁鋼管(62)、固定在屋頂梁鋼管¢2)上的斜梁¢1)和設置在斜梁¢1)頂端的豎直連接板¢3) 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鋼結構抗震別墅,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了完全利用鋼結構組裝的房屋,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本實用新型包括地基、地基上連接有結構框架,結構框架上分別設置有墻面、樓板和屋頂,所述地基由鋼筋混凝土制成的柱子構成,柱子采用腳錨栓固定,柱子均勻分布在地面上,矩形鋼柱與柱子的底座之間設有加強筋,矩形鋼管上固定有H型鋼制成的鋼橫梁,矩形鋼柱上設有通過螺栓固定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側壁上設有固定連接的支撐板,鋼橫梁通過螺栓與支撐板固定。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鋼結構組裝房屋,這種結構矩形鋼柱與橫梁的數量可根據住戶需求設置,能夠具有抗震效果,材料也方便購買,結構合理、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E04B1/24GK203080965SQ201220635658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7日
發明者邵天星 申請人:邵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