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盜門雙軸聯動暗鉸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鉸鏈,特別是涉及一種能使防盜門開啟180°的暗鉸鏈。
技術背景目前,防盜門上常用的暗鉸鏈一般只能使門扇開啟90° 110°不等,而不能使門扇開 啟到1803 ,在防盜門安裝于外墻面并且外開時,往往會因為鉸鏈的原因而不能使門扇貼著 墻面開啟,遮擋過道或走廊,給人們的生活或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為使防盜門開啟180°以 上,許多人做了許多工作,例如中國專利公開(公告)號CN1358922'
公開日2002年07月 17 l:::j,發明專利的名稱為"隱形全方位開啟門鉸鏈",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在鉸鏈體上設兩 個轉軸,可使門扇開啟180° ,開啟后的門扇能貼靠在門框的側壁面。其不足之處在于1. 此鉸鏈在開門或關門時無法控制鉸鏈體上兩個轉軸的先后轉動順序,這樣會造成門扇與門 框相干涉而不能順利開啟或關閉防盜門。2. 由于每扇防盜門都要安裝兩個以上的鉸鏈,而這種鉸鏈又無法保證每個鉸鏈的兩個轉軸同 步旋轉,因而打開或者關閉門扇時會引起門扇上下扭轉,使門扇無法轉動,用力過猛還會 扭壞鉸鏈、門框或門扇。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使防盜門鉸鏈的兩個轉軸能按先后順序轉 動,而且防盜門上各個鉸鏈的轉軸都能同步旋轉,使防盜門能順利開啟180°以上的防盜門 雙軸聯動暗鉸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雙軸聯動暗鉸鏈的方案包括帶有兩個轉軸的暗鉸鏈和 控制鉸鏈體上兩個轉軸按秩序轉動的聯動裝置。所述的帶有兩個轉軸的暗鉸鏈包括鉸鏈體一端通過轉軸與固定于門框上的門框鉸鏈座相 鉸接,鉸鏈體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與門扇鉸鏈座相鉸結,門扇鉸鏈座與門扇固定連接。所述的控制鉸鏈體上兩個轉軸按秩序轉動的聯動裝置包括滑槽板、聯動桿、撥塊。滑槽 板固定于門框鉸鏈座上,聯動桿安裝于鉸鏈體的一根銷軸上并可繞其回轉,撥塊固定在門扇 鉸鏈座上。聯動桿一端上的滑塊在滑槽板的滑槽內滑動,滑槽板上的滑槽可以分為二段,其 滑槽形狀決定鉸鏈體上兩個轉軸的轉動秩序,當聯動桿一端上的滑塊在滑槽板上的第一段滑槽內滑動時,聯動桿繞鉸鏈體上的銷軸的轉動受到限制,鉸鏈體與門框鉸鏈座可以相對轉動; 當在滑槽板的第二段滑槽上滑動時,聯動桿可以繞鉸鏈體上的銷軸轉動,但限制鉸鏈體與門 框鉸鏈座的相對轉動。聯動桿的另一端上的撥頭與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以撥動機構相連接, 當聯動桿繞鉸鏈體上的銷軸的轉動受到限制時,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就不能撥動聯動桿上的 撥頭,也即聯動桿上的撥頭限制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的轉動,使門扇鉸鏈座的轉動被限制; 當聯動桿可以繞鉸鏈體上的銷軸轉動時,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就能撥動聯動桿上的撥頭使聯 動桿上的滑塊滑向滑槽板的第二段滑槽上,且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可以與聯動桿上的撥頭分 離而繼續轉動,也即門扇鉸鏈座與鉸鏈體可以相對轉動;當門扇旋轉回來時,門扇鉸鏈座上 的撥塊又能撥動聯動桿上的撥頭,使聯動桿上的滑塊滑回滑槽板的第一段滑槽內,同時聯動 桿繞鉸鏈體上的銷軸的轉動受到限制,聯動桿上的撥頭通過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而限制門扇 鉸鏈座的轉動。采用上述結構后,開門時,當聯動桿上的滑塊在滑槽板上的第一段滑槽滑動時,由于滑 槽的限位,聯動桿與鉸鏈體不能相對轉動,聯動桿上的撥頭就限制住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 使門扇鉸鏈座與鉸鏈體不能相對轉動,也就是說,此時只允許門框鉸鏈座上的轉軸轉動,門 扇鉸鏈座上的轉軸的轉動受到限制;當聯動桿上的滑塊滑到滑槽板上的第二段滑槽時,由于 滑槽的限位,限制門框鉸鏈座上的轉軸與鉸鏈體的繼續相對轉動,聯動桿與鉸鏈體可以相對 轉動,從而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能撥動聯動桿上的撥頭,使聯動桿上的滑塊滑向槽板上的第 二段滑槽上,此時門扇鉸鏈座與鉸鏈體可以相對轉動,也就是說,此時門框鉸鏈座上的轉軸 的轉動受到限制,而門扇鉸鏈座上的轉軸可以轉動;關門時,則按相反的順序進行。從而實 現鉸鏈體上兩個轉軸按先后順序轉動,防盜門上各個鉸鏈的轉軸也能同步旋轉。即開門時, 門框鉸鏈座上的轉軸先轉動,再門扇鉸鏈座上的轉軸轉動;關門時,門扇鉸鏈座上的轉軸先 轉動,再門框鉸鏈座上的轉軸轉動。為提高控制鉸鏈體上兩個轉軸按秩序轉動的聯動裝置的可靠性,避免因外界因素的干擾 (如外力碰撞到聯動桿)而使聯動桿移位后,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再旋轉回來時就不能再次 撥動聯動桿。在聯動桿上設有彈簧,彈簧的一端固定在鉸鏈體上,另一端作用在聯動桿上, 聯動桿在這個彈簧力作用下,聯動桿上的滑塊就始終有滑向滑槽板的第二段滑槽的趨勢。有 了這個彈簧,當有外力作用而使聯動桿移位后,當外力消失后聯動桿上的滑塊就會滑回滑槽 板的第二段滑槽內,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再旋轉回來時就能再次撥動聯動桿。為了便于門縫間隙的調節,降低防盜門生產制造的難度,所述的鉸鏈體也可以拆分為門 框鉸鏈體和門扇鉸鏈體,其中一個上設有螺孔另一個上設有長形孔,并用緊固件相連接,通 過調節緊固件在長形孔中的位置即可調整鉸鏈體上兩轉軸的距離,從而調節門縫間隙。為了降低所述的控制鉸鏈體上兩個轉軸按秩序轉動的聯動裝置的制造精度、方便安裝,也為了適應上面所述的鉸鏈體上兩轉軸的距離的調節,可以把聯動桿拆分為門框聯動桿和門 扇聯動桿,其中一個上設有螺孔另一個上設有長形孔,并用緊固件相連接,通過調節緊固件 在長形孔中的位置即可調節門扇聯動桿上的撥頭與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的配合位置;也可以 在門扇鉸鏈座上設一長形孔,使固定于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的固定位置可以調節,以使聯動 桿上的撥頭與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相配合。這樣就能使聯動機構能適應鉸鏈體上兩轉軸的距 離的調節,及抵消聯動裝置的制造與安裝誤差,降低生產成本。采用上述結構后,實現了鉸鏈體上兩個轉軸的先后轉動順序,不會造成門扇與門框相干 涉;也能使防盜門上的多個鉸鏈上的各轉軸能同步旋轉。這種鉸鏈具有結構簡單、開關門手 感輕、制造與安裝容易、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等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防盜門開啟180°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防盜門開啟90°左右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防盜門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至圖3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防盜門上的第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圖1至圖3分別表示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防盜門開啟180° 、開啟90°左右以及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它包括鉸鏈 體12 --端通過轉軸16與固定于門框18上的門框鉸鏈座17相鉸接,鉸鏈體12的另一端通過 轉軸13與門扇鉸鏈座14相鉸結,門扇鉸鏈座14與門扇15固定連接。還包括滑槽板1、聯 動桿2和撥塊3。滑槽板1固定于門框鉸鏈座17上,聯動桿2安裝在鉸鏈體12上的銷軸123 上并可繞其回轉,撥塊3固定在門扇鉸鏈座14上;聯動桿2 —端上的滑塊205在滑槽板1的 滑槽內滑動,聯動桿2另一端上的撥頭206與門扇鉸鏈座14上的撥塊3以撥動機構相連接。開門時,當聯動桿2上的滑塊205在滑槽板1上的第一段滑槽101內滑動時,如圖3所 示,此時門框鉸鏈座17上的轉軸16可以轉動,聯動桿2與鉸鏈體12不能相對轉動,聯動桿 2上的撥頭206就限制住門扇鉸鏈座14上的撥塊3,使門扇鉸鏈座14與鉸鏈體12不能相對 轉動,也就是說,此時只允許門框鉸鏈座17上的轉軸16轉動,門扇鉸鏈座14上的轉軸13 的轉動受到限制;當門扇15繼續打開,在門扇15打開的位置到如圖2所示時,聯動桿2上的滑塊205正要滑向滑槽板1上的第二段滑槽102,此時聯動桿2與鉸鏈體12就能相對轉動, 門扇鉸鏈座14上的撥塊3就可以撥動聯動桿2上的撥頭206;當門扇15繼續打開,門扇鉸 鏈座14上的撥塊3就撥動聯動桿2上的撥頭206使聯動桿2上的滑塊205滑到滑槽板1上的 第二段滑槽102上,此時,滑槽板1上的第二段滑槽102通過聯動桿2上的滑塊205、聯動 桿2及鉸鏈體12上的銷軸123而限制鉸鏈體12的繼續轉動,也即門框鉸鏈座17上的轉軸 16的轉動被限制,而門扇鉸鏈座14上的撥塊3撥動聯動桿2上的撥頭206后并可與其分離, 繼續轉動門扇15,直至如圖1所示的位置。關閉門扇15時,首先是門扇鉸鏈座14上的轉軸 13轉動,當門扇鉸鏈座14上的撥塊3再次與聯動桿2上的撥頭206相遇后,就撥動聯動桿2 上的撥頭206,使聯動桿2上的滑塊205滑回滑槽板1上的第一段滑槽101內,同時聯動桿2 繞鉸鏈體12上的銷軸123的轉動受到限制,聯動桿2上的撥頭206通過門扇鉸鏈座14上的 撥塊3而限制門扇鉸鏈座14的轉動,此時門扇鉸鏈座14上的轉軸13停止轉動,門框鉸鏈座 17上的轉軸16開始轉動,直到如圖3所示把門扇15關上。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除了鉸鏈體12拆分為門框 鉸鏈體121和門扇鉸鏈體122、聯動桿2拆分為門框聯動桿201和門扇聯動桿202及增加的 彈簧4與第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不同外,其它結構都是相同的。為了降低本實用新型的制造精 度和便于門縫間隙的調節,方便安裝,把鉸鏈體12拆分為門框鉸鏈體121和門扇鉸鏈體122, 其中銷軸123在門框鉸鏈體121上,在門扇鉸鏈體122上設有螺孔,在門框鉸鏈體121上設 有長形孔,并用緊固件相連接,通過調節緊固件在長形孔中的位置即可調整鉸鏈體上兩個轉 軸13、 16的距離,從而調節門縫間隙。同時把聯動桿2拆分為門框聯動桿201和門扇聯動桿 202,在門扇聯動桿202設有螺孔,在門框聯動桿201上設有長形孔,并用緊固件相連接,通 過調節緊固件在長形孔中的位置即可調節門扇聯動桿202上的撥頭206與門扇鉸鏈座14上的 撥塊3的配合位置,使撥頭206與撥塊3相連接的撥動機構能正常工作,這樣就能使聯動機 構能適應鉸鏈體上兩轉軸13、 16的距離的調節,及抵消聯動裝置的制造與安裝誤差,降低生 產成本。為提高控制鉸鏈體12上兩個轉軸13、 16按秩序轉動的聯動裝置的可靠性,避免因 外界因素的干擾(如外力碰撞到聯動桿2)而使聯動桿2移位后,門扇鉸鏈座14上的撥塊3 再旋轉回來時就不能再次撥動聯動桿2,在聯動桿2上連接有彈簧4,彈簧4的一端固定在鉸 鏈體12上,另一端固定在聯動桿2上,聯動桿2在這個彈簧力作用下,聯動桿2上的滑塊 205就始終有滑向滑槽板1的第二段滑槽102的趨勢。有了這個彈黌4,在門扇鉸鏈座14上 的撥塊3撥動聯動桿2上的撥頭206并與其分離后,當有外力作用而使聯動桿2移位后,當 外力消失后聯動桿2上的滑塊205就會滑回滑槽板1的第二段滑槽102內,在門扇鉸鏈座14 上的撥塊3再旋轉回來時就能再次撥動聯動桿2,從而能順利地開啟與關閉門扇15。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除了聯動桿2與撥塊3跟第二個具體實施方式
不同外,其它結構都是相同的。如圖5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
的聯動桿 2與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相同;為使聯動機構能適應鉸鏈體12上兩轉軸13、 16的距離的調節,及抵消聯動裝置的制造與安裝誤差,降低生產成本,本具體實施方式
采用在門扇鉸鏈座14上設一長形孔141,使撥塊3固定于門扇鉸鏈座14上的長形孔141上的位置 可以調節,以使聯動桿2上的撥頭206與門扇鉸鏈座14上的撥塊3相配合,使撥頭206與撥 塊3相連接的撥動機構能正常工作,從而能順利的開啟與關閉門扇15。毫無疑問,本實用新型的聯動裝置還可具有多種變換及改型,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 的具體結構,如所述的滑槽板可采用其它方式,滑槽也可采用其它的幾何形狀,當然與滑槽 板相連的聯動桿也要作相應地變換;聯動桿上的撥頭與門扇鉸鏈座上的撥塊的撥動機構的連 接方式也有多種形式,象撥頭為凸狀,撥塊為凹狀也是可以的;另外,聯動桿一端上的滑塊 的結構可以為能在滑槽板的滑槽內滑動的長形體或圓柱體,也可以在聯動桿上的銷軸上安裝 一個能繞其旋轉的軸套,該軸套在滑槽板的滑槽內滾動;彈簧4可以為拉伸彈簧,也可以為 壓縮彈簧,也可以為扭轉彈簧,或者為其它形式的彈簧。總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包 括那些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變換、替代或改型。
權利要求1.一種防盜門雙軸聯動暗鉸鏈,包括鉸鏈體(12)一端通過轉軸(16)與固定于門框(18)上的門框鉸鏈座(17)相鉸接,鉸鏈體(12)的另一端通過轉軸(13)與門扇鉸鏈座(14)相鉸結,門扇鉸鏈座(14)與門扇(15)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門框鉸鏈座(17)上固定有滑槽板(1),在鉸鏈體(12)上的銷軸(123)上安裝有可繞其回轉的聯動桿(2),聯動桿(2)上的滑塊(205)在滑槽板(1)的滑槽內滑動,聯動桿(2)上的撥頭(206)與固定于門扇鉸鏈座(14)上的撥塊(3)以撥動機構相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盜門雙軸聯動暗鉸鏈,其特征是所述的聯動桿(2)上連 接有彈簧(4),彈簧(4)的一端固定在鉸鏈體(12)上,另一端作用在聯動桿(2)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盜門雙軸聯動暗鉸鏈,其特征是所述的鉸鏈體(12) 包括門框鉸鏈體(121)和門扇鉸鏈體(122),門框鉸鏈體(121)和門扇鉸鏈體(122)用可 調緊固件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盜門雙軸聯動暗鉸鏈,其特征是所述的聯動桿(2) 包括門框聯動桿(201)和門扇聯動桿(202),門框聯動桿(201)和門扇聯動桿(202)用可 調緊固件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盜門雙軸聯動暗鉸鏈,其特征是所述的聯動桿(2)包括 門框聯動桿(201)和門扇聯動桿(202),門框聯動桿(201)和門扇聯動桿(202)用可調緊 固件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盜門雙軸聯動暗鉸鏈,其特征是所述的撥塊(3)的 固定于門扇鉸鏈座(14)上的位置可以調節。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盜門雙軸聯動暗鉸鏈,其特征是所述的撥塊(3)的固定 于門扇鉸鏈座(14)上的位置可以調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盜門雙軸聯動暗鉸鏈,包括鉸鏈體(12)、轉軸(13)、門扇鉸鏈座(14)、門扇(15)、轉軸(16)、門框鉸鏈座(17)、門框(18);還包括滑槽板(1)、聯動桿(2)、撥塊(3);通過聯動桿(2)上的滑塊(205)在滑槽板(1)的滑槽(101)、(102)內滑動,使聯動桿(2)上的撥頭(206)能根據滑槽板(1)上的滑槽的形狀決定何時固定或釋放門扇鉸鏈座(14)上的撥塊(3),從而實現暗鉸鏈上兩個轉軸(13)、(16)的先后轉動順序;采用上述結構后,使防盜門能順利開啟180°,消除了現有防盜門開啟時遮擋過道的問題,具有結構簡單、開關門手感輕、安裝使用方便等優點。
文檔編號E05D7/00GK201125611SQ20072018211
公開日2008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25日
發明者胡章明 申請人:胡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