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家具門和門的暗鉸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家具門、門和窗的暗鉸鏈,所述暗鉸鏈包括:兩個固定的主體,將要被安裝在側柱上和可打開的門上;兩個臂,連接所述兩個主體,其中,所述兩個臂中的每個具有樞接到兩個主體中的一個的一端,而相對端接合于另一個主體的引導路徑中,其中,所述引導路徑中的至少一個不是直的。
【專利說明】用于家具門和門的暗鉸鏈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家具門、門和窗的暗鉸鏈,其適用于家具以及戶內門和戶外門領域。
[0002]【背景技術】和范圍
[0003]在現有技術中,公知鉸鏈允許家具門的打開和關閉以及用于門的打開和關閉,因此,落入門和窗的【技術領域】的范圍內。
[0004]本發明關注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暗鉸鏈,所述暗鉸鏈允許家具門或門相對于當門相對于門框側柱或立柱關閉時的0°角能夠打開到大約180°的角。
[0005]在現有技術中,用于門領域(具體是家具)的鉸鏈包括兩個主體,一個主體緊固到側柱,另一個主體緊固到門扉,所述兩個主體通過一個或更多個連接臂接合在一起。
[0006]在暗鉸鏈的【技術領域】,還已知鉸鏈配有沿著三個笛卡爾坐標軸進行調節的裝置(例如,在 EP2110502(Ceam)、EP2390446 (Otlav)或 DE10239446 (Simonswerk)中所述),其目的在于:一旦鉸鏈被安裝到門上或安裝到側柱上,允許小的調節以允許門的理想打開,而沒有與實際家具的結構干涉的可能性。
[0007]進一步的目的在于:為門提供支撐同時確保門在打開和關閉過程中門的轉動運動平滑,同時,為了將家具中實際鉸鏈的整體尺寸限制到最小并結合美學因素,已經啟用了一些機構,所謂的暗鉸鏈(即,鉸鏈的一些部分凹入到家具框架和家具門或門和側柱中)在具體的現有技術中僅有連接同一鉸鏈的兩個主體的臂的一些部分突出到門或側柱的外邊緣之外。
[0008]已知的暗鉸鏈通常具有在側柱的平面上凹入的一個主體,所述凹入的主體與實際側柱的主面成直角,而其它主體在門邊緣上(即,在表示實際門的厚度的表面上)凹入。
[0009]被稱為偏置鉸鏈的暗鉸鏈也是已知的,它們適應于這樣的安裝情形:實際鉸鏈的凹入的主體不與閉合鉸鏈位置對齊。這種類型的鉸鏈已經在DE102011000150 (Simonswerk)中描述,其中,實際上描述了一種偏置鉸鏈,該偏置鉸鏈不能沿著任何笛卡爾坐標軸調節,并且在實際鉸鏈中具有引導路徑,鉸接臂的銷沿著引導路徑滑動,所述路徑的特征是:它們不平行于任何參考軸,在某些情況下所述路徑為弓形,由此根據設計者(drafter)允許偏置鉸鏈的兩個緊固元件中的一個的尺寸(具體指要緊固到側柱的元件的尺寸)減小。
[0010]還公知在EP1754848 (Simonswerk)中所描述的鉸鏈,該鉸鏈不允許最佳調節,而且不是沿著所有的笛卡爾坐標軸調節,并且該鉸鏈呈現完全按照“S”形的曲線的引導路徑(如在該專利文本的第21段所指示的)。
[0011 ] 已知技術的缺點和問題
[0012]在暗鉸鏈【技術領域】,現有技術存在本發明意在解決的一系列缺點和技術問題。
[0013]第一個技術問題通過以下事實體現:現有的暗鉸鏈(S卩,在EP2110502 (Ceam)、EP2390446 (Otlav)或DE10239446 (Simonswerk)中),由于它們被構造的方式要求將要容納兩個鉸鏈主體的槽必須形成在離側柱或門扉的外邊緣有限距離處,這個距離通常大約為4_,這一技術必要性源于需要在門打開和關閉的過程中將門的平滑非干涉運動與門扉和側柱之間的間隙減小相結合,所述間隙由鉸鏈自身的尺寸因素導致。
[0014]這種情況往往由技術人員通過增大凹槽的外壁與所述側柱或門的外邊緣之間的厚度來彌補,但是,必須對側柱和門的外側面的尖銳的邊緣倒角和/或倒圓以避免在操作期間門和側柱之間的干涉,然而,這種情況會降低所述倒角和/或倒圓的邊的強度,可能造成制造實際家具的材料破損或碎裂。而在其它情況中,如DE102011000150 (Simonswerk)中指示的,框緣面板被安裝為使得與側柱齊平的元件的安裝偏移,由此,不得不創建偏置鉸鏈。
[0015]另外,關于在形成專利DE102011000150 (Simonswerk)的主題內容的鉸鏈中描述的引導路徑,設計者認為,無論應用到門上的元件中的路徑還是應用到側柱上的元件中的路徑,無論是45°的形式還是弓形的形式,對于路徑的整體長度,這些路徑必須具有相對于參考笛卡爾坐標系的一定的傾斜度,它們沒有與任何參考軸平行的直線部分,具體為,將引導路徑的與框架¢)的容納元件的底部最接近的初始部分設置為完全是彎曲的(即,弓形部),如在專利DE102011000150 (Simonswerk)中所指示的,甚至更多,這樣,不與參考軸Y平行。還指出:在專利DE102011000150 (Simonswerk)中所示出的兩種形式中側柱中的引導路徑的過度傾斜,其中,初始位置和最終位置在任何情況下均沿大約45°的線設置,不允許使安裝在側柱上的元件的深度減小,這與家具行業的最新需求不一致。
[0016]已知現有技術的進一步的問題還涉及將暗鉸鏈應用到石膏板或干墻;堅持使圍繞鉸鏈槽的材料厚度減小導致鉸鏈槽容易損壞,甚至在安裝鉸鏈后馬上損壞或就在第一次使用便磨損。
[0017]最后,已知現有技術的另一個問題在于這樣一個事實:由于在鉸鏈主體中形成的合適的引導部中滑動的臂的端部的路徑必須具有一定尺寸,為保證該鉸鏈能夠打開180°,這個尺寸不能避免的,因此,實際上必須被容納在側柱中的鉸鏈主體的深度太大,而難以將鉸鏈主體安裝到有限厚度的側柱中太大。
[0018]在先前的段落中已經描述的類似的情況也涉及目前鉸鏈的主體的寬度,這個寬度不能落入到所建立的公差以下。
【發明內容】
[0019]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家具門、門和窗的暗鉸鏈,包括:兩個固定的主體,將凹入到側柱中和可打開的門中;兩個臂,連接所述兩個主體,其中,兩個臂中的每個具有樞接到兩個主體中的一個的一端,同時相對端接合在另一個主體的引導路徑中,所述引導路徑中的至少一個不是直的。
[0020]發明目的
[0021]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在家具門和/或門的暗鉸鏈,由于暗鉸鏈的技術特性,使其能夠被安裝在在門和側柱中形成的槽中,所述槽被形成為具有外壁,其厚度通過在圖2和圖8中的尺寸Q5示出,盡管在鉸鏈完全打開和關閉的操作條件下,維持了門和側壁之間的減小的間隙,但是所述外壁的厚度仍然大于現有技術的已知鉸鏈所需要的狀態。
[0022]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在家具門和/或門的暗鉸鏈,所述暗鉸鏈的特性在于減小了尺寸,具體的是將要凹向側柱和門中的該鉸鏈主體的寬度和深度,而不損害該鉸鏈在長度、耐用性方面的性能,并且不損害該鉸鏈的運動的可靠性和平滑性,或該鉸鏈在完全關閉階段的鉸鏈穩定性。
[0023]最后,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經濟型家具門和/或門的暗鉸鏈,所述鉸鏈可替代現有技術中的暗鉸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純粹通過非詳盡的詳細示出的方式給出了下面的圖:
[0025]圖1:根據本發明的在第一實施例中的鉸鏈的三維視圖;
[0026]圖2:在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安裝在門和側柱上的處于完全關閉位置的鉸鏈的截面;
[0027]圖3:根據本發明的在第二實施例中的鉸鏈的三維視圖;
[0028]圖4: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鉸鏈的三維分解視圖;
[0029]圖5:第二可調主體⑶的三維視圖;
[0030]圖6:具有指示為A-A截面的第二可調主體⑶的主視圖;
[0031]圖7:第二可調主體⑶的A-A截面;
[0032]圖8: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安裝在門和側柱上的處于完全關閉位置的鉸鏈的截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33]具體參照所給出的詳細但非詳盡的圖,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家具門和/或門的暗鉸鏈100。
[0034]通過示例,具體參照圖2,使用參考系X、Y、Z,參考軸Z是豎直的并平行于門200的關于側柱300的旋轉軸,參考軸X顯示出鉸鏈的兩個主體1、2的全部深度以及在側柱300上和門200上的將容納所述主體1、2的槽的全部深度,參考軸Y使所指示的三維笛卡爾坐標系(參見圖2)完整。
[0035]在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的暗鉸鏈100具有第一主體I和第二主體2,第一主體I被指定為容納在形成于門200的邊緣(即,在圖2中指示的門200的較小的表面上)中的專門的槽中,第二主體2被指定為容納在形成于側柱300的平面上(即,如在圖2中所示的側柱300的較大的內表面上)的專門的槽中。
[0036]第一主體I具有從第一主體I的相對的側面13突出的一對槽形支架12,所述槽形支架12沿參考軸Z設置,并允許利用傳統螺紋方式緊固的鉸鏈100沿參考軸Z運動并調節。
[0037]第一主體I還具有沿參考軸Z的方向彼此對齊并被設計為容納銷5的孔37,銷5被設計為使第一臂6的端部樞轉,第一臂6利用樞轉滑動運動將第一主體I連接到第二主體2。
[0038]第一主體I具有大小相等并且相對的一對第一引導部36,一對第一引導部36直線操作并平行于參考軸X,具體參照圖2 ;形成于第二臂7的自由端的一對相對齒71被迫從鉸鏈100完全打開的位置到鉸鏈100完全關閉的位置在所述相對的第一引導部36內部滑動,在鉸鏈100完全打開的位置,齒71位于相對的第一引導部36的相對于參考軸X正向的頂部的位置,在鉸鏈100完全關閉的位置,齒71位于相對的第一引導部36的相對于參考軸X正向的完全相反的位置,即,與鉸鏈100的完全打開的位置相比完全相反的位置。
[0039]第二主體2還具有沿參考軸Z的方向彼此對齊并被設計為容納第二個銷5的孔82,第二個銷5被設計為使第二臂7的端部樞轉,第二臂7利用樞轉滑動運動將第二主體2連接到第一主體I。
[0040]第一臂6還通過另一個銷51和軸承52樞接到第二臂7,所述銷51平行于參考軸Z并允許兩個臂6、7之間相對旋轉。
[0041]第二主體2具有一對相對的第二引導部83,第一臂6的一對相對齒61被迫從鉸鏈100完全打開的位置到鉸鏈100完全關閉的位置在所述相對的第二引導部83內部滑動,在鉸鏈100完全打開的位置,齒61位于相對的第二引導部83的相對于參考軸X正向的頂部的位置。
[0042]具體參照圖2,相對的第二引導部83由彎曲路徑構成,所述彎曲路徑包括平行于X軸的第一直線部和與敞開的字母C相似的彎曲的中間部,所述第一直線部靠近第二主體2的底部,所述中間部與第一直線部相鄰并充分連接到第一直線部,其中,所述中間部偏離連接第二引導部83內部的彎曲路徑的完全相對的位置的理想線。在實施例中,每個第二引導部83的路徑是彎曲的,即,每個第二引導部83的路徑包括彎曲部和直線部,并且彎曲的中間部被構造為具有面對參考軸Y的負方向的凹陷(參見圖2和圖8)。
[0043]當齒61沿第二引導部83運動時,齒61經過的所有位置重新建立逐漸彎曲的幾何形狀而不是斷開的線,這是保證鉸鏈100在其運轉的所有階段平滑運動的條件。
[0044]第二引導部83的路徑的曲線關于初始位置和最終位置會有不同,但是其中間位置與連接初始位置和最終位置的理想線始終有或大或小的顯著的偏差,由此可改變(具體是減小)由圖2和圖8中Ql所指示的第二主體2的尺寸,以使第二主體2適于其將要被安裝的門或側柱,同時使圖2和圖8的尺寸Q5( S卩,門200和側柱300上的用于鉸鏈100的凹槽的外壁)增加成為可能,由此增加臨界點的強度以防止材料可能的劣化。
[0045]在圖3、圖4、圖5、圖6、圖7、圖8中所示的第二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具有第一主體I和第二主體2的暗鉸鏈100,第一主體I包括第一杯座10和第一可調主體3,所述第一杯座10意在被容納在形成于門的邊緣200中(S卩,在圖8中所示的門200的較小的表面上)的專門的槽中,第二主體2包括第二杯座20和第二可調主體8,所述第二杯座20意在被容納在形成于側柱300的平面中(即,在圖8中所示的側柱300的較大的內表面上)的專門的槽中。
[0046]第一杯座10具有從第一杯座10的相對的側面13突出的一對槽形支架12,所述槽形支架12沿參考軸Z設置,并且允許利用傳統螺紋方式緊固的鉸鏈100沿參考軸Z運動并調節。
[0047]在第一杯座10的內部,第一可調主體3利用兩個峰部31插入到相應的支架中,兩個峰部31從沿參考軸X方向設置的相對的側面33突出并被設計為在接合座11內沿參考軸X的方向滑動,這種滑動允許所安裝的鉸鏈沿參考軸X的調節,具體參見圖8。
[0048]第一可調主體3還具有被設計為容納螺釘4的喇叭孔32,螺釘4相對于第一可調主體3的沿參考軸X方向的豎直運動通過被插入在相應的孔34中的平行于Y軸的一對銷53阻止,孔34形成在第一可調主體3的側表面35上,所述銷53被設計為阻礙螺釘4的頭部41的相對于第一可調主體3的沿參考軸X的可能的運動。在杯座10上形成螺紋孔,螺紋孔相對于參考軸X與孔34完全對齊,螺釘4旋入到螺紋孔中,螺釘4擰緊的程度確保第一可調主體3在第一杯座10中的深度的調節,由此允許鉸鏈100沿X軸的調節。
[0049]第一可調主體3具有大小相等并且相對的一對第一引導部36,一對第一引導部36直線操作并與參考軸X平行;形成于第二臂7的自由端的一對相對齒71被迫從鉸鏈100完全打開的位置到鉸鏈100完全關閉的位置在所述相對的第一引導部36內部滑動,在鉸鏈100完全打開的位置,齒71位于相對的第一引導部36的相對于參考軸X正向的頂部的位置,在鉸鏈100完全關閉的位置,齒71位于相對的第一引導部36的相對于參考軸X正向的完全相反的位置,即,與鉸鏈100的完全打開的位置相比完全相反的位置。
[0050]第一可調主體3還具有沿參考軸Z的方向彼此對齊并被設計為容納銷5的孔37,銷5被設計為使第一臂6的端部樞轉,第一臂6利用樞轉滑動運動將第一可調主體3連接到第二可調主體8 (容納在第二杯座20中的相應的支架中)。
[0051]第二可調主體8具有與參考軸Y平行的一對槽形支架81,槽形支架81形成于第二可調主體8的相對的面84上,在每個槽形支架81中插入螺釘42和墊圈43,每個所述螺釘42被旋入到設置在第二杯座20上的螺紋孔(圖中未示出)中。通過松開螺釘42,第二可調主體8從第二杯座20上松開,而允許第二可調主體8的位置相對于第二杯座20沿參考軸Y在一定范圍內改變,這個范圍由在形成于第二杯座20內側的安放部22中平行于參考軸Y運動的槽形支架81的形狀確定。
[0052]第二可調主體8還具有沿參考軸Z的方向彼此對齊并被設計為容納第二個銷5的孔82,第二個銷5被設計為使第二臂7的端部樞轉,第二臂7利用滑動行進運動將第二可調主體8連接到第一可調主體3 (容納在第一杯座10中的相應的支架中)。
[0053]第一臂6還通過另一個銷51和軸承52樞接到第二臂7,所述銷51平行于參考軸Z并允許兩個臂6、7之間相對旋轉。
[0054]第二可調主體8具有一對相對的第二引導部83 ;第一臂6的一對相對齒61被迫從鉸鏈100完全打開的位置(齒61位于相對的第二引導部83的相對于參考軸X正向的頂部的位置)到鉸鏈100完全關閉的位置(齒61位于相對的第二引導部83的相對于參考軸X正向的完全相反的位置)在所述相對的第二引導部83內部滑動。
[0055]具體參照圖5,相對的第二引導部83由彎曲路徑構成,所述彎曲路徑包括平行于X軸的第一直線部和與敞開的字母C相似的彎曲的中間部,所述第一直線部靠近第二可調主體8的底部,所述中間部與第一直線部相鄰并充分連接到第一直線部,其中,所述中間部偏離連接第二引導部83內部的彎曲路徑的完全相對的位置的理想線。在實施例中,每個第二引導部83的路徑是彎曲的,即,每個第二引導部83的路徑包括彎曲部和直線部,并且彎曲的中間部被構造為具有面對參考軸Y的減小方向的凹陷(參見圖2和圖8)。
[0056]當齒61沿第二引導部83運動時,齒61經過的所有位置重新建立逐漸彎曲的幾何形狀而不是斷開的線,這是保證鉸鏈100在其運轉的所有階段平滑運動的條件。
[0057]第二引導部83的路徑的曲線關于初始位置和最終位置會有不同,但是其中間位置與連接初始位置和最終位置的理想的線始終有或大或小的顯著的偏差,由此可改變(具體是減小)由圖2和圖8中的Ql所指示的第二主體2的尺寸,以使第二主體2適應于其將要被安裝的門或側柱,同時使圖2和圖8的尺寸Q5( S卩,實際鉸鏈的主體I和主體2的安裝槽的外壁的厚度)增加成為可能,由此增加臨界點強度,以防止形成槽的外壁的材料可能的劣化。
[0058]在第三實施例中,本發明提出在第二可調主體8上形成環形支架,以容納具有齒91的凸輪9,齒91被設計為與平行于參考軸Y并形成于第二杯座20的底部上的縱向座嚙合,這是允許第二可調主體8的位置相對于第二杯座20沿參考軸Y的方向被調節的條件,一旦螺釘42被松開便通過旋轉凸輪9來調節。
[0059]在第四實施例中,第一引導部36也呈現與在第一實施例中描述的第二引導部83相同的彎曲路徑,即,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第一引導部36和第二引導部83均具有與在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中描述的第二引導部83相同的彎曲路徑,因此,減小了第一主體I和第二主體2兩者的尺寸。
[0060]因此,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9中描述的所有內容提出了形成本發明的主題內容的暗鉸鏈。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家具門、門和窗的暗鉸鏈,包括: 第一主體(I),應用于門(200), 第二主體(2),應用于側柱(300), 第一主體(I)包括第一杯座(10),在第一杯座(10)內部容納第一可調主體(3),第一臂(6)的第一端通過銷(5)樞接到第一可調主體(3),第一臂(6)的第二端具有齒(61),齒(61)與由形成在第二可調主體(8)內側的第二引導部(83)中的每個所限定的路徑接合; 第二主體(2)包括第二杯座(20),在第二杯座(20)內部容納第二可調主體(8),第二臂(7)的第一端通過銷(5)樞接到第二可調主體(8),第二臂(7)的第二端具有齒(71),齒(71)與由形成在第一可調主體(3)內側的第一引導部(36)中的每個所限定的路徑接合, 所述第一臂(6)通過與參考軸Z平行的銷(51)樞接到第二臂(7),其中,由第二引導部(83)限定的通道包括平行于X軸的第一直線部和彎曲的中間部,所述第一直線部靠近第二可調主體(8)的底部,所述彎曲的中間部與第一直線部鄰近并充分連接到所述第一直線部,其中所述中間部從連接第二引導部(83)內部的彎曲路徑的完全相對的位置的理想線偏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暗鉸鏈,其中, 第一引導部(36)是直的并平行于參考軸X ; 第二引導部(83)中的每個包括彎曲的中間部,所述彎曲的中間部被設置為具有面對參考軸Y負方向的凹陷。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暗鉸鏈,其特征在于,所述暗鉸鏈包括沿著參考軸Z調節鉸鏈的位置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與參考軸Z平行并從第一主體(I)的相對側面(13)突出的一對槽形支架(12)。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暗鉸鏈,其中,第一可調主體(3)包括一對峰部(31),一對峰部(31)與參考軸X平行并從第一可調主體(3)的相對側面(33)突出,并在形成于第一杯座(10)內側的相應的接合座(11)中滑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暗鉸鏈,其中,第一可調主體(3)包括設計為容納螺釘(4)的喇叭孔(32),螺釘(4)相對于第一可調主體(3)沿參考軸X的運動被平行于Y軸插入到形成于第一可調主體(3)的側表面(35)中的相應的孔(34)中的一對銷(53)阻止,所述銷(53)被設計為阻礙螺釘(4)的頭部(41)的相對于第一可調主體(3)的沿參考軸X的可能的運動,所述螺釘(4)在設置在形成于第一杯座(10)上的方便的螺紋孔中的旋緊的程度確保第一可調主體(3)在第一杯座(10)內部的深度的調節,由此確保鉸鏈(100)沿參考軸X的調節。
6.根據權利要求3、4和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暗鉸鏈,其中,第二可調主體(8)具有與參考軸Y平行的一對槽形支架(81),槽形支架(81)形成于第二可調主體(8)的相對的面(84)上,在每個槽形支架(81)中插入螺釘(42),每個螺釘(42)被設計為旋入到形成于第二杯座(20)中的方便的螺紋孔中,所述槽形支架(81)在形成于第二杯座(20)內側的方便的支架(22)中平行于參考軸Y運動,確保第二可調主體(8)在第二杯座(20)內側的相對偏差的調節,由此,確保鉸鏈(100)沿參考軸Y的調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暗鉸鏈,其中,第二可調主體(8)具有環形支架,所述環形支架容納具有一個齒(91)的凸輪(9),齒(91)被設計為與平行于參考軸Y且形成于第二杯座(20)的底部上的縱向座嚙合。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暗鉸鏈,其中,第二可調主體(8)具有平行于參考軸Y的一對槽形支架(81),一對槽形支架(81)設置在第二可調主體(8)的相對的面(84)上,在每個槽形支架(81)中插入螺釘(42)和墊圈(43),每個所述螺釘(42)旋入到形成于第二杯座(20)上的螺紋孔中。
9.根據權利要求1,3,4,5,6,7和8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暗鉸鏈,其中,由第一引導部(36)限定的路徑和由第二引導部(83)限定的路徑兩者均包括平行于X軸的第一直線部和與每個第一直線部鄰近并充分連接到每個第一直線部的彎曲的中間部,所述第一直線部分別靠近第二可調主體(8)的底部或第一可調主體(3)的底部,其中,所述中間部偏離連接第二引導部(83)內部的彎曲路徑的完全相對的位置的理想線,所述彎曲的中間部被設置為具有面對參考軸Y的負方向的凹陷。
【文檔編號】E05D3/18GK104350226SQ201380028565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
【發明者】阿爾貝托·塔西, 維托利奧·安塞爾米 申請人:安塞爾米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