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燙日用陶瓷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燙日用陶瓷碗。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人們使用的飯碗,多為陶瓷制品,碗的底部為圓環形狀,放置時碗底直接與桌面接觸。由于陶瓷碗散熱能力較強,因此在盛好熱飯時,碗底通常都比較燙,如果直接將其放置在桌面上,會在局部形成很高的溫度,而且由于碗底的圓環形狀相對比較封閉,其圓環內形成的空腔中的空氣流通較慢,也不利于散熱,這會進一步集聚熱量,甚至會使得桌面被燙壞。為解決這個問題,人們通常采用在桌子上墊上一塊小墊子,如竹墊、橡膠墊等,但是購買墊子需要花費一定成本,而且墊子的樣式往往難以和碗搭配好,影響了美觀。
[0003]如圖1所示,傳統的碗包括碗體I及和碗體I 一體成型的碗底2,該碗底2較短,與碗體I接觸面積多,碗體I的熱量易于集聚到碗底2上,從而導致碗底2溫度較高,易燙手。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高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性好的防燙日用陶瓷碗。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一種防燙日用陶瓷碗,包括碗體及和碗體連接的碗底,所述碗底和碗體焊接在一起,非一體成型,所述碗底的高度在2-3cm,且所述碗底為錐形結構,使得碗底與碗體的接觸面積較小,減少熱量的傳導面積,通過焊接式的連接方式,碗體的熱量較難以傳導到碗底上,碗底不燙手。
[0007]所述碗底的縱截面為梯形結構,上部與碗體的接觸面積小。
[0008]所述碗底的橫截面為圓形結構。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采用焊接式的連接方式,使得碗體的熱量較難以傳導到碗底上,進一步避免了在局部形成過高的溫度。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現有技術碗體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13]參見圖2:—種防燙日用陶瓷碗,包括碗體I及和碗體I連接的碗底2,碗底2和碗體I焊接在一起,非一體成型,碗底2的高度在2-3cm,且碗底2為錐形結構,使得碗底2與碗體I的接觸面積較小,減少熱量的傳導面積,通過焊接式的連接方式,碗體I的熱量較難以傳導到碗底2上,碗底不燙手。碗底I的橫截面為圓形結構。
[0014]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防燙日用陶瓷碗,包括碗體及和碗體連接的碗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底和碗體焊接在一起,所述碗底的高度在2-3cm,且所述碗底為錐形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燙日用陶瓷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底的縱截面為梯形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燙日用陶瓷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底的橫截面為圓形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防燙日用陶瓷碗,包括碗體及和碗體連接的碗底,所述碗底和碗體焊接在一起,非一體成型,所述碗底的高度在2-3cm,且所述碗底的為錐形結構,使得碗底與碗體的接觸面積較小,減少熱量的傳導面積,通過焊接式的連接方式,碗體的熱量較難以傳導到碗底上,碗底不燙手。
【IPC分類】A47G19-02
【公開號】CN204467644
【申請號】CN201520083185
【發明人】許純榮
【申請人】安徽青花坊瓷業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