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日用陶瓷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日用陶瓷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China”號稱陶瓷之國,陶瓷的發明是中國人對人類的重大貢獻。陶瓷自發明以來一直受到了廣大群眾的重視和喜愛,是人類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生活條件日益提高的今天,對陶瓷有更多、更高的要求,陶瓷的身份不再只是工藝品,以其細膩如玉的質地、晶瑩剔透的品質很多優點注定了它會成為受歡迎的日常用品,它耐熱,利于環保,易清洗,多次使用依然光亮如新,并且可以放置于微波爐,同時它的外表美麗多變,作為日用品的同時充滿了工藝品的魅力。至今為止,我國仍然是世界上第一大陶瓷生產國,產品已出口至世界166個國家和地區,但中國陶瓷目前大都采用傳統的方法,加工工藝落后,產品質量差,最突出的產品變型問題一直沒解決。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的陶瓷產品成了低品質、低價格的代名稱。2002年,我國日用陶瓷出口數量占世界出口總量的63.5%,而出口金額卻僅占世界總出口金額的23.5%。上半年,我國共出口日用陶瓷產品35.38億件,獲得的收入卻只有7.12億美元,平均每件陶瓷產品只能在國際市場上賣到0.2美元,而全球陶瓷平均單件出口價為0.87美元。在國內,由于工藝的落后,大部分產區是以消耗大量的有限資源,嚴重破壞環境為代價,生產大量的低劣產品以換取最基本的生存。
陶瓷的主要成分為鋁酸鹽、硅酸鹽等,經煅燒后Al2O3陶瓷硬度大,目前現有技術已有使用車床對其進行加工的技術,但主要集中于醫用陶瓷領域,而對日用陶瓷的精細加工卻很少,且主要用于陶瓷的表面拋光和工件切削,但加工精度較低。為了實現對半成品的加工,現有日用陶瓷技術一般只對莫氏系數在3.2以下的泥坯進行加工。這樣雖然硬度小易加工,但會導致二次燒結時的變形率增大的問題。
目前中國日用陶瓷存在的問題是品質低,中、低檔產品占多數,加工精度低,一般為±2%,變形率高,一般在5%以上等。傳統方法中干燥泥坯的莫氏硬度一般小于2.5。經900度素燒泥坯的莫氏硬度一般小于3.2。
發明內容
針對目前日用陶瓷產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首次創建性地提出在先進數控機床上利用鍍有金剛砂膜的硬質合金刀具對莫氏系數為3.5-5.2的硬質素坯半成品進行雕刻加工,然后再燒結,從而制備高品質的日用陶瓷。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品質日用陶瓷的生產方法,通過該方法生產的日用陶瓷具有變形率小、誤差小、雕刻精度高、色彩鮮艷等優點。
該日用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制作泥坯;b)將步驟a)中的泥坯煅燒至莫氏系數為3.5-5.2的硬質素坯半成品;
c)在數控機床上用硬質合金刀具對上述硬質素坯半成品進行整型雕刻加工;d)裝飾上釉;e)最終燒結成型。
上述步驟c)中硬質合金刀鍍有金剛砂膜,對泥坯半成品的整型雕刻加工精度可以達到0.2%以上,所用刀具的刀口為0.1-0.3毫米。
本發明所用的原料為普通陶瓷原料;生產的陶瓷經過兩次燒成,第一次燒結于950℃進行3至5小時;步驟e)中泥坯經最終燒結成型的變形率小于3%。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取備好的泥料,用石膏模具在旋轉機上滾壓或高壓注漿制成泥坯或手工制坯形成各種產品形狀,如盤、杯或各種工藝品等,涼干或烘干后用電爐或氣爐將泥坯煅燒為莫氏硬度3.5-5.2的硬質素坯,冷卻后裝在數控車床上,用鍍有金剛砂膜的硬質合金刀具對硬質素坯做精加工后,該刀具的刀口為0.2毫米,達到要求后,用水清洗-上釉-裝窯-燒制。該制備方法尤其適合于需要精細雕刻加工的各種工藝品的制備。
權利要求
1.一種日用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制作泥坯;b)將步驟a)中的泥坯煅燒至莫氏系數為3.5-5.2的硬質素坯半成品;c)在數控機床上用硬質合金刀具對上述硬質素坯半成品進行整型雕刻加工;d)裝飾上釉;e)最終燒結成型。
2.根據權利要求1中的日用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的刀具鍍有金剛砂膜。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日用陶瓷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制作泥坯;b)將步驟a)中的泥坯煅燒至莫氏系數為3.5-5.2的硬質素坯半成品;c)在數控機床上用硬質合金刀具對上述硬質素坯半成品進行整型雕刻加工;d)裝飾上釉;e)最終燒結成型。步驟c)中的刀具鍍有金剛砂膜。本發明方法的優點在于在數控車床上使用鍍有金剛砂膜的硬質合金刀具對莫氏系數為3.5-5.2的硬質素坯進行雕刻加工,然后燒結為成品,通過該方法生產的日用陶瓷具有變形率小、誤差小、雕刻精度高、色彩鮮艷等優點。
文檔編號C04B35/622GK1807348SQ20051000265
公開日2006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21日
發明者盧培鑫 申請人:盧培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