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汽車蓄電池隔熱罩以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978114閱讀:63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汽車蓄電池隔熱罩以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汽車蓄電池隔熱罩以及汽車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隔熱防護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汽車蓄電池隔熱罩以及汽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蓄電池是汽車電器系統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它在發動機起動時提供大電流; 在發電機輸出電壓低于蓄電池電壓時,為用電器設備供電;在發電機輸出電壓高于蓄電池電壓時,吸 收過電壓,保護電子元器件。可見,蓄電池能否正常工作對汽車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0003]汽車蓄電池一般直接安裝在發動機艙內,而發動機艙內環境復雜惡劣。灰塵、樹葉、雨雪、泥污等污染物很容易進入發動機艙;發動機工作時會產生振動,并同時放出大量的熱,這些構成了蓄電池復雜惡劣的工作環境,嚴重影響著蓄電池的性能和使用壽命。實用新型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有效保護蓄電池、防止發動機艙內發動機散發的熱空氣氣流影響蓄電池的正常工作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以及汽車。[0005]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包括用于圍擋蓄電池四周的圍板以及與所述圍板的連接的用于圍擋蓄電池上方的上蓋板。[0006]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其中,所述上蓋板上設置有第一線束過孔以及第二線束過孔。[0007]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其中,所述圍板包括第一板體、第二板體、第三板體以及第四板體,所述第一板體、所述第二板體、所述第三板體以及所述第四板體依次垂直連接,所述上蓋板分別與所述第一板體、所述第三板體垂直連接。[0008]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其中,所述上蓋板包括第五板體以及第六板體, 所述第五板體可相對旋轉的與所述第一板體連接,所述第六板體可相對旋轉的與所述第三板體連接,所述第一線束過孔設置于所述第五板體上,所述第二線束過孔設置于所述第六板體上。[0009]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其中,所述第五板體與所述第六板體之間設置有暗扣,所述暗扣的第一片體連接于所述第五板體上,所述暗扣的第二片體連接于所述第六板體上,所述第六板體與第五板體通過第一片體與第二片體的配合連接形成對所述蓄電池的密封。[0010]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包括發動機艙以及位于所述發動機艙的內部的蓄電池,所述發動機艙內設置有汽車蓄電池隔熱罩,所述蓄電池位于所述汽車蓄電池隔熱罩的內部,所述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包括用于圍擋蓄電池四周的圍板以及與所述圍板的連接的用于圍擋蓄電池上方的上蓋板。[0011]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其中,所述上蓋板上設置有第一線束過孔以及第二線束過孔,所述第一線束過孔與所述蓄電池的負極樁頭相對應,所述第二線束過孔與所述蓄電池的正極樁頭相對應。[0012]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其中,所述圍板包括第一板體、第二板體、第三板體以及第四板體,所述第一板體、所述第二板體、所述第三板體以及所述第四板體依次垂直連接,所述上蓋板分別與所述第一板體、所述第三板體垂直連接。[0013]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其中,所述上蓋板包括第五板體以及第六板體,所述第五板體可相對旋轉的與所述第一板體連接,所述第六板體可相對旋轉的與所述第三板體連接,所述第一線束過孔設置于所述第五板體上,所述第二線束過孔設置于所述第六板體上。[0014]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其中,所述第五板體與所述第六板體之間設置有暗扣,所述暗扣的第一片體連接于所述第五板體上,所述暗扣的第二片體連接于所述第六板體上,所述第六板體與第五板體通過第一片體與第二片體的配合連接形成對所述蓄電池的密封。[0015]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可以有效保護蓄電池、防止艙內發動機散發的熱空氣氣流影響蓄電池的正常工作;同時結構簡單、易于安裝和拆卸。[0016]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因為安裝了本實用新型的蓄電池隔熱罩,蓄電池得到有效保護,發動機艙內的熱空氣氣流不會影響蓄電池的正常工作。


[0017]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的結構示意圖的立體圖;[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的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的結構示意圖的后視圖;[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的結構示意圖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I、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包括發動機艙以及位于發動機艙的內部的蓄電池,發動機艙內設置有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蓄電池位于上述汽車蓄電池隔熱罩的內部。[0022]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包括用于圍擋蓄電池四周的圍板10以及與圍板 10的連接的用于圍擋蓄電池上方的上蓋板20。[0023]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可以有效保護蓄電池、防止艙內發動機散發的熱空氣氣流影響蓄電池的正常工作;同時結構簡單、易于安裝和拆卸。[0024]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因為安裝了本實用新型的蓄電池隔熱罩,蓄電池得到有效保護,發動機艙內的熱空氣氣流不會影響蓄電池的正常工作。[0025]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的上蓋板20上設置有第一線束過孔21以及第二線束過孔22。第一線束過孔21與蓄電池的正極樁頭相對應,第二線束過孔22與蓄電池的負極樁頭相對應。[0026]結合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其中,圍板10包括第一板體11、 第二板體12、第三板體13以及第四板體14。第一板體11、第二板體12、第三板體13以及第四板體14依次垂直連接。上蓋板20分別與第一板體11、第三板體13垂直連接。[0027]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其中,上蓋板20包括第五板體15以及第六板體16。第五板體15可相對旋轉的與第一板體11連接,第六板體16可相對旋轉的與第三板體 13連接。第一線束過孔21設置于第五板體15上,第二線束過孔22設置于第六板體16上。[0028]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其中,第五板體15與第六板體16之間設置有暗扣30。暗扣30的第一片體連接于第五板體上15。暗扣30的第二片體連接于第六板體16 上。第六板體16與第五板體15通過第一片體與第二片體的配合連接形成對蓄電池的密封。[0029]將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安裝在發動機艙的內部時,首先將蓄電池安裝于發動機艙的內部;然后將蓄電池隔熱罩由上而下罩到蓄電池上,然后合上蓄電池隔熱罩的上蓋板20,將暗扣30的第一片體與第二片體扣合固定;最后通過第一線束過孔21以及第二線束過孔22將蓄電池的正極線束、蓄電池的負極線束安裝到蓄電池的正極樁頭、蓄電池的負極樁頭上即可完成。[0030]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采用四面圍板加上蓋板的五面保護形式,對蓄電池全面隔熱保護;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的下部為開口形式,使蓄電池隔熱罩的可以很方便地安裝。[0031]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的外型按照蓄電池的外型來設計,與蓄電池匹配良好,避免了與發動機艙內其他器件的干涉。[0032]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的上蓋板20上設置有第一線束過孔21以及第二線束過孔22。方便蓄電池正極線束、蓄電池負極線束的安裝。[0033]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的上蓋板20采用雙開的形式,不占用發動機艙的內部空間,易于拆卸。[003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圍擋蓄電池四周的圍板以及與所述圍板的連接的用于圍擋蓄電池上方的上蓋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上設置有第一線束過孔以及第二線束過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圍板包括第一板體、第二板體、第三板體以及第四板體,所述第一板體、所述第二板體、所述第三板體以及所述第四板體依次垂直連接,所述上蓋板分別與所述第一板體、所述第三板體垂直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包括第五板體以及第六板體,所述第五板體可相對旋轉的與所述第一板體連接,所述第六板體可相對旋轉的與所述第三板體連接,所述第一線束過孔設置于所述第五板體上,所述第二線束過孔設置于所述第六板體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板體與所述第六板體之間設置有暗扣,所述暗扣的第一片體連接于所述第五板體上,所述暗扣的第二片體連接于所述第六板體上,所述第六板體與第五板體通過第一片體與第二片體的配合連接形成對所述蓄電池的密封。
6.一種汽車,包括發動機艙以及位于所述發動機艙的內部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艙內設置有汽車蓄電池隔熱罩,所述蓄電池位于所述汽車蓄電池隔熱罩的內部,所述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包括用于圍擋蓄電池四周的圍板以及與所述圍板的連接的用于圍擋蓄電池上方的上蓋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上設置有第一線束過孔以及第二線束過孔,所述第一線束過孔與所述蓄電池的負極樁頭相對應,所述第二線束過孔與所述蓄電池的正極樁頭相對應。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圍板包括第一板體、第二板體、第三板體以及第四板體,所述第一板體、所述第二板體、所述第三板體以及所述第四板體依次垂直連接,所述上蓋板分別與所述第一板體、所述第三板體垂直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包括第五板體以及第六板體, 所述第五板體可相對旋轉的與所述第一板體連接,所述第六板體可相對旋轉的與所述第三板體連接,所述第一線束過孔設置于所述第五板體上,所述第二線束過孔設置于所述第六板體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板體與所述第六板體之間設置有暗扣,所述暗扣的第一片體連接于所述第五板體上,所述暗扣的第二片體連接于所述第六板體上,所述第六板體與第五板體通過第一片體與第二片體的配合連接形成對所述蓄電池的密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以及汽車,其中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包括用于圍擋蓄電池四周的圍板以及與圍板的連接的用于圍擋蓄電池上方的上蓋板。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包括發動機艙以及位于發動機艙的內部的蓄電池,發動機艙內設置有汽車蓄電池隔熱罩,蓄電池位于汽車蓄電池隔熱罩的內部,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包括用于圍擋蓄電池四周的圍板以及與圍板的連接的用于圍擋蓄電池上方的上蓋板。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蓄電池隔熱罩可以有效保護蓄電池、防止艙內發動機的熱空氣氣流影響蓄電池的正常工作;同時結構簡單、易于安裝和拆卸。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因為安裝了本實用新型的蓄電池隔熱罩,蓄電池得到有效保護,發動機艙內的熱空氣氣流不會影響蓄電池的正常工作。
文檔編號B60R16/04GK202783033SQ201220411768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7日
發明者閆新星, 苑玉泉, 鞠立軍 申請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