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礦車自動掛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山運輸礦車的自動掛接裝置。
礦車是礦山運輸的重要交通工具,現有礦車的車頭與車廂間一般都采用插銷、環鏈將二者聯接,當車頭與車廂聯接或分離時,均需專人插銷或拔銷,不僅費工費時,效率低,而且極易造成人身事故,給國家和個人造成很大損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自動插銷、拔銷的礦車自動掛接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達到的。一種礦車自動掛接裝置,主要包括插銷、主車鉤、副車鉤,其特征在于主車鉤的下部裝有撞擊桿,撞擊桿的前端裝有彈簧,撞擊桿的頭部與棘爪接觸,棘爪用棘爪銷子安裝在限位滑塊上,限位滑塊可在水平滑槽中運動,限位滑塊的尾端裝有彈簧,插銷的頂部裝有連接桿。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
圖2為
圖1的俯視圖。
標號說明1-滑槽;2、3-彈簧;4-棘爪銷子;5-限位滑塊,6-撞擊桿;7-銷子;8-棘爪;9-插銷;10-主車鉤;11-副車鉤;12-連接桿;如圖所示,插銷9可在主車鉤10的孔中上下滑動。主車鉤10的下部裝有撞擊桿6,撞擊桿6的前端裝有彈簧3,銷子7將撞擊桿6固定連接在主車鉤10上。撞擊桿6的頭部與棘爪8接觸,棘爪8用棘爪銷子4安裝在限位滑塊5上,限位滑塊5可在水平滑槽1中運動,限位滑塊5的尾端裝有彈簧2。插銷9的頂部裝有連接桿12。主車鉤10與副車鉤11分別安裝在兩個不同的機車或車輛上,簡稱A車、B車。
當A車與B車掛接時,撞擊桿6處于
圖1所示雙點劃線位置,滑塊5插入插銷9的缺口A處,當副車鉤11撞擊撞擊桿6后,推動棘爪8帶動滑塊5向左運動,滑塊5脫離缺口A,插銷9向下運動,穿過副車鉤11的孔內,實現自動掛接。
當A車與B車分離時,車內的司機或操作人員將連接桿12上提,插銷9B處帶動棘爪8上移,使棘爪8與撞擊桿6脫離,此時在彈簧2的作用下,滑塊5向右運動,插入插銷9的A處,實現自動分離。
當副車鉤11脫離主車鉤10后,撞擊桿復位,如
圖1所示雙點劃線位置,與棘爪接觸,處于自動掛接的等待狀態。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等優點,可自動完成機車或車輛的掛接與分離,是一種新型的自動掛接裝置。
權利要求1.一種礦車自動掛接裝置,主要包括插銷(9),主車鉤(10),副車鉤(11),其特征在于主車鉤(10)的下部裝有撞擊桿(6),撞擊桿(6)的前端裝有彈簧(3),撞擊桿(6)的頭部與棘爪(8)接觸,棘爪(8)用棘爪銷子(4)安裝在限位滑塊(5)上,限位滑塊(5)的尾端裝有彈簧(2),插銷(9)的頂部裝有連接桿(12)。
專利摘要一種礦車自動掛接裝置,在主車鉤的下部裝有撞擊桿,撞擊桿的前端裝有彈簧,撞擊桿的頭部與棘爪接觸。棘爪用棘爪銷子安裝在限位滑塊上,限位滑塊可在水平滑槽中運動。限位滑塊的尾端裝有彈簧,插銷的頂部裝有連接桿。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靠,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自動完成機車或車輛的掛接與分離,是一種新型的自動掛接裝置。
文檔編號B60D1/00GK2079580SQ9021766
公開日1991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1990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1990年8月15日
發明者張和平, 劉伯川 申請人:懷仁縣地方國營蘆子溝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