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多個支撐板46。由于懸臂構件28位于格柵10的相對側壁30上,在各自的懸臂構件28與支撐板46之間的干涉配合作用以產生將格柵10推動進入開口的中心的反作用力。干涉量取決于前燈16、18至格柵10邊緣或間隙20、22的預測變化。
[0027]如下所述,彈簧式機構26 (此處示出為懸臂構件28)與支撐板46之間的反作用力使得格柵10的每側上的均勻的邊緣20、22通過彈簧式機構26產生相等量的反作用力,從而將系統保持在平衡狀態中。
[0028]圖6示出了用于格柵10系統的自由體的示意圖,其具有彈簧式機構26,彈簧式機構26可操作以將格柵10推動至格柵開口(在各自的前燈16、18之間的開口區域)的中心。根據格柵10的尺寸和重量,可在格柵10的每側上設置一個或多個彈簧式機構26,并且該一個或多個彈簧式機構26作用于相應的鄰近各自的前燈16、18定位的支撐板或構件。如在圖6中所示出的,當格柵10降低到前燈16、18之間的格柵開口(未示出)中時該格柵10并不是居中的,從而在鄰近前燈16處產生較寬的邊緣或間隙20以及在鄰近前燈18的格柵10的另一側上產生較窄的邊緣或間隙22。
[0029]最初,彈簧剛度(k)和干涉量(X)(見圖5B,其示出了懸臂構件28從其以虛線示出的原始位置的向內偏轉)的確定取決于由格柵10的重量提供的慣性力(F),其中F =kX。例如,更重的格柵10可能既需要更大的干涉量(X)來增加彈簧力也另外地需要更硬的彈簧。如在圖6中示出的,當格柵10偏離中心時,存在與較窄的邊緣22關聯的更大的干涉(X’)以及與更寬的邊緣20關聯的更小的干涉(X)。這導致了在格柵10的每側上的不平衡的力F和F’,其中F’ = kX+kX’,其中k等于彈簧剛度并且kX’為由于由不平均的邊緣20、22 (尤其是較窄邊緣22)引起的彈簧式機構26的額外壓縮產生的不平均的力。
[0030]格柵10的每側上的不平衡的力F和F’自動地調節格柵10在格柵開口 14中的位置。因為力F’比力F大,所以其作用在格柵10上并且使格柵10橫向地移動直到位于格柵10的相對側上的彈簧式構件26之間存在相等的干涉量為止。圖7示出了不平衡的力使格柵在前燈16、18之間居中的結果。如所示出的,格柵10達到平衡(F”)并且伴隨從左手側前燈16到右手側前燈18的均勻的邊緣20、22,此時F”= kX+kX”其中X”= X/2,并且這是不平衡的力引起格柵10在格柵開口 14中橫向地移動或滑動直到達到在鄰近各自的前燈
16、18定位的相對的彈簧式機構26之間具有相等的干涉量的平衡為止的結果。在達到平衡時,然后可使用已知的方式將格柵10緊固至車輛12以阻止其將來的位移。格柵10的每側上的均勻的邊緣20、22通過格柵10的每側上的彈簧式機構26產生相等量的反作用力,從而使系統保持在平衡狀態中以及保持由格柵開口 14的各自的邊緣的格柵等距。
[0031]本發明的額外的實施例包括彈簧式機構26,該彈簧式機構26為在格柵10的內部表面或外部表面上的模制的部件。如果由于工具條件不可能為模制部件,那么可將塑料或金屬彈簧夾機械地連接至格柵10以達到相同的結果。
[0032]所公開的實例是針對最大載荷的格柵10組件;8卩,格柵10以垂直的方式從上到下插入格柵開口 14中。因此,彈簧式機構26被定向在垂直方向上,從而在格柵10安裝時壓縮并且相應地產生反作用力。對于水平載荷的格柵,彈簧式機構26被定向在水平方向上,從而在格柵10安裝時壓縮并且相應地產生反作用力。在一些情況中,彈簧式機構26可為格柵開口 14或前燈殼體的一部分,并且支撐板46和反作用表面48為格柵10的一部分。
[0033]本發明的描述本質上僅僅為示例性的,并且因此不背離本發明主旨的變化都旨在位于本發明的范圍內。這種變化不被認為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部件定位裝置,包括: 第一彈性結構; 第二彈性結構; 第一反作用表面,所述第一彈性結構接合所述第一反作用表面并且在所述第一反作用表面上施加第一彈性結構力,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力作用以使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一反作用表面相對于彼此移動; 第二反作用表面,所述第二彈性結構接合所述第二反作用表面并且在所述第二反作用表面上施加第二彈性結構力,所述第二彈性結構力作用以使所述第二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二反作用表面相對于彼此移動;并且 持續在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一反作用表面以及所述第二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二反作用表面之間的運動直到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力和所述第二彈性結構力達到平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二彈性結構中之一包括彈簧構件。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二彈性結構中之一包括懸臂構件。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懸臂構件連接至裝飾部件。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懸臂構件包括肋。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肋具有可被改變以調節彈簧的剛度的長度。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肋具有可被改變以調節彈簧的剛度的厚度。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二彈性結構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部件是一體的。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二彈性結構中的至少一個機械地連接至所述部件。10.一種組件,包括: 具有格柵開口的機動車輛; 格柵,所述格柵具有第一彈性結構和第二彈性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二彈性結構施加使所述格柵在所述格柵開口中平衡地居中的力。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二彈性結構中至少一個包括彈簧。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二彈性結構中至少一個包括懸臂構件。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懸臂構件包括肋。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肋具有構造成調節所述彈性結構的剛度的形狀。15.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格柵開口包括圍繞所述格柵開口的周界邊緣定位的多個支撐板。16.一種定位車輛格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具有格柵開口的車輛車身; 將格柵放置在所述格柵開口中; 在所述格柵與所述車輛車身之間提供第一彈性結構和第二彈性結構;以及使用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二彈性結構在所述車輛車身與所述格柵之間施加力,其中所述力使所述格柵由所述車輛車身平衡地居中。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包括將所述格柵緊固至所述車輛車身的步驟。18.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第一反作用表面和第二反作用表面、確定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二彈性結構的彈簧剛度(k)以及基于由所述格柵的質量確定的慣性力(F)來確定所述第一反作用表面與所述第一彈性結構之間的干涉(X)和所述第二反作用表面與所述第二彈性結構之間的干涉(X’)。19.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二彈性結構橫向地移動所述格柵直到由各自的所述第一彈性結構和所述第二彈性結構施加的力達到平衡。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平衡的力F”=kX+kX”,其中V’=V /2。
【專利摘要】一種部件定位裝置,包括將部件居中的至少一個彈性結構。例如,作用在格柵與格柵開口之間以將格柵在格柵開口中居中的彈簧。該彈簧產生反作用力,該反作用力足以使格柵在格柵開口中自調節,其中相對的彈簧被布置在格柵的每側上,其中彈簧在格柵上施加力并且使格柵移動,直到由相對的彈簧施加的力達到平衡為止。
【IPC分類】B60R13/04, B60R19/52
【公開號】CN105501163
【申請號】CN201510629095
【發明人】伊爾凡·謝里夫, 約瑟夫·A·希基, 邁克爾·威廉姆斯, 弗隆德茲·歌德特, 邁克爾·喬恩·古托斯基, 羅伯特·T·巴布科克
【申請人】福特環球技術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8日
【公告號】DE202015105229U1, US2016010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