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動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車。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電動車都是在座椅安裝孔開圓孔,安裝時需要將座墊總成安裝孔對上軸套后再將螺栓擰進軸套,現有機構需要多人操作,這給拆裝帶來極大的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座墊總成易于拆裝的電動車。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加以解決一種電動車,包括車身支架總成、座位總成和座椅支撐座總成,所述座位總成通過所述座椅支撐座總成設置在所述車身支架總成上,所述座位總成包括座墊和座墊支架,所述座墊設置在所述座墊支架上,所述座墊和所述座墊支架相應位置設置有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為開口式安裝孔。所述座椅支撐座總成包括鋼套和螺栓,所述鋼套具有與所述螺栓配合的內螺紋并設置在所述車身支架總成上。所述座椅支撐座總成還包括支板,所述鋼套設置在所述支板上,所述支板設置在所述車身支架總成上。所述支板套設在所述鋼套上。所述座椅支撐座總成還包括軸套,所述鋼套的內孔為臺階孔,所述臺階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軸套設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內,所述第一通孔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設置在遠離第二通孔的一端。所述座位總成還包括座墊覆蓋件,所述座墊覆蓋件包括座墊連接端和座墊安裝端,所述座墊連接端套設在所述座墊上,所述第一安裝孔設置在所述座墊安裝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使本實用新型具備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中,由于使用開口式安裝孔,其開口可卡入座椅支撐座總成,可避免多人進行復雜操作,既保證了拆裝時無需用扳手等螺栓鎖緊工具,又減少了拆裝時所需人力,極大地提高了安裝維修的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元件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中,座位總成設置在車身支架總成上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實施方式中的座椅支撐座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車,其一種實施方式包括車身支架總成10、 座位總成20和座椅支撐座總成30,座位總成20通過座椅支撐座總成30設置在車身支架總成10上。座位總成20包括座墊21和座墊支架22,座墊21設置在座墊支架22上,座墊21 和座墊支架22相應位置設置有第一安裝孔23,第一安裝孔23為開口式安裝孔。第一安裝孔23分別設置在座墊21和座墊支架22的左右兩側的相應位置,并分別通過左右兩側的座椅支撐座總成30設置在車身支架總成10上。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座椅支撐座總成30包括鋼套31和螺栓32,鋼套31具有與螺栓32配合的內螺紋,鋼套31設置在車身支架總成10上。螺栓32穿過第一安裝孔并通過鋼套31設置在車身支架總成10上。由于座椅支撐座總成包括鋼套和螺栓,鋼套和螺栓配合,可安裝座位總成,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的螺栓32可使用膠木螺栓。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座椅支撐座總成30還可以包括支板33,支板33套設在鋼套 31上。鋼套31的一端可設置在車身支架總成10上預留的第二安裝孔(圖未示)中,支架 33可固定在車身支架總成10上。由于座椅支撐座總成30還包括支板33,支板33套設在鋼套31上,可方便地通過支板33將鋼套31固定在車身支架總成10上。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座椅支撐座總成30還包括軸套34,鋼套的內孔為臺階孔,臺階孔包括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12,第一通孔311的內徑小于第二通孔312的內徑。軸套34設置在第二通孔312內,軸套34的外徑與第二通孔312的內徑配合,軸套34的內徑與螺栓32配合,軸套34的長度大于第二通孔312的長度,軸套34的一端設置在第二通孔 312的底部。軸套34的另一端可卡入第一安裝孔23,使第一安裝孔23套設在軸套上,以減小螺栓32的磨損。第一通孔311設置有內螺紋,該內螺紋與螺桿32配合。由于座椅支撐座總成30包括還包括軸套34,軸套34與鋼套31配合,便于螺栓32鎖緊,結構簡單,可方便用戶維修。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內螺紋設置在遠離第二通孔312的一端。即第一通孔311與第二通孔連接的一端內壁未設置內螺紋。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座位總成20還包括座墊覆蓋件M,座墊覆蓋件M包括座墊連接端241和座墊安裝端M2,座墊連接端套241設在座墊31上,第一安裝孔23設置在座墊安裝端M2。由于鋼套31包括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12,第二通孔312的內徑大于第一通孔311的內徑,以放置軸套,第一通孔部分設置內螺紋,可減少旋轉螺栓的次數,提高了勞動效率。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車,包括車身支架總成、座位總成和座椅支撐座總成,所述座位總成通過所述座椅支撐座總成設置在所述車身支架總成上,所述座位總成包括座墊和座墊支架,所述座墊設置在所述座墊支架上,所述座墊和所述座墊支架相應位置設置有第一安裝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孔為開口式安裝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撐座總成包括鋼套和螺栓,所述鋼套具有與所述螺栓配合的內螺紋并設置在所述車身支架總成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撐座總成還包括支板,所述鋼套設置在所述支板上,所述支板設置在所述車身支架總成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套設在所述鋼套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撐座總成還包括軸套,所述鋼套的內孔為臺階孔,所述臺階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軸套設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內,所述第一通孔設置有內螺紋。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螺紋設置在遠離第二通孔的一端。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總成還包括座墊覆蓋件,所述座墊覆蓋件包括座墊連接端和座墊安裝端,所述座墊連接端套設在所述座墊上,所述第一安裝孔設置在所述座墊安裝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車,包括車身支架總成、座位總成和座椅支撐座總成,所述座位總成通過所述座椅支撐座總成設置在所述車身支架總成上,所述座位總成包括座墊和座墊支架,所述座墊設置在所述座墊支架上,所述座墊和所述座墊支架相應位置設置有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為開口式安裝孔。在本實用新型由于使用開口式安裝孔,其開口可卡入座椅支撐座總成,可避免多人進行復雜操作,既保證了拆裝時無需用扳手等螺栓鎖緊工具,又減少了拆裝時所需人力,極大地提高了安裝維修的效率。
文檔編號B62J1/08GK202283956SQ201120411538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5日
發明者董李 申請人:上海東裕電動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