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艦船氣調保鮮用自動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控制裝置。具體說,是用來控制艦船上的氣調保鮮設備的自動 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只有陸用氣調保鮮設備及控制裝置,尚未見到有關艦船用氣調保鮮設備及控制裝 置的報道。陸用氣調保鮮設備的控制裝置由空壓機電控部分、冷干機電控部分、制氮機電控 部分、乙烯脫除機電控部分、二氧化碳電控部分、加濕器電控部分、通風機電控部分、庫壓 平衡電控部分和氧氣及二氧化碳檢測儀組成。雖然采用這種控制裝置可以滿足用戶的使用要 求,但由于各設備的控制裝置相對獨立,用戶再使用過程中需根據設備間的啟停連鎖關系來 人為地操作各設備。例如,操作人員需定期用氧和二氧化碳檢測儀檢測氣調庫內的氣體氧含 量,當氧含量超標時要啟動設備,用產生的氮氣置換庫氣,以達到冷庫內的食品保鮮要求, 這就需要操作人員手動打開管道上的進、排氣閥門,再通過供電箱給空壓機、冷干機、制氮 機供電,然后分別按時間先后順序開啟冷干機、制氮機和空壓機。制氮、降氧的過程需要數 小時,操作人員又需要用檢測儀定時檢測。當庫內氣體氧含量達到要求時,需按時間先后順 序關閉空壓機、冷干機和制氮機,待停機結束后,再手動關閉管道上的閥門。由此可見,各 電控部分分散,不僅整個控制裝置的自動化程度較低,而且操作起來比較麻煩、工作效率低。 又由于各電控部分分散,各電控部分間沒有連鎖關系,給設備和操作人員帶來了不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艦船氣調保鮮用自動控制裝置。這種艦船用氣調保 鮮自動控制裝置,自動化程度高,易操作,工作效率高,設備和操作人員無不安全隱患。 為解決上述問題,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艦船氣調保鮮用自動控制裝置特點是含有三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 16 和17)、觸摸屏(7)、通訊口 (14)、受控設備(8)、溫控表(9)、開關電源(10)、三個檢 測元件(12、 13和18)、傳感器變送盒(ll)和外部電源(1),觸摸屏(7)借助通訊接口 (14) 和電纜與三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 16和17)相連。其中的兩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 和16)的一側輸出端借助導線分別與受控設備(8)相接,受控設備(8)通過兩個斷路器(3、 2)和導線與外部電源(1)相連接, 一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通過兩個斷路器(4、 2) 與外部電源(1)相接,溫控器(9)通過兩個斷路器(5、 2)與外部電源相連,開關電源(10) 通過兩個斷路器(6、 2)與外部電源(1)相接,傳感器變送盒(11)通過導線分別與開關電 源(10)和檢測元件(12)相連,檢測元件(13、 18)和傳感器變送盒(11)通過導線分別
與另兩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7、 15)的輸入端相連接。 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艦船氣調保鮮用自動控制裝置含有三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U5、 16和 17)、觸摸屏(7)、通訊口 (14)、受控設備(8)、溫控表(9)、開關電源(10)、三個檢測元 件(12、 13和18)、傳感器變送盒(11)和外部電源(1),觸摸屏(7)借助通訊接口 (14) 和電纜與三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 16和17)相連;其中的兩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 和16)的一側輸出端借助導線分別與受控設備(8)相接,受控設備(8)通過兩個斷路器(3、 2)和導線與外部電源(1)相連接, 一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通過兩個斷路器(4、 2) 與外部電源(1)相接,溫控器(9)通過兩個斷路器(5、 2)與外部電源相連,開關電源(10) 通過兩個斷路器(6、 2)與外部電源(1)相接,傳感器變送盒(11)通過導線分別與開關電 源(10)和檢測元件(12)相連,檢測元件(13、 18)和傳感器變送盒(11)通過導線分別 與另兩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7、 15)的輸入端相連接。工作時,首先通過5個斷路器(2、 3、 4、 5、 6)將外部電源(1)引入裝置中,使各電氣設備具備工作電源。然后,通過觸摸屏 (7)設定裝置運行參數,該運行參數包括氧、二氧化碳、巡回檢測時間和濕度等設定值。當 以上準備工作完成后,用戶僅需通過觸摸屏(7)上自動運行界面的"運行"按鍵即可完成所 有工藝設備的監控與操作。與傳統分散式控制裝置相比,不僅自動化程度高,而且容易操作、 工作效率高。又由于電控部分集中,出現故障時,會連鎖停機,使得設備和操作人員無不安 全隱患。
附圖時本實用新型的艦船氣調保鮮用自動控制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艦船氣調保鮮用自動控制裝置含有三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 16和17,通訊口 14,觸摸屏7,受控設備8,溫控表9,三個檢測元件12、 13和18,傳感 器變送盒11和外部電源1。觸摸屏7借助通訊接口 14和電纜與三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 16和17相連。其中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和16的一個輸出端借助導線分別與受控設備8 相接,受控設備8通過斷路器3、斷路器2和導線與外部電源1相連接,斷路器3、斷路器2 間的導線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和溫控器9間分別通過斷路器4和斷路器5相連,斷路器3 和斷路器2間的導線通過斷路器6和開關電源10分別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7和檢測元件12 相接,檢測元件18和檢測元件13分別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7的輸 入端子相連。工作時,先將斷路器2、 3、 4、 5、 6全部合上,使各電氣設備都具有工作電源。 再通過觸摸屏設定運行參數設定值,如氧、二氧化碳、巡回檢測時間和濕度等設定值。當以 上工作完成后,通過觸摸屏上自動運行界面的"運行"按鍵,即可對各工藝設備進行監控和 操作。以制氮降氧為例,其操作過程如下當裝置自動啟動后,自動巡檢庫內氣體的氧含量。
巡檢時,根據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內的程序先順序打開受控設備8中的檢測電磁閥和采氣泵, 由采氣泵將庫氣送給氧傳感器即檢測元件12,再由氧傳感器即檢測元件12將檢測到的非標
準電信號送給傳感器變送盒11進行標準化處理,然后由傳感器變送盒u將標準化信號送到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7進行數字化處理并參與程序的運算。當程序判 斷氧含量超標時,會自動連鎖并啟動相關設備。首先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輸出點控制并打開 控制設備8中管道上相應的進氣和排氣閥門,然后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輸出點控制給冷干機 供電的接觸器吸合,使冷干機工作。同時,控制制氮部分氣路相關電磁閥打開,延時一段時 間,使給空壓機供電的受控設備8中的接觸器吸合,使空壓機工作,制氮裝置啟動。當程序 判斷氧含量合格時,相關設備會自動連鎖停止運行。設備運行過程中,檢測元件18中的檢測 元件會將相關信息送給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供程序判斷使用。
壓力平衡、安全通風、乙烯脫除、二氧化碳脫除和加濕等功能的實現,與制氮降氧的操 作類似。
權利要求1. 艦船氣調保鮮用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16和17)、觸摸屏(7)、通訊口(14)、受控設備(8)、溫控表(9)、開關電源(10)、三個檢測元件(12、13和18)、傳感器變送盒(11)和外部電源(1),觸摸屏(7)借助通訊接口(14)和電纜與三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16和17)相連;其中的兩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和16)的一側輸出端借助導線分別與受控設備(8)相接,受控設備(8)通過兩個斷路器(3、2)和導線與外部電源(1)相連接,一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5)通過兩個斷路器(4、2)與外部電源(1)相接,溫控器(9)通過兩個斷路器(5、2)與外部電源相連,開關電源(10)通過兩個斷路器(6、2)與外部電源(1)相接,傳感器變送盒(11)通過導線分別與開關電源(10)和檢測元件(12)相連,檢測元件(13、18)和傳感器變送盒(11)通過導線分別與另兩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7、15)的輸入端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艦船氣調保鮮用自動控制裝置。其特點是含有三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觸摸屏、受控設備、溫控表、開關電源、三個檢測元件、傳感器變送盒和外部電源,觸摸屏借助通訊接口和電纜與三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相連。其中的兩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一側輸出端分別與受控設備相接,受控設備、一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溫控器和開關電源均通過兩個斷路器與外部電源相接,傳感器變送盒通過導線分別與開關電源和檢測元件相連,檢測元件和傳感器變送盒通過導線分別與另兩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輸入端相連接。這種艦船用氣調保鮮自動控制裝置,自動化程度高,易操作,工作效率高,設備和操作人員無安全隱患。適用于控制艦船上氣調保鮮設備的自動控制。
文檔編號B63J2/00GK201209022SQ20082003434
公開日2009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24日
發明者張文賢, 楓 戴, 過志梅, 輝 閆, 高中學 申請人:戴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