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菌類保鮮儲藏領域,具體是指一種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茶樹菇味美,清脆可口,營養豐富是人們喜食的食用菌。但茶樹菇在一般條件下, 較難貯藏及運輸,鮮菇采收后2~3 d,菇體就因水分大量散失而萎縮,菇柄、菌褶開始褐變, 直到腐爛;因此每當出菇盛期大量鮮菇集中在菇類生產基地附近的市場,在造成菇類供大 于求的市場現狀的同時,茶樹菇的價格將大幅度下降,嚴重損害了菇農的利益,制約了茶樹 菇的發展,并且在遠離菇類生產基地的地區,又因菇源缺少而導致供小于求的市場現狀。
[0003] 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市場對鮮茶樹菇需求量日臻趨大,科研人員以 及菇農對茶樹菇的保鮮技術進行了研宄和應用,國內的茶樹菇栽培起步較晚,相關研宄集 中在栽培技術、有效成分及采后干制和即食加工技術領域,新鮮茶樹菇的貯藏保鮮技術主 要有以下方法: 1、冷藏保鮮,冷藏保鮮是利用自然低溫或通過降低環境溫度來抑制茶樹菇的呼吸代謝 和酶化學反應的一種保鮮方法,該方法中指出茶樹菇在25°C下貯藏2d即發生腐爛,而在 5°C條件下則可貯藏8d,其原因是低溫有效地抑制了茶樹菇的呼吸作用,減少物質消耗,延 緩茶樹菇自由基的產生,防止膜脂過氧化。采用真空預冷結合薄膜袋包裝對茶樹菇的冷藏 保鮮有顯著輔助作用,表現為茶樹菇貯藏IOd不開傘、不干縮、菌膜不脫落,與常溫條件下 貯藏相比,失重率減少7%,呼吸強度下降30%,Vc保存率提20. 5%。
[0004] 2、自發氣調保鮮,7、8成熟的茶樹菇采收后裝入外襯PE的塑料周轉籃中,經減壓 處理,置低溫約5°C下可克服水分散失,降低呼吸強度,阻止乙烯形成和積累,達到抑制PPO 活力,延緩菇體氧化反應速度,減少營養基質損耗,防止微生物繁殖,延長菇體壽命的目的, 貯藏期可達25d,好菇率為97. 5%,菇體各項理化指標基本保持在采收時水平。
[0005] 3、臭氧保鮮,將茶樹菇放置于一定濃度的臭氧環境中,利用臭氧的殺菌作用來保 鮮的一種方法,茶樹菇用O3處理〇. 5min后在(20 士 I) °C下貯藏,可以降低茶樹菇呼吸強度, 減少游離氨基酸的生成,且對茶樹菇的電導率和失重率變化無明顯影響,而l_2min的03處 理則不利于茶樹菇的保鮮。
[0006] 4、化學藥劑保鮮,在食用菌貯藏加工中應用較多的化學藥劑有檸檬酸、Na2S 2O5, 和NaCI、Vc及比久等,它們均有抑制菇類變色、開傘和敗壞的作用,此外還有采用L-Cys、 EDTA-2Na、PA 或 CA 為保鮮劑。用濃度分別為 2. 5、0. 5、I. 0 和 3. Omg · ml-1 的 L-Cys、 EDTA-2Na、PA和CA組成的復合保鮮劑處理的茶樹菇在(10 ± I) °C下可保存6d,貯藏期間不 開傘,氣味正常,褐變度和呼吸強度明顯低于對照。
[0007] 這些方法雖在茶樹菇保鮮上取得一定成效,但終因采用的技術方法存在一定的局 限而未能獲得期望的效果。低溫冷藏保鮮存在貯藏期較短,土建投資大;化學保鮮的藥劑濃 度控制和殘留問題仍舊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自發氣調保鮮的前期降氧速度慢,中后期CO2積累過高;O3處理單獨使用的效果有限等。因此,如何有效地預防和抑制茶樹菇在貯藏保鮮 過程中的質量變化是茶樹菇生產經營者的重要任務。
【發明內容】
[0008]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抑制茶樹菇在貯藏保鮮過程中 的質量變化,實現茶樹菇的長時間保存,延長茶樹菇的貨架期。
[0009]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揀選:選擇九成熟的本體完整的新鮮菇體進行揀選分級; B、滅菌:采用紫外燈對單層平鋪展開的新鮮菇體進行照射; C、 裝箱:在周轉箱內壁上墊設木漿紙層,將滅菌后的新鮮菇體疊放裝入周轉箱中,且在 新鮮菇體每間隔7~10 cm的厚度處墊設木漿紙層,在新鮮菇體的頂部鋪設木漿紙層以封閉 周轉箱; D、 氣調保鮮:將盛滿的周轉箱放入氣調包裝袋中,并將包裝袋抽成真空,然后將調配的 保鮮氣體注入袋中; E、 貯藏:將氣調包裝袋放入冷藏條件下進行貯藏。
[0010] 所述步驟A中,揀選分級是將菇體基部的栽培基質清除,并且去除菇柄基部老化 部分,其中選用九成熟的新鮮菇體,即挑選至長出菇蕾5~7天左右后的菇體作為貯藏的對 象,該階段的菇體具有菇傘未完全打開、且生物活性趨近于最高峰的特點,可保證茶樹菇在 長時間貯藏后具有較小的質量變化率,即達到最小的失重率。
[0011] 所述步驟B中,紫外燈在距離新鮮葫體30~50 cm處對其進行3~5min的照射。照射 距離在30~50 cm范圍內,紫外燈可對單層平鋪的菇體進行快速的覆蓋式照射,將菇體上所 攜帶的病原菌量減小至最低。
[0012] 所述步驟C中,木漿紙層包括兩張疊置的尺寸相同的木漿紙。受制于菇體上下疊 置的擺放方式,防止木漿紙在吸水后強度降低而導致破損,因而采用兩張疊置的大小相同 的木漿紙作為對一定擺放厚度的菇體的隔離介質,使得該隔離介質既能完全吸收菇體產生 的水分,也能保證上下疊置的多層菇體相互受到影響。
[0013] 所述木漿紙的厚度為0. 08~0. 1醒,且木漿紙的尺寸與周轉箱的內部尺寸相適應。 木漿紙對分層的菇體起到一定的支撐的作用,避免在貯藏過程中周轉箱內的菇體局部下塌 而對位于其下方的菇體造成壓傷,通過木漿紙對周轉箱內的分層放置的菇體的隔離使得層 與層之間互不影響,但是木漿紙的厚度若是變大則其硬度會相應增加,在木漿紙發生皺褶 時其產生突起對菇體造成刮蹭,而本發明中的木漿紙厚度經過申請人長期試驗,最終確定 為0. 08~0.1 mm,在保證其良好吸水性和保濕性的前提下,在周轉箱發生移動時,即使多層 菇體發生局部不均勻的晃動,也不會使韌性增加的木漿紙出現局部隆起。
[0014] 所述步驟C中,新鮮菇體按菌傘緊靠周轉箱邊緣、菌柄置于周轉箱中部的擺放方 式放置。為進一步降低疊放的菇體因上下擠壓而受到損傷,將菇體的菌傘向外,菌柄向內且 沿周轉箱四周內壁呈矩形排放,即使得上下兩層的菇體的菌傘對應菌傘,菌柄對應菌柄,實 現降低擠壓損耗的目的。
[0015] 所述步驟D中,保鮮氣體的比例為氧氣3~7%,二氧化碳2~5%,氮氣88%~95%。
[0016] 所述步驟E中,冷藏溫度為2~4°C。
[0017]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本發明中所有的茶樹菇在周轉箱中的擺放均滿足菌傘朝外,菌柄朝里放置,并且茶樹 菇通過木漿紙進行分層處理,利用木漿紙對疊置的菇體進行柔性支撐以減小過度擠壓,在 貯藏過程中木漿紙可吸收掉茶樹菇因呼吸作用而產生的水分,使得周轉箱內的菇體避免接 觸到明水,且在茶樹菇的儲運后期,潮濕的木漿紙還具有保水保濕的作用,降低菇體的失重 率的同時,有效防止了菇體的腐爛變質,有效地抑制了茶樹菇在運輸儲存過程中的質量變 化,進而延長茶樹菇的貨架期。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 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作為對本 發明的限定。
[0019] 實施例1 本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 A、揀選:選擇九成熟的本體完整的新鮮菇體進行揀選分級; B、滅菌:采用紫外燈對單層平鋪展開的新鮮菇體進行照射; C、 裝箱:在周轉箱內壁上墊設木漿紙層,將滅菌后的新鮮菇體疊放裝入周轉箱中,且在 新鮮菇體每間隔7~10 cm的厚度處墊設木漿紙層,在新鮮菇體的頂部鋪設木漿紙層以封閉 周轉箱; D、 氣調保鮮:將盛滿的周轉箱放入氣調包裝袋中,并將包裝袋抽成真空,然后將調配的 保鮮氣體注入袋中; E、 貯藏:將氣調包裝袋放入冷藏條件下進行貯藏。
[0020] 通過人工揀選,取出九成熟的色澤正常,菇體完整,且無機械損傷、無蟲害的新鮮 菇體,將揀選分級出的菇體以單層平鋪在功率為9W的紫外燈輻射范圍下進行近距離照射, 且葫體與紫外燈的間距為30~50 cm,在照射3~5min后,可進一步殺滅茶樹葫的葫體上所攜 帶的微生物和病原菌,如下表1中可以看出,滅菌后的菇體上所攜帶的微生物和病原菌明 顯減少,即可在最大程度上為菇體的長時間貯藏提供可靠的前提。
[0021] 表1菇體滅菌前后霉菌攜帶量對比表
【主權項】
1. 一種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揀選:選擇九成熟的本體完整的新鮮菇體進行揀選分級; B、滅菌:采用紫外燈對單層平鋪展開的新鮮菇體進行照射; C、 裝箱:在周轉箱內壁上墊設木漿紙層,將滅菌后的新鮮菇體疊放裝入周轉箱中,且在 新鮮菇體每間隔7~10 cm的厚度處墊設木漿紙層,在新鮮菇體的頂部鋪設木漿紙層以封閉 周轉箱; D、 氣調保鮮:將盛滿的周轉箱放入氣調包裝袋中,并將包裝袋抽成真空,然后將調配的 保鮮氣體注入袋中; E、 貯藏:將氣調包裝袋放入冷藏條件下進行貯藏。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揀選 分級是將菇體基部的栽培基質清除,并且去除菇柄基部老化部分。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紫外 燈在距離新鮮葫體30~50 cm處對其進行3~5min的照射。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木漿 紙層包括兩張疊置的尺寸相同的木漿紙。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漿紙的厚度 為0. 08~0. 1醒,且木漿紙的尺寸與周轉箱的內部尺寸相適應。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新鮮 菇體按菌傘緊靠周轉箱邊緣、菌柄置于周轉箱中部的擺放方式放置。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保鮮 氣體的比例為氧氣3~7%,二氧化碳2~5%,氮氣88%~95%。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E中,冷藏 溫度為2~4°C。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布了一種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通過揀選、滅菌、裝箱、氣調保鮮以及貯藏等工序,在貯藏時抑制茶樹菇的質量變化,降低茶樹菇的失重率以及腐蝕率,將現有中茶樹菇6~7天的保質期延長至30天左右,延長了茶樹菇的貨架期,使得茶樹菇的經濟效益達到最大。
【IPC分類】A23B7-148, A23B7-04
【公開號】CN104872276
【申請號】CN201510238351
【發明人】張正周, 鄭旗, 李娟 , 郭奇亮, 樊雪飛, 涂杰, 劉佳, 馮俊, 張馳松, 姚瑞玲
【申請人】成都市農林科學院
【公開日】2015年9月2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