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塑料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改進的應用于打印機塑料蓋的塑料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高分子塑料工業的飛速發展,高分子塑料制品的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塑料殼蓋也廣泛應用在打印機中,但是塑料制品對于環境的污染是極為嚴重的,由于環境問題和能源問題的日益嚴峻,現在通常都是將廢舊塑料進行回收再利用,塑料模具是生產塑料制品的工具,工作原理是將熔融塑料注入成型模腔內,使其在腔內冷卻定型,然后將上下模分開,經由頂出系統將制品從模腔頂出。
目前,塑料模具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模具大都包括上模和下模,由于模具的上模與下模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經常性地進行貼合與分開,在上模與下模進行貼合時,二者往往是由較大的作用力將二者進行貼合設置的,該上模和下模由于長時間的使用,會極大地磨損二者的貼合面,極大地縮短了該模具的使用壽命,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上模和下模的貼合面大都為金屬材質,二者相接觸時有時會產生極大的噪音,不利于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也產生了噪音污染,給生產企業帶來了不便。
另外,現有的部分注塑模具為了防止廢舊塑料中的難熔物會堵塞注射口,設置了濾網和集渣槽,該集渣槽用來收集過濾后的難熔物,如專利公開文獻CN204295963U所公開的塑料模具,該種結構的設置,由于集渣槽的容量有限,當過濾后的難熔物的數量較多時,溢滿該集渣槽后,該集渣槽非常不易清洗及后期的處理,這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只能更換新的模具,將其作廢棄處理,極大地浪費了能源,這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大大地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通過檢索,發現如下一篇與本專利申請相關的專利公開文獻:
一種應用于打印機塑料蓋的塑料模具(CN204295963U),提供一種冷卻效果好的應用于打印機塑料蓋的塑料模具,包括上模、型芯、下模、型腔、頂出桿等,所述上模上設有型芯,所述下模上開設有型腔,所述型腔的底部設有冷卻推板,所述冷卻推板的下端設有頂出桿,所述下模的內部開設有環形水槽、冷卻水口,所述環形水槽與型腔之間通過冷卻水流道連通,所述下模的內部開設有注射口,所述注射口的內部設有濾網,所述注射口的下端設有集渣槽。本發明將原有的頂出桿改為由頂出桿與冷卻推板組合而成的頂出機構,不僅能夠避免頂 出桿對型腔中的塑件產生集中的壓力使得塑件表面產生缺陷的情況,冷卻推板還能從下面對塑件進行冷卻,提高了塑件的質量。
通過對比,本專利申請與上述專利公開文獻存在本質的不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原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延長了使用壽命、降低了噪音、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改進的應用于打印機塑料蓋的塑料模具。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改進的應用于打印機塑料蓋的塑料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型芯、下模、型腔和緩沖墊,該上模和下模上、下相對活動設置,所述上模的下部制有型芯,所述下模的上部制有型腔,該型芯和型腔相卡合間隔設置,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設有與下模相貼合的上模貼合面,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設有與上模相貼合的下模貼合面,所述上模貼合面和下模貼合面的相對面上均相配合設有緩沖墊,該緩沖墊具有緩沖功能。
而且,所述型芯下部沿縱向均布間隔設有多個沿水平方向設置的型芯冷卻水流道。
而且,所述模具還包括頂出桿、氣動升降桿、注射口、濾網、集渣出口通道、冷卻推板、冷卻水口、環形水槽、冷卻水流道,所述上模和下模通過氣動升降桿相連接設置,所述下模內由外向內依次相連通設有冷卻水口、環形水槽和冷卻水流道,所述冷卻水流道與型腔相連通設置,所述下模上制有注射口,所述冷卻水流道設于注射口的上方,當型芯和型腔相卡合間隔設置在一起時,型芯的下表面設置于冷卻水流道和注射口之間,所述注射口下方的下模上與注射口相連通設置集渣出口通道,該集渣出口通道的另一端口延伸至下模外表面,該集渣出口通道的延伸至下模外表面外的下模上可拆卸活動密封設置一集渣出口通道端蓋,所述濾網同軸設置于近集渣出口通道前方的注射口內,對注入注射口內的熔融原料中的難熔物進行過濾,所述冷卻推板設置于型腔底部的下模上,所述頂出桿設置于冷卻推板下方的下模上。
而且,所述集渣出口通道呈弧形設置。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1、本模具由于緩沖密封墊的設置,使得上模與下模在使用的過程中,即使長時間的使用,二者經常性地進行貼合與分開,由于該緩沖密封墊具有緩沖功能,二者在貼合時,由于緩沖密封墊的緩沖功能,因此不會磨損二者的貼合面,極大地延長了該模具的使用壽命,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上模和下模相接觸時也不會產生極大的噪音,避免產生了噪音污染,改善了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提高了工作效率,給生產企業帶來了便利。
2、本模具的型芯下部沿縱向均布間隔設有多個沿水平方向設置的型芯冷卻水流道,當型 芯和型腔相卡合間隔設置在一起時,該多個型芯冷卻水流道能夠與冷卻水流道相連通設置,這樣能夠加快對型腔內部的熔融原料的冷卻速度,降低了冷卻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使用。
3、本模具的注射口下方的下模上與注射口相連通設置集渣出口通道,該集渣出口通道的另一端口延伸至下模外表面,該集渣出口通道的延伸至下模外表面外的下模上可拆卸活動密封設置一集渣出口通道端蓋,所述濾網同軸設置于近集渣出口通道前方的注射口內,對注入注射口內的熔融原料中的難熔物進行過濾,在使用前,將集渣出口端蓋安裝于下模外表面上,使其將集渣出口通道端蓋的底端密封,然后集渣出口通道中通入熔融原料,過濾一段時間之后,將集渣出口通道端蓋打開,難熔物通過集渣出口通道并最終流出集渣出口通道,因此使用者在使用該模具時不需要經常性地更換新的模具,節約費了能源,方便了操作,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保證了塑件的質量;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集渣出口通道呈弧形設置,使得難熔物不易殘留在該通道中,堆積進而堵塞該通道,延長了該模具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模具開模狀態的結構連接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模具合模狀態的結構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本專利申請中未具體描述的結構連接關系及工作原理均可以理解為現有技術,如專利公開文獻CN204295963U所公開的內容。
一種改進的應用于打印機塑料蓋的塑料模具,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模具包括上模1、型芯5、下模9、型腔12和緩沖墊3,該上模和下模上、下相對活動設置,所述上模的下部制有型芯,所述下模的上部制有型腔,該型芯和型腔相卡合間隔設置,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設有與下模相貼合的上模貼合面(圖中未標號),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設有與上模相貼合的下模貼合面(圖中未標號),所述上模貼合面和下模貼合面的相對面上均相配合設有緩沖墊,該緩沖墊具有緩沖功能。
本模具由于緩沖密封墊的設置,使得上模與下模在使用的過程中,即使長時間的使用, 二者經常性地進行貼合與分開,由于該緩沖密封墊具有緩沖功能,二者在貼合時,由于緩沖密封墊的緩沖功能,因此不會磨損二者的貼合面,極大地延長了該模具的使用壽命,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上模和下模相接觸時也不會產生極大的噪音,避免產生了噪音污染,改善了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提高了工作效率,給生產企業帶來了便利。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型芯下部沿縱向均布間隔設有多個沿水平方向設置的型芯冷卻水流道4,當型芯和型腔相卡合間隔設置在一起時,該多個型芯冷卻水流道能夠與冷卻水流道相連通設置,這樣能夠加快對型腔內部的熔融原料的冷卻速度,降低了冷卻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使用。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模具還包括頂出桿11、氣動升降桿2、注射口7、濾網6、集渣出口通道8、冷卻推板10、冷卻水口15、環形水槽14、冷卻水流道13,所述上模和下模通過氣動升降桿相連接設置,所述下模內由外向內依次相連通設有冷卻水口、環形水槽和冷卻水流道,所述冷卻水流道與型腔相連通設置,所述下模上制有注射口,所述冷卻水流道設于注射口的上方,當型芯和型腔相卡合間隔設置在一起時,型芯的下表面設置于冷卻水流道和注射口之間,所述注射口下方的下模上與注射口相連通設置集渣出口通道,該集渣出口通道的另一端口延伸至下模外表面,該集渣出口通道的延伸至下模外表面外的下模上可拆卸活動密封設置一集渣出口通道端蓋(圖中未示出),所述濾網同軸設置于近集渣出口通道前方的注射口內,對注入注射口內的熔融原料中的難熔物進行過濾,在使用前,將集渣出口端蓋安裝于下模外表面上,使其將集渣出口通道端蓋的底端密封,然后集渣出口通道中通入熔融原料,過濾一段時間之后,將集渣出口通道端蓋打開,難熔物通過集渣出口通道并最終流出集渣出口通道,因此使用者在使用該模具時不需要經常性地更換新的模具,節約費了能源,方便了操作,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保證了塑件的質量;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集渣出口通道呈弧形設置,使得難熔物不易殘留在該通道中,堆積進而堵塞該通道,延長了該模具的使用壽命;
所述冷卻推板設置于型腔底部的下模上,所述頂出桿設置于冷卻推板下方的下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