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磨機自調心線接觸雙圓弧面軸承支承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支承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磨機自調心線接觸雙圓弧面 軸承支承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磨機采用的是球面對球面結構的軸承支承裝置,由于在使用時的運動狀態 為滑動,運動過程中球面與球面存在的滑動摩擦力較大,且調心效果不好,容易造成軸承卡 死燒瓦,在安裝過程中其球面部位需要專業人員對其進行刮研,比較費時費力,影響安裝進 度與質量,并且刮瓦后的使用效果受人員水平影響較大,大幅度降低了設備在運行中的可 靠性,并且不適用于較大型號的磨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提供一種磨機自調心線接觸雙 圓弧面軸承支承裝置,采用雙圓弧設置和滾動運動方式,具有自動調位,調心效果好等優
點ο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磨機自調心線接觸雙 圓弧面軸承支承裝置,由軸承座和瓦體組成,瓦體設置在軸承座上,瓦體底面為橢球面,軸 承座上用于支撐瓦體的支撐面為內凹的圓柱形弧面,瓦體底面沿旋轉方向的圓弧面的兩端 與支撐面之間設有間隙。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瓦體底面,其橫截面呈M型,M型中間部位呈圓弧面,兩端部位 卡在軸承座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支撐面的弧度角為120度,瓦體底面沿旋轉方向的圓弧面的 弧度角為120度。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自調心線接觸雙圓弧面軸承支承裝置的磨機,在 安裝時省去磨機軸瓦底部橄欖球面處的刮瓦工序,減化了安裝工序,磨機回轉時可以自動 調位,調心效果極好,可以避免使用過程中由于調心不良造成設備非正常停機,為用戶節約 大量時間及維護成本,本裝置在運動時為滾動運動,在加工環節只需按圖紙要求加工完成 后即可使用,結構緊湊,制造成本低便,應用前景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圖2是圖1中A-A線的剖面圖;圖中標記是1、瓦體,2、軸承座,3,瓦體底面,4、支撐面。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瓦體1設置在軸承座2上,瓦體底面3為橢球面,軸承座2上用于支撐瓦體1的支撐面4為內凹的圓柱形弧面,瓦體底面3沿旋轉方向的圓弧面的兩端與 支撐面4之間設有間隙,瓦體底面3的橫截面呈M型,M型中間部位為圓弧面,兩端部位卡 在軸承座上,支撐面4的弧度角為120度,瓦體底面3沿旋轉方向的圓弧面的弧度角為120度。本實用新型采用雙圓弧設置和滾動運動,圖1中的瓦體底面3的圓弧為大圓弧面, 圖2中的M型中間的圓弧為小圓弧面,M處圓弧面的兩端與支撐面4之間設有間隙,在設計 強度達到要求后需保證間隙處的調心量為2mm,圓弧尺寸隨調心量2mm確定,使工作中自調 心效果更好,支撐面4的圓柱面的弧度角為120度,與圓柱面對應設置的瓦體底面3的大圓 弧面的角度也為120度,大圓弧面的兩端在圓柱面之間設有間隙,從而保證了結構在運動 時為滾動的而不是滑動的,磨機在運行中筒體的兩中空軸不是絕對同軸,磨機主軸承的支 承部分能自動地調整這部分變形量,實現自動調位。采用自調心線接觸雙圓弧面軸承支承裝置的磨機,在安裝時省去了磨機軸瓦底部 橄欖球面處的刮瓦工序,減化了安裝工序,采用雙圓弧設置和滾動運動方式,更好的實現了 磨機回轉時自動調位,調心效果極好,可以避免使用過程中由于調心不良造成設備非正常 停機,為用戶節約大量時間及維護成本,本裝置在運動時為滾動運動,在加工環節只需按圖 紙要求加工完成后即可使用,生產效率高。
權利要求一種磨機自調心線接觸雙圓弧面軸承支承裝置,由軸承座(2)和瓦體(1)組成,瓦體(1)設置在軸承座(2)上,其特征在于瓦體底面(3)為橢球面,軸承座(2)上用于支撐瓦體(1)的支撐面(4)為內凹的圓柱形弧面,瓦體底面(3)沿旋轉方向的圓弧面,其兩端與支撐面(4)之間設有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磨機自調心線接觸雙圓弧面軸承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瓦體底面(3),其橫截面呈M型,M型中間部位呈圓弧面,兩端部位卡在軸承座(2) 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磨機自調心線接觸雙圓弧面軸承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撐面(4)的弧度角為120度,瓦體底面(3)沿旋轉方向的圓弧面的弧度角為120度。
專利摘要一種磨機自調心線接觸雙圓弧面軸承支承裝置,涉及一種軸承支承裝置,由軸承座和瓦體組成,瓦體設置在軸承座上,瓦體底面為橢球面,軸承座上用于支撐瓦體的支撐面為內凹的圓柱形弧面,瓦體底面沿旋轉方向的圓弧面的兩端與支撐面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的瓦體底面,其橫截面呈M型,M型中間部位呈圓弧面,兩端部位卡在軸承座上;所述的支撐面的弧度角為120度,瓦體底面沿旋轉方向的圓弧面的弧度角為120度。有益效果是采用雙圓弧設置和滾動運動方式,磨機回轉時可以自動調位,調心效果極好,可以避免使用過程中由于調心不良造成設備非正常停機,為用戶節約大量時間及維護成本,生產效率高。
文檔編號F16C23/04GK201705810SQ20102025230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9日
發明者張勝利, 李松杰, 馬亞輝 申請人:洛陽大華重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