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防止纜線類的表皮的磨耗,并且使多關節鏈節以高位置精度停止。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100)的多關節鏈節(100A)具備鏈節構件(110)及一對夾持構件(120),該一對夾持構件(120)被安裝于鏈節構件(110),并對纜線類(C)進行夾持,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一體地具有內側基體部分(121A)及內側夾持部分(122A),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一體地具有外側基體部分(121B)及與內側夾持部分(122A)協同地對纜線類(C)進行夾持的外側夾持部分(122B)。
【專利說明】 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纜線(cable)類保護引導裝置,該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例如安全可靠地保護引導電纜或軟管(hose)等可撓性纜線類,所述電纜連接產業用機械或車輛等的移動部與靜止部,以進行電信號的傳遞或電力的供給,所述軟管供給液壓或空氣壓。
【背景技術】
[0002]先前,已知有一種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該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是沿著纜線長度方向將多個鏈節(link)構件予以連結以構成多關節鏈節,從纜線固定端朝向纜線移動端來引導纜線類,以使該纜線類呈現與支撐體的支撐面接觸的直線姿勢與離開支撐面的彎曲姿勢(例如專利文獻I及專利文獻2)。
[0003]先前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構成為,在具有自由度的狀態下,將纜線類收納到內部而進行引導。
[0004]但是,上述先前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采用的是在具有自由度的狀態下將纜線類收納到內部的結構,因此存在以下問題:在纜線移動端移動時,纜線類與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相對地滑動,纜線類的表皮會發生磨耗而產生磨耗粉的問題;或者,為了將纜線類收納到內部,必須加大該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從而質量相對較大,由此導致纜線移動端移動時的慣性力變大而無法以高位置精度停止的問題。
[0005]現有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
[0007]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5-38034號公報
[0008]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4658221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9]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0010]本發明解決如前所述的現有技術的問題,S卩,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防止纜線類的表皮的磨耗,并且使多關節鏈節以高位置精度停止。
[0011]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2]本發明通過如下裝置來解決上述課題,即,一種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沿著纜線長度方向將多個鏈節構件予以連結以構成多關節鏈節,從纜線固定端朝向纜線移動端來引導纜線類,以使所述纜線類呈現與支撐體的支撐面接觸的直線姿勢與離開支撐面的彎曲姿勢,所述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多關節鏈節具備所述多個鏈節構件及一對夾持構件,所述一對夾持構件被安裝于所述多個鏈節構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且包含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并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及外側對所述纜線類進行夾持,所述多個鏈節構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連結銷、銷孔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所述連結銷是形成于所述纜線長度方向一端側,所述銷孔是形成于所述纜線長度方向另一端側,且與所述連結銷旋轉自如地卡合,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是在所述纜線長度方向上,配設在所述連結銷與所述銷孔之間,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一體地具有內側基體部分及內側夾持部分,所述內側基體部分是與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卡合,所述內側夾持部分是從所述內側基體部分朝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外側延伸,并且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與所述纜線類接觸,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一體地具有外側基體部分及外側夾持部分,所述外側基體部分是與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卡合,所述外側夾持部分是從所述外側基體部分朝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外側延伸,并且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與所述纜線類接觸,而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的內側夾持部分協同地對所述纜線類進行夾持。
[0013]本發明還通過如下結構來進一步解決上述課題,S卩,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所述內側基體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內側卡合銷,并且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所述內側基體部分中的另一者具有與所述內側卡合銷卡合的內側卡合孔,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及所述外側基體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外側卡合銷,并且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及所述外側基體部分中的另一者具有與所述外側卡合銷卡合的外側卡合孔。
[0014]本發明還通過如下結構來進一步解決上述課題,S卩,所述內側夾持部分及所述外側夾持部分具有多個卡止孔,所述多個卡止孔是在所述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而設,且貫穿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外方向,所述卡止孔是與銷卡合自如地設置,所述銷是獨立于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及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的構件。
[0015]本發明還通過如下結構來進一步解決上述課題,即,所述內側夾持部分及所述外側夾持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多個卡止孔,所述多個卡止孔是在所述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而設,且貫穿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外方向,所述內側夾持部分及所述外側夾持部分中的另一者具有多個突起,所述多個突起是在所述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而設,且與所述卡止孔卡合自如。
[0016]本發明還通過如下結構來進一步解決上述課題,S卩,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的硬度被設定為低于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的硬度。
[0017]發明的效果
[0018]本發明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是沿著纜線長度方向將多個鏈節構件予以連結以構成多關節鏈節,從纜線固定端朝向纜線移動端來引導纜線類,以使該纜線類呈現與支撐體的支撐面接觸的直線姿勢與離開支撐面的彎曲姿勢,由此,不僅能夠保護并引導纜線類,而且能夠起到如下所述的特有效果。
[0019]根據本發明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多關節鏈節具備多個鏈節構件及一對夾持構件,所述一對夾持構件被安裝于該多個鏈節構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且包含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及外側夾持纜線類,多個鏈節構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連結銷、銷孔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所述連結銷是形成于纜線長度方向一端側,所述銷孔是形成于纜線長度方向另一端側,且與連結銷旋轉自如地卡合,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是在纜線長度方向上,配設在連結銷與銷孔之間,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一體地具有內側基體部分及內側夾持部分,所述內側基體部分是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卡合,所述內側夾持部分是從所述內側基體部分朝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外側延伸,并且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與纜線類接觸,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一體地具有外側基體部分及外側夾持部分,所述外側基體部分是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卡合,所述外側夾持部分是從所述外側基體部分朝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外側延伸,并且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與纜線類接觸,而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的內側夾持部分協同地夾持纜線類,由此,包含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的一對夾持構件夾持纜線類而纜線類不會相對于一對夾持構件滑動,因此能防止纜線類的表皮的磨耗。
[0020]進而,與現有技術的使鏈節構件內部成為空洞以將纜線類插通內部的結構相比,鏈節構件自身變得小型化(compact),鏈節構件自身的質量變小而停止時的慣性力變小,因此與現有技術的使鏈節構件的內部成為空洞以將纜線類插通內部的結構相比,能夠使多關節鏈節以高位置精度停止。
[0021]同樣,鏈節構件自身變得緊湊,鏈節構件自身的質量變小而移動時的慣性力變小,因此能夠減小裝置的動力源的輸出的大小。
[0022]S卩,能夠使作為動力源的馬達(motor)等小型化。
[0023]進而,由于零件小,零件個數也少,因此能夠大幅降低制造成本(cost)。
[0024]進而,與現有技術的使鏈節構件內部成為空洞以將纜線類插通內部的結構相比,鏈節構件自身變得緊湊,移動時的鏈節構件彼此的碰撞部位變小,因此能夠降低碰撞聲。
[0025]而且,即使存在多根纜線類的情況下,由于纜線類沿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排列且多根纜線類彎曲時的多根纜線類各自的彎曲半徑大致相同,因此能夠防止因彎曲半徑不同而對纜線類施加過度的力造成的纜線類的斷線等問題。
[0026]進而,在存在多根纜線類并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側夾持纜線類的情況下,因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一側夾持纜線類而產生的纜線類的彎曲阻力引起的斥力、與在寬度方向另一側同樣產生的斥力將抵消或削弱,因此能夠大體上消除朝向多關節鏈節扭曲的方向的力的作用。
[0027]即,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側的力的平衡(balance)佳,能夠防止多關節鏈節的扭曲,并且能夠使多關節鏈節的彎曲變得平順(smooth)。
[0028]根據本發明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內側基體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內側卡合銷,并且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內側基體部分中的另一者具有與內側卡合銷卡合的內側卡合孔,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及外側基體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外側卡合銷,并且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及外側基體部分中的另一者具有與外側卡合銷卡合的外側卡合孔,由此,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與內側基體部分的卡合變得容易,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與外側基體部分的卡合變得容易,因此能夠容易地將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安裝于多個鏈節構件中的至少一部分。
[0029]根據本發明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內側夾持部分及外側夾持部分具有多個卡止孔,所述多個卡止孔是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而設,且貫穿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外方向,該卡止孔是與銷卡合自如地設置,所述銷是獨立于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的構件,由此,通過選擇與纜線類的直徑大小相應的卡止孔,從而一對夾持構件的內側夾持部分及外側夾持部分與纜線類之間的無益的間隙會變小,對纜線類的夾持力變大,因此能夠更可靠地防止纜線類的表皮發生磨耗。
[0030]進而,銷是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上位于多個纜線類之間,由此,多個纜線類不會彼此接觸地排列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上,因此能夠防止因多個纜線類彼此的接觸造成的表皮的磨耗。
[0031]根據本發明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內側夾持部分及外側夾持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多個卡止孔,所述多個卡止孔是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而設,且貫穿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外方向,內側夾持部分及外側夾持部分中的另一者具有多個突起,所述多個突起是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而設,且與卡止孔卡合自如,由此,通過選擇與纜線類的直徑大小相應的卡止孔,從而一對夾持構件的內側夾持部分及外側夾持部分與纜線類之間的無益的間隙會變小,對纜線類的夾持力變大,因此能夠獲得與上述效果同樣的作用效果。
[0032]進而,內側夾持部分及外側夾持部分中的另一者的突起卡合于一者的卡止孔,因此無須設置作為獨立構件的銷,從而與上述結構相比能夠減少零件個數。
[0033]根據本發明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的硬度被設定為低于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的硬度,由此,即使在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與支撐面接觸的情況下,沖擊聲也要比硬度高的情況小,因此能夠大幅降低纜線移動時的噪音。
[0034]進而,通過降低一者的硬度,從而在組裝時容易變形,因此能夠容易地組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5]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的概略圖。
[0036]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第I鏈節構件及一對夾持構件的立體圖。
[0037]圖3(A)、圖3(B)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多關節鏈節及纜線類的圖。
[0038]圖4 (A)、圖4 (B)、圖4 (C)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第I鏈節構件的圖。
[0039]圖5 (A)、圖5 (B)、圖5 (C)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對夾持構件及銷的圖。
[0040]附圖標記:
[0041]3B、4B、5B:觀察方向
[0042]100: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
[0043]100A:多關節鏈節
[0044]110:第I鏈節構件
[0045]111:連結銷
[0046]112:銷孔
[0047]113A: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
[0048]113Aa:內側卡合孔
[0049]113B: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
[0050]113Ba:外側卡合孔
[0051]114: 一端側直線姿勢保持面(第I直線姿勢保持面)[0052]115:另一端側直線姿勢保持面(第2直線姿勢保持面)
[0053]116: —端側彎曲姿勢限制面(第I彎曲姿勢限制面)
[0054]117:另一端側彎曲姿勢限制面(第2彎曲姿勢限制面)
[0055]120: 一對夾持構件
[0056]120A: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
[0057]120B: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
[0058]121A:內側基體部分
[0059]121B:外側基體部分
[0060]12 IAa:內側卡合銷
[0061]121Ba:外側卡合銷
[0062]122A:內側夾持部分
[0063]122Aa:卡止孔
[0064]122B:外側夾持部分
[0065]122Ba:卡止孔
[0066]130:銷
[0067]131:大徑部分
[0068]132:小徑部分
[0069]133:中徑部分
[0070]140:第2鏈節構件
[0071]150:支撐體
[0072]151:支撐面
[0073]C:纜線類
[0074]El:纜線移動端
[0075]E2:纜線固定端
[0076]S: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
[0077]T:纜線長度方向
[0078]U: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外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0079]本發明是一種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沿著纜線長度方向將多個鏈節構件予以連結以構成多關節鏈節,從纜線固定端朝向纜線移動端來引導纜線類,以使所述纜線類呈現與支撐體的支撐面接觸的直線姿勢與離開支撐面的彎曲姿勢,其中,多關節鏈節具備作為多個鏈節構件的第I鏈節構件及第2鏈節構件及一對夾持構件,所述一對夾持構件被安裝于該多個鏈節構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即第I鏈節構件,且包含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及外側夾持纜線類,多個鏈節構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連結銷、銷孔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所述連結銷是形成于纜線長度方向一端側,所述銷孔是形成于纜線長度方向另一端側,且與連結銷旋轉自如地卡合,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是在纜線長度方向上,配設在連結銷與銷孔之間,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一體地具有內側基體部分及內側夾持部分,所述內側基體部分是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卡合,所述內側夾持部分是從該內側基體部分朝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外側延伸,并且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與纜線類接觸,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一體地具有外側基體部分及外側夾持部分,所述外側基體部分是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卡合,所述外側夾持部分是從該外側基體部分朝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外側延伸,并且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與纜線類接觸,而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的內側夾持部分協同地夾持纜線類,由此,防止纜線類的表皮的磨耗,并且多關節鏈節能以高位置精度停止,只要本發明是如上所述的裝置,則其具體的實施方式無論如何皆可。
[0080]例如,本發明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中所用的鏈節構件的具體原材料為工程(engineering)樹脂等合成樹脂或者招等金屬中的任一種皆可。
[0081]而且,對于鏈節構件的具體形狀而言,只要能夠在纜線長度方向上分別連結并使纜線類在纜線固定端與纜線移動端之間沿纜線長度方向折返并相對移動,則為任何形狀皆可。
[0082]進而,纜線類只要是可撓性的線狀體,則為任何者皆可,例如包括在機械中進行電力供給或信號傳遞的電纜、及對包含流體的物質進行引導的軟管等。
[0083]而且,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與內側基體部分的卡合、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與外側基體部分的卡合也可為將一者壓入另一者的形態或者將一者的爪鉤掛至另一者的凹部的形態等任何形態。
[0084][實施例]
[0085]以下,基于圖1至圖5(A)、圖5(B)、圖5(C)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即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100。
[0086]此處,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100的、從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S觀察的概略圖,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第I鏈節構件110及一對夾持構件120的立體圖,圖3(A)是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觀察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多關節鏈節100A及纜線類C的圖,圖3(B)是從圖3(A)所示的符號3B觀察的圖,圖4(A)是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觀察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第I鏈節構件110的圖,圖4(B)是從圖4(A)所示的符號4B觀察的圖,圖4(C)是從圖4(A)所示的符號4C觀察的圖,圖5(A)是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觀察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對夾持構件120的圖,圖5(B)是從圖5(A)所示的符號5B觀察的圖,圖5(C)是表示銷130的圖。
[0087]另外,圖3(A)及圖3(B)中,圖示了纜線類C,但在圖2中,為了便于理解一對夾持構件120的形狀,而省略了纜線類C的圖示。
[0088]本發明的實施例即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100如圖1至圖5 (A)、圖5 (B)、圖5 (C)所示,配設在具備纜線類C的機械(未圖示)中,用于保護并引導該纜線類C。
[0089]所述機械例如是半導體制造裝置、藥品研發測試裝置、車輛用門開閉裝置或機床(machine tool)。
[0090]纜線類保護弓I導裝置100是以如下方式設置,即,沿纜線長度方向T將多個鏈節構件(110、140)予以連結以構成多關節鏈節100A,從纜線固定端E2朝向纜線移動端El來引導纜線類C,以使該纜線類C呈現與支撐體150的支撐面151接觸的直線姿勢與離開支撐面151的彎曲姿勢。[0091]進而,多關節鏈節100A具備:作為多個鏈節構件的第I鏈節構件110及第2鏈節構件140 ;以及一對夾持構件120,被安裝于該多個鏈節構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即第I鏈節構件110,并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及外側夾持纜線類C。
[0092]此處,第I鏈節構件110是指安裝有一對夾持構件120的鏈節構件。
[0093]另一方面,第2鏈節構件140是指未安裝一對夾持構件120的鏈節構件。
[0094]而且,一對夾持構件120包括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
[0095]并且,第2鏈節構件140的結構基本上與第I鏈節構件110相同,不同之處僅在于,無后述的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或者,即使有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也未安裝一對夾持構件120,因此省略第2鏈節構件140的具體結構的說明。
[0096]本發明中,只要至少在一部分中使用第I鏈節構件110,并沿纜線長度方向T將多個第I鏈節構件110予以連結而構成多關節鏈節100A即可。
[0097]S卩,既可在第I鏈節構件110與第I鏈節構件110之間加入第2鏈節構件140而連結,也可不加入第2鏈節構件140而僅將多個第I鏈節構件110予以連結。
[0098]并且,第I鏈節構件110具有:連結銷111,形成于纜線長度方向一端側;銷孔112,形成于纜線長度方向另一端側,且與連結銷111旋轉自如地卡合;以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在纜線長度方向T上,配設在連結銷111與銷孔112之間。
[0099]而且,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體地具有:內側基體部分121A,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卡合;以及內側夾持部分122A,從該內側基體部分121A朝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外側延伸,并且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與纜線類C接觸。
[0100]同樣,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 —體地具有:外側基體部分121B,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卡合;以及外側夾持部分122B,從該外側基體部分121B朝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外側延伸,并且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與纜線類C接觸,而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的內側夾持部分122A協同地夾持纜線類C。
[0101]由此,包含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的一對夾持構件120夾持纜線類C,纜線類C不會相對于一對夾持構件120而滑動。
[0102]進而,與現有技術的使鏈節構件的內部成為空洞以將纜線類C插通內部的結構相t匕,鏈節構件(110、140)自身變得緊湊而鏈節構件(110、140)自身的質量變小,從而停止時的慣性力變小。
[0103]同樣,鏈節構件(110、140)自身變得緊湊,鏈節構件(110、140)自身的質量變小而移動時的慣性力變小。
[0104]S卩,能夠使作為動力源的馬達等小型化。
[0105]進而,由于零件小,零件個數也少,因此能夠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0106]進而,與現有技術的使鏈節構件的內部成為空洞以將纜線類C插通內部的結構相t匕,鏈節構件(110、140)自身變得緊湊,移動時的鏈節構件(110、140)彼此的碰撞部位變小。
[0107]而且,即使存在多根纜線類C的情況下,纜線類C沿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S排列且多根纜線類C彎曲時的多根纜線類C各自的彎曲半徑變得大致相同。
[0108]進而,在存在多根纜線類C并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側夾持纜線類C的情況下,因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一側夾持纜線類C而產生的纜線類C的彎曲阻力引起的斥力、與在寬度方向另一側同樣產生的斥力將抵消或削弱。
[0109]S卩,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側的力的平衡佳,能夠防止多關節鏈節100A的扭曲,并且能夠使多關節鏈節100A的彎曲變得順利。
[0110]具體而言,如圖4(A)?圖4(C)所示,第I鏈節構件110具有連結銷111、銷孔112、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一端側直線姿勢保持面114、另一端側直線姿勢保持面115、一端側彎曲姿勢限制面116及另一端側彎曲姿勢限制面117。
[0111]其中,連結銷111是以如下方式而配設,即,在第I鏈節構件110中的纜線長度方向一端側,朝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側突出。
[0112]而且,銷孔112配設在第I鏈節構件110中的纜線長度方向另一端側,且以如下方式而設置,即,與在纜線長度方向T上相鄰的第I鏈節構件110的連結銷111轉動自如地卡
口 O
[0113]進而,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是在纜線長度方向T上,配設在第I鏈節構件110中的連結銷111與銷孔112之間。
[0114]本實施例中,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及內側基體部分121A中的一者即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具有內側卡合銷12IAa。
[0115]并且,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及內側基體部分121A中的另一者即內側基體部分121A具有與內側卡合銷121Aa卡合的內側卡合孔113Aa。
[0116]同樣,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及外側基體部分121B中的一者即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具有外側卡合銷121Ba。
[0117]并且,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及外側基體部分121B中的另一者即外側基體部分121B具有與外側卡合銷121Ba卡合的外側卡合孔113Ba。
[0118]由此,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與內側基體部分121A的卡合變得容易,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與外側基體部分121B的卡合變得容易。
[0119]本實施例中,內側卡合銷121Aa被壓入內側卡合孔113Aa,外側卡合銷121Ba被壓入外側卡合孔113Ba。
[0120]而且,一端側直線姿勢保持面114是配設在第I鏈節構件110中的纜線長度方向一端側,另一端側直線姿勢保持面115是配設在第I鏈節構件110中的纜線長度方向另一端側。
[0121]并且,當多關節鏈節100A為直線姿勢時,I個第I鏈節構件110的一端側直線姿勢保持面114與在纜線長度方向T上相鄰的第2鏈節構件140 (或第I鏈節構件110)的另一端側直線姿勢保持面115形成面接觸。
[0122]同樣,一端側彎曲姿勢限制面116是配設在第I鏈節構件110中的纜線長度方向一端側,另一端側彎曲姿勢限制面117是配設在第I鏈節構件110中的纜線長度方向另一端側。
[0123]并且,當多關節鏈節100A為彎曲姿勢時,I個第I鏈節構件110的一端側彎曲姿勢限制面116與在纜線長度方向T上相鄰的第2鏈節構件140 (或第I鏈節構件110)的另一端側彎曲姿勢限制面117形成面接觸。
[0124]即,I個第I鏈節構件110與相鄰的第2鏈節構件140 (或第I鏈節構件110)以鈍角小幅地彎曲,成為多關節鏈節100A的一部分呈現弧形的彎曲姿勢。
[0125]其結果,纜線類C不會彎折,而是以呈現弧形的方式彎曲。
[0126]而且,如圖5(A)及圖5(B)所示,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體地具有內側基體部分121A及內側夾持部分122A。
[0127]同樣,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 —體地具有外側基體部分121B及外側夾持部分122B。
[0128]此處,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是由可撓性原材料所形成。
[0129]由此,在組裝時,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容易變形。
[0130]進而,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的硬度被設定為低于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的硬度。
[0131]由此,即使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在移動時與成為基準面的支撐體150的支撐面151接觸,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的硬度高的情況相比,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也會發生撓曲,從而容易吸收沖擊,以減小沖擊聲。
[0132]SP,能夠降低噪音。
[0133]本實施例中,內側夾持部分122A具有多個卡止孔122Aa,該卡止孔122Aa是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S上以規定間隔設置,且貫穿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外方向U。
[0134]同樣,外側夾持部分122B具有多個卡止孔122Ba,該卡止孔122Ba是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S上以規定間隔設置,且貫穿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外方向U。
[0135]并且,各卡止孔122Aa、122Ba是與作為獨立構件的銷130卡合自如地設置。
[0136]由此,通過選擇與纜線類C的直徑大小相應的卡止孔122Aa、122Ba,從而一對夾持構件120的內側夾持部分122A及外側夾持部分122B與纜線類C之間的無益的間隙變小,對纜線類C的夾持力變大。
[0137]進而,銷130是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S上位于多個纜線類C之間,由此,多個纜線類C不會彼此接觸地排列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S上。
[0138]S卩,防止因多個纜線類C彼此的接觸造成的表皮的磨耗。
[0139]具體而言,銷130包含大徑部分131、小徑部分132及中徑部分133。
[0140]其中,大徑部分131的直徑及中徑部分133的直徑被設置得大于卡止孔122Aa、122Ba的直徑,小徑部分132的直徑被設置得小于卡止孔122Aa、122Ba的直徑。
[0141]并且,當將中徑部分133按入卡止孔122Aa、122Ba時,卡止孔122Aa、122Ba擴大而中徑部分133通過,從而成為由大徑部分131與中徑部分133包夾著內側夾持部分122A及外側夾持部分122B的狀態。
[0142]由此,對纜線類C的夾持力變大。
[0143]而且,通過安裝銷130,保持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的內側基體部分121A、與第I鏈節構件110的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的卡合的保持力也變大。[0144]同樣,保持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UOB的外側基體部分121B、與第I鏈節構件110的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的卡合的保持力也變大。
[0145]另外,例如也可為如下結構:內側夾持部分122A及外側夾持部分122B中的一者具有多個卡止孔(122Aa、122Ba中的一者),該多個卡止孔是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S上以規定間隔設置,且貫穿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外方向U,內側夾持部分122A及外側夾持部分122B中的另一者具有多個突起,該多個突起是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S上以規定間隔設置,且與卡止孔(122Aa、122Ba中的一者)卡合自如。
[0146]由此,無須設置作為獨立構件的銷130,因此能夠相應地減少零件個數。
[0147]而且,本實施例中,利用銷130來加大對纜線類C的夾持力,但未必需要利用銷130來固定。
[0148]作為技術思想,也可構成為:使內側夾持部分122A與外側夾持部分122B的間隙小于纜線類C的直徑,并且牢固地設置內側夾持部分122A與外側夾持部分122B,從而不利用銷130來固定便產生充分的夾持力,以使內側夾持部分122A與外側夾持部分122B夾持纜線類C。
[0149]而且,本實施例中,采用了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具有內側卡合銷121Aa,并且內側基體部分121A具有內側卡合孔113Aa的結構,但卡合銷及卡合孔的配置關系當然也可為相反的結構。
[0150]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的外側卡合銷121Ba及外側基體部分121B的外側卡合孔113Ba也同樣如此。
[0151]而且,也可視需要而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S上配置2列或3列以上的多關節鏈節 IOOA0
[0152]由此,即使在纜線類C的根數增加的情況下,也能牢固地予以支承。
[0153]而且,也可在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外側方向上重疊配置多個多關節鏈節100A。
[0154]由此,即使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S上空間(space)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也能夠支承多根纜線類C。
[0155]這樣獲得的本發明的實施例即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100中,多關節鏈節100A具備作為多個鏈節構件的第I鏈節構件110及第2鏈節構件140及一對夾持構件120,所述一對夾持構件120被安裝于該多個鏈節構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即第I鏈節構件110,且包含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及外側夾持纜線類C,第I鏈節構件110具有連結銷111、銷孔112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所述連結銷111是形成于纜線長度方向一端側,所述銷孔112是形成于纜線長度方向另一端側,且與連結銷111旋轉自如地卡合,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是在纜線長度方向T上,配設在連結銷111與銷孔112之間,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一體地具有內側基體部分121A及內側夾持部分122A,所述內側基體部分121A是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卡合,所述內側夾持部分122A是從該內側基體部分121A朝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外側延伸,并且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與纜線類C接觸,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體地具有外側基體部分121B及外側夾持部分122B,所述外側基體部分121B是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卡合,所述外側夾持部分122B是從該外側基體部分121B朝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外側延伸,并且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與纜線類C接觸,而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的內側夾持部分122A協同地夾持纜線類C,由此,能夠防止纜線類C的表皮的磨耗,并且與現有技術的使鏈節構件的內部成為空洞以將纜線類C插通內部的結構相比,能夠使多關節鏈節IOOA以高位置精度停止,能夠減小裝置的動力源的輸出的大小,能夠降低碰撞聲,能夠防止因彎曲半徑不同而對纜線類C施加過度的力造成的纜線類C的斷線等問題,能夠大體上消除朝向多關節鏈節100A扭曲的方向的力的作用。
[0156]進而,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及內側基體部分121A中的一者即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具有內側卡合銷121Aa,并且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113A及內側基體部分121A中的另一者即內側基體部分121A具有與內側卡合銷121Aa卡合的內側卡合孔113Aa,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及外側基體部分121B中的一者即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具有外側卡合銷121Ba,并且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113B及外側基體部分121B中的另一者即外側基體部分121B具有與外側卡合銷121Ba卡合的外側卡合孔113Ba,由此,能夠容易地將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安裝于第I鏈節構件110。
[0157]而且,內側夾持部分122A及外側夾持部分122B具有多個卡止孔122Aa、122Ba,該卡止孔122Aa、122Ba是在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S上以規定間隔設置,且貫穿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外方向U,該卡止孔122Aa、122Ba是與銷130卡合自如地設置,該銷130是獨立于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的構件,由此,能夠更可靠地防止纜線類C的表皮發生磨耗,并且能夠防止因多個纜線類C彼此的接觸造成的表皮的磨耗。
[0158]進而,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120B的硬度被設定為低于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120A的硬度,由此,其效果甚大,例如能夠大幅降低纜線移動時的噪音。
【權利要求】
1.一種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沿著纜線長度方向將多個鏈節構件予以連結以構成多關節鏈節,從纜線固定端朝向纜線移動端來引導纜線類,以使所述纜線類呈現與支撐體的支撐面接觸的直線姿勢與離開支撐面的彎曲姿勢,所述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關節鏈節具備所述多個鏈節構件及一對夾持構件,所述一對夾持構件被安裝于所述多個鏈節構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且包含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并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及外側對所述纜線類進行夾持, 所述多個鏈節構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連結銷、銷孔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所述連結銷是形成于所述纜線長度方向一端側,所述銷孔是形成于所述纜線長度方向另一端側,且與所述連結銷旋轉自如地卡合,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是在所述纜線長度方向上,配設在所述連結銷與所述銷孔之間, 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一體地具有內側基體部分及內側夾持部分,所述內側基體部分是與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卡合,所述內側夾持部分是從所述內側基體部分朝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外側延伸,并且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與所述纜線類接觸, 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一體地具有外側基體部分及外側夾持部分,所述外側基體部分是與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卡合,所述外側夾持部分是從所述外側基體部分朝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兩外側延伸,并且從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與所述纜線類接觸,而與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的內側夾持部分協同地對所述纜線類進行夾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所述內側基體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內側卡合銷,并且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卡合部分及所述內側基體部分中的另一者具有與所述內側卡合銷卡合的內側卡合孔, 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及所述外側基體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外側卡合銷,并且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卡合部分及所述外側基體部分中的另一者具有與所述外側卡合銷卡合的外側卡合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側夾持部分及所述外側夾持部分具有多個卡止孔,所述多個卡止孔是在所述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而設,且貫穿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外方向,所述卡止孔是與銷卡合自如地設置,所述銷是獨立于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及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的構件。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側夾持部分及所述外側夾持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多個卡止孔,所述多個卡止孔是在所述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而設,且貫穿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外方向,所述內側夾持部分及所述外側夾持部分中的另一者具有多個突起,所述多個突起是在所述多關節鏈節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而設,且與所述卡止孔卡合自如。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外側夾持構件的硬度被設定為低于所述多關節鏈節彎曲內側夾持構件的硬度。
【文檔編號】F16L3/26GK103912729SQ201310585556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小宮莊一郎 申請人:株式會社椿本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