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玉米秸稈飼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32541閱讀:32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玉米秸稈飼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飼料,是一種將玉米秸稈加工成牛羊等草食動物飼料,不但能夠提高其中的蛋白含量、消化利用率,而且又方便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的玉米秸稈飼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提高草食動物對玉米秸稈的消化利用率,常用的玉米秸稈飼料制作方法有物理或化學方法等,單純的物理處理只能減弱秸稈的機械強度,其化學成分中纖維素和粗蛋白含量沒有改變;用堿化、氨化等化學方法處理和用青貯、微貯等微生物方法處理時,因其本身特性的影響,處理時間長、體積大、運輸不便、不適合規模化生產;近年來出現的顆粒化處理方法,雖然從理論上能夠規模化商品化生產,但由于制作成本高,單位時間內加工量小而難以推廣。另外秸稈中水分從90%下降到40%的時間較短,隨著秸稈外表硬化,再加上秸稈粗大,水分再從40%下降到10%左右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往往耽誤農時,農民在秸稈水分30%左右時往往將其焚燒,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我國有3000多萬公頃的玉米種植面積,怎樣才能使更多的玉米秸稈轉化成牛羊飼料,是目前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降低纖維素含量、提高粗蛋白含量、成本低、儲運方便、 適合規模化生產的玉米秸稈飼料的制作方法。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先將剛收獲的玉米秸稈自然風干或干燥處理,使其中的含水量在27%-35%時,用揉碎機將其絲化為長100 mm、寬4 mm的秸稈絲條,然后在秸稈絲條中加入秸稈絲條重量5%的尿素和4%的熟石灰,混合均勻后再裝入帶有排氣孔的壓縮箱里用壓力機壓縮為160 kg /m3的料塊,在自然狀態下放置不少于3天即可。本發明的玉米秸稈飼料,原料來源廣,成本低,便于規模化生產和儲運,飼料中纖維含量顯著降低、粗蛋白含量提高,既解決了牧區草料不足、超載放牧的難題,又為農區大量的玉米秸稈找到了出路。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一種玉米秸稈飼料的制作方法是,先將收藏的玉米秸稈自然風干或干燥處理,使其中的含水量在27%-35%時,用揉碎機將其絲化為長100 mm、寬4 mm的秸稈絲條,然后在秸稈絲條中加入秸稈絲條重量5%的尿素和4%的熟石灰,混合均勻后再裝入帶有排氣孔的壓縮箱里用壓力機壓成密度為160 kg /m3的料塊,在自然狀態下放置不少于3天即可打散供牛羊等動物食用。其作用機理是混合料產生化學反應,反應時水分子與部分溶解的熟石灰相結合被帶到纖維素大分子內部,引起纖維素的溶脹,拆散纖維素部分無定形區大分子間的結合力;同時尿素中的C=O和一 NH2基團很容易與纖維素大分子形成分子間氫鍵而拆散纖維素晶區大分子間的結合力;達到熟石灰破壞纖維素分子間氫鍵,尿素破壞纖維素分子內氫鍵,二者的協同效應有效地破壞了纖維素的分子結構。另外尿素的一 NH2基團破壞木質素的乙酰基而形成醋酸銨,一 OH與木質素之間的酯鍵被打開,細胞壁破解,細胞內的碳水化合物、氮化物和脂類被釋放出來,玉米秸稈變得疏松、易于消化,反應過程中形成的銨鹽和玉米秸稈所攜帶的氨成為瘤胃微生物合成微生物蛋白的氮源。玉米秸稈中的粗蛋白含量由加工前的4. 6%增加到加工后的9. 8%,中性洗滌纖維含量由加工前的64. 1%降低到加工后的56. 2%,酸性洗滌纖維含量由加工前的43. 4%下降到加工后的33. 5%,酸性洗滌木質素含量由加工前的4. 9%下降到加工后的4. 7%。這樣加工處理的結果,使粗蛋白的含量大幅上升,纖維素含量大幅下降,木質素含量也有所下降,提高了玉米秸稈的營養水平,達到青干草和正常秸稈氨化的營養水平。本產品經質量檢驗合格后,用復合薄膜袋包裝,可方便儲運,利于規模化生產。
權利要求
1. 一種玉米秸稈飼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剛收獲的玉米秸稈自然風干或干燥處理,使其中的含水量在27%-35%時,用揉碎機將其絲化為長100 mm、寬4 mm的秸稈絲條, 然后在秸稈絲條中加入秸稈絲條重量5%的尿素和4%的熟石灰,混合均勻后再裝入帶有排氣孔的壓縮箱里用壓力機壓縮為160 kg /m3的料塊,在自然狀態下放置不少于3天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玉米秸稈飼料的制作方法,先將剛收獲的玉米秸稈自然風干或干燥處理,使其中的含水量在27%-35%時,用揉碎機將其絲化為長100㎜、寬4㎜的秸稈絲條,然后在秸稈絲條中加入秸稈絲條重量5%的尿素和4%的熟石灰,混合均勻后再裝入帶有排氣孔的壓縮箱里用壓力機壓縮為160㎏/m3的料塊,在自然狀態下放置不少于3天即可。本發明的玉米秸稈飼料,原料來源廣,成本低,便于規模化生產和儲運,飼料中纖維含量顯著降低、粗蛋白含量提高,既解決了牧區草料不足、超載放牧的難題,又為農區大量的玉米秸稈找到了出路。
文檔編號A23K1/14GK102165992SQ20111009684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9日
發明者劉長忠, 周秀梅, 姜金慶, 常新耀, 王永強, 謝紅兵, 馬孝琴 申請人:河南省博浩牧業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