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稻插秧機秧箱左右間歇橫移用螺旋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屬于農業機械,主要涉及一種水稻插秧機上驅動秧箱左右間歇式橫移用的螺旋軸。
背景技術:
水稻插秧相鄰秧行的相鄰秧苗前后交叉錯位插秧是近年來提出的先進農藝技術, 農民俗稱拐子苗插秧。由于拐子苗插秧改變了以往插秧機插秧平行遞進式的插秧擺放位置,拉長了秧苗的行間株距,從而在同樣單位面積上提高了秧苗的通風、透光、升溫能力,對秧苗的生長發育和提高水稻單位面積產量十分有效。目前,實現拐子苗插秧均以人力手工來完成,不僅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生產成本高;而且作業質量也不高。現用的各種結構和型號的水稻插秧機,包括傳統的等行距水稻插秧機和近年來開始研發的寬窄行水稻插秧機,由于其驅動秧箱左右橫向移動用螺旋軸結構設計上的問題,也只能完成相鄰秧行的相鄰秧苗平行遞進式插秧作業。不能滿足相鄰秧行的相鄰秧苗前后交叉錯位插秧(農民常說的拐子苗插秧),制約了該項先進農藝技術的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創造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結合水稻相鄰秧行的相鄰秧苗前后交叉錯位插秧的農藝需求,設計提供一種新結構的水稻插秧機秧箱左右間歇橫移用螺旋軸,達到既能適應傳統等行距插秧機完成相鄰秧行的相鄰秧苗前后交叉錯位插秧的作業使用;更能適應寬窄行水稻插秧機(拉長窄行行間株距)完成相鄰秧行的相鄰秧苗前后交叉錯位插秧的使用,促進新農藝技術能在機械化作業中推廣應用,達到提高水稻作物產量的目的。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將插秧機相鄰兩行栽植臂的兩個秧爪工作角度相差180°配裝,這樣在作業過程中相鄰兩行的秧爪就會一個秧爪取秧時、相鄰行的秧爪正在插秧,交替遞進式取秧和插秧,實現了水稻相鄰秧行的相鄰秧苗前后交叉錯位插秧的農藝要求。在本發明創造此種栽植臂配裝新創意的前提下,雖然實現了相鄰秧行的相鄰秧苗前后交叉錯位式插秧,但是在傳統插秧機的螺旋軸溝槽傳動秧箱左右橫移的條件下就會產生一行的栽植臂秧爪取秧位置正常正確,而相鄰行的栽植臂秧爪因為取秧角度相差180°, 所以相鄰行取秧位置會隨著秧箱持續勻速橫移造成在秧毯上的取秧錯位,造成偏取秧,少取秧和漏取秧。本發明創造針對以上問題設計了水稻插秧機秧箱左右間歇橫移用螺旋軸,在螺旋軸表面上對稱設置螺旋方向相反的用于秧箱左橫移、右橫移螺旋溝槽、和與螺旋溝槽間隔連接的與軸心線垂直的用來停止秧箱橫移的溝槽。所述的螺旋軸溝槽能在螺旋軸旋轉帶動溝槽里滑套上指銷驅動秧箱橫移或停止橫移,指銷在螺旋溝槽里運行時驅動秧箱移動、在垂直于軸心線的溝槽里運行時不驅動秧箱移動(此時也是栽植臂秧爪取秧的正確位置), 這樣就在秧箱停止橫移的時候贏得了足夠的時間使相鄰兩行栽植臂秧爪先后各一次在相同的秧箱間歇停頓位置上完成了正確位置的取秧作業,從而實現了相鄰秧行的相鄰秧苗交叉錯位式插秧目的。所述的螺旋溝槽和垂直軸心線溝槽在實現秧箱間歇式左橫移和間歇式右橫移的行程路線首尾相接,形成閉合式往復循環溝槽線路。本發明創造設計新穎,結構簡單合理,驅動運行可靠,適用機型廣,通用性強,滿足了等行距水稻插秧機和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完成相鄰秧行的相鄰水稻秧苗前后交叉錯位插秧的作業需要,促進了先進農藝技術的推廣應用。
圖1是水稻插秧機秧箱左右間歇橫移用螺旋軸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向視圖;圖3是圖2的展開示意圖,即水稻插秧機秧箱左右間歇橫移用螺旋軸局部展開示意圖;圖4是圖3的水稻插秧機秧箱左右間歇橫移用螺旋軸的滑套上指銷在溝槽里行程示意圖;圖5是相鄰行間秧苗平行遞進式插秧示意圖;圖6是相鄰行間秧苗前后交叉錯位插秧示意圖。圖中件號說明1、螺旋軸、2、秧箱停止橫移間歇用溝槽、3、秧箱左移螺旋溝槽、4、秧箱右移螺旋溝槽、α 1秧箱橫移段、α 2秧箱間歇段、α 3秧箱橫移段α 4秧箱間歇段。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創造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水稻插秧機秧箱左右間歇橫移用螺旋軸包括螺旋軸(1);在螺旋軸表面上設置的秧箱停止橫移間歇用溝槽O);對稱設置的秧箱左移螺旋溝槽C3)和秧箱右移螺旋溝槽(4);所述的秧箱左右間歇橫移用螺旋軸溝槽( 、(3)、(4)依次按(幻-03)-(幻-(;3)的順序連接成插秧機秧箱間歇左移的整段行程線路,和0)- )- )- )的順序連接成插秧機秧箱間歇右移的整段行程線路,兩段溝槽線路首尾相接形成閉合往復循環溝槽。在螺旋軸(1)的360°圓周范圍內α 1、α 2、α 3、 α 4均為90° ;所述的α 1、α 3的溝槽與螺旋軸(1)軸心線呈傾斜夾角狀對稱交叉在螺旋軸(1)的表面,用于左右橫移秧箱。α 2、α 4的溝槽與螺旋軸1軸心線垂直,用于秧箱停止橫移間歇。滑套上指銷在α 2或α 4的溝槽里行進時、行進在起點位置時插秧機栽植臂的秧爪完成取秧、同時也在完成相鄰工作行的栽植臂秧爪插秧;行進到終點位置時插秧機栽植臂秧爪完成插秧、同時也在相鄰工作行的栽植臂秧爪完成取秧。滑套指銷在α 1或α 3的溝槽里行進時從頭到尾的過程中完成秧箱的左橫移或右橫移。這樣就形成了插秧機在螺旋軸(1)旋轉一周360°時、每旋轉90°的同時就完成一次取秧和相鄰工作行插秧的過程,取秧、插秧交替遞進、實現了相鄰秧行的相鄰秧苗前后交叉錯位插秧。所述的秧箱左右間歇橫移螺旋軸溝槽的工作行程首尾相接形成閉合回路往復循環,如圖4的1-20示意的就是秧箱在間歇式右橫移時滑套上指銷在溝槽里全部工作行程。 21-40示意的是秧箱在間歇式左橫移時滑套上指銷在溝槽里全部工作行程。
作業時,相鄰栽植臂秧爪相差180°位置配裝;配置秧箱左右間歇橫移用螺旋軸。 這兩項條件配置到插秧機上就實現了相鄰秧行的相鄰秧苗前后交叉錯位插秧的農藝布局。
權利要求
1. 一種水稻插秧機秧箱左右間歇橫移用螺旋軸包括螺旋軸(1);在螺旋軸表面上設置的秧箱停止橫移間歇用溝槽O);對稱設置的秧箱左移螺旋溝槽C3)和秧箱右移螺旋溝槽 (4);所述的秧箱左右間歇橫移用螺旋軸溝槽(2)、(3)、(4)依次按(2)-(3)-(2)-(3)的順序連接成插秧機秧箱間歇左移的整段行程線路,和0)-(4)-( -(4)的順序連接成插秧機秧箱間歇右移的整段行程線路,兩段溝槽線路首尾相接形成閉合往復循環溝槽。在螺旋軸(1) 的360°圓周范圍內α 1、α 2、α 3、α 4均為90° ;所述的α 1、α 3的溝槽與螺旋軸(1)軸心線呈傾斜夾角狀對稱交叉在螺旋軸(1)的表面,用于左右橫移秧箱。α 2、α 4的溝槽與螺旋軸1軸心線垂直,用于秧箱停止橫移間歇。
全文摘要
水稻插秧機秧箱左右間歇橫移用螺旋軸屬于農業機械;相鄰兩行栽植臂秧爪工作角度相差180°配裝;在螺旋軸表面上對稱設置螺旋方向相反的用于秧箱左右橫移螺旋溝槽、和垂直螺旋軸軸心線用于停止秧箱橫移的溝槽。在秧箱停止橫移時贏得了時間使相鄰兩行栽植臂秧爪先后各一次在相同的秧箱間歇停頓位置上完成取秧作業,插秧、取秧交替進行,實現了相鄰秧行的相鄰秧苗前后交叉錯位插秧的目的。本軸設計新穎,結構簡單合理,驅動運行可靠,適用機型廣,通用性強,促進了先進農藝技術的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01C11/02GK102550186SQ20121001083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3日
發明者宋永魁, 張長清 申請人:宋永魁, 張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