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營養掛面及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營養掛面及工藝,屬面食及加工技術。
背景技術:
人類食用面條起源于中國東漢時代,后來傳至亞洲、歐洲及美洲乃至全世界。是我國人民的主食,也是世界面制主食。面條是人體主要的營養來源,人們對面條強化營養,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別是方便熟制面條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生掛面方面民間小作坊也有很多創造發明,如雞蛋面、魔芋面、綠豆面……;工業化生產掛面(生面條)是向面粉中直接添加營養制劑、品質改良劑或與蔬菜汁、水果汁、中藥材及五谷雜糧配伍加工面條,起到補充營養成份或營養成份互補的作用。
歷史上記載的面制食品中,采用發酵汁及發酵粉發面,都是做餅,做饅頭及類似食品,如公元二世紀前后《回民月令》中的“酒溲餅”,《齊民要術》中的“白餅”,西晉永平年間大廟祭祖時的“西起餅”,公元十五世紀初《多能鄙事》中的饅頭,皆如宋代學者程大昌在《演繁露》中解釋所說“起者,入教(酵)面中,會松松然也”。現代人劉鐘棟等人在《面粉品質改良技術及應用》中稱面肥、酵母、發粉為饅頭發酵劑和膨松劑。至今沒有發酵汁、酶解汁加工面條的記載。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以糯米發酵汁轉化、積累的生物營養物質和豆漿及酵母通過蛋白酶轉化成多肽、氨基酸等,通過酶鈍化后,連同某些食品營養強化劑摻入面粉中制成高營養掛面。
糯米發酵汁增加了產品為人體直接吸收的營養成份——18種氨基酸及微量的核酸,還賦予掛面豐富的風味特征;豆漿或酵母蛋白質水解成多肽,大豆肽有五大生理功能補充營養物且易吸收;降低血脂和膽固醇;降低血壓;對礦物質促進吸收;促進脂肪代謝,減肥且能保證減肥者的體質。豆漿酶解汁在增加營養物多肽(蛋白質轉化為氨基酸的中間產物,含2個以上氨基酸)的同時,彌補了面粉中賴氨酸等必須氨基酸的不足,酵母粉蛋白質含量達45%,其中賴氨酸含量是蛋白質的8.96%,還含有多種營養成份。必須氨基酸的補充,可以大幅度提高面條中蛋白質的利用率,面粉中因賴氨酸等必須氨基酸的缺乏,造成大量的蛋白質不被人體吸收而流失。研究表明,在谷類食物中添加1g賴氨酸鹽可增加10g可利用蛋白質。為了減少面條加工過程中賴氨酸及其他營養成份的損失,本發明試驗研究了必要的工藝條件。其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糯米發酵汁制備①浸米將糯米用清水淘洗干凈,再用清水浸泡6-24小時,瀝干蒸飯,將泡米水燒開備用,稱為漿水;②蒸飯瀝干糯米上甑,大火常壓蒸飯,充汽(上汽)后掩蓋蒸15-20分鐘后揭蓋潑涼水,同時翻拌均勻,充汽后掩蓋再蒸15-20分鐘出甑,米飯達到全部熟透,松散不沾為宜;③攤涼拌曲出甑米飯攤于涼席上,揚冷至33-38℃,將市售醪糟曲(又叫甜酒曲)曲藥粉按浸米前米重的0.25%-0.5%撒入米飯中,拌勻;④裝缸發酵A主發酵拌曲米飯裝半缸左右,缸內米飯中央開窩子,保溫發酵,入缸品溫28-33℃,室溫保持18-23℃,主發酵品溫控制在33-36℃,經過24-30小時飯粒糖化變軟,刮平飯窩第一次灌米飯重35%-40%的漿水,3-7天后主發酵結束。
B后發酵主發酵結束后,準備米飯重15%-20%的漿水,先將浸米前糯米重量0.1%-0.2%的干酵母用30-35℃漿水浸泡0.5-1小時激活,再按每g糯米加50單位酶活力的糖化酶,用35-40℃漿水浸潤5-10分鐘,連同剩余的漿水一并加入發酵飯醅中,3-4天后并缸成滿缸,再經9-14天發酵結束。
⑤壓榨取汁當發酵結束,發酵飯醅殘糖在0.5%以下時,即壓榨取汁。
⑥滅菌終止酶活壓榨汁加熱至70℃10分鐘(酶鈍化),迅速冷卻備用。
(2)、豆漿酶解汁(大豆多肽粗液)①浸豆除苦大豆用清水浸泡2-3小時后瀝干(大豆增重30%-40%),換成以碳酸氫鈉調成PH8.3的堿水繼續浸泡4-8小時(大豆增重至2.0-2.2倍)瀝干,清水沖洗,再瀝干。
②磨漿瀝干大豆喂入豆漿機磨漿時均勻加入2-2.5倍的清水磨漿,渣、液粗分離。
③酶解豆漿粗濾液加入酵母粉6%,以碳酸鈉或面條專用混合堿(無水碳酸鈉57%、無水碳酸鉀30%、無水磷酸鈉7%,無水焦磷酸鈉4%、次磷酸鈉2%)調PH8.0,加熱至70℃維持10分鐘,然后降溫至45℃,加入1%的蛋白酶粉(每g含酶活力10萬單位),充分攪拌,保溫45℃,水解4小時,再加熱至70℃維持15分鐘,冷卻備用。
(3)、面條加工①和面按面粉量單獨或混合加入糯米發酵汁、豆漿酶解汁25%-30%(液體總量不超過面粉重量的32%,兩種汁液組合比例不限制)、0.2%-0.5%的魔芋精粉(拌入前述汁液中充分吸水)、0.2%-0.5%的乳酸鈣、0.02%的維生素C加入面粉中,和面機迅速和面。特制高鈣營養掛面時,增加0.5%的輕質碳酸鈣。
②制面條按面條加工常規和面、軋片、切條、掛架,于24-30小時風干、切段、包裝、成品。
圖1為本發明制備糯米發酵汁工藝流程2為本發明制備豆漿酶解汁工藝流程3為本發明制備營養掛面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100Kg面粉為例)實施例一(營養掛面)按附圖流程操作配方糯米發酵汁13Kg(糯米5.5Kg)、豆漿酶解汁13Kg(大豆4.5Kg,酵母粉0.78Kg,蛋白酶0.13kg)、乳酸鈣0.2Kg、魔芋精粉0.2Kg、維生素C0.02Kg。
實施例二(風味營養掛面)增加糯米發酵汁用量,減少或不用豆漿酶解汁,其余材料同例一,按流程圖操作。
配方糯米發酵汁25Kg(糯米10Kg)、乳酸鈣0.2Kg、魔芋精粉0.2Kg、維生素C0.02Kg。
實施例三(肽肽營養掛面)增加豆漿酶解汁用量,減少或不用糯米發酵汁,其余材料同例一,按流程圖操作。
配方豆漿酶解汁28kg(大豆10kg,酵母粉1.68kg,蛋白酶0.28kg)、乳酸鈣0.2kg、魔芋精粉0.2kg、維生素C0.02kg。
實施例四(高鈣營養掛面)直接向面粉中加入乳酸鈣0.5kg、輕質碳酸鈣0.5kg(鈣元素大于0.25%),拌勻后再加入豆漿酶解汁30Kg,(0.5Kg魔芋精粉事先拌入豆漿酶解汁中充分吸收水分)和Vc0.02Kg。
權利要求
1.一種營養掛面,其特征是以糯米為原料,以醪糟曲為糖化發酵劑制備糯米發酵汁,以25%-30%糯米發酵汁摻入面粉中制成營養掛面。
2.一種營養掛面,其特征是以大豆為原料,以蛋白酶水解豆漿和酵母為豆漿酶解汁,以25%-30%豆漿酶解汁摻入面粉中制成營養掛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營養掛面,其特征是以糯米發酵汁、豆漿酶解汁混合液25%-30%(兩種汁液混合比例不限)摻入面粉中制成營養掛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營養掛面,其特征是向營養掛面中添加0.2%-0.5%的乳酸鈣、0.2%-0.5%-魔芋精粉、0.02%VC。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營養掛面,其特征是向營養掛面中添加0.5%輕質碳酸鈣,制成高鈣營養面。
全文摘要
營養掛面及工藝,屬面食加工技術。它是以糯米發酵汁和豆漿、酵母酶解汁連同乳酸鈣、魔芋精粉、維生素C等摻入面粉中制成營養掛面。它的生產步驟主要包括糯米發酵汁制備、豆漿酶解汁制備以及成品掛面制備。該營養掛面不僅具有獨特優良的風味特征,還富含有多種氨基酸、大豆肽、鈣元素和維生素C。產品適宜大眾人群食用,產品成本增幅不大,其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確大為提高,其生產技術成熟、可靠。
文檔編號A23L1/304GK101088365SQ20071004858
公開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8日
發明者毛海英, 毛懷彬 申請人:毛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