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保持食用油脂中營養因子活性及對孕嬰人群吸收率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油脂的生產方法,尤其是保持食用油脂中營養因子活性及對孕嬰人群吸收率的方法。利用該方法生產的食用油,油脂中的營養成分的活性能夠得到充分保持,人體對油脂中的營養成分的吸收率得到提升,尤其對孕嬰人群來說更是如此。應用于食用油脂的加工生產中。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用油脂產品已經逐步為更多關注健康的消費者所接受,所謂特種食用油脂,是包括核桃油、葡萄籽油、亞麻籽油、紅花籽油、橄欖油等稀有木本植物榨取的食用油脂。在特種食用油中,含有ω — 3脂肪酸、ω — 6脂肪酸、角鯊烯、黃酮類物質、多酚化合物、胡蘿卜素、維生素Ε、維生素A、D、F、K等多種脂溶性維生素、鉀,磷,鈣, 鎂等微量礦物元素以及亞油酸與原花青素(OPC)等多種功效性營養成分,使人體通過日常飲食,攝取大量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為人體的健康提供了有效保障。因此,特種食用油脂產品適用于廣大關注健康的消費者,尤其適用于對健康有著特殊需求的孕婦、嬰幼兒等特殊人群。根據醫學數據表明,孕嬰人群對日常飲食中的營養成分吸收能力較差,舉例說明 嬰幼兒對維生素E的吸收率為20—80mg/100g,對亞麻酸的吸收率為0. 7%—1. 1%,不能充分的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量的營養,因此,解決孕嬰人群吸收能力弱的問題也成為了營養保健專家們更為關注的課題。上述油脂中的營養成分的活性必須得到充分保持,才能起到其應有的作用。目前現有技術的榨油方法,還不能達到充分保持油脂中的營養成分的活性。因此,研究一種保持食用油脂中營養因子活性及對孕嬰人群吸收率的方法,以解決孕嬰人群消化系統功能差,營養吸收能力較弱對普通油脂營養成分不易吸收的實際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保持食用油脂中營養因子活性及對孕嬰人群吸收率的方法。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保持食用油脂中營養因子活性及對孕嬰人群吸收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驟
①原材料控時采摘法,即在食用油脂原材料果實完全成熟后3天內采摘,即在原材料營養成分活性最高期進行果實采摘;
②原材料的低溫干燥控壓儲存法,即在運用配備電子循環控溫系統、大氣壓強控制系統及傳感濕度控制系統的密封儲存倉庫貯存食用油脂原材料,庫內溫度控制在0°C—2°C, 氣壓控制在1個標準大氣壓,濕度控制在40%—45%,儲存期為48小時;
③食用油脂水流循環控溫控壓冷榨工藝,首先將食用油脂原材料在_3°C—5°C及1個標準大氣壓條件下破碎、去渣,再利用水流循環控溫冷榨機榨油,水流循環控溫冷榨軋機的冷水循環系統的流速為2. 6—4. Om/s,水流循環控溫冷榨機的溫度為32°C — 38°C,水流循環控溫冷榨機的轉速為75(Mr/h — 78(Mr/h,大氣壓強為0. 79—0. 98個大氣壓;
④食用油脂閉水充氮貯存法,即將經過上述步驟所得油脂,在通過閉水處理,空氣隔絕率100%條件下,進行裝瓶充氮,然后在2°C—8°C條件下避光貯存。所述的原材料為核桃、葡萄籽、亞麻籽、紅花籽、小麥胚芽、杏仁或橄欖等。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可將特種食用油脂內功效性營養成分因子活性較普通壓榨工藝在原有基礎上提升20%— 30%,可最大程度降低了特種食用油營養成分的流失,有效保存原材料內的植物活性酶等有助于人體吸收消化的活性因子,因此,此方案制備的特種食用油脂內的營養成分更易被人體所吸收,吸收率較普通食用油脂提升6%— 17%。綜上所述,本工藝所制油脂產成品更適宜孕婦、嬰幼兒等特殊人群使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保持食用油脂中營養因子活性及對孕嬰人群吸收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驟
①原材料控時采摘法,即在食用油脂原材料果實完全成熟后3天內采摘,即在原材料營養成分活性最高期進行果實采摘;
②原材料的低溫干燥控壓儲存法,即在運用配備電子循環控溫系統、大氣壓強控制系統及傳感濕度控制系統的密封儲存倉庫貯存食用油脂原材料,庫內溫度控制在0°C—2°C, 氣壓控制在1個標準大氣壓,濕度控制在40%—45%,儲存期為48小時;
③食用油脂水流循環控溫控壓冷榨工藝,首先將食用油脂原材料在_3°C— 5°C及1個標準大氣壓條件下破碎、去渣,再利用水流循環控溫冷榨機榨油,水流循環控溫冷榨軋機的冷水循環系統的流速為2. 6—4. Om/s,水流循環控溫冷榨機的溫度為32°C — 38°C,水流循環控溫冷榨機的轉速為75(Mr/h — 78(Mr/h,大氣壓強為0. 79—0. 98個大氣壓;
④食用油脂閉水充氮貯存法,即將經過上述步驟所得油脂,在通過閉水處理,空氣隔絕率100%條件下,進行裝瓶充氮,然后在2°C—8°C條件下避光貯存。所述的原材料為核桃、葡萄籽、亞麻籽、紅花籽、小麥胚芽、杏仁或橄欖等。下面列舉幾個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1
選取核桃為原材料,在核桃成熟后的3天內開始采摘,48小時內完成采摘。使用配備電子循環控溫系統、大氣壓強控制系統及傳感濕度控制系統的密封儲存倉庫貯存采摘好的核桃,庫內溫度控制為2°C,氣壓控制為標準大氣壓,濕度控制為40%,貯存不超過48小時。使用電子循環控溫系統及大氣壓強控制系統,將核桃原材料在_3°C及標準大氣壓條件下脫殼、破碎、去渣。采取水流循環控溫冷榨工藝,利用冷水循環系統,調節流速為2. 6m/s,控制物理壓榨機的溫度在32°C條件下進行原材料冷榨工藝,壓榨機轉速為75(Mr/h,大氣壓強為0. 96 個大氣壓。核桃油通過閉水處理,空氣隔絕率100%條件下,進行裝瓶充氮貯存,貯存條件在2 V條件下進行,完成后避光低溫貯存。實施例2:
選取葡萄籽為原材料,在葡萄成熟后的3天內開始采摘,48小時內完成采摘。使用配備電子循環控溫系統、大氣壓強控制系統及傳感濕度控制系統的密封儲存倉庫貯存采摘好的葡萄籽,庫內溫度控制為rc,氣壓控制為標準大氣壓,濕度控制為42%, 貯存不超過48小時。使用電子循環控溫系統及大氣壓強控制系統,將葡萄籽原材料在0°C及標準大氣壓條件下破碎、去渣。采取水流循環控溫冷榨工藝,利用冷水循環系統,調節流速為3. Om/s,控制物理壓榨機的溫度在35°C條件下進行原材料冷榨工藝,壓榨機轉速為77(Mr/h,大氣壓強0. 97個
大氣壓。葡萄籽油通過閉水處理,空氣隔絕率100%條件下,進行裝瓶充氮貯存,貯存條件在5 °C條件下進行,完成后避光低溫貯存。實施例3
選取亞麻籽為原材料,在亞麻成熟后的3天內開始采摘,48小時內完成采摘。使用配備電子循環控溫系統、大氣壓強控制系統及傳感濕度控制系統的密封儲存倉庫貯存采摘好的亞麻籽,庫內溫度控制為0°c,氣壓控制為標準大氣壓,濕度控制為45%, 貯存不超過48小時。使用電子循環控溫系統及大氣壓強控制系統,將亞麻籽原材料在4°C及標準大氣壓條件下破碎、去渣。采取水流循環控溫冷榨工藝,利用冷水循環系統,調節流速為3. 6m/s,控制物理壓榨機的溫度在38°C條件下進行原材料冷榨工藝,壓榨機轉速為78(Mr/h,大氣壓強為0. 98 個大氣壓。亞麻籽油通過閉水處理,空氣隔絕率100%條件下,進行裝瓶充氮貯存,貯存條件在7 °C條件下進行,完成后避光低溫貯存。
權利要求
1.保持食用油脂中營養因子活性及對孕嬰人群吸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步驟①原材料控時采摘法,即在食用油脂原材料果實完全成熟后3天內采摘,即在原材料營養成分活性最高期進行果實采摘;②原材料的低溫干燥控壓儲存法,即在運用配備電子循環控溫系統、大氣壓強控制系統及傳感濕度控制系統的密封儲存倉庫貯存食用油脂原材料,庫內溫度控制在0°C — 2°C, 氣壓控制在1個標準大氣壓,濕度控制在40%—45%,儲存期為48小時;③食用油脂水流循環控溫控壓冷榨工藝,首先將食用油脂原材料在_3°C— 5°C及1個標準大氣壓條件下破碎、去渣,再利用水流循環控溫冷榨機榨油,水流循環控溫冷榨軋機的冷水循環系統的流速為2. 6—4. Om/s,水流循環控溫冷榨機的溫度為32°C — 38°C,水流循環控溫冷榨機的轉速為75(Mr/h — 78(Mr/h,大氣壓強為0. 79—0. 98個大氣壓;④食用油脂閉水充氮貯存法,即將經過上述步驟所得油脂,在通過閉水處理,空氣隔絕率100%條件下,進行裝瓶充氮,然后在2°C—8°C條件下避光貯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食用油脂中營養因子活性及對孕嬰人群吸收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材料為核桃、葡萄籽、亞麻籽、紅花籽、小麥胚芽、杏仁或橄欖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保持食用油脂中營養因子活性及對孕嬰人群吸收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驟原材料控時采摘法,原材料的低溫干燥控壓儲存法,食用油脂水流循環控溫控壓冷榨工藝,食用油脂閉水充氮貯存法。采用上述方法生產的核桃油、葡萄籽油和亞麻籽油的營養成分的活性得到了充分保持,吸收率較普通食用油脂提升6%—17%。
文檔編號A23D9/02GK102210353SQ20111014361
公開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1日
發明者張洪波 申請人:邯鄲市天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