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開花調節基因AcFT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98668閱讀:44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開花調節基因AcFT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從菠蘿中克隆得到的開花調節基因AcFT及其在擬南芥開花調節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菠蘿(Ananas comosus)是禾本目、鳳梨科、鳳梨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熱帶亞熱帶名果之一。其果實富含多種糖分、有機酸、礦質元素及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高,可鮮食和加工,加工后的皮渣可作飼料和肥料,菠蘿葉還可提取高質量纖維。菠蘿用途廣泛,在國內外有廣闊的市場和發展前景。據FAO統計,2009年,我國菠蘿產量為145萬噸, 是世界上繼泰國和菲律賓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菠蘿生產國。我國自17世紀初開始引種菠蘿, 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區。雖然菠蘿是我國比較有優勢的熱帶水果,但在栽培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問題之一是菠蘿早花現象。菠蘿早花是指營養器官未發育完全就提早開花的現象,是造成菠蘿減產的一個重要原因;菠蘿早花導致果小、品質差,大大降低了果實的商品價值和經濟價值。但如果開花太遲,則需要分批采收、銷售和加工,增加了成本。目前,生產上多采用催花技術,以達到同時收果的目的。但品種間催花難易差別比較大,因此需要了解其開花機理, 以調節花期。Flowering Locus T(簡稱FT)是一個進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是花發育途徑中的匯集點,它可以整合來自光周期途徑、春化途徑和自主途徑等不同花發育途徑的信號, 在植物花發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編碼的蛋白產物是可以長距離轉運的成花激素,轉運到莖端分生組織處,在bZIP轉錄因子Flowering Locus D (簡稱FD)的共同作用下,上調 SUPPRESSOR OF 0VEREXPRESSI0N OF C0NSTANS 1 (S0C1)基因和花分生組織特性基因 APETALA1 (API)的表達,促進花分生組織的形成而開花(Abe M et al,2005 ;Wigge PA et al,2005 ;Schmid M et al,2003 ;Seari E I et al,2006)。Hd3a是水稻中FT的同源基因,主要在短日條件下起開花促進作用。當通過RNA 干擾手段將Hd3a的表達水平下調后,導致水稻開花時間延遲30天。其他植物如番茄、 南瓜、矮牽牛、楊樹和葡萄的FT同源基因在擬南芥中組成型表達后,都能在非誘導型光周期條件下促進擬南芥開花(Hsu et al. ,2006 ;Lifschitz and Eshed, 2006a ;Carmona et al. ,2007 ;Hayama et al. ,2003 ;Lin et al. ,2007) 目前在番茄、日中性煙草、短日煙草 (Maryland Mannoth)和短日矮牽牛〔Pharbitis nil)中,通過異位表達FT同源基因都能促進其提前開花(Lifschitz et al, 2006b ;Hayama et al,2003)。在木本植物楊樹(Populus spp)中,FT同源基因的組成型表達顯著地縮短童期并促進了成花轉變(Hsu et al.,2006)。 反之,在擬南芥和水稻中,用RNA干擾或小分子RNA手段使FT基因的表達下調后,植株的開花時間延遲(Mathieu et al.,2007 ;Komiya et al. ,2008) 這些結果表明FT及其同源基因是植物開花所必需的,而且其對開花的調控作用在不同物種間是相當保守的。其編碼的蛋白質結構與廣泛存在于哺乳動物、酵母和細菌中的磷脂酰乙醇胺結合蛋白(phosphat-dyl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s,簡稱 PEBP)相似,均具有保守的磷脂酰乙醇胺結合域(Banfield MJ et al, 1998 ;Hengst U, 2001 ;Chautard H,2004),因此, FT屬于PEBP家族。這個結構域因能在體外結合磷脂酰乙醇胺而得名。FT含有PEBP家族的大部分保守序列如70 74殘基間的DPDxP、第86個氨基酸殘基His、第116 119殘基間的focHR,這些保守序列均與配體結合位點的形成有關(Banfield et al,2000)。目前已從多種作物中克隆得到FT同源基因cDNA全長,如水稻的Hd3a,番茄的 SFT,柑桔的 CiFT 等(Sha AH et al.,2006 ;Chen FF et al.,2009 ;Yoko H et al.,2008 ; Endo et al. 2005 ; Bohlenius et al. 2006 ;Lifschitz et al. 2006 ;Yan et al. 2006 ; Gyllenstrand et al.2007 ;Hayama et al. 2007;Lin et al. 2007 ;Kotoda et al. 2010 ; Yasushi and ffeigel, 2007 ;Hemming et al. , 2008 ;Lifschitz and Eshed2006 ;Kojima et al. 2002)。隨著對模式植物擬南芥等花發育方面的研究,了解菠蘿開花機理可有效地指導菠蘿育種,加快育種進程。這是首次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來初步了解菠蘿的花發育,為以后通過目的基因在菠蘿中的過量表達或抑制其表達來調節開花時間打下基礎。因此,本研究對于利用基因工程來選育菠蘿新品種有著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提供一個首次從菠蘿頂端分生組織中獲得的開花調節基因AcFT,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所述AcFT基因大小為9Mbp,其編碼177個氨基酸,含有典型的FT同源基因結構域。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所述AcFT基因編碼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2。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所述AcFT基因包含PEBP蛋白家族的DPDxP,第85個氨基酸殘基Y,第116-119的GxHR及第150-152的LYN結構域。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方面,經實時熒光定量表達分析,所述AcFT基因在果肉、果柄、萼片、雄蕊、苞片、頂端分生組織和花瓣的7個部位中都有表達,且表達量從大到小依次為果肉>果柄>萼片>雄蕊>苞片>頂端分生組織>花瓣;且所述AcFT基因在葉片不表達。本發明還提供所述AcFT基因在調節擬南芥開花中的應用,其中所述AcFT基因與載體pBI121正向相連后得到重組質粒pBI121-AcFT,將所述重組質粒pBI121-AcFT轉化農桿菌菌株GV3101,經花粉管通道法轉化擬南芥后,促使擬南芥平均提前6. 8天現蕾。


圖1表示FT同源基因編碼的氨基酸序列比對。圖2表示AcFT基因在8個不同部位的表達。圖3表示植物表達載體pBI121_AcFT的構建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這些實施例只用來說明本發明,并不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本發明所提供的FT同源基因,是從菠蘿中克隆得到,命名為AcFT基因,核酸序列如 SEQ ID NO :1(序列 1)。AcFT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命名為AcFT蛋白質,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0:2(序列2)。一、AcFT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上述AcFT基因的克隆方法及其序列分析,包括如下步驟1、RNA 提取以菠蘿品種“巴厘”的頂端分生組織為材料,用北京天恩澤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柱式植物RNAout 2. 0試劑盒(產品編號為CAT# :90404-50)提取總RNA,具體操作如下1)估算組織細胞的用量。每次微量提取一般需要100 200mg頂端分生組織。2)先將新鮮頂端分生組織剪切成小塊,用液氮研磨成粉末后,加入Iml經65°C預熱的溶液A (用前需要混勻),制得勻漿物。3)將硯磨后的頂端分生組織或制得的勻漿物轉移至干凈的1. 5ml塑料離心管中 (可以不轉移非液體的細胞碎片)。有的植物組織(比如果實)含有大量水份,勻漿液會多于1ml,轉移時也只取1ml。4)在離心管中加入0. 3ml的溶液B和0. 2ml自備氯仿,在振蕩器上振蕩30秒混勻,此時溶液呈均勻的乳濁狀。振蕩器振蕩時必須使管底溶液震蕩起來。5)室溫12000rpm離心3 5分鐘,兩相間將有約5毫米厚的細胞破碎物。6)將上清液(約0.6ml)轉移到另一干凈的1. 5ml塑料離心管中,下層有機相和中間層含有DNA、蛋白質和其他雜質,避免觸及或吸取。最好留下100μ 1上清液不取。7)加入等體積的溶液C,充分顛倒混勻,制得混合溶液。8)將一半上述混合溶液轉移到離心吸附柱中,12000rpm室溫離心半分鐘,棄穿透液。9)將剩下的一半上述混合溶液轉移到同一離心吸附柱中,12000rpm室溫離心半分鐘,棄穿透液。10)將0. 7ml通用洗柱液加入到離心吸附柱中,12000rpm室溫離心10 30秒,棄
穿透液。11)重復步驟10) —次。12) 12000rpm室溫離心上述吸附柱30秒以便去除殘留液體。此步十分重要,否則殘留的乙醇會影響RNA的使用。13)將離心吸附柱轉移到無RNA酶的收集管中,加入50 μ 1 RNA洗脫液,室溫放置 1 2分鐘。14) 12000rpm室溫離心半分鐘,離心管中溶液即為含DNA污染的RNA樣品。后續步驟主要是去除DNA污染。15)將上步得到的50ul總RNA溶液與溶液D按1 1的比例混合,充分震蕩半分鐘。16)加入相當于RNA溶液和溶液D混合液總體積9倍體積的溶液E,顛倒數次充分混勻。注意溶液E在4°C放置后可能會產生沉淀,使用前必須放在65°C水浴使沉淀徹底溶解并充分搖勻后再取用。17)將步驟16)制得的混合液轉移到離心吸附柱中,室溫12000rpm離心半分鐘,棄
穿透液。18)加0. 7ml通用洗柱液到離心吸附柱中,12000rpm室溫離心半分鐘,棄穿透液。19) 一次洗滌一般足夠去除雜質。如果有必要,可以再加0. 3ml通用洗柱液到離心吸附柱中,12000rpm室溫離心半分鐘并棄穿透液。一般情況,此步可以省略。20)室溫12000rpm離心步驟19)處理過的離心吸附柱半分鐘。此步十分重要,否則殘留的乙醇會影響RNA的使用。21)將離心吸附柱轉移到一個新的1. 5ml離心管中,加入30 50 μ 1 RNA洗脫液,
室溫放置1 2分鐘。22)將上述離心管在室溫12000rpm離心半分鐘,離心管中溶液即為去除DNA污染的RNA樣品,可以立即使用或存放于-80°C待用。RNA的質量和濃度用核酸蛋白儀來測定,同時用1. 0g/100ml (簡稱為1. 0% )的瓊脂糖凝膠電泳來檢測。2、反轉錄采用大連寶生物工程公司(TAKARA)第一鏈反轉錄試劑盒來進行反轉錄,得到 cDNA第一鏈,作為隨后PCR擴增的模板。3、引物設計根據美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ational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簡稱為 NCBI) (http://www. ncbi. nlm. nih. gov/)上其他作物同源基因的序列比對,設計核心片段的引物正向引物FT-F :5,-TGAGGTCGGAGGAACTGATCATCTGAGA-3,反向引物FT-R 5,-GACCGGAGACCCGAGGTTGTAGAGC-3,反應體系為12. 5μ1 PCR緩沖液,8. 4μ 1滅菌去離子水,0. 1μ 1 Taq酶,正向、反向引物各1μ 1(10pM),cDNA模板2μ 1 ;PCR擴增條件為94°C變性!Bmin ;94°C變性0. 5min, 52°C退火 0. 5min, 72°C延伸 1. 5min, 32 個循環;72°C延伸 IOmin04、目的DNA回收PCR產物電泳后,按照 TAKARA 的 iVgarose Gel DNA Purification Kit Ver2.0(編號為DV805A)的說明書,從瓊脂糖凝膠中回收目的DNA片段。具體步驟如下1)使用三羥甲基氨基甲烷-乙酸(簡稱為TAE)緩沖液制作1.0%的瓊脂糖凝膠, 對目的DNA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2)在紫外燈下切下含有目的DNA片段的凝膠,用紙巾吸盡凝膠表面的液體。此時應盡量切除不含目的DNA部分的凝膠,盡量減小凝膠體積,提高DNA回收率。3)切碎膠塊。膠塊切碎后可以加快膠塊融化時間,提高DNA的回收率。4)稱量膠塊重量,計算膠塊體積。計算膠塊體積時以Ig = Iml進行計算。5)向膠塊中加入膠塊融化液DR-I緩沖液,DR-I緩沖液的加量如下凝膠濃度(g/100ml) DR-I緩沖液使用量 1.03倍凝膠體積量
1.0-1.54倍凝膠體積量
1.5-2.05倍凝膠體積量6)均勻混合后75°C加熱融化膠塊(低熔點瓊脂糖凝膠只需在45°C加熱)。此時 應間斷振蕩混合,使膠塊充分融化(約6 IOmin)。7)向上述膠塊融化液中加入DR-I緩沖液的1/2體積量的DR-II緩沖液,均勻混 合。當分離小于400bp的DNA片段吋,應在此溶液中再加入終濃度為20%的異丙醇。8)將試劑盒中的吸附柱安置到收集管上。9)將上述操作步驟7)的溶液轉移至吸附柱中,12000rpm離心lmin,棄濾液。10)將500 U 1的Rinse A加入吸附柱中,12000rpm離心30秒,棄濾液。11)將700 U 1的Rinse B加入吸附柱中,12000rpm離心30秒,棄濾液。12)重復操作步驟11) 一次。13)將操作步驟12)處理過的吸附柱安置于新的1. 5ml的離心管上,在吸附柱膜的 中央處加入25ul的滅菌水或洗脫液,室溫靜置lmin。14) 12000rpm 離心 lmin,洗脫 DNA。15)立即使用或-20°C保存備用。回收的目的DNA于16°C與pMD18_T載體連接2 4h,連接產物轉化大腸桿菌JM109 感受態細胞,采用藍白斑篩選轉化子,取白斑進行菌落PCR檢測,挑取檢測呈陽性的轉化子 送公司測序,測序結果證實得到的為AcFT基因的中間片段。5、根據得到的核心片段設計5’和3’端快速擴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簡稱為RACE)的特異引物3’ FT-OUT CATCGGATCGTGTTCGTGCTATTTCAA ;3,FT-IN GGCTGGCGTCAGAACTTCAATACCCG ;5,FT-OUT GTATTGAAGTTCTGACGCCAGCCCG ;5,FT-IN TGCCCAAAAGATGCTTCAGTTGTCGC ;按照Clontech RACE試劑盒操作,先用5’ FT-OUT和3’ FT-OUT分別與試劑盒中配 備的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簡稱為UPM)進行第一輪擴増,擴增產物稀釋100倍后用 作第二輪擴增的模板,用5’FT-IN和3’FT-IN分別于試劑盒中配備的巢式通用引物(Nested universal primer,簡稱為NUP)進行第二輪RACE擴增。PCR總反應體積50 U 1,操作實驗 步驟應在冰浴上進行。PCR產物用TAKARA的凝膠回收試劑盒回收后,16°C與pMD18_T載體連接2 4h, 連接產物轉化JM109感受態細胞,采用藍白斑篩選轉化子,取白斑進行PCR檢測,挑取陽性 轉化子送公司測序,測序結果證實得到的為AcFT基因的5’和3’端片段。6、根據得到的測序結果設計cDNA全長擴增引物FTQC-F 5' -ACTGGTTCTACTTGAGTTCTTTTCACCAG-3,FTQC-R :5,-ATATGTTTTCTCCATACATTGTAAAT-3,
反應體系為PCR緩沖液12. 5μ1,8. 4μ1滅菌去離子水,0. Ιμ Taq酶,正向、反向引物各1μ 1(10pM),cDNA模板2μ 1 ;PCR擴增條件為94°C變性!Bmin ;94°C變性0. 5min, 56°C退火 0. 5min, 72°C延伸 2min,32 個循環;72°C延伸 lOmin。7、擴增后得到的目的片段用TAKARA的凝膠回收試劑盒回收后,16°C與pMD18_T載體連接2 4h,連接產物轉化JM109感受態細胞,采用藍白斑篩選轉化子,取白斑進行PCR 檢測,挑取陽性轉化子送公司測序,測序結果證實得到的為菠蘿AcFT cDNA全長基因。8、序列分析從NCBI上搜索同源序列進行比對,結果顯示AcFT與春蘭、文心蘭、擬南芥的同源性分別為84%、82%和70%。AcFT屬于PEBP蛋白家族,也含有PEBP蛋白家族典型的結構域如71 75殘基間的DPDxP、第86個氨基酸殘基His、第116 119殘基間的focHR、第150-152殘基χYN和第 140個殘基Q(圖1)。這些結構與其蛋白功能相關。二、AcFT基因的表達對AcFT基因在菠蘿的8個不同部位(葉片、果肉、果柄、萼片、雄蕊、苞片、頂端分生組織和花瓣)進行實時熒光定量表達分析,以驗證其功能。具體實施方案如下當花序高為4 5cm時,分別提取8個不同部位的總RNA,用核酸蛋白儀測定其濃度,分別定量取出1 μ g RNA,使用TAKARA定量反轉錄試劑盒來進行反轉錄,得到的cDNA用作定量表達的模板。采用ISsRNA作為內參基因。AcFT定量表達的引物FTdl-up GCTCCAAGTCCCAGTTACCCAAFTdl-dn GCTCACAATCTCCTGCCCAAAA反應體系95°C30sec, 1 個循環;95°C 5sec,53°C 30sec,72°C 30sec,40 個循環。 如果制作標準曲線,最后再添加一個溶解曲線的反應95°C 60sec,56°C 30sec,95°C 30sec, 1個循環。實時熒光定量表達結果顯示,AcFT基因在葉片不表達,在其他7個部位的表達量從大到小依次為果肉>果柄>萼片>雄蕊>苞片>頂端分生組織>花瓣(圖2),AcFT在果肉的表達量是花瓣的696倍,在雄蕊和苞片微量表達,在頂端分生組織和花瓣幾乎不表達。AcFT基因在果肉和果柄的高表達量說明AcFT基因在果實發育中可能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在葉片不表達,這也再次證實了可能的成花素是FT蛋白而不是FT mRNA。在開花前,FT蛋白經長距離運輸到達頂端分生組織,從而促進開花,此時FT蛋白的表達量很高,而開花后,FT蛋白的表達量降低。三、含AcFT基因植物表達載體的構建構建含AcFT基因的植物表達載體,經花粉管通道法轉入擬南芥,進一步驗證AcFT 基因的功能。1、帶酶切位點編碼區的擴增設計帶酶切位點的引物FTmq-F TGCTCTAGACTAGCTAAGCTAGAGTGTGGTTGGTCXbaI
FTmq-R TCCCCCGGGGTGCTCTTTATTAATTGACCTTGATASmaIPCR反應體系25μ 1總反應體積中含模板第一鏈cDNA 2 μ 1,上下游引物各 1μ l(10ymol/L),Taq DNA 聚合酶 0. 1 μ 1 (5U/μ 1),2x Mix 緩沖液 12. 5 μ 1,用無菌重蒸餾水補足體積。PCR反應條件為94°C 3min ;94°C 30sec,48°C 30sec,72°C 2min,35個循環;72°C延伸lOmin。擴增得到的FTmq與pMD18_T連接后,命名為pMD18_AcFT,轉化JM109感受態后, 采用藍白斑篩選轉化子,取白斑進行PCR檢測,挑取陽性轉化子送公司測序,測序結果證實得到的為包括編碼區的帶酶切位點的AcFT基因。2、植物表達載體的構建用限制性內切酶)(bal和SmaI從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組質粒pMD18_AcFT中切下目的片段,同時用)(bal和SmaI雙酶切pBI121載體,瓊脂糖凝膠電泳分離后,用TAKARA膠回收試劑盒分別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和PBI121載體的大片段。利用T4DNA連接酶將AcFT正向插入到pBI 121載體中,將連接產物轉化大腸桿菌JM109感受態細胞,經PCR鑒定后,獲得植物表達載體pBIl21-AcFT (圖3)。3、植物表達載體導入農桿菌取農桿菌GV3101的感受態細胞冰上解凍以后,加入1μ g pBI 121-AcFT質粒DNA, 混勻,冰浴30min,液氮中放置lmin,迅速轉入37°C中水浴5min,融化后加入0. 8ml新鮮的 LB培養基(不含抗生素),于振蕩培養2 4h ;取200 μ 1涂布于含卡那霉素(簡稱為 Kan) 50mg/L和利福平(簡稱為Rif) 25mg/L的LB培養基上,培養2 3天。并對菌落進行PCR檢測。4、目的基因轉化擬南芥挑取鑒定好的陽性農桿菌單克隆于IOml含有Rif Q5mg/1)和Kan(50mg/1)的LB 液體培養基中,28°C,200rpm振蕩培養至光學密度(Optical density,簡稱為OD)為0. 5左右。在轉化前一天,取Iml轉入IOOml含Rif (25mg/l)和Kan(50mg/1)的LB培養基中振蕩培養過夜,第二天,當菌液0D600在1. O 1. 5之間時取出使用。制備好已轉化了 pBI121-AcFT重組質粒的農桿菌菌液100ml,室溫5000r/m離心 15min,棄上清,沉淀懸浮于相應體積的滲透培養基(l/2MS+5%蔗糖+0.5g 2-嗎啉乙磺酸 (簡稱為MES)/L+Silwet-77 200 μ 1/L,ρΗ5· 8)中,重懸后的菌液0D600在0. 8左右。將農桿菌懸浮液倒在燒杯中,將長有擬南芥的培養杯倒扣其上,保證蓮座葉以上部分浸沒于農桿菌菌液中,浸泡1分鐘,期間不時搖動。取出植株,橫放在塑料盤中,用保鮮膜封好以保持高濕,放在恒溫室培養。第二天揭開保鮮膜,豎直培養。根據需要一周后可再浸染一次,以提高轉化率。培養三至四周,待種子成熟后,收取種子,自然干燥后4°C保存。5、AcFT基因的應用以Kan抗性Tl代轉基因擬南芥植株的葉片為材料,提取基因組DNA,以DNA為模板,以FTmq-F,FTmq-R為引物進行PCR擴增,以未轉基因擬南芥葉片的DNA為陰性對照。結果表明AcFT基因已經整合到擬南芥基因組中。轉基因擬南芥植株平均在6天現蕾,而野生型擬南芥植株平均在28. 2天現蕾,轉基因植株比非轉化株平均提前3. 6天現蕾。說明 AcFT具有促進擬南芥開花的功能。因FT同源基因在不同物種中的功能相當保守,因此,可應用AcFT基因來調節菠蘿開花時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從菠蘿中克隆得到的開花調節基因AcFT,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AcFT基因,其編碼177個氨基酸,含有典型的Flowering Locus T同源基因結構域。
3.權利要求1所述的AcFT基因,所述AcFT基因編碼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 :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AcFT基因,其包含PEBP蛋白家族的DPDxP,第85個氨基酸殘基Y,第116-119氨基酸殘基focHR及第150-152氨基酸殘基LYN結構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AcFT基因,經實時熒光定量表達分析,所述AcFT基因在果肉、果柄、萼片、雄蕊、苞片、頂端分生組織和花瓣7個部位中都有表達,且表達量從大到小依次為果肉>果柄>萼片>雄蕊>苞片>頂端分生組織>花瓣;且所述AcFT基因在葉片不表達。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AcFT基因在調節擬南芥開花中的應用,其中所述AcFT基因與植物表達載體正向相連后得到重組質粒,將所述重組質粒轉化農桿菌,經花粉管通道法轉化擬南芥后,促使擬南芥平均提前6. 8天現蕾。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AcFT基因在調節擬南芥開花中的應用,其中所述植物表達載體為pBI 121,所述農桿菌菌株為GV3101。
8.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AcFT基因的載體。
9.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AcFT基因的宿主細胞。
10.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AcFT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 :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從菠蘿中克隆得到的開花調節基因AcFT,及其在調節擬南芥開花中的應用。所述AcF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其編碼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利用同源序列法克隆得到AcFT基因,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轉化擬南芥,結果證實轉基因擬南芥植株與野生型擬南芥植株相比,表現出提前開花。本發明有助于進一步了解菠蘿開花機理,從而可利用生物技術手段來調節菠蘿花期、選育菠蘿新品種。
文檔編號C12N5/10GK102304525SQ201110296269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8日
發明者劉玉革, 劉勝輝, 呂玲玲, 孫光明, 張建霞, 段俊, 謝江輝, 陳長明, 魏長賓 申請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