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綠茶飲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飲料制劑,具體涉及一種綠茶飲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茶除了具有生津止渴、清涼解署、醒酒安神、消食利尿、明目強心、通便解毒等功效夕卜,還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輻射等多種保健功能,加之茶的苦中回甜、甜中帶澀、茶香濃郁等特點,使茶自古至今一直作為中國人的主飲。傳統的茶飲都是用開水沖泡,雖色、香、味具全,但卻不便于攜帶,更不能久放,為此,有的廠家開發出便于攜帶和儲存的茶飲料。現有茶飲料的加工方法大多采用提取一過濾凈化一殺菌一包裝等步驟,在處理過程中,為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口感而加入一些人工合成的甜味劑,為保鮮而加入防腐劑,為增加色澤而加入色素等等,這些物質的添加破壞了茶葉中的營養成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添加人工合成的色素,防腐劑,香味濃郁,色澤鮮艷,具有保健功能的綠茶飲料及其制作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綠茶飲料,包括3% -4%的茶葉浸提液,0.02% -0. 04%的維生素C,0.01% -0. 03%的蜂蜜,0.02% -0. 05%的氨基乙酸,0. 03% -0. 05%的六偏磷酸鈉2% -3%的食用糖和余量的水;所述茶葉可選毛尖茶,所述食用糖為果糖、葡萄糖、蔗糖中的一種。本發明所述茶葉選用綠茶,綠茶是不發酵茶,由于其特性決定了其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咖啡堿保留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發酵類茶等所不及。本發明所述的六偏磷酸鈉為食品級,白色結晶性粉末,易溶于水,用于水果飲料、清涼飲料,可提高出汁率,增高粘度,抑制維生素C分解。本發明所述的氨基乙酸為食品級,白色結晶性粉末,易溶于水,用做調味劑、甜味齊U,其獨特的甜味,能緩和酸、堿味,掩蓋食品中添加糖精的苦味并增強甜味,用作食品加工中對維生素c進行穩定,可用作防腐劑,起到重要的防腐作用。綠茶飲料的制作方法,按下列步驟加工(I)將茶葉粉碎成85-95目的茶粉;(2)按茶水比I : 30進行第一次浸提,浸提的茶汁經冷卻、粗濾、精濾,備用;(3)將第一次浸提后的茶渣按步驟(2)的程序進行第二次浸提,同樣經冷卻、粗濾、精濾,備用;(4)混合步驟⑵、(3)所得精濾液,加入下列輔料Vc、蜂蜜、氨基乙酸、六偏磷酸鈉、食用糖、水;
(5)通過酸堿調配,使茶液PH值達到5. 8 6. 2 ;(6)高溫瞬時滅菌,冷卻,熱灌裝至瓶中。步驟⑵、(3)中浸提溫度為80°C 85°C,浸提時間15-20分鐘;冷卻溫度控制到10°C 15°C,冷卻時間要求為3分鐘以內。
步驟(6)中高溫瞬時殺菌溫度118°C、時間5秒。本發明的技術效果采用特殊的浸提方法在不添加人工合成添加劑的情況下最大程度保持了綠茶產品的濃度、色澤、鮮爽度、及溶解性。
圖I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I)取毛尖茶100公斤,粉碎成85目的茶粉;(2)按茶水比I : 30進行第一次浸提,溫度80°C,提取時間15分鐘;(3)將提取的茶汁在3分鐘內冷卻到10°C,粗濾,精濾;(4)將第一次浸提后的茶渣按步驟(2)的程序進行第二次浸提,同樣獲得精濾液;(5)混合兩次所得的精濾液,按質量配比加入0.02%的Vc,0. 01%的蜂蜜,0. 02 %的氨基乙酸,0. 03 %的六偏磷酸鈉,2 %的食用糖;(6)通過酸堿調配,使茶液PH值達到5. 8 ;(7)高溫瞬時滅菌,溫度118°C、時間5秒;(8)冷卻到70°C,熱灌裝至瓶中。實施例2(I)取毛尖茶100公斤,粉碎成90目的茶粉;(2)按茶水比I : 30進行第一次浸提,溫度82°C,提取時間18分鐘;(3)將提取的茶汁在3分鐘內冷卻到12°C,粗濾,精濾;(4)將第一次浸提后的茶渣按步驟(2)的程序進行第二次浸提,同樣獲得精濾液;(5)混合兩次所得的精濾液,按質量配比加入0.03%的Vc,0. 02%的蜂蜜,
0.03 %的氨基乙酸,0. 04 %的六偏磷酸鈉,3 %的食用糖;(6)通過酸堿調配,使茶液PH值達到6. 0 ;(7)高溫瞬時滅菌,溫度118°C、時間5秒;(8)冷卻到75 °C,熱灌裝至瓶中。實施例3(I)取毛尖茶100公斤,粉碎成95目的茶粉;(2)按茶水比I : 30進行第一次浸提,溫度85°C,提取時間20分鐘;(3)將提取的茶汁在3分鐘內冷卻到15°C,粗濾,精濾;(4)將第一次浸提后的茶渣按步驟⑵的程序進行第二次浸提,同樣獲得精濾液;(5)混合兩次所得的精濾液,按質量配比加入0. 04的Vc,0. 03%的蜂蜜,0. 04%的氨基乙酸,0. 05%的六偏磷酸鈉,3%的食用糖;
(6)通過酸堿調配,使茶液PH值達到6. 2 ;(7)高溫瞬時滅菌,溫度118°C、時間5秒;(8)冷卻到80°C,熱灌裝至瓶中。本發明的產品存放10個月后經抽樣檢驗,檢驗項目符合GB/T21733-2008《茶飲
料》,GB19296-2003《茶飲料衛生標準》,GB2760-200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檢測數
據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綠茶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3% -4%的茶葉浸提液,O. 02% -0.04%的¥(3,O.01%-O. 03%的蜂蜜,O. 02%-O. 05%的氨基乙酸,O. 03%-O. 05%的六偏磷酸鈉2%-3%的食用糖和余量的水。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綠茶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茶葉為毛尖茶。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綠茶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糖為果糖、葡萄糖、蔗糖中的一種。
4.一種權利要求I所述的綠茶飲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驟加工 (1)將茶葉粉碎成85-95目的茶粉; (2)按茶水比I: 30進行第一次浸提,浸提的茶汁經冷卻、粗濾、精濾,備用; (3)將第一次浸提后的茶渣按步驟(2)的程序進行第二次浸提,同樣經冷卻、粗濾、精濾,備用; (4)混合步驟(2)、(3)所得精濾液,加入下列輔料Vc、蜂蜜、氨基乙酸、六偏磷酸鈉、食用糖、水; (5)通過酸堿調配,使茶液PH值達到5.8 6. 2 ; (6)高溫瞬時滅菌,冷卻,熱灌裝至瓶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綠茶飲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3)中浸提溫度為80°C 85°C,浸提時間15-20分鐘;冷卻溫度控制到10°C 15°C,冷卻時間要求為3分鐘以內。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綠茶飲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高溫瞬時殺菌溫度118°C、時間5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綠茶飲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3%-4%的茶葉,0.02%-0.04%的維生素C,0.01%-0.03%的蜂蜜,0.02%-0.05%的氨基乙酸,0.03%-0.05%的六偏磷酸鈉2%-3%的食用糖和余量的水,茶葉經過粉碎、浸提、過濾、輔料混合、高溫瞬時殺菌、熱灌裝等步驟制得成品,本發明的綠茶飲料加工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耗能少,采用特殊的浸提技術改善了綠茶產品的濃度、色澤、鮮爽度、及溶解性,最大程度保留普洱茶的香味,利于市場推廣。
文檔編號A23F3/16GK102626158SQ201210097410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1日
發明者楊雷, 梁麗娟, 陳博 申請人:貴州北極熊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