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柿子保健軟糖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柿子30-45份、南瓜10-15份、沙參2-5份、芡實3-6份、黃芪2-5份、茯苓2-5份、瓊脂20-25、蜂蜜5-8份、麥芽糖3-6份,其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原材料預處理:①柿子預處理:洗凈、去皮取果肉,將取出的柿子果肉放入壓榨機中攪拌成泥糊狀,再將泥糊狀的果肉置于干燥的鐵鍋中,加入足以浸沒果肉的95%乙醇,密封加熱,溫度控制在50-65℃,時間為5-8小時,加熱過后,打開鍋蓋,加入一定量的大豆粉,其添加量為柿子果肉量的0.75%-0.9%,充分攪拌30-40分鐘后,再將柿子果肉放入蒸餾罐中,在78℃的條件下,蒸餾分離出其所含的乙醇,蒸餾結束后,用膠頭滴管從蒸餾罐中吸取少量柿子汁,并將其滴入到鉻酐的硫酸水溶液中,如果使清澈的鉻酐的硫酸水溶液由橙色變為不透明的藍綠色,說明柿子汁中的乙醇未完全蒸餾,需繼續蒸餾,直至乙醇完全蒸餾出去,即可得到柿子果漿;
②南瓜:洗凈、去皮、去瓤、去蒂、切成塊,放入打漿機中,打成泥漿狀,取出備用;
③中草藥預處理:稱取無霉變、蟲蛀的沙參、芡實、黃芪、茯苓放入清水中浸泡8-10小時、切碎、置于烘干機中烘干,再將烘干后的中草藥投入到超細研磨機中,研磨成粉末,過100-120目篩,備用;
(2)熬糖:將柿子果漿、南瓜泥、中藥材粉末、瓊脂、蜂蜜、麥芽糖置于帶有攪拌器的熬糖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加熱攪拌,邊熬煮邊攪抖,溫度為80-100℃,攪拌速度為26轉/分。當熬至濃度為72-75%時即到達終點;
(3)澆模成型:趁熱將攪拌到濃度為72-75%的物料倒入特制的模具內,待其自然冷卻成型;
(4)干燥:將冷卻成型后的軟糖送入烘房內進行干燥,以除去其部分水分,烘房溫度設置為60-65℃,相對濕度65-72%;
(5)包裝:用糖紙包裝即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