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菜秸稈發酵羊飼料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飼料生產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油菜秸桿發酵羊飼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我國的秸桿資源十分豐富,年產量可達到5.79億噸。其中,油菜、玉米、小麥三大作物秸桿產量達到了 4.39億噸,占整個秸桿產量的75.88%。目前,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加劇了畜牧業對糧食的依賴性,但秸桿用作飼料數量較少,即使用作飼料也因加工利用不當,使得秸桿的利用率及飼料報酬率低。農作物秸桿營養價值低、適口性差、消化率低。如果對其進行合理的加工調劑,可用于飼喂家畜。據報道,秸桿經青貯、氨化等方法調治后,每6kg青貯秸桿或4kg氨化秸桿相當于Ikg玉米飼料的營養價值。因此,采用科學的方法對秸桿進行加工調劑,廣泛用于畜牧業,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0003]目前我國羊的飼喂,一般采用精粗料分開飼喂的方式,在具體喂養時,存在以下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菜秸桿發酵羊飼料的方法。
[0004]本發明產品的技術方案如下:
將質量百分比分別為55-65%的油菜秸桿、10-20%的豆柏、15-25%的麩皮和4_6%其他物質的各組分粉碎后混合,攪拌5分鐘后,在50—60°C的溫度發酵10分鐘,300轉/分鐘的制粒壓力下,壓制成直徑5mm,長度l-2cm顆粒,干燥后即得成品。
[0005]所述的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分別為60%的油菜秸桿、15%的豆柏、20%的麩皮、5%其他物質。
[0006]所述的5%其他物質為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0007]本發明飼料適用于生長期綿羊的育肥。
[0008]本發明為提高產品混合均勻度,避免精粗飼料之間出現分級現象,通過粉碎后制粒增加容重,以此提高產品的混合均勻度;各組分可以按照綿羊不同生長發育期的需求進行配比混合,有利于控制各種飼料的攝取量、保證采食精粗比適宜而且穩定、有利于維持瘤胃內環境的穩定;二次制粒,將飼料原料混合后在合適的工藝參數下制粒,使之成為均勻的合乎要求的產品。
[0009]選30只生長期綿羊進行育肥效果試驗,其中試驗組15只飼喂依據本發明方法制得的飼料,對照組15只按照精粗料分開飼喂的方式進行飼喂,在相同的飼養管理條件下,結果發現試驗組的日增重較對照組提高70.4%,飼料利用率提高45%,經濟效益有明顯的提聞。
[0010]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所選用的粗飼料均為單獨飼喂適口性差、價格低廉的當地原料,便于推廣應用;
(2)成品飼喂簡單、方便,不受條件的限制,可操作性強;
(3)使用依據本發明方法制得的飼料可以縮短綿羊育肥周期,加快畜群周轉速度,改善羊肉的品質,使羔羊從出生到出欄飼養期為120-150天,而傳統飼養方式需要I年左右; (4)應用全混合飼料飼養既適宜于集約化經營又適宜于農戶散養,為傳統的放牧養羊向舍飼養羊轉變奠定了技術基礎;
(5)為農業結構調整,退耕還林還草、保護草地與發展草食動物奠定了物質基礎。
[0011]實施例1
將60%的油菜秸桿、15%的豆柏、20%的麩皮、5%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粉碎后混合,攪拌5分鐘后,在50-55 °C的溫度下發酵10分鐘,300轉/分鐘的制粒壓力下,壓制成直徑5mm,長度l-2cm顆粒,干燥后即得成品。
[0012]實施例2
將55%的油菜秸桿、20%的豆柏、20%的麩皮、5%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粉碎后混合,攪拌5分鐘后,在50-55 °C的溫度下發酵10分鐘,300轉/分鐘的制粒壓力下,壓制成直徑5mm,長度l-2cm顆粒,干燥后即得成品。
【主權項】
1.一種羊飼料的加工工藝,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將質量百分比分別為55-65%的油菜秸桿、10-20%的豆柏、15-25%的麩皮和4-6%其他物質的各組分粉碎后混合,攪拌5分鐘后,在50— 60°C的溫度發酵10分鐘,300轉/分鐘的制粒壓力下,壓制成直徑5mm,長度l-2cm顆粒,干燥后即得成品。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油菜秸稈發酵羊飼料的方法。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55-65%的油菜秸稈、10-20%的豆粕、15-25%的麩皮和4-6%其他物質。羊飼料是全價飼料,營養全面無需再添加任何其他草料及秸稈類就可直接飼喂。解決我國精飼料資源匱乏,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飼料養殖戶勞動強度大,混合不均勻等缺點的問題,既減少了養殖戶勞動強度,減少占壓資金,還減少了不必要的飼料浪費。
【IPC分類】A23K1/14, A23K1/18, A23K1/00
【公開號】CN105010765
【申請號】CN201410149854
【發明人】曹曉華
【申請人】曹曉華
【公開日】2015年11月4日
【申請日】2014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