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威靈仙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威靈仙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風濕性關節炎屬中醫學痹證范疇,歷代醫家稱其為歷節、鶴膝風、頑痹。多因氣血虧虛,腠理空疏,風寒濕熱邪氣入侵,客于肌肉關節,致使氣血運行不暢,經脈痹阻。《素問 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金匱要略 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曰“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故曰歷節。”故痹證以虛實相兼為常見,以本虛標實為突出。治當標本兼顧,扶正祛邪,正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風濕性關節炎的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癥表現,急性炎癥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遺癥,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風濕性關節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西藥治療藥費高,副作用大,還容易復發。采用中醫中藥的手段來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疾病,是一極待開發的渠道,適用范圍廣,治療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具有配伍完善,無毒副作用,療效可靠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威靈仙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威靈仙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威靈仙100-200份、穿山甲150-250份、白芥子50-150份、膽南星50-150份、當歸50-150份、赤芍50-150份、澤瀉50-150份、生地黃50-150份。所述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威靈仙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威靈仙150份、穿山甲200份、白芥子100份、膽南星100份、當歸100份、赤芍100份、澤瀉100份、生地黃150份。所述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威靈仙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制備方法為按比例稱取上述中藥原料威靈仙150份、穿山甲200份、白芥子100份、膽南星100 份、當歸100份、赤芍100份、澤瀉100份、生地黃150份,清洗晾干,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
I.5小時,然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原料藥8倍量的水,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煎煮1-2小時,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原料藥6倍量的水,煎煮0. 5-1. 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180ml,高溫滅菌,包裝即得。用法與用量口服本發明中藥制劑,每次180ml,每日2次,飯后半小時,I個月為I個療程。本發明原料藥的藥理作用如下,威靈仙辛、咸、溫,歸膀胱經,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穿山甲咸、微寒,歸肝、胃經,活血通經、下乳、消腫排膿;白芥子辛、溫,歸肺經,溫肺祛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膽南星涼、苦、微辛,歸肺、肝、脾經,清性熱化痰、息風定驚;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活血止痛、補血調經、潤腸通便;赤芍苦、微寒,歸肝經,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澤瀉甘、淡、寒,歸腎、膀胱經,利水滲濕、泄熱;生地黃甘、苦、寒,歸心、肝、腎經,清熱涼血、養陰生津;諸藥共奏化痰祛瘀、搜風通絡之功,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對痰瘀痹阻型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顯著治療效果,可迅速緩解痹證日久,關節腫大,甚至強直畸型,屈伸不利的癥狀,本制劑無毒副作用,治療效果顯著,從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中藥原料威靈仙150份、穿山甲200份、白芥子100份、膽南星100份、當歸100份、赤芍100份、澤瀉100份、生地黃150份。制備方法按比例稱取上述中藥原料威靈仙150份、穿山甲200份、白芥子100份、膽南星100份、當歸100份、赤芍100份、澤瀉100份、生地黃150份,清洗晾干,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I. 5小時,然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原料藥8倍量的水,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煎煮1-2小時,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原料藥6倍量的水,煎煮0. 5-1. 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180ml,高溫滅菌,包裝即得。實施例2中藥原料威靈仙200份、穿山甲250份、白芥子150份、膽南星150份、當歸150份、赤芍150份、澤瀉150份、生地黃150份。制備方法按比例稱取上述中藥原料威靈仙200份、穿山甲250份、白芥子150份、膽南星150份、當歸150份、赤芍150份、澤瀉150份、生地黃150份,清洗晾干,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I. 5小時,然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原料藥8倍量的水,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煎煮1-2小時,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原料藥6倍量的水,煎煮0. 5-1. 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180ml,高溫滅菌,包裝即得。實施例3:中藥原料威靈仙100份、穿山甲150份、白芥子50份、膽南星50份、當歸50份、赤芍50份、澤瀉50份、生地黃50份。制備方法按比例稱取上述中藥原料威靈仙100份、穿山甲150份、白芥子50份、 膽南星50份、當歸50份、赤芍50份、澤瀉50份、生地黃50份,清洗晾干,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I. 5小時,然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原料藥8倍量的水,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煎煮1-2小時,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原料藥6倍量的水,煎煮0. 5-1. 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180ml,高溫滅菌,包裝即得。實施例4 臨床試驗I)一般資料針對37例痰瘀痹阻型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年齡55到80歲,病程1-8年不等。2)診斷標準主癥痹證日久,關節腫大,甚至強直畸型,屈伸不利,舌質紫暗苔白膩,脈細澀。3)治療方法口服本發明實施例I中藥制劑,每次180ml,每日2次,飯后半小時,I個月為I個療程。4)療效評定標準近期治愈受累關節腫痛消失,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恢復正常。顯效受累關節腫痛明顯好轉或消失,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有效經治療后受累關節疼痛或腫痛有好轉,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5)治療效果37例痰瘀痹阻型風濕性關節炎患者3—6個療程近期治愈,近期治愈26例;顯效5例,有效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1.8%。實施例5 典型病例楊某,女,65歲,患風濕性關節炎,痹證日久,關節腫大,舌質紫暗苔白膩,脈細澀,口服本發明實施例I中藥制劑,每次180ml,每日2次,飯后半小時,I個月為I個療程,I個療程見效,6個療程近期治愈。實施例6 典型病例周某,女,55歲,患風濕性關節炎,痹證日久,關節腫大,舌質紫暗苔白膩,脈細澀,口服本發明實施例I中藥制劑,每次180ml,每日2次,飯后半小時,I個月為I個療程,I個療程見效,5個療程近期治愈。實施例7
典型病例岳某,男,73歲,患風濕性關節炎,痹證日久,關節腫大,強直畸型,屈伸不利,舌質紫暗苔白膩,脈細澀,口服本發明實施例I中藥制劑,每次180ml,每日2次,飯后半小時,I個月為I個療程,I個療程見效,6個療程近期治愈。
權利要求
1.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威靈仙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威靈仙100-200份、穿山甲150-250份、白芥子50-150份、膽南星50-150份、當歸 50-150份、赤芍50-150份、澤瀉50-150份、生地黃50-150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威靈仙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威靈仙150份、穿山甲200份、白芥子100份、膽南星100份、當歸100份、赤芍100份、 澤瀉100份、生地黃150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威靈仙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為按比例稱取上述中藥原料威靈仙150份、穿山甲200份、白芥子100份、膽南星100份、 當歸100份、赤芍100份、澤瀉100份、生地黃150份,清洗晾干,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I. 5 小時,然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原料藥8倍量的水,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煎煮1-2小時, 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原料藥6倍量的水,煎煮O. 5-1. 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180ml,高溫滅菌,包裝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威靈仙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威靈仙100-200份、穿山甲150-250份、白芥子50-150份、膽南星50-150份、當歸50-150份、赤芍50-150份、澤瀉50-150份、生地黃50-150份,諸藥共奏化痰祛瘀、搜風通絡之功,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對痰瘀痹阻型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顯著治療效果,可迅速緩解痹證日久,關節腫大,甚至強直畸型,屈伸不利的癥狀,本制劑無毒副作用,治療效果顯著,從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文檔編號A61K36/8884GK102698007SQ201210208390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陳慧婷 申請人:陳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