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裝置及其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裝置,包括外殼體、止血劑容器、作用導管、通氣開關、通氣連接管。止血劑容器包括本體、入口,加料口和出口,入口一側與通氣連接管一端連通,其另一側的端面朝向所述的本體的底面。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實現對目前外傷或手術所致的創傷出血,與止血裝置、止血材料配合,可以對難觸及的器官、組織或部位的創傷實施可視下止血醫療效果操作。
【專利說明】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裝置及其組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創傷止血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以氣流帶動粉末噴出,以應用于對創傷處實現止血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對于外傷或手術所致的創傷出血,不論采用何種止血技術,均離不開“壓迫止血”的常規手段。常見的如:體外創傷使用的創可貼,以及各種手術中使用的止血海綿、止血微球、止血醫用膜和無紡工藝制成的止血紗等。這些止血技術雖然有效提高了止血效率,但都必須先壓迫一段時間后再將外力撤除,并觀察創傷處是否仍有出血點。如仍有出血,則需繼續使用止血劑,并再次壓迫,直至達到止血。不僅操作繁復,依賴于人為判斷,對于深層實質臟器和腔道深層創面的止血難以準確操作,造成止血困難,尤其是對這些部位或組織需長時間局部壓迫而止血,不利于創傷的后期愈合。如:鼻竇或鼻腔,目前通常采用膨脹止血海綿,止血不易徹底,需壓迫24小時后觀察無出血再取出止血海綿。患者鼻部腫脹、呼吸道不暢,也造成手術及時止血困難,患者生存質量差,24小時觀察并需第二次取出,增加醫務工作者的工作量。
[0003]止血凝膠的出現,使得創傷止血得到了改善。但對于出血量較大的創口,止血凝膠難以在短時間內粘附于創口,難以實現及時止血的目的。
[0004]市場上,也有以噴霧方式將藥劑噴于傷處的產品,這種噴霧方式的目的是均勻噴撒粉劑方式并不是一種止血方法。如:云南白藥氣霧劑,其主要用于扭傷,對于搓傷和刀傷等仍有必要采用粉劑止血(根據氣霧劑使用說明書)。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裝置,以便于將止血劑直接作用于組織創面或創口,實現及時止血。
[0006]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裝置,以便于將止血劑直接作用于組織創面或創口,實現及時止血。
[0007]一種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裝置,包括
[0008]外殼體,包括容置腔;
[0009]通氣開關,包括按壓件、壓塊、彈簧和壓板,彈簧套設于按壓件,壓塊設于按壓件一端,且與壓板之間留有間隙;
[0010]通氣連接管,包括管體,管體設于間隙內;
[0011]止血劑容器,包括本體、入口端,加料口和出口端;本體置于容置腔內,其入口端一側與通氣連接管的一端連通,另一側的端面朝向本體的底面;
[0012]作用導管,管體、端面、第一彈簧,第一彈簧套設于管體,端面與出口端配合,使管體內腔與出口端連通;
[0013]定位件,包括壓桿、第二彈簧和連接頭;連接頭設有連接腔體,分別與入口端和管體連通,第二彈簧套設于壓桿。
[0014]優選的,作用導管還包括第一卡扣,套設于端面處的管體端,第一彈簧一端與第一卡扣相抵觸,其上第一卡鉤設于出口端上方。
[0015]優選的,定位件還包括第二卡扣,套設于連接頭,其上第二卡鉤設于入口端上方。
[0016]一種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組件,包括
[0017]上述各種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裝置;
[0018]角度成型模具,用于對作用導管的另一端根據止血部位要求自行進行彎折加工;
[0019]止血劑補充件,其內裝填止血劑。
[0020]本實用新型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0021]1.該裝置具有壓力的氣流,可使止血劑與需止血創傷處的出血部位的接觸面積增加,并給予所需的壓迫止血壓力。
[0022]2.該裝置通過使用持續、恒定和可控氣流壓力,使得創傷處所受壓力可控并恒定。
[0023]3.該裝置針對創傷處的出血點和出血量不同,可以對創面持續作用于具有壓力的止血劑,直至完全止血。
[0024]4.該裝置使接觸困難的部位或組織得到及時、有效、可視下安全止血。
[0025]5.該裝置適用于目前外傷或手術所致的創傷出血,與止血裝置配合,可以對難觸及的器官、組織或部位的創傷實施止血醫療。
[0026]6.該裝置改變了現有“壓迫止血”的常規手段,使得止血過程在可視下實現,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和準確性、有效性,同時解決了多次損傷及不必要的醫務勞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29]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創傷噴射式止血裝置一實施方式,該裝置包括止血劑容器
1、作用導管2、通氣開關3、通氣連接管4、外殼體5和定位件6。止血劑容器I包括入口端11,出口端12、加料口 13和本體14,本體置于外殼體5的容置腔內,其入口端與通氣連接管4的一端連通,另一端的端面朝向本體14的底面。
[0030]作用導管2包括管體21、端面22、第一彈簧23,第一彈簧23套設于管體21,端面22與出口端配合,使管體內腔211與出口端連通。第一卡扣24套設于端面處的管體端,第一彈簧一端與第 ^扣相抵觸,其上第 ^鉤241設于出口端上方。
[0031]通氣開關3是一個壓力氣源的壓力和流量調節裝置。本實施例中,包括壓塊31、彈簧32、壓板33和按壓件34,彈簧套設于按壓件,壓塊31設于按壓件一端,且與壓板33之間留有間隙35。通氣連接管的管體41設于間隙35內,且其一端與入口端11連接。
[0032]定位件6包括壓桿61、第二彈簧62和連接頭63。連接頭設有連接腔體631,分別與入口端和管體連通,第二彈簧套設于壓桿。第二卡扣64套設于連接頭,其上第二卡鉤641設于入口端上方。
[0033]使用時,將止血劑容器由容置腔放入,并下壓。使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受壓并后退,并分別使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彈性形變。待止血劑容器完全置入容置腔,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分別受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作用回復,其上第一卡鉤和第二卡鉤分別位于出口端和入口端上方而使止血劑容器固定,止血劑可以從加料口加入。
[0034]將通氣連接管與壓力源(如:醫院中央供氧系統輸出端(400KPa)、醫用氧氣的氣體鋼瓶或壓縮空氣)連接,使具有壓力的氣體經通氣連接管連接的入口處進入止血劑容器內腔,經由另一端的端面噴出后,推動止血劑向出口運動,并經與出口連通的作用導管而將止血劑送出,即可使止血劑直接作用于創傷表面,通過調節氣壓即可對創傷表面施加恒定的作用力。
[0035]在醫務工作中,還會涉及不同的止血部位或要求,需要對作用導管的端部形狀進行調整。因此,為便于使用,還可包括角度成型模具,用于根據止血部位要求對作用導管的止血劑噴射端部自行進行彎折加工,以及額外的止血劑補充包裝,便于向容器內裝填止血劑。
[0036]將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裝置用于表皮組織、皮下組織、鼻竇、顱腦、胸腔及胸腔內臟器、肝臟及腹腔內臟器、腎臟及泌尿系統臟器等,即可實現快速、安全、有效的止血。例如:鼻腔噴射式止血實驗數據:噴射頭部距離出血點1.5-2cm,用40KPa-80KPa氣壓、局部出血點處受0.3KPa-0.8KPa壓力,均能在直視下看到創傷處得到有效地快速止血。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裝置,其特征是,包括 外殼體,包括容置腔; 通氣開關,包括按壓件、壓塊、彈簧和壓板,彈簧套設于按壓件,壓塊設于按壓件一端,且與壓板之間留有間隙; 通氣連接管,包括管體,管體設于間隙內; 止血劑容器,包括本體、入口端,加料口和出口端;本體置于容置腔內,其入口端一側與通氣連接管的一端連通,另一側的端面朝向本體的底面; 作用導管,管體、端面、第一彈簧,第一彈簧套設于管體,端面與出口端配合,使管體內腔與出口端連通; 定位件,包括壓桿、第二彈簧和連接頭;連接頭設有連接腔體,分別與入口端和管體連通,第二彈簧套設于壓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作用導管還包括第一卡扣,其套設于所述的端面處的所述的管體端,所述的第一彈簧一端與所述的第一卡扣相抵觸;所述的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卡鉤,設于所述的出口端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件還包括第二卡扣,套設于所述的連接頭;所述的第二卡扣包括第二卡鉤,設于所述的入口端上方。
4.一種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組件,其特征是,包括 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裝置; 角度成型模具,用于對作用導管的另一端根據止血部位要求自行進行彎折加工; 止血劑補充件,其內裝填止血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以可視方式進行創傷止血的組件,其特征是,還包括止血劑補充件,其內裝填止血劑。
【文檔編號】A61M31/00GK203539864SQ201320673907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8日
【發明者】楊玉民 申請人:浙江三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