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亞麻微生物快速脫膠溫水漚麻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漚麻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采用的溫水漚麻的方法是首先將原莖分為各個等級,然后將同一等級的原莖經過人工捆成每個三公斤左右的小捆,將捆好的亞麻原莖裝入漚麻池中裝載密度為95-100公斤/立方米,然后將漚麻池注滿清水浸泡四個小時(這稱為‘先水’或‘一遍水’),四個小時后將漚麻池中的水排凈,再將漚麻池用清水注滿(這稱為‘上溫水’或‘二遍水’),注滿后給漚麻池用蒸汽加溫至所需要的溫度(一般為30℃~37℃),在亞麻漚制過程中每天兩遍用蒸汽補溫(也叫補氣)至所要求的溫度。在判斷漚制終點時采用的是感官法,感官法主要就是指“抽莖法”(在麻莖的根部三分之一的位置將漚制完成的麻莖折斷,能夠將其中的木質部由纖維部中抽出為到達漚制終點)。上述方法存在的弊端是1.溫水漚麻的發酵周期時間長目前對于亞麻原料廠的亞麻原莖來說基本上是分為五個等級,其中每一個等級的漚制工藝都不是很一致,這主要體現在漚制溫度不同和漚制時間不同,而且各個原料廠的漚制工藝執行標準也不是很一致1-3等原莖的漚制溫度為33℃-35℃,漚制時間為110-124小時;4-5等原莖的漚制溫度為30℃-32℃,漚制時間為95-110小時。2.溫水漚麻的出麻率低。3.溫水漚麻生產的亞麻纖維強度低采用天然漚麻方法一、二等原莖所產纖維強度為170-180N,三等原莖所產纖維強度為160-170N,四、五等原莖所產纖維強度為130-150N。4.溫水漚麻所消耗的能耗較大漚麻生產需要使漚麻池內的溫度達到一定的溫度,實現這一條件工廠采用蒸汽補溫,這樣的話每天每個池子要補汽兩遍就要耗費大量的蒸汽,也就是要耗費大量的煤。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縮短亞麻的發酵周期、提高亞麻纖維的出麻率、提高亞麻纖維的強度、改善亞麻纖維質量、減少亞麻漚制中污水的亞麻微生物快速脫膠溫水漚麻方法,將菌種在30℃下用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活化24小時,活化后的菌種以漚麻容器中亞麻原莖重量的1%為接種量接入到漚麻容器中,此時亞麻原莖已經經過2~4小時溫水的浸泡,然后用清水加滿漚麻容器,并加溫至30℃~37℃,加溫的同時向漚麻池中加入46.3~92.6g/m3氯化鈉和92.6~129.6g/m3尿素,78-100個小時后,漚麻結束;前述菌種的制備過程如下漚麻液接種在富集培養基中,37℃靜止培養,24小時后,用無菌移液管吸取5mL菌液轉至另外裝有100mL富集培養基的三角瓶中培養24h,連續轉接2~3次,所加的果膠量隨著轉接次數逐漸增加;然后將菌液用平板稀釋法在分離培養基上涂布,37℃靜止培養48h,將獲得的單菌落保存后在分離培養基上利用“三區劃線”的方法反復純化后,即得到所述的菌種;前述活化用的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為按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瓊脂15g~20g、加水至1000mL的比例配制,pH 7.0~7.2,121℃滅菌30min;前述漚麻液接種的富集培養基按牛肉膏3g、蛋白胨4g、NaCl 5g、果膠3g~15g、加水至1000mL的比例配制,pH 7.0~7.2,112℃滅菌30min;前述涂布所用的分離培養基按果膠4g、蛋白胨4g、NaCl 5g、瓊脂15g~20g、加水至1000mL的比例配制,pH 7.0~7.2,112℃滅菌30min。使用本發明漚麻方法,可以對一等原莖由原來的出麻率17%提高至18.5%、對二等原莖由原來的出麻率15%提高至16.5%、對三等原莖由原來的出麻率13%提高至14%、對四等原莖由原來的出麻率10%提高至11%、對五等原莖由原來的出麻率8%提高至8.5%。在對巴彥亞麻有限公司的實際測試時得知,使用本發明的漚麻方法可以對全廠原莖的平均出麻率提高1%。使用本發明的漚麻方法可以使每一種原莖的強度提高20-30N。使用本發明的漚麻方法可以提高亞麻纖維的平均號1#。使用本發明的漚麻方法可以使漚麻過程縮短24小時,因此可以節省兩遍汽,從而達到節約能耗的目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方式
一將菌種在30℃下用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活化24小時,活化后的菌種以漚麻容器中亞麻原莖重量的1%為接種量接入到漚麻容器中,此時亞麻原莖已經經過2~4小時溫水的浸泡,然后用清水加滿漚麻容器,并加溫至30℃~37℃,加溫的同時向漚麻池中加入46.3~92.6g/m3氯化鈉和92.6~129.6g/m3尿素,78-100個小時后,漚麻結束;前述菌種的制備過程如下漚麻液接種在富集培養基中,37℃靜止培養,24小時后,用無菌移液管吸取5mL菌液轉至另外裝有100mL富集培養基的三角瓶中培養24h,連續轉接2~3次,所加的果膠量隨著轉接次數逐漸增加;然后將菌液用平板稀釋法在分離培養基上涂布,37℃靜止培養48h,將獲得的單菌落保存后在分離培養基上利用“三區劃線”的方法反復純化后,即得到所述的菌種;前述活化用的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為按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瓊脂15g~20g、加水至1000mL的比例配制,pH 7.0~7.2,121℃滅菌30min;前述漚麻液接種的富集培養基按牛肉膏3g、蛋白胨4g、NaCl 5g、果膠3g~15g、加水至1000mL的比例配制,pH 7.0~7.2,112℃滅菌30min;前述涂布所用的分離培養基按果膠4g、蛋白胨4g、NaCl 5g、瓊脂15g~20g、加水至1000mL的比例配制,pH 7.0~7.2,112℃滅菌30min。
本發明中漚麻所采用菌種,申請人將其取名為果膠酶產生菌HDYM-01,HDYM-02HDYM-01為好氧端生芽孢短桿菌,革蘭氏染色為紫色,陽性。菌落形態為圓形、菌落顏色乳白、菌落邊緣不整齊、菌落表面不光滑、隆起、不透明、菌落干燥。乙酰甲基甲醇(V.P)實驗陰性,產硫化氫實驗陽性,明膠液化陽性,硝酸鹽還原陰性,淀粉水解陰性,吲哚試驗陰性,糖發酵試驗產酸不產氣。
HDYM-02為兼性厭氧中生芽孢鏈桿菌,革蘭氏染色為紅色,陰性。菌落形態為圓形或橢圓、菌落顏色乳白、菌落邊緣整齊、菌落表面光滑、隆起、不透明、菌落濕潤。乙酰甲基甲醇(V.P)實驗陰性,產硫化氫實驗陽性,明膠液化陰性,硝酸鹽還原陽性,淀粉水解陽性,吲哚試驗陰性,糖發酵試驗產酸產氣。
根據以上菌株的形態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參照《伯杰氏細菌鑒定手冊》中規定,將好氧和兼性厭氧的產芽孢細菌都列入芽孢桿菌屬。HDYM-01菌株在好氧條件下生長良好,HDYM-02菌株在好氧和厭氧情況下均可生長,鑒于此,HDYM-01,HDYM-02菌株初步鑒定為芽孢桿菌屬。
在前述菌種活化之后可以進行擴大培養,其擴大培養過程為a.一級菌種培養將活化后的菌種用接種環分別接入裝有工業擴大培養基300mL的10個三角瓶中,每個瓶中用一個接種環的菌種,30℃培養24小時,使菌體數量達到1×108以上;b.二級菌種培養以a步驟中1%菌液的接種量接種到裝有工業擴大培養基300L的培養容器中,30℃培養24小時,使菌體數量達到1×108以上;c.三級種子培養再以b步驟中1%菌液的接種量接種到裝有工業擴大培養基3t的培養容器中,30℃培養24小時,即完成擴大培養過程;前述工業擴大培養基按玉米糖漿10mL,新鮮豆漿10mL,大粒鹽5g,尿素2g,加水至1000mL的比例配制,pH 7.0~7.2,112℃滅菌30min。
權利要求
1.一種亞麻微生物快速脫膠溫水漚麻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菌種在30℃下用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活化24小時,活化后的菌種以漚麻容器中亞麻原莖重量的1%為接種量接入到漚麻容器中,此時亞麻原莖已經經過2~4小時溫水的浸泡,然后用清水加滿漚麻容器,并加溫至30℃~37℃,加溫的同時向漚麻池中加入46.3~92.6g/m3氯化鈉和92.6~129.6g/m3尿素,78-100個小時后,漚麻結束;前述菌種的制備過程如下漚麻液接種在富集培養基中,37℃靜止培養,24小時后,用無菌移液管吸取5mL菌液轉至另外裝有100mL富集培養基的三角瓶中培養24h,連續轉接2~3次,所加的果膠量隨著轉接次數逐漸增加;然后將菌液用平板稀釋法在分離培養基上涂布,37℃靜止培養48h,將獲得的單菌落保存后在分離培養基上利用“三區劃線”的方法反復純化后,即得到所述的菌種;前述活化用的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為按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瓊脂15g~20g、加水至1000mL的比例配制,pH7.0~7.2,121℃滅菌30min;前述漚麻液接種的富集培養基按牛肉膏3g、蛋白胨4g、NaCl 5g、果膠3g~15g、加水至1000mL的比例配制,pH7.0~7.2,112℃滅菌30min;前述涂布所用的分離培養基按果膠4g、蛋白胨4g、NaCl 5g、瓊脂15g~20g、加水至1000mL的比例配制,pH 7.0~7.2,112℃滅菌30min。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亞麻微生物快速脫膠溫水漚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菌種活化之后進行擴大培養,其擴大培養過程為a.一級菌種培養將活化后的菌種用接種環分別接入裝有工業擴大培養基300mL的10個三角瓶中,每個瓶中用一個接種環的菌種,30℃培養24小時,使菌體數量達到1×108以上;b.二級菌種培養以a步驟中1%菌液的接種量接種到裝有工業擴大培養基300L的培養容器中,30℃培養24小時,使菌體數量達到1×108以上;c.三級種子培養再以b步驟中1%菌液的接種量接種到裝有工業擴大培養基3t的培養容器中,30℃培養24小時,即完成擴大培養過程;前述工業擴大培養基按玉米糖漿10mL,新鮮豆漿10mL,大粒鹽5g,尿素2g,加水至1000mL的比例配制,pH7.0~7.2,112℃滅菌30min。
全文摘要
亞麻微生物快速脫膠溫水漚麻方法,它涉及一種漚麻方法。現有的漚麻方法存在發酵周期長、出麻率低、亞麻纖維強度低、質量差的弊端。本發明的漚麻方法是將菌種在30℃下用果膠固體培養基活化24小時,活化后的菌種以漚麻容器中亞麻原莖重量的1%為接種量接入到漚麻容器中,此時亞麻原莖已經經過2~4小時溫水的浸泡,然后用清水加滿漚麻容器,并加溫至30℃~37℃,加溫的同時向漚麻池中加入46.3~92.6g/m
文檔編號D01C1/04GK1594675SQ200410043720
公開日2005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16日
發明者平文祥, 葛菁萍, 凌宏志, 賈樹彪, 宋剛, 趙丹, 潘廷慧 申請人: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