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零部件抓取用機械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零部件抓取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零部件抓取用機械臂。
【背景技術】
[0002]企業生產的盤類零件在存放或運輸時,為了節省空間,多采用將盤蓋堆疊放置的方法,然而堆放的盤蓋類零件,如法蘭或沖壓的盤蓋類零部件,堆疊放在一起后,由于法蘭質量較重,采用人工分離的方式勞動強度大,分離效率低,對搬移人員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尤其對于平面法蘭,疊放在一起的平面法蘭層與層之間沒有間隙,手工難以分離,為了方便使用者拿取零部件,需要將零部件放置在適當的高度范圍內,現有技術中采用人工將零部件分離后單獨放置在適當高度的專用架上,勞動強度大,同樣不利于勞動者的人身安全。
[0003]對于沖壓的板類零件同樣如此,由于沖壓的盤蓋類零件厚度較小,層與層之間的間隙微乎其微,采用手工分離的方式難度較大,不利于提高生產效率,且沖壓件鋒利的邊緣容易劃傷搬運者。
[0004]隨著企業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為了滿足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勞動者的勞動強度,保證生產安全的發展趨勢,人們需要一種能代替人工進行零部件抓取的機械設備,以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零部件抓取用機械臂。
[0006]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7]一種零部件抓取用機械臂,包括懸臂和漲盤,所述懸臂的一端設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內設有螺紋孔,使用時,連接塊可套在螺紋桿上,在螺紋桿的控制下上下移動,所述懸臂的另一端設有卡環,所述卡環下端面上設有連接套,所述漲盤包括上盤,所述連接套外側面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與上盤連接,所述卡環內卡有氣缸,所述氣缸的軸的下端穿過卡環,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套有錐頭,由于上盤套在連接套的外側面上,錐頭在上盤內上下移動時不會與連接套干涉,所述上盤上表面中部設有凸臺,所述凸臺內壁上設有與連接套配合的內螺紋,所述錐頭的外徑小于凸臺的內徑,以便錐頭在凸臺內順利移動,所述上盤的下表面設有與凸臺同軸的擋圈,所述擋圈的前、后、左、右側各設有一凹口,所述凹口內均設有一推桿,所述推桿內端均設有與錐頭配合的楔塊,推桿的外端均設有三角卡塊,推桿上套有彈簧,所述上盤下方設有與上盤同軸的下盤,所述三角卡塊位于擋圈外側,三角卡塊的高度小于上盤與下盤之間的距離,以便將三角卡塊收入上盤和下盤內,所述彈簧的內端壓在楔塊上,彈簧的外端壓在擋圈的內側面上。
[0008]所述錐頭和楔塊均由聚四氟乙烯制成,聚四氟乙烯之間的動摩擦系數為0.04,是常見材料中摩擦系數最小的,且聚四氟乙烯之間的摩擦系數在有無潤滑劑的情況下差別較小,推動穩定性高,楔塊的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大于45°,有利于進一步防止錐頭與楔塊間卡死。
[0009]所述三角卡塊的斜面向下,避免當上盤和下盤向下移動進入零部件的圓孔中時,三角卡塊卡在零部件的圓孔的邊上,當三角卡塊的斜面壓在零部件的圓孔邊緣處時,斜面將自適應滑入圓孔內,降低了對設備精度的要求,降低了設備生產成本,三角卡塊的外端設有適應零部件圓孔內表面的弧面,三角卡塊由耐磨的金屬制成,三角卡塊的外端經淬火處理,進一步提高三角卡塊的耐磨性。
[0010]所述下盤中央設有底孔,防止當錐頭穿過三角卡塊后抵到下盤上。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利用可在上盤和下盤內伸縮的三角卡塊對帶有圓孔的零部件進行卡緊,利用三角卡塊與圓孔內壁間的摩擦力,或將三角卡塊嵌入疊放的零部件間隙之間,對零部件進行分離和提升,代替了人工提升疊放的零部件,尤其對于重量較大的法蘭和疊層之間間隙較小的沖壓類零部件,降低了勞動者的勞動強度,保護了勞動者的人身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三角卡塊的斜面保證了上盤和下盤更容易進入疊放的零部件之間,降低了對設備的精度要求,節省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0015]圖3是圖2中I的放大圖;
[0016]圖4是本發明的上盤、楔塊、推桿、彈簧和三角卡塊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0017]圖5是本發明的上盤的立體圖;
[0018]圖6是本發明的氣缸、錐頭和上盤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0019]圖7是本發明的下盤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21]如圖1至圖7所示,一種零部件抓取用機械臂,包括懸臂I和漲盤2,所述懸臂I的一端設有連接塊3,所述連接塊3內設有螺紋孔4,使用時,連接塊3可套在螺紋桿上,在螺紋桿的控制下上下移動,所述懸臂I的另一端設有卡環5,所述卡環5下端面上設有連接套6,所述漲盤2包括上盤7,所述連接套6外側面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與上盤7連接,所述卡環5內卡有氣缸8,所述氣缸8的軸的下端穿過卡環5,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套有錐頭9,由于上盤7套在連接套6的外側面上,錐頭9在上盤7內上下移動時不會與連接套6干涉,所述上盤7上表面中部設有凸臺10,所述凸臺10內壁上設有與連接套6配合的內螺紋11,所述錐頭9的外徑小于凸臺10的內徑,以便錐頭9在凸臺10內順利移動,所述上盤7的下表面設有與凸臺10同軸的擋圈12,所述擋圈12的前、后、左、右側各設有一凹口 13,所述凹口13內均設有一推桿14,所述推桿14內端均設有與錐頭9配合的楔塊15,推桿14的外端均設有三角卡塊16,推桿14上套有彈簧17,所述上盤7下方設有與上盤7同軸的下盤18,所述三角卡塊16位于擋圈12外側,三角卡塊16的高度小于上盤7與下盤18之間的距離,以便將三角卡塊16收入上盤7和下盤18內,所述彈簧17的內端壓在楔塊15上,彈簧17的外端壓在擋圈12的內側面上。
[0022]所述錐頭9和楔塊15均由聚四氟乙烯制成,聚四氟乙烯之間的動摩擦系數為0.04,是常見材料中摩擦系數最小的,且聚四氟乙烯之間的摩擦系數在有無潤滑劑的情況下差別較小,推動穩定性較高,楔塊15的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大于45°,有利于進一步防止錐頭9與楔塊15間卡死。
[0023]所述三角卡塊16的斜面向下,避免當上盤7和下盤18向下移動進入零部件的圓孔中時,三角卡塊16卡在零部件的圓孔的邊上,當三角卡塊16的斜面壓在零部件的圓孔邊緣處時,斜面將自適應滑入圓孔內,降低了對設備精度的要求,降低了設備生產成本,三角卡塊16的外端設有適應零部件圓孔內表面的弧面19,三角卡塊16由耐磨的金屬制成,三角卡塊16的外端經淬火處理,進一步提高三角卡塊16的耐磨性。
[0024]所述下盤18中央設有底孔20,防止當錐頭9穿過三角卡塊16后抵到下盤18上。
[0025]具體使用步驟如下:在與連接塊配合的螺紋桿的帶動下,懸臂上下移動,同時氣缸的軸向內縮入,錐頭與楔塊解除接觸,楔塊放松,推桿在彈簧的作用下向內集中,推桿帶動三角卡塊收入上盤和下盤內,以便于上盤和下盤深入零部件上的通孔內,之后氣缸的軸伸出,錐頭推動楔塊和推桿將三角卡塊推出,卡在零部件上的通孔內壁上。
[0026]然后利用絲杠帶動懸臂和零部件向上移動。
[0027]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零部件抓取用機械臂,包括懸臂和漲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懸臂的一端設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內設有螺紋孔,所述懸臂的另一端設有卡環,所述卡環下端面上設有連接套,所述漲盤包括上盤,所述連接套外側面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與上盤連接,所述卡環內卡有氣缸,所述氣缸的軸的下端穿過卡環,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套有錐頭,所述上盤上表面中部設有凸臺,所述凸臺內壁上設有與連接套配合的內螺紋,所述錐頭的外徑小于凸臺的內徑,所述上盤的下表面設有與凸臺同軸的擋圈,所述擋圈的前、后、左、右側各設有一凹口,所述凹口內均設有一推桿,所述推桿內端均設有與錐頭配合的楔塊,推桿的外端均設有三角卡塊,推桿上套有彈簧,所述上盤下方設有與上盤同軸的下盤,所述三角卡塊位于擋圈外偵U,三角卡塊的高度小于上盤與下盤之間的距離,所述彈簧的內端壓在楔塊上,彈簧的外端壓在擋圈的內側面上,所述上盤下方設有與上盤同軸的下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部件抓取用機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錐頭和楔塊由聚四氟乙烯制成,楔塊的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大于4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部件抓取用機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卡塊的斜面向下,三角卡塊的外端設有弧面,三角卡塊由金屬制成,三角卡塊的外端經淬火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部件抓取用機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盤中央設有底孔。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零部件抓取用機械臂,包括懸臂和漲盤,懸臂的一端設有連接塊,連接塊內設有螺紋孔,懸臂的另一端設有卡環,卡環下端面上設有連接套,漲盤包括上盤,連接套與上盤連接,卡環內卡有氣缸,氣缸的軸的下端套有錐頭,上盤上表面中部設有凸臺,凸臺內壁上設有內螺紋,錐頭的外徑小于凸臺的內徑,上盤的下表面設有擋圈,擋圈的前、后、左、右側各設有一凹口,凹口內均設有一推桿。本發明利用三角卡塊與圓孔內壁間的摩擦力,或將三角卡塊嵌入疊放的零部件間隙之間,對零部件進行分離和提升,代替了人工提升疊放的零部件,尤其對于重量較大的法蘭和疊層間隙小的沖壓件,降低了勞動強度,保護了勞動者的人身安全。
【IPC分類】B25J15-00, B25J18-00
【公開號】CN104526715
【申請號】CN201410712604
【發明人】曹志剛
【申請人】蕪湖銀星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4月22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