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軸承激光打標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510081閱讀:34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軸承激光打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激光打標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軸承打標的激光打標裝置。
背景技術
軸承是機械裝置中的常用部件,作為軸承加工的一個環節,軸承端面往往需要打 上標記。現有技術中,軸承標記可通過電化學、氣動、噴碼等多種方式實現。但這幾種標記 方式均需要進行接觸打標,另外,氣動標記的方式需要的機械結構復雜,標記成本高;電化 學和噴碼標記的方式,其標記的質量低下,容易擦除,同時,容易造成環境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采用傳統標記方式在軸承標記過程中成本高、標 記質量低下、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構建一種軸承激光打標裝置,所述工作臺包括傳送并 承載軸承的承載傳送單元、驅動所述承載傳送單元的驅動單元,所述工作臺還包括用于軸 承限位的限位單元、以及安裝所述限位單元的機架,所述限位單元包括安裝在所述機架上 的限位板及設置在所述限位板上的滾動限位模塊。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滾動限位模塊為萬向滾珠。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工作臺還包括對軸承打標位置進行記錄 的打標位置記錄單元,所述打標位置記錄單元包括用于對打標位置記錄的記錄模塊以及連 接所述記錄模塊與所述待打標軸承的連接模塊,所述記錄模塊與所述激光打標控制系統連 接,將記錄信息返回所述激光打標控制系統,所述記錄模塊通過連接模塊與所述待打標軸 承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承載傳送單元包括承載模塊和傳送模塊, 所述承載模塊承載待打標軸承,所述傳送模塊通過移動將所述承載模塊的承載的待打標軸 承送到相應位置。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承載模塊包括滾動承載模塊及與滾動承載 模塊連接的第一鏈輪,所述第一鏈輪連接所述驅動單元的鏈輪。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滾動承載模塊包括主滾動筒和從滾動筒、 安裝主滾動筒的第一墊塊和第二墊塊,安裝從從滾動筒的第三墊塊和第四墊塊,安裝所述 第一墊塊和第二墊塊的第一轉接板,安裝所述第三墊塊和第四墊塊的第二轉接板,所述第 一轉接板和第二轉接板安裝在所述傳送模塊上。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傳送模塊包括用于傳送的第一導軌和第二 導軌,連接轉接板的第一滑塊、第二滑塊、第三滑塊和第四滑塊;所述第一導軌通過所述第 一滑塊與所述第一轉接板連接并通過所述第三滑塊與所述第二轉接板連接;所述第二導軌 通過所述第二滑塊與所述第一轉接板連接并通過所述第四滑塊與所述第二轉接板連接。
3[0011]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連接模塊包括與所述所述待打標軸承連接 的彈性轉動組件,所述彈性轉動組件與所述待打標軸承的圓形表面相切。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彈性轉動組件為彈性輪盤。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記錄模塊為編碼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采用限位單元對軸承進行限位,對于大型軸承端面打 標提供了方便。具體采用限位板和滾動限位模塊完成對大型軸承端面和徑向的限位,實現 以激光打標的方式對軸承端面的打標。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以激光打標的永久性、非接 觸、精度高,實現了軸承打標的質量高、成本高、無污染的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圖2為承載傳送單元結構圖。圖3為圖2的部分剖面圖。圖4為傳送模塊結構圖。圖5為打標位置記錄單元的部分結構圖。圖6為打標位置記錄單元的另一部分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是構建一種軸承激光打標裝置,包 括工作臺1和激光打標控制系統2,所述工作臺1包括傳送并承載軸承的承載傳送單元5、 驅動所述承載傳送單元的驅動單元4,所述工作臺還包括用于軸承限位的限位單元3,安裝 所述限位單元3的機架31,所述限位單元3包括安裝在所述機架31上的限位板32及設置 在所述限位板32上的滾動限位模塊33,所述承載傳送單元5將待打標的軸承傳送到所述限 位單元3,待打標的軸承7端面與所述限位板32相對并與貼在所述滾動限位模塊33上完成 限位,激光打標控制系統2控制對待打標的軸承7端面打標。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過程首先根據待打標軸承7的尺寸、打標位置,設置相關 參數并預調打標機的高度,同時調節好承載傳送單元5的位置。調節好相關位置后,將待打 標軸承7吊裝于所述承載傳送單元5上,通過所述承載傳送單元5的傳送將待打標軸承傳 送到限位單元3進行位置限定。限位單元3通過限位板32對待打標軸承7端面進行限位, 限位單元3通過滾動限位模塊33對待打標軸承7的徑向進行限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 施例中,所述滾動限位模塊33為多個萬向滾珠。本實用新型通過承載傳送單元5、限位單元 3的使用,將待打標軸承7傳送到位,然后再通過限位單元3對待打標軸承進行端面和徑向 的限位,實現了對大型軸承端面的打標。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的優選實施方式是所述承載傳送單元5包括承載模塊 和傳送模塊,所述承載模塊承載待打標軸承7,所述傳送模塊6通過移動將所述承載模塊的 承載的待打標軸承送到相應位置。具體來說所述承載模塊包括滾動承載模塊51及與滾動 承載模塊51連接的第一鏈輪52,所述第一鏈輪52連接所述驅動單元4的鏈輪41。所述滾 動承載模塊51包括主滾動筒511和從滾動筒512、安裝主滾動筒511的第一墊塊513和第二墊塊514,安裝從從滾動筒512的第三墊塊515和第四墊塊516,安裝所述第一墊塊513 和第二墊塊514的第一轉接板517,安裝所述第三墊塊515和第四墊塊516的第二轉接板 518,所述第一轉接板517和第二轉接板518安裝在所述傳送模塊上。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的具體實施過程所述承載模塊與所述驅動單元4通過第一 鏈輪52與所述驅動單元4的鏈輪41連接,由驅動單元4通過鏈輪41調節承載模塊上待打 標軸承7的位置。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承載模塊包括滾動承載模塊51及與滾動承載 模塊51連接的第一鏈輪52,所述第一鏈輪52連接所述驅動單元4的鏈輪41。所述滾動承 載模塊51包括主滾動筒511和從滾動筒512、安裝主滾動筒511的第一墊塊513和第二墊 塊514,安裝從從滾動筒512的第三墊塊515和第四墊塊516,安裝所述第一墊塊513和第 二墊塊514的第一轉接板517,安裝所述第三墊塊515和第四墊塊516的第二轉接板518, 所述第一轉接板517和第二轉接板518安裝在所述傳送模塊上。如圖3所示,其中,第一墊 塊513和第三墊塊515高于第二墊塊514和第四墊塊516,此時,待打標軸承7放在所述主 滾動筒511和所述從滾動筒512上后,待打標軸承7的打標端面向限位板32 —側傾斜,待 打標軸承7的打標端面緊貼在所述滾動限位模塊33上,實現限位調節。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是所述傳送模塊6包括用于傳送的第一 導軌67和第二導軌68,連接轉接板的第一滑塊661、第二滑塊662、第三滑塊663和第四滑 塊664 ;所述第一導軌67通過所述第一滑塊661與所述第一轉接板517連接并通過所述第 三滑塊663與所述第二轉接板518連接;所述第二導軌68通過所述第二滑塊662與所述第 一轉接板517連接并通過所述第四滑塊664與所述第二轉接板518連接。本發明中,所述 第一轉接板517通過第一滑塊661與第一導軌67連接,通過第二滑塊662與第二導軌68, 所述第二轉接板518通過第三滑塊663與第一導軌67連接,通過第四滑塊664與第二導 軌68連接,最終實現了第一轉接板517和第二轉接板518的連接。在傳送待打標的軸承7 時,通過連接轉接板的第一滑塊661、第二滑塊662、第三滑塊663和第四滑塊664在導軌上 的移動,從而帶動轉接板上的墊塊的移動,墊塊的移動再帶動主滾動筒511和/或從滾動筒 512的移動,從而帶動吊裝有主滾動筒511和從滾動筒512的待打標軸承7的移動,將所述 待打標軸承7傳送到位。所述主滾動筒511通過螺母座62固定在第一轉接板517上,所述 從滾動筒512也通過螺母座固定在第二轉接板518上,圖中未標識出。如圖4所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傳送模塊6還包括在第一轉接板517 上依次連接的軸承61,絲杠63、絲杠防轉件64以及手輪65,通過所述手輪65的轉動,帶動 連接的絲杠63以及軸承61,從而帶動主滾動筒511和從滾動筒512相反或相向方向移動以 適應多種規格的軸承。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工作臺1還包括對軸承打標位 置進行記錄的打標位置記錄單元8,所述打標位置記錄單元8包括用于對打標位置記錄的 記錄模塊85以及連接所述記錄模塊85與所述待打標軸承的連接模塊,所述記錄模塊85與 所述激光打標控制系統2連接,所述記錄模塊85采集打標位置信息后將打標位置信息返回 所述激光打標控制系統2,所述激光打標控制系統2完成對軸承多個位置的打標。本發明的 具體實施例中,所述記錄模塊85為編碼器,所述記錄模塊85安裝在所述安裝座82上并采 用鎖緊件84鎖緊,銷釘81將所述所述記錄模塊85固定。如圖6所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模塊包括與所述所述待打標軸
5承連接的彈性轉動組件83,所述彈性轉動組件83與所述待打標軸承7的圓形表面相切。本 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中,還包括與第二轉接板518連接的調節架87,通過調節架87上調節將 連接的第二轉接板518在上下位置移動,同時,在第一轉接板517也設置有調節架裝置,圖 中未標識出來。兩組調節架裝置將第一轉接板517和第二轉接板518在上下位置調節移動, 從而實現對主滾動筒511和從滾動筒512在上下位置的調節,以便對多種規格的軸承進行 打標。同時還包括固定調節架87的固定支架88。本實用新型中,還在彈性轉動組件83內 側設置彈簧86,所述彈簧86為了使本部分的彈性更好,以更好地探測打標位置信息。本實 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彈性轉動組件83為彈性輪盤。本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實施過程是首先,借助第一墊塊513和第三墊塊515 高于第二墊塊514和第四墊塊516,使得待打標軸承7向一側傾斜,端面緊貼于數個萬向滾 珠,待打標軸承7的外圓與彈性輪盤83相切并緊密貼合;接著進行微調,確定首個標記位 置;打標時,所述記錄模塊85與彈性輪盤83相連接并與打標控制系統2電氣連接,故可記 錄標記軌跡,因此通過設置相關參數,經由打標控制系統2驅動電機4運轉,進而依次帶動 主滾動筒511、從滾動筒512和待打標軸承7轉動,最終完成多個位置的標記。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 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 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軸承激光打標裝置,包括工作臺和激光打標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包括傳送并承載軸承的承載傳送單元、驅動所述承載傳送單元的驅動單元,所述工作臺還包括用于軸承限位的限位單元、以及安裝所述限位單元的機架,所述限位單元包括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限位板及設置在所述限位板上的滾動限位模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軸承激光打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限位模塊為萬向滾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軸承激光打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還包括對軸承打 標位置進行記錄的打標位置記錄單元,所述打標位置記錄單元包括用于對打標位置記錄的 記錄模塊以及連接所述記錄模塊與所述待打標軸承的連接模塊,所述記錄模塊與所述激光 打標控制系統連接,將記錄信息返回所述激光打標控制系統,所述記錄模塊通過連接模塊 與所述待打標軸承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軸承激光打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傳送單元包括承 載模塊和傳送模塊,所述承載模塊承載待打標軸承,所述傳送模塊通過移動將所述承載模 塊的承載的待打標軸承送到相應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軸承激光打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模塊包括滾動承載 模塊及與滾動承載模塊連接的第一鏈輪,所述第一鏈輪連接所述驅動單元的鏈輪。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軸承激光打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承載模塊包括主滾 動筒和從滾動筒、安裝主滾動筒的第一墊塊和第二墊塊,安裝從從滾動筒的第三墊塊和第 四墊塊,安裝所述第一墊塊和第二墊塊的第一轉接板,安裝所述第三墊塊和第四墊塊的第 二轉接板,所述第一轉接板和第二轉接板安裝在所述傳送模塊上。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軸承激光打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模塊包括用于傳送 的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連接轉接板的第一滑塊、第二滑塊、第三滑塊和第四滑塊;所述第 一導軌通過所述第一滑塊與所述第一轉接板連接并通過所述第三滑塊與所述第二轉接板 連接;所述第二導軌通過所述第二滑塊與所述第一轉接板連接并通過所述第四滑塊與所述 第二轉接板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軸承激光打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模塊包括與所述所 述待打標軸承連接的彈性轉動組件,所述彈性轉動組件與所述待打標軸承的圓形表面相 切。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軸承激光打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轉動組件為彈性輪ο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軸承激光打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記錄模塊為編碼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激光打標裝置,所述工作臺包括傳送并承載軸承的承載傳送單元、驅動所述承載傳送單元的驅動單元,所述工作臺還包括用于軸承限位的限位單元、以及安裝所述限位單元的機架,所述限位單元包括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限位板及設置在所述限位板上的滾動限位模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以激光打標的永久性、非接觸、精度高,實現了軸承打標的質量高、成本高、無污染的效果。
文檔編號B41F17/16GK201645972SQ20102014952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30日
發明者彭維東, 李劍鋒, 王曉聰, 范志南, 高云峰 申請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