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模具領域,尤其是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模具中邊模找點裝置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對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的冷卻點找準非常重要,冷卻點的找點偏差,會帶來輪轂產品的報廢。在傳統的模具加工過程中,現有的熱節的冷卻點的找點過程,主要采用如下方法:借助孔間的弦長從型腔壁上找點,正面用手電鉆Φ5的通孔,穿透背腔,再堵焊Φ5的孔。該方法需要在模具上鉆孔對模具使用壽命產生嚴重的影響;同時,在Φ5孔周邊會開裂,同時對加工操作不便,模具的正面的位置保證了,但背腔的位置點就難保證,完全掌握在操作者的技術,具有很強的隨機性。另一種方法是在小立銑機臺上來實現,借助小立銑的分度頭,找正分中邊模,根據角度打孔,但是該方法操作不方便,而且操作時間長,局限于小尺寸的邊模,無法應用大型模具的使用,同時生產效率較低。
可見,對于現有技術缺少簡單易操作的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的缺陷,同時為了實現精確找點、適合于工業化生產的需求,屬于輪轂模具加工領域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包括垂直連接桿(1)、橫向連接桿(2)、第一平墊(3)、第一鎖緊螺絲(4)、樣沖(5)、第二鎖緊螺絲(6)、第二平墊(7)、主桿(8)、角度規(9)、直尺規(10)、軸(11)、軸承(12);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連接桿(2)一端有T字臺階,臺階內設有螺紋孔,第一鎖緊螺絲(4)通過第一平墊(3)將橫向連接桿(2)與垂直連接桿(1)裝配,并且可通過第二鎖緊螺絲松緊調節橫向連接桿(2)在垂直連接桿(1)上的位置,所述T字臺階一側設置有安裝樣沖(5)的通孔;所述垂直連接桿(1)上設置有刻度線,一端有T字臺階,臺階內設有螺紋孔,所述主桿(8)上設有長槽(13),垂直連接桿通過第二鎖緊螺絲與主桿裝配連接,并且可通過第二鎖緊螺絲松緊調節在主桿上的長槽內上下可調;所述角度規(9)和直角規(10)上均設置有刻度線,角度規的兩端固定于直角規上;所述主桿(8)一端設有通孔通過軸(11)和軸承(12)與角度規在直角規上的兩個連接點之間的中點連接孔相連,并且主桿(8)以軸(11)為圓心在角度規的平面上進行左右旋轉運動。
所述的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優選的,所述角度規(9)為半圓形。
所述的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優選的,所述直角規(10)底部設有臺階,所述臺階面跟軸承(12)在直角規上的連接孔的中心線的面位于同一水平線上。
所述的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優選的,所述直角規(10)的兩端裝有直螺紋桿(14),直螺紋桿上分別裝有鎖緊塊(15),鎖緊塊上設有第三鎖緊螺絲(16)。
所述的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優選的,所述樣沖(5)位于主桿(8)橫向連接桿之間的一側,并且圓錐型釘狀工件。
所述的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優選的,所述的樣沖(5)為T8頂針。
所述的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優選的,所述直角規上的刻度對稱設置于角度規的兩側。
本發明的所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如上所述的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完成。
有益效果:本發明涉及的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根據邊模所需冷卻孔的位置,通過搭橋原理,設計了本發明的找點裝置,該找點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通過主桿8上的方槽設計,實現垂直連接桿的上下移動,適用于不同輪轂模具的使用。
本發明涉及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在直角規的兩端進一步設置有距離可調的左右鎖緊塊15,在鎖緊塊上設置螺絲進一步提高了裝置找點過程中的穩定性,進一步提高操作的簡便性。
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解決了找點的難度,在保證孔的位置精度要求上簡化了工序,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正視圖;
圖2: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縮略正視圖;
圖3: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側視圖;
圖4:找點裝置側繪邊模點的擺放正視圖;
圖5:找點裝置側繪邊模點的擺放側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垂直連接桿(1)、橫向連接桿(2)、第一平墊(3)、第一鎖緊螺絲(4)、樣沖(5)、第二鎖緊螺絲(6)、第二平墊(7)、主桿(8)、角度規(9)、直尺規(10)、軸(11)、軸承(12)、長槽(13)、直螺紋桿(14)、鎖緊塊(15)和第三鎖緊螺絲(1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所述的鋁合金輪轂重力鑄造邊模熱節冷卻點找點裝置,包括垂直連接桿(1)、橫向連接桿(2)、第一平墊(3)、第一鎖緊螺絲(4)、樣沖(5)、第二鎖緊螺絲(6)、第二平墊(7)、主桿(8)、角度規(9)、直尺規(10)、軸(11)、軸承(12);所述橫向連接桿(2)一端有T字臺階,臺階內設有螺紋孔,第一鎖緊螺絲(4)通過第一平墊(3)將橫向連接桿(2)與垂直連接桿(1)裝配,并且可通過第二鎖緊螺絲松緊調節橫向連接桿(2)在垂直連接桿(1)上的位置,所述T字臺階一側設置有安裝樣沖(5)的通孔;所述垂直連接桿(1)上設置有刻度線,一端有T字臺階,臺階內設有螺紋孔,所述主桿(8)上設有長槽(13),垂直連接桿通過第二鎖緊螺絲與主桿裝配,并且可通過第二鎖緊螺絲松緊在主桿上的長槽內上下可調;所述角度規(9)和直角規(10)上均設置有刻度線,角度規的兩端固定于直角規上;所述主桿(8)一端設有通孔通過軸(11)和軸承(12)與角度規在直角規上的兩個連接點之間的中點連接孔相連,并且主桿(8)以軸(11)為圓心進行左右旋轉運動。所述角度規(9)為半圓形。所述直角規(10)底部設有臺階,所述臺階面跟軸承(12)在直角規上的連接孔的中心線的面位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直角規(10)的兩端裝有直螺紋桿(14),直螺紋桿上分別裝有鎖緊塊(15),鎖緊塊上設有第三鎖緊螺絲(16)。所述樣沖(5)位于主桿(8)橫向連接桿之間的一側,并且圓錐型釘狀工件。優選的,所述的樣沖(5)為T8頂針。
根據邊模所需冷卻孔的位置,借助搭橋原理,垂直連接桿(1)、橫向連接桿(2)和主桿(8)可調所需的距離,樣沖(5)在橫桿(2)內可來回移動,主桿(8)靠軸承15左右旋轉,通過直尺規(10)的臺階緊靠邊模端面,根據所對應的直徑分中直尺(10)到相應的尺寸找中心,靠兩邊的第三鎖緊螺絲(16)固定,根據邊模的背腔距離,調整垂直連接桿(1)的位置,并根據孔的高度,調整橫向連接桿(2)的距離,根據孔的角度擺好主桿(8)到相應的位置,敲打樣沖(5)在橫桿上移動,樣沖頂尖把邊模頂個點,這點就是需要準確的點,完成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