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滅蟲增效農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農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滅蟲增效農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我國作為人口第一大國,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糧食安全問題至關重要。通過農藥控制病蟲草害是確保農業高產、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農藥行業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行業發展較快,目前我國已成為全國最大農藥生產國。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藥使用率仍處于較低水平,我國單位耕地面積農藥消費量為8.6美元/公頃,約為美國的1/4,韓國的1/7,約為法國的1/15,日本的1/18,國內農藥行業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其中,農藥制劑以其高利潤率和前景優勢在近幾年吸引著大量行業新進入者。 我國的農藥市場處于嚴重過剩狀態,許多企業不能正常運行。以草甘膦原藥市場為例,目前仍一蹶不振,80%的草甘膦企業的生產裝置處于限產或停產狀態。鑒于農藥制劑盈利水平顯著高于原藥,許多農藥原藥企業漸趨向制劑方向突破。主要是指用來防治危害農林牧業生產的有害生物(害蟲、害螨、線蟲、病原菌、雜草及鼠類)和調節植物生長的化學藥品,但通常也把改善有效成分物理、化學性狀的各種助劑包括在內。
[0003]農藥指用于消滅、控制危害農作物的害蟲、病菌、鼠類、雜草及其他有害動植物和調節植物生長的藥物。按其用途可分為殺蟲劑、殺螨劑、殺線蟲劑、殺軟體動物劑、殺鼠劑、除草劑、脫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農藥用途廣泛,其中以殺蟲劑品種最多,用量最大。由于長期單一依賴于使用某一類型的殺蟲劑,害蟲容易產生抗藥性,致使化學殺蟲劑的用藥量急劇增加,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大量殺滅害蟲的天敵和污染環境,導致害蟲的猖獗危害。
[0004]因此如何生產一種滅蟲增效農藥制劑,具有優良的殺蟲活性,對大部分農業害蟲都有效,用量低,在環境中很快降解,不傷害天敵及其它非靶標生物,是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滅蟲增效農藥制劑,具有優良的殺蟲活性,能提供作物所需的氮元素,用量低,在環境中容易降解。
[0006]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滅蟲增效農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組分按照重量份組成如下:
藻酸丙二醇酯8-10份、甲烯氟蟲腈3-5份、抑食肼3-5份、木質素磺酸鈉0.3-0.5份、聚醋酸乙烯酯0.6-0.8份、尿素2-4份、復硝酚鈉0.02-0.04份、油酸3_6份、甲苯20-30份。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制得的農藥制劑混配合理,可有效提高殺蟲效率,能拓寬藥劑的使用范圍,穩定性好,能延長持效期。
[0008]2、本發明的農藥制劑對害螨的抗性治理有重要作用,混劑的用藥量降低,在藥效提聞的如提下降低了生廣成本。
[0009]3、本發明屬于環保型農藥,通過添加尿素能刺激作物的生長,補充作物所需要的氮元素,在環境中容易降解,應用前景廣闊。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實施例1
一種滅蟲增效農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組分按照重量份組成如下:
藻酸丙二醇酯8份、甲烯氟蟲腈3份、抑食肼3份、木質素磺酸鈉0.3份、聚醋酸乙烯酯0.6份、尿素2份、復硝酚鈉0.02份、油酸3份、甲苯20份。
[0011]實施例2
一種滅蟲增效農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組分按照重量份組成如下:
藻酸丙二醇酯9份、甲烯氟蟲腈4份、抑食肼4份、木質素磺酸鈉0.4份、聚醋酸乙烯酯0.7份、尿素3份、復硝酚鈉0.03份、油酸5份、甲苯25份。
[0012]實施例3
一種滅蟲增效農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組分按照重量份組成如下:
藻酸丙二醇酯10份、甲烯氟蟲腈5份、抑食肼5份、木質素磺酸鈉0.5份、聚醋酸乙烯酯0.8份、尿素4份、復硝酚鈉0.04份、油酸6份、甲苯30份。
【主權項】
1.一種滅蟲增效農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組分按照重量份組成如下:藻酸丙二醇酯8-10份、甲烯氟蟲腈3-5份、抑食肼3-5份、木質素磺酸鈉0.3-0.5份、聚醋酸乙烯酯0.6-0.8份、尿素2-4份、復硝酚鈉0.02-0.04份、油酸3_6份、甲苯20-30份。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滅蟲增效農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組分按照重量份組成如下:藻酸丙二醇酯8-10份、甲烯氟蟲腈3-5份、抑食肼3-5份、木質素磺酸鈉0.3-0.5份、聚醋酸乙烯酯0.6-0.8份、尿素2-4份、復硝酚鈉0.02-0.04份、油酸3-6份、甲苯20-30份。本發明制得的農藥制劑混配合理,可有效提高殺蟲效率,能拓寬藥劑的使用范圍,穩定性好,能延長持效期,混劑的用藥量降低,在藥效提高的前提下降低了生產成本,通過添加尿素能刺激作物的生長,補充作物所需要的氮元素,在環境中容易降解,應用前景廣闊。
【IPC分類】A01N37-28, C05G3-00, C05G3-02, A01P7-02, A01N47-02
【公開號】CN104710229
【申請號】CN201310680038
【發明人】孫壽浩
【申請人】孫壽浩
【公開日】2015年6月17日
【申請日】2013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