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生物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接枝淀粉的制備方法及應用,更具體地,涉及利用電Fenton法制備接枝淀粉。
背景技術:
: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單一類型的糖單元組成的多糖,可以分為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淀粉的分子式為(C6Hl0O5)n,n為聚合度,C6Hl0O5為脫水葡萄糖單元。淀粉使用時性能會受到溫度、機械剪切作用、pH值、鹽類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不同的使用場合要求淀粉具有不同的特性,只有適應了這些應用要求,淀粉才能得到廣泛應用。為了提高淀粉的性能,拓寬其應用范圍,有必要對其進行結構改性。淀粉化學變性方法有:酸解、氧化、接枝共聚、醚化、酯化、交聯復合變性等。淀粉的接枝共聚物是一類新型的高分子材料,以親水的、半剛性鏈的淀粉大分子為骨架,與烯類單體接枝共聚,引入不同官能團和調節親水-親油鏈段結構的比例,可以得到目標產物的聚合物。淀粉的接枝共聚物在高分子絮凝劑、高吸水材料、造紙工業助劑、油田化學材料、可降解地膜和塑料等方面的實際應用中有優異的性能。淀粉是部分結晶的高聚物,未經處理的原淀粉與單體接枝共聚時,由于緊密結構內部的分子鏈難以伸張,發生接枝聚合的活性位置少,反應只發生在顆粒的表面,且主要發生在淀粉的無定形區,接枝共聚反應速率低。因此,在淀粉與單體接枝反應前,一般對淀粉進行機械、糊化、氧化、酸解、酶解、熱處理、輻射等預處理,破壞淀粉的結晶區以提高淀粉接枝共聚的反應速率與接枝效率,改善接枝共聚物的性能。中國專利CN101177457B將淀粉置于60Co輻照場內,在空氣條件下進行輻照,輻照劑量為4-15kGy,得預輻照淀粉,將雙氰胺-甲醛樹脂溶液噴到預輻照淀粉上,混合均勻,得混合物;將混合物置于60Co輻照場內,在空氣條件下進行輻照,輻照劑量為4-15kGy,得輻照混合物,再將輻照混合物在高溫條件下或微波條件下反應,該方法對設備要求高,經預處理后的淀粉接枝率為0.95%-1.4%。中國專利CN103059225B公開了一種接枝變性淀粉漿料的生產方法,首先采用超聲波處理器對原淀粉乳進行超聲預處理,隨后在體系中加入丙烯酸類混合接枝單體,插入輝光放電電極,進行輝光放電,引發體系中的接枝共聚反應,關閉電源,保持反應體系溫度為35-50℃,聚合反應2-3h,得到疏松的接枝淀粉,接枝率為16.6%-19.4%。李林等采用稀鹽酸酸解玉米淀粉后與丙烯酸接枝共聚,接枝率為5.14%。中國專利CN101735392B將玉米淀粉預糊化后,玉米原淀粉100份,丙烯酸20-25份,二甲基亞砜0.01-0.02份,自來水1000份在反應釜中攪拌均勻,加入甲基丙烯酸丁酯41-50份,過硫酸鉀2-8份,充分攪拌均勻后,裝入陶瓷反應釜內,并置于微波爐場中,在160-180W微波功率下,進行接枝共聚反應,微波輻射方式為間歇式,每輻射3.5-4.0min后,把陶瓷反應釜拿出來攪拌2-3min,共進行4-5次輻射,3-4次攪拌,完成接枝反應,聚合物分離后即得,接枝率為17.51%-20.1%,接枝效率為52.21%-69.0%。王承學等以過硫酸銨為引發劑,以α-淀粉酶為淀粉降解劑,進行了酶解淀粉與醋酸乙烯酯單體的接枝共聚研究,接枝率為11.7%-30.9%,接枝效率為19.7%-65.9%。現有技術公開的方法存在著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低的問題,因此,提供一種新的淀粉改性方法很有意義。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接枝淀粉的制備方法,具有易于工業化,接枝率、接枝效率高,環境污染小的特點。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接枝淀粉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配制的淀粉乳懸浮液加入設有陰、陽極的電解槽中,調節所述淀粉乳懸浮液的pH值為酸性,按照4.0-8.0L氧氣/L淀粉乳懸浮液的量向陰極通入氧氣,并控制陰極的電流密度為10-15mA/cm2,在此條件下對淀粉進行電解;(2)向步驟(1)的反應體系中滴加接枝單體進行接枝反應,滴加時,調整氧氣通入量為2.0-8.0L/L淀粉乳懸浮液,陰極電流密度為5-10mA/cm2;(3)反應結束后,過濾步驟(2)的反應液,取濾餅,水洗、抽提、干燥后,即得接枝淀粉。本發明的步驟(1)采用電Fenton法對淀粉進行預處理,電Fenton法產生的羥基自由基能夠快速攻擊淀粉分子,破壞淀粉的結晶區,使淀粉分子的分子鏈得以伸張,裸露更多可發生接枝聚合的反應位點;步驟(2)中,繼續采用電Fenton條件,產生的羥基自由基主要作為引發劑引發接枝聚合反應,即,產生的羥基自由基與淀粉分子中糖基環中碳原子上的氫原子反應,產生能夠與接枝單體反應的淀粉分子自由基。同時,本發明通過滴加的方式將接枝單體加入反應體系中,接枝單體進入體系中后迅速與產生的淀粉分子自由基發生接枝聚合反應,有效避免了接枝單體自身聚合反應的發生,可降低均聚物的產生。其中,所述淀粉乳懸浮液以體積百分比為5-30%的甲醇水溶液或乙醇水溶液為溶劑。所述“5-30%”指的是甲醇水溶液或乙醇水溶液中甲醇或乙醇的體積百分含量。優選地,所述淀粉乳懸浮液的質量濃度為10-40%。研究發現,本發明的電Fenton法條件對質量濃度10%-40%范圍內的淀粉乳懸浮液具有良好的接枝效果,濃度高于該范圍時,淀粉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較低;濃度低于該范圍時,所得到的接枝淀粉中均聚物含量較高。優選地,所述淀粉乳懸浮液的pH值為2-4,進一步優選為3。優選地,步驟(1)的體系中還可加入電解質以促進電解反應的進行,所述電解質優選為硫酸鈉和/或氯化鈉,電解質在體系中的濃度以達到0.1-1.0mol/L為宜。優選地,步驟(1)中,電解的時間為30-60min。優選地,步驟(2)中,所述接枝單體選自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酸鹽、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丁二烯、苯乙烯、丁烯二酸二甲酯、丁烯二酸二辛酯、丁烯二酸二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中的一種或幾種。其中,所述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庚酯、丙烯酸辛酯種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將接枝單體溶于溶劑中后形成接枝單體溶液再進行滴加,所述溶劑選自甲醇、乙醇、水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接枝單體溶液的質量百分比為10-60%。優選地,步驟(2)中,接枝單體的加入量為配制淀粉乳懸浮液所用淀粉重量的1-3倍。優選地,步驟(2)中,接枝單體滴加結束后,繼續反應60-120min以促進反應充分進行。優選地,步驟(2)的接枝反應在20-40℃條件下進行。優選地,步驟(1)和步驟(2)的操作在攪拌條件下進行,攪拌狀態有助于淀粉分子更充分的與羥基自由基接觸,還能夠促進接枝反應的進行。攪拌速度優選為100-600rpm。優選地,步驟(3)中,采用C3-10酮類溶劑、水或N,N-二甲基甲酰胺為抽提溶劑對所得接枝淀粉進行抽提處理以除去粗產中的均聚物。其中,所述C3-10酮類溶劑選自丙酮、丁酮、戊酮中的至少一種。優選地,本發明所述陽極的材質為鐵,所述陰極的材質為石墨。陰極材質進一步優選為多孔石墨。在生產過程中,可以采用曝氣裝置向電解槽中鼓入氧氣。優選地,采用含有至少一個通氣孔的曝氣裝置向所述陰極通入氧氣,通氣孔的數量依據電解的規模而定,即當電解的淀粉乳懸浮液量大時,可采用多個通氣孔同時鼓入氧氣的方式。多個通氣孔同時鼓氣有助于氧氣均勻分布在陰極極片周圍均勻產生羥基自由基。進一步優選地,每個通氣孔中氧氣的通入速度為0.2-1.0L/min(優選0.6-0.8L/min,最優選0.7L/min)。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用空氣替代氧氣同樣可以實現上述目的,在具體應用時,可采用增大空氣通入量的手段達到與通入純氧氣量相同的目的。本發明所述淀粉選自綠豆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馬鈴薯淀粉、麥類淀粉、菱角淀粉、藕淀粉、玉米淀粉、蠟質玉米淀粉、大米淀粉、糯米淀粉中的一種。其中,所述麥類淀粉具體為小麥淀粉、大麥淀粉、燕麥淀粉、蕎麥淀粉。特別地,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對玉米淀粉具有最佳的接枝效果。作為本發明較佳的技術方案,包括如下步驟:(1)將淀粉加入體積百分比為10-30%的甲醇水溶液或乙醇水溶液中配制成質量濃度為10%-40%的淀粉乳懸浮液,并調節所述淀粉乳懸浮液的pH值為2-4;(2)將步驟(1)配制好的原料加入設有陰、陽極的電解槽中,按照4.0-8.0L氧氣/L淀粉乳懸浮液的量向陰極通入氧氣,并控制陰極電流密度為10-15mA/cm2,攪拌反應30min-60min;(3)向步驟(2)的反應體系中滴加接枝單體進行接枝反應,滴加時,控制氧氣通入量為2.0-8.0L/L淀粉乳懸浮液,陰極電流密度為5-10mA/cm2,滴加完畢后,繼續反應60min-120min,停止通電通氣;(4)過濾反應液,對所得濾餅進行水洗、抽提、干燥后,即得所述接枝淀粉。研究發現,與現有制備方法得到的接枝淀粉相比,本發明制備得到的接枝淀粉具有更佳的吸水效果或成膜性能,因此,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任一制備方法得到的接枝淀粉在制備吸水材料或膜材料中的應用。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上述各優選條件,可以相互組合,即得本發明各較佳實施例。本發明具有如下積極效果:本發明采用電Fenton法對淀粉進行預處理和接枝處理,接枝率可達69.2%,接枝效率可達87.6%,且均聚物含量低;同時,該方法工藝操作和后處理簡單,省時高效,反應條件溫和,對環境污染小,有利于擴大規模生產。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涉及到的原料或試劑均為已知物質,涉及到的操作如無特殊說明均為本領域常規操作。實施例1一種接枝玉米淀粉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2kg玉米淀粉,分散于18L甲醇-水溶液(甲醇與水的體積比為10:90)中,制成濃度為10.19%的玉米淀粉乳懸浮液,裝入體積為24L的電解槽中,稱取255.6g硫酸鈉(0.1mol/L)溶解于玉米淀粉乳懸浮液中,用1mol/L硫酸調節玉米淀粉乳懸浮液的pH為3。以30cm×30cm鐵絲網為陽極,30cm×30cm多孔石墨為陰極,兩極間距離為5cm,通入14V直流電(陰極電流密度為14mA/cm2),并用曝氣裝置以0.7L/min的速度通入氧氣(曝氣裝置含兩個通氣孔,兩個通氣孔同時鼓入氧氣),每升玉米淀粉乳懸浮液通入氧氣的量約為4.67L,攪拌器以250rpm的速度攪拌,反應60min;(2)調整氧氣通入量為5.06L/L淀粉乳懸浮液,陰極電流密度為8mA/cm2,其他條件不變,向電解槽中滴加3kg丙烯腈(丙烯腈事先溶于6L無水甲醇中),控制滴加速度,30min滴加完畢,室溫條件下繼續反應100min,停止通電通氣;(3)過濾反應液,將所得濾餅用水洗滌后得粗品,以N,N-二甲基甲酰胺為抽提溶劑,對粗品進行抽提處理以除去均聚物,干燥后,即得接枝玉米淀粉純品。實施例2一種接枝馬鈴薯淀粉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3kg馬鈴薯淀粉,分散于17L乙醇-水溶液(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15:85)中,制成濃度為15.42%的馬鈴薯淀粉乳懸浮液,裝入體積為24L的電解槽中,稱取193.12g硫酸鈉(0.08mol/L)溶解于馬鈴薯淀粉乳懸浮液中,用1mol/L硝酸調pH至3。以30cm×30cm鐵絲網為陽極,30cm×30cm多孔石墨為陰極,兩極間距離為6cm,通入12V直流電(陰極電流密度為12mA/cm2),并用曝氣裝置以0.6L/min的速度通入氧氣(曝氣裝置含三個通氣孔,三個通氣孔同時鼓入氧氣),每升淀粉溶液通入氧氣的量約為5.29L,攪拌器以250rpm的速度攪拌,反應50min;(2)調整氧氣通入量為4.24L/L馬鈴薯淀粉乳懸浮液,陰極電流密度為7mA/cm2,其他條件不變,向電解槽中滴加3kg丙烯酸(丙烯酸事先溶于6L無水乙醇中),控制滴加速度,30min滴加完畢,室溫條件下繼續反應90min,停止通電通氣;(3)過濾反應液,將所得濾餅用水洗滌后,經干燥,即得馬鈴薯接枝淀粉純品。實施例3一種接枝木薯淀粉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4kg木薯淀粉,分散于16L甲醇-水溶液(甲醇與水的體積比為20:80)中,制成濃度為20.69%的木薯淀粉乳懸浮液,裝入體積為24L的電解槽中,稱取272.64g硫酸鈉(0.12mol/L)溶解于木薯淀粉乳懸浮液中,用1mol/L硫酸調pH至3。以30cm×30cm鐵絲網為陽極,30cm×30cm多孔石墨為陰極,兩極間距離為5cm,通入13V直流電(陰極電流密度為13mA/cm2)并用曝氣裝置以0.5L/min的速度通入氧氣(曝氣裝置含三個通氣孔,三個通氣孔同時鼓入氧氣),每升淀粉溶液通入氧氣的量約為3.75L,攪拌器以250rpm的速度攪拌,反應40min;(2)調整氧氣通入量為4.06L/L木薯淀粉乳懸浮液,陰極電流密度為8mA/cm2,其他條件不變,滴加4kg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事先溶于10L去離子水中),控制滴加速度,30min滴加完畢,室溫條件下繼續反應100min,停止通電通氣;(3)過濾反應液,將所得濾餅用水洗滌后,經干燥,即得接枝淀粉純品。實施例4一種接枝馬鈴薯淀粉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7kg馬鈴薯淀粉,分散于12L乙醇-水溶液(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30:70)中,制成濃度為38.38%的馬鈴薯淀粉乳懸浮液,裝入體積為24L的電解槽中,稱取102.24g硫酸鈉(0.06mol/L)溶解于馬鈴薯淀粉乳懸浮液中,用1mol/L硝酸調pH至3,以30cm×30cm鐵絲網為陽極,30cm×30cm多孔石墨為陰極,兩極間距離為5cm,通入12V直流電(陰極電流密度為15mA/cm2),并用曝氣裝置以0.6L/min的速度通入氧氣(曝氣裝置含兩個通氣孔,兩個通氣孔同時鼓入氧氣),每升淀粉溶液通入氧氣的量約為6L,攪拌器以250rpm的速度攪拌,反應60min;(2)調整氧氣通入量為6.5L/L馬鈴薯淀粉乳懸浮液,陰極電流密度為8mA/cm2,其他條件不變,滴加7kg醋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事先溶于10L無水乙醇中),控制滴加速度,30min滴加完畢,室溫條件下繼續反應100min,停止通電通氣;(3)過濾反應液,將所得濾餅用水洗滌后得粗品,以丙酮為抽提溶劑,對粗品進行抽提處理以除去均聚物,干燥后,即得馬鈴薯接枝淀粉純品。實施例5該實施例同實施例3,區別僅在于:步驟(2)中采用二元接枝單體,所述二元接枝單體通過如下方法配制:將2.6kg丙烯酸溶于6L去離子水中,用30%氫氧化鈉溶液(含1.2kg氫氧化鈉)緩慢滴定,滴畢,加入1L丙烯酰胺的乙醇溶液(內含丙烯酰胺427g)。實施例6一種接枝木薯淀粉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2kg木薯淀粉,分散于18L乙醇-水溶液(乙醇與水體積比為20:80)中,制成濃度為10.4%的木薯淀粉乳懸浮液,裝入體積為24L的電解槽中,稱取255.6g硫酸鈉(0.1mol/L)溶解于木薯淀粉乳懸浮液中,用1mol/L硫酸調pH至3,以30cm×30cm鐵絲網為陽極,30cm×30cm多孔石墨為陰極,兩極間距離為6cm,通入12V直流電,電流密度為12mA/cm2,并用曝氣裝置以0.6L/min的速度通入氧氣(曝氣裝置含三個通氣孔,三個通氣孔同時鼓入氧氣),每升淀粉溶液通入氧氣的量約為5.0L,攪拌器以250rpm的速度攪拌,反應50min;(2)調整氧氣通入量為3.33L/L木薯淀粉乳懸浮液,陰極電流密度為8mA/cm2,其他條件不變,滴加3kg接枝單體溶液(將1.6k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1.4kg醋酸乙烯酯溶于6L無水乙醇),控制滴加速度,30min滴加完畢,室溫條件下繼續反應100min,停止通電通氣;(3)過濾反應液,將所得濾餅用水洗滌后過濾得接枝淀粉粗品;以丙酮為抽提溶劑,對所述接枝淀粉粗品進行抽提處理以除去均聚物,干燥,即得接枝淀粉純品。對比例1該對比例的操作同實施例1,區別僅在于:步驟(1)玉米淀粉乳懸浮液的質量濃度為47.9%。對比例2該對比例的操作同實施例1,區別僅在于:步驟(1)中,用1mol/L硫酸調玉米淀粉乳懸浮液的pH為6。對比例3該對比例的操作同實施例1,區別僅在于:步驟(1)中,每升玉米淀粉懸浮液通入氧氣的量為實施例1的一半,即約2.33L。對比例4稱取2kg玉米淀粉,分散于17.63L去離子水中,制成濃度為10.19%的玉米淀粉乳懸浮液,于65℃糊化1h,冷卻至室溫。加入1.76L硝酸鈰銨溶液(0.1mol/L硝酸鈰銨溶液溶于1mol/L硝酸溶液中),氮氣保護下攪拌30min后,加入3kg丙烯腈(將丙烯腈溶于6L無水甲醇中),在30℃-33℃條件下,反應3h。過濾,將所得接枝淀粉用水洗滌后過濾得接枝淀粉粗品;以N,N-二甲基甲酰胺為抽提溶劑,對所述接枝淀粉粗品進行抽提處理以除去均聚物,干燥,即得接枝淀粉純品。對比例5稱取3kg馬鈴薯淀粉,分散于17L去離子水中,于65℃糊化1h,冷卻至室溫,通入氮氣,加入115g/L引發劑溶液2L,反應30min后,升溫至70℃,滴加接枝單體溶液,攪拌反應60min,加入10g/L的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溶液1.24L,反應1h。過濾,將所得接枝淀粉用水洗滌后過濾得接枝淀粉粗品,干燥,即得接枝淀粉純品。其中,接枝單體溶液的制備方法為:將2.6kg丙烯酸溶于6L去離子水中,用30%氫氧化鈉溶液(含1.2kg氫氧化鈉)緩慢滴定,滴畢,加入1L丙烯酰胺的乙醇溶液(內含丙烯酰胺427g)。引發劑溶液配制方法:分別稱取138g過硫酸鉀,92g亞硫酸鈉,溶于2L去離子水中。對比例6稱取2kg木薯淀粉,分散于18L去離子水中,于65℃糊化1h,冷卻至室溫,通入氮氣,升溫至30℃,1mol/L的鹽酸溶液調節pH至3,加入過氧化氫-亞硫酸鐵溶液(內含629.53g過氧化氫,257.31g硫酸亞鐵),反應30min后,滴加接枝單體溶液(將1.6K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1.4Kg醋酸乙烯酯溶于6L無水乙醇),攪拌反應3h,加入45mL3%的對苯二酚溶液,調節pH至中性,過濾,將所得接枝淀粉用水洗滌后過濾得接枝淀粉粗品,干燥,即得接枝淀粉純品。實施例1-6,對比例1-6的接枝結果列于表1-2。表1:實施例1-6的接枝結果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實施例5實施例6接枝率(%)69.262.761.857.658.967.4接枝效率(%)87.679.473.967.371.382.8單體轉化率(%)50.7674.4774.4376.2690.8351.39均聚物含量(%)5.7910.0011.8917.7614.98.36表2:對比例1-6的接枝結果對比例1對比例2對比例3對比例4對比例5對比例6接枝率(%)41.319.352.947.238.924.8接枝效率(%)86.991.689.373.5363.749.7單體轉化率(%)90.756.2937.6840.145.727.61均聚物含量(%)4.481.484.1511.5415.9620.11接枝率=(接枝支鏈質量/純接枝淀粉質量)×100%接枝效率=[接枝支鏈質量/(接枝支鏈質量+均聚物質量)]×100%均聚物含量=(均聚物質量/接枝聚合物質量)×100%單體轉化率=[(接枝支鏈質量+均聚物質量)/單體質量]×100%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與硝酸鈰銨(對比例4)作為引發劑引發淀粉接枝反應相比,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具有較高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并且接枝反應過程中生成的均聚物較少。當反應體系產生的羥基自由基較少時(對比例1-3),所得產物接枝率較低,此時烯烴類單體均聚反應較少發生,產物中均聚物含量較低,大部分烯烴類單體與淀粉發生接枝共聚反應,接枝效率較高。效果實驗例一:接枝淀粉吸水性實驗實驗對象:實施例5和對比例5所得接枝淀粉實驗方法:稱取0.1g淀粉干樣品于500mL燒杯中,分別加入200mL去離子水,0.9%NaCl溶液自來水,待吸水飽和后用200目標準分樣篩過濾,使吸水后的樣品在篩網上靜置10min,然后稱取篩和吸水后樣品的質量(g),按照如下方式計算吸水倍數。吸水倍數(g/g)=(標準分樣篩和吸水后的樣品的質量-標準分樣篩的質量)/淀粉干樣品的質量實驗結果列于表3:表3:實施例5和對比例5的結果數據對比吸水倍數(g/g)=(吸水后接枝淀粉質量-干接枝淀粉質量)/干接枝淀粉質量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與過硫酸鉀-亞硫酸鈉引發接枝反應相比,本發明所得到的接枝淀粉具有較好的吸水效果。效果實驗例二:接枝淀粉成膜性實驗實驗對象:實施例6和對比例6接枝淀粉實驗方法:分別稱取70g木薯淀粉、實施例5制備的接枝淀粉和對比例6制備的接枝淀粉,加入100g聚乙烯醇,硬脂酸10g加入到高速捏合機中,50℃以下均勻攪拌混合30min,然后將混合料加入雙螺桿擠出機,擠出機各段溫度不超過180℃,擠出條料經水槽冷卻,風冷,再經切粒機切粒,切好的粒料送入吹膜機組,控制吹膜溫度不超過180℃,平吹,薄膜折徑30cm,得到淀粉基塑料。按照GB1040-79法測試淀粉基塑料在浸水前的拉伸強度和延伸率,然后分別將3種淀粉基塑料在水中浸泡24h,用濾紙吸干表面水分,繼續按照GB1040-79法測試淀粉基塑料在浸水后的拉伸強度和延伸率數值。實驗結果列于表4。表4:淀粉基塑料薄膜參數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本發明所得接枝淀粉制備的淀粉基塑料的拉伸強度高于木薯淀粉和對比例6淀粉基塑料,并且所得塑料薄膜的疏水性也較兩者有很大的提高,木薯淀粉和對比例6所得接枝淀粉制備的薄膜經浸水24h后,薄膜強度和延伸率降低較大,而本發明所得接枝淀粉制備的淀粉基塑料薄膜強度和延伸率變化較小。雖然,上文中已經用一般性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及試驗,對本發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明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明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