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制備培養平皿及其制備方法和質量控制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預制備培養平皿及其制備方法和質量控制方法,預制備培養平皿是由以下步驟制備的:(1)配制培養基:精確稱取干粉培養基,加入超純水后攪拌,并加熱至121℃保持15分鐘,滅菌;(2)分裝培養基:將干凈的平皿進行滅菌,然后將步驟(1)配制好的培養基通過無菌管道,在百級無菌條件下分裝至培養皿中,加蓋后冷卻至室溫;(3)無菌包裝:將步驟(2)制備好的培養皿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第一層真空包裝和第二層真空包裝,所述第一層包裝和第二層包裝是真空薄膜袋,然后進行第三層外包裝;以輻照方式進行滅菌。
【專利說明】
一種預制備培養平皿及其制備方法和質量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無菌環境以及物體表面的檢測,尤其涉及采用預制備培養平皿進行無 菌環境以及物體表面檢測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各大中型醫院檢驗科、各衛生防疫站、藥品檢驗所、食品、制藥、化妝品等生廣廠、 以及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微生物室由于生產、檢驗和科研的需要,必須環境的清潔,尤 其是微生物污染是環境評價的重要指標。
[0003] 無菌培養基平皿是傳統微生物培養以及檢測方法,無論在科研和生產中使用十分 普遍。常規的無菌培養基平皿雖然制備并不復雜,但是,對于檢測量大,對平行性要求高的 企業、醫院和科研機構而言依然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且傳統的自制無菌培養基平皿不僅 工序繁瑣、數量少,還很耗時,不足以應付突發事件以及快速的需要,并且存在較大的人為 染菌風險。因此效果往往由于檢測人員不精確的操作而出現平行性差,假陰性或假陽性的 概率也會增加。
[0004] 因此,亟需提供一種可以工業化生產、準確性高、使用簡單的無菌培養基平皿。
【發明內容】
[0005]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預制備培養平皿,其特 征在于,其是由以下步驟制備的:
[0006] (1)配制培養基
[0007] 精確稱取干粉培養基,加入超純水后攪拌,并加熱至121°C保持15分鐘,滅菌;
[0008] (2)分裝培養基
[0009] 將干凈的平皿進行滅菌,然后將步驟(1)配制好的培養基通過無菌管道,在百級無 菌條件下分裝至培養皿中,加蓋后冷卻至室溫;
[0010] ⑶無菌包裝
[0011] 將步驟(2)制備好的培養皿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第一層真空包裝和第二層真空包 裝,所述第一層包裝和第二層包裝是真空薄膜袋,然后進行第三層外包裝;以輻照方式進行 滅菌;
[0012] 進一步地,所述輻照的強度為15-18kGy,所述無菌管道以121°C滅菌30分鐘,在無 菌管道中傳送時間為3-5分鐘。
[0013] 更進一步地,培養皿的直徑為90mm或55mm。
[0014] 再進一步地,培養皿底部外側設計有計數方格;優選地,方格的大小為3-20mm,更 優選地,方格的大小為3mm、5mm、10mm、15mm或20mm。
[0015]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預制備培養平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步驟
[0016] (1)配制培養基
[0017]精確稱取干粉培養基,加入超純水后攪拌,并加熱至121°C保持15分鐘,滅菌;
[0018] (2)分裝培養基
[0019] 將干凈的平皿進行滅菌,然后將步驟(1)配制好的培養基通過無菌管道,在百級無 菌條件下分裝至培養皿中,加蓋后冷卻至室溫;
[0020] (3)無菌包裝
[0021] 將步驟(2)制備好的培養皿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第一層真空包裝和第二層真空包 裝,所述第一層包裝和第二層包裝是真空薄膜袋,然后進行第三層外包裝;以輻照方式進行 滅菌。
[0022] 更進一步地,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制備培養平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輻照的強度為15-18kGy,所述無菌管道以121°C滅菌30分鐘,在無菌管道中傳送時間為3-5分鐘。
[0023]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預制備培養平皿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對 于制備得到的預制杯培養平皿進行外觀、裝量、pH值、無菌性、微生物生長測試。
[0024] 進一步地,所述外觀測試是以目測法,在自然光線明亮處目測,表面是否平整、潔 凈、無破損,無氣泡,無菌,是否有脫離現象。
[0025] 進一步地,所述裝量測試是以通用量具或專用量具測量測定平皿重量,直徑90mm 的平皿裝量:22 ± 2g,直徑55mm的平皿裝量:15 ± 0 · 5g。
[0026] 進一步地,所述pH值測試是將樣品放置20°C~25°C預溫1小時,使用表面pH電極測 試,20 °C~25 °C時,該培養基pH值應為6.5~7.0。
[0027] 進一步地,所述無菌性測試是指隨機抽取最終輻照滅菌的最小包裝,整包裝培養, 不能將其拆開;將培養基轉移至20 °C~25 °C培養3天,再在30°C~35 °C培養2天計數;培養后 肉眼觀察每個平板培養基上均應無微生物生長即可認定無菌。
[0028] 進一步地,所述微生物測試是將陽性菌液(少于100CFU/0. lmL)用涂布棒均勻的涂 布到培養基上,同時應將菌液傾倒培養作為陽性對照。每種微生物接種2個平板;細菌在30 °C~35°C,倒置培養(應為2天),真菌20°C~25°C,倒置培養5天;2個培養皿中微生物的計數 平均值與陽性對照相比回收率應在70 %~130 %之間。
[0029] 本發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有益效果為:
[0030] 1.本發明新型無菌培養基平皿結構簡潔,使用方便,可實現大規模連續化生產,且 成本較低;
[0031 ] 2.每包平皿均為獨立密封,使用數量較為靈活;
[0032] 3.平皿經過輻照滅菌后,本品應貯存在相對濕度45~85%,溫度2~25°C保存,有 效期3個月。
【附圖說明】
[0033]圖1為預制備培養平皿制備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實施例1預制備培養平皿的制備 [0035] (1)配制培養基
[0036]精確稱取干粉培養基,加入超純水后攪拌,并加熱至121°C保持15分鐘,滅菌;
[0037] (2)分裝培養基
[0038]將干凈的平皿進行滅菌,然后將步驟(1)配制好的培養基通過無菌管道,所述無菌 管道以121Γ滅菌30分鐘,在無菌管道中傳送時間為3-5分鐘,在百級無菌條件下分裝至培 養皿中,加蓋后冷卻至室溫;
[0039] (3)無菌包裝
[0040] 將步驟(2)制備好的培養皿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第一層真空包裝和第二層真空包 裝,所述第一層包裝和第二層包裝是真空薄膜袋,然后進行第三層外包裝;以15-18kGy的輻 照強度進行滅菌。
[0041] 實施例2預制備培養平皿的質量檢測
[0042] 對于實施例1制備得到的預制杯培養平皿進行外觀、裝量、pH值、無菌性、微生物生 長測試。
[0043] 對外觀進行測試,以目測法,在自然光線明亮處目測,其表面平整、潔凈、無破損、 無氣泡、無菌、未發現脫離現象。
[0044] 對裝量進行測試,隨機抽取10只平皿,以天平測量測定平皿重量,直徑90mm的平皿 裝量:22 ± 2g,直徑55謹的平皿裝量:15 ± 0 · 5g 〇 「nrucil
[0046] 對pH值進行測試,將樣品放置20°C~25°C預溫1小時,使用表面pH電極測試,20°C ~25 °C時,該培養基pH值應為6.5~7.0。
[0047]
'[0048]對無菌性進行測試,隨機抽取最終輻照滅菌的最小包裝,整包裝培養,不能將其拆 開;將培養基轉移至20 °C~25 °C培養3天,再在30 °C~35 °C培養2天計數;培養后肉眼觀察每 個平板培養基上均應無微生物生長。
[0049]對微生物生長進行測試,將陽性菌液(少于100CFU/0. lmL)用涂布棒均勻的涂布到 培養基上,同時應將菌液傾倒培養作為陽性對照。每種微生物接種2個平板;細菌在30 °C~ 35°C,倒置培養(應為2天),真菌20°C~25°C,倒置培養5天;空白對照平板應無菌生長。質控 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良好(麥桿色菌落)、大腸埃希菌生長良好(乳白色菌落)、枯草芽 孢桿菌生長良好(不規則的麥桿色菌落)、銅綠假單胞菌生長良好(藍綠色菌落)、白色念珠 菌生長良好(乳白色菌落)。2個培養皿中微生物的計數平均值與陽性對照相比回收率在 70%~130%之間。
【主權項】
1. 一種預制備培養平皿,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以下步驟制備的: (1) 配制培養基 精確稱取干粉培養基,加入超純水后攪拌,并加熱至12 rc保持15分鐘,滅菌; (2) 分裝培養基 將干凈的平皿進行滅菌,然后將步驟(1)配制好的培養基通過無菌管道,在百級無菌條 件下分裝至培養皿中,加蓋后冷卻至室溫; (3) 無菌包裝 將步驟(2)制備好的培養皿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第一層真空包裝和第二層真空包裝,所 述第一層包裝和第二層包裝是真空薄膜袋,然后進行第三層外包裝;以輻照方式進行滅菌; 優選地,所述輻照的強度為15-18kGy,所述無菌管道以121°C滅菌30分鐘,在無菌管道 中傳送時間為3-5分鐘。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備培養平皿,其特征在于,培養皿的直徑為90mm或55mm; 培養皿底部外側設計有計數方格;優選地,方格的大小為3_20mm,更優選地,方格的大小為 3mm、5mm、IOmm、I5mm或20mm〇3. -種預制備培養平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配制培養基 精確稱取干粉培養基,加入超純水后攪拌,并加熱至121°C保持15分鐘,滅菌; (2) 分裝培養基 將干凈的平皿進行滅菌,然后將步驟(1)配制好的培養基通過無菌管道,在百級無菌條 件下分裝至培養皿中,加蓋后冷卻至室溫; (3) 無菌包裝 將步驟(2)制備好的培養皿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第一層真空包裝和第二層真空包裝,所 述第一層包裝和第二層包裝是真空薄膜袋,然后進行第三層外包裝;以輻照方式進行滅菌。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制備培養平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輻照的強度為 15-18kGy,所述無菌管道以121°C滅菌30分鐘,在無菌管道中傳送時間為3-5分鐘。5. -種預制備培養平皿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制備得到的預制杯培養平 皿進行外觀、裝量、pH值、無菌性、微生物生長測試。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制備培養平皿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觀測試 是以目測法,在自然光線明亮處目測,表面是否平整、潔凈、無破損,無氣泡,無菌,是否有脫 離現象。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制備培養平皿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量測試 是以通用量具或專用量具測量測定平皿重量,直徑90mm的平皿裝量:22 ±2g,直徑55mm的平 皿裝量:15±0.5g。8.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制備培養平皿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測試 是將樣品放置20 °C~25 °C預溫1小時,使用表面pH電極測試,20 °C~25 °C時,該培養基pH值 應為6.5~7.0。9.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制備培養平皿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無菌性測 試是指隨機抽取最終輻照滅菌的最小包裝,整包裝培養,不能將其拆開;將培養基轉移至20 °C~25 °C培養3天,再在30 °C~35 °C培養2天計數;培養后肉眼觀察每個平板培養基上均應 無微生物生長即可認定無菌。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制備培養平皿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 測試是將陽性菌液(少于100CFU/0.1 mL)用涂布棒均勻的涂布到培養基上,同時應將菌液傾 倒培養作為陽性對照,每種微生物接種2個平板;細菌在30°C~35°C,倒置培養(應為2天), 真菌20°C~25°C,倒置培養5天;2個培養皿中微生物的計數平均值與陽性對照相比回收率 應在70%~130%之間。
【文檔編號】C12Q1/00GK105907834SQ201610132960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3月9日
【發明人】金如松
【申請人】浙江天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