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中山杉容器苗的培養基質及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10557754閱讀:546來源:國知局
一種中山杉容器苗的培養基質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山杉容器苗的培養基質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分和重量份數:含水30%的堆漚鋸木屑8~12份、含水15%的堆漚腐葉土3~5份、腐熟發酵后的鋸木屑4~5份、東北泥炭2~4份或/和無機基質2~4份,所述的人工栽培基質是東北泥炭、鋸木屑、珍珠巖、蛭石和堆漚腐葉土,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將堆漚鋸木屑、堆漚腐葉土、腐熟發酵后的鋸木屑、東北泥炭或無機基質分別加入混合機中攪拌或人工混合均勻得到培養基質。本發明的培養基質充分利用鋸木屑和東北泥炭資源,并且基質的物理性狀更優,更適于植物根系的生長發育,兼具防蟲、防病的功效,基質的重量只有全泥土基質的一半左右,可減少運輸成本和造林成本,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
-種中山杉容器苗的培養基質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植物栽培基質制備技術領域,具體設及一種中山杉容器苗的培養基質 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中山杉(Taxodium'Zhongshanshan'cv.),又名雜交落羽杉,屬杉科落羽杉屬落葉 或半常綠大喬木,親本為落羽杉和墨西哥落羽杉、池杉。中山杉是原產北美落羽杉屬落羽 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3個樹種的優良種間雜交種,由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經 多年的試驗研究后選育而成。目前推廣應用的主要有302、301(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118 (落羽杉中山302*墨西哥落羽杉)等多個無性系。具有生長迅速、耐水濕、耐鹽堿、抗風力強、 適應性廣、樹干挺拔、樹形優美、病蟲害少、材質優良、綠色期長等特點。1987年通過省級科 技成果鑒定[蘇科鑒字87145號],1990年開始推廣-[蘇農推902引,并于1996年被國家林業 局評為"九五"林業科技成果推廣100項之一。隨后,又列入中國科學院"九五"重大農業攻關 項目"灘涂農業資源綜合開發專題之一一一中山杉農田防護林示范"。國家林業局[2002年 第2號]公告落羽杉中山302號成為全國首批通過國家林業局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林 木良種(國S-SC-PE-004-2002)、[ 2007年第1號]公告中山杉118通過認定(國R-SC-TD-001 - 2006) 〇
[0003] 中山杉(Taxodium hybricTZhongshansha')為杉科(Taxodiaceae)落羽杉屬 (化xodium)在20世紀80年代初從原產北美該屬的池杉、落羽杉和墨西哥落羽杉3個樹種的 種間雜交選育出的優良無性系的總稱;即由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uc;ronatum)3個樹種種間雜交培育而成,中山杉材 用價值高,是落羽杉類中材質較佳的一種,木材堅初致密,是造船、建筑、家具、細木工等的 優質名貴用材。中山杉樹體端莊,樹冠整齊,枝葉繁茂,四季秀美,在我國南方城市園林綠化 中可作為行道樹、庭蔭樹、風景樹,在廣大丘陵山區也可作為理想的造林樹種。
[0004] 當前,中山杉在國內外均為園林景觀綠化的新品種,市場供應量相對不足,市場價 值較高。目前的市場參考價為:2化容器苗(株高1.8m,冠幅1.0m)67.5美元(合人民幣約420 元),化容器苗(株高0.5m,冠幅0.3m) 6.99美元(合人民幣約44元)。所W,對于經濟苗木種 植業的園林企業來說,大力開展中山杉的種植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0005] 容器育苗栽培技術在發達國家已有30年的歷史,是一種成熟的生產方式;國際上, 容器育苗最早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大力推廣應用容器育苗,瑞典、芬 蘭、加拿大等國家的種苗供應中,容器苗已經占到一半W上。我國的林業和園林系統也在積 極推廣容器育苗,一些省市級重點苗木基地和一些有實力、上規模的大企業,近些年不斷從 國外學習先進技術、引進栽培設備、摸索種植經驗,開始進行容器育苗。但育苗技術較復雜, 需要一定的栽培設施,運輸費用較高,綜合成本高等因素,制約了容器育苗的普及。在蘇北 地區還沒有一家規模化生產企業,容器化育苗是常規育苗在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可W保護 珍貴植物,促進園林產業的發展。但隨著現代林業與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的快速發展,容器控 根快速繁育大苗技術的推廣已是必然趨勢。
[0006] 雖然中山杉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但當前中山杉的種苗數量在國內非常少,因此 市場上種苗資源較為短缺。關于中山杉規模化容器育苗技術標準還較少見報道,而且國內 外針對中山杉規模化的研究更為少見,運些研究上尚存在的空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種 特色園林植物在我國的大規模應用。
[0007] 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即開始注重中山杉的選育和保 護,中山植物園內生長的28年生中山杉樹平均胸徑24.5cm,高20-26.5m。經過近幾十年的選 育推廣應用試驗,南京地區也成為中山杉成功種植的理想地區,為進一步開展中山杉的耐 寒良種推廣應用提供了條件。
[000引目前,江蘇未見中山杉規模化容器育苗技術的地方標準,國內也未看到相關的標 準;所W,制定本省中山杉規模化容器育苗技術標準具有重要意義。
[0009] 容器苗具有育苗期短、造林季節長、苗木規格和質量易于控制、節約種子、起苗過 程中根系不易損傷、苗木失水少、造林成活率高、無緩苗期、便于育苗機械化等優點,是林 業發達國家林木種苗的主要供應形式,容器苗造林比例在90% W上,現在我國也廣泛采用。 容器苗培養基質的成分和配比是容器苗能否成功的基本條件之一。按照基質的制備材料不 同,可分為重型基質、半輕型基質、輕型基質。重型基質是全泥±基質,也是最原始的基質, 存在容重大,重量大,不便于運輸,對±地造成破壞等缺點,并且隨著育苗量的增加,不能滿 足林業生產的需求。半輕型基質是一部分泥±加一部分非泥±基質,是一種過渡性的基質。 輕型基質是完全非泥上基質,其種類很多,無機類分為顆粒狀(如砂、堿、陶粒),泡沫狀(如 浮石、火山烙巖),胞狀、海綿狀(如珍珠巖、賠石、硅膠)和纖維狀(如巖棉等);有機類有天然 的和人工合成的兩種,天然的有泥炭、稻殼、銀末、樹皮、腐葉±、炭化稻殼、創花等,人工合 成的有尿醒、酪醒泡沫、環氧樹脂、聚苯乙締、聚氨醋等。此外,還有無機與無機、有機與有 機、無機與有機的混合基質。其中,應用廣泛的傳統基質為泥炭、腐葉±、銀末、炭化稻殼、 砂、珍珠巖和賠石。發達國家使用的基質已從傳統的泥炭改為巖棉。現在荷蘭80%的培養基 質用的是巖棉,在世界輕栽培中巖棉培的面積居首位。我國木本花弁輕栽培現狀常用的輕 型基質有主要材料有泥碳、農作物的枯桿、挪慷、銀木屑、棉渣等,具有結構疏松、物理性狀 好,適于植物根系生長發育,重量輕,便于運輸,材料來源多元化,環保等優點,是一種理想 的,可持續發展的基質類型。
[0010] 目前關于中山杉容器苗的培育技術中仍未見有培養基質的使用報道。

【發明內容】

[0011]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中山杉容器苗的培育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培育中山 杉容器苗的培養基質及制備方法。
[0012]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W下技術方案予W實現: 培育中山杉容器苗的培養基質,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分和重量份數:含水30%的堆嫗銀 木屑8~12份、含水15%的堆嫗腐葉±3~5份、腐熟發酵后的銀木屑4~5份、東北泥炭2~4 份或/和無機基質2~4份,所述的無機基質是珍珠巖、賠石和堆嫗腐葉±其中的一種或多種 混合物。
[0013] 培育中山杉容器苗的培養基質的制備方法,是將堆嫗銀木屑、堆嫗腐葉±、腐熟發 酵后的銀木屑、東北泥炭或/和無機基質按其重量份數稱料,分別加入混合機中攬拌混合均 勻或人工拌合均勻得到培養基質。
[0014] W上所述的堆嫗銀木屑的制備是采用池底設有排水口的堆嫗池,把銀木屑放入池 內,注滿清水浸泡2~3天,然后排出浸泡液,W后每隔12~16天注入清水浸泡和排出浸泡液 一次,堆嫗8~12個月后涼干備用。
[0015] W上所述的堆嫗腐葉±是泥地上,用腐葉±10份,巧儀憐肥1~2份混合均勻,誘水 至全部腐葉±吸水飽和為止,用塑料薄膜覆蓋、密封,四周排水,20~40天后即可使用。
[0016] W上所述的腐熟發酵后的銀木屑是將銀木屑置于地上堆成圓錐狀,讓其自然發酵 腐熟,結束腐熟發酵后,將已腐熟發酵后的的銀木屑攤曬,并翻動均勻備用。
[0017] W上所述的東北泥炭對于不同的原料采用不同的處理,樹枝、雜樹皮等用粉碎機 粉碎后即可,保水性良好的東北泥炭,按其重量加入0.2%石灰粉,加水堆嫗至樹皮纖維斷 碎后再用粉碎機粉碎備用。
[0018]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W下優點: 1、本發明的培育中山杉容器苗的培養基質,采用銀木屑取代了挪慷在培養基質中的 主要地位,降低了成本,緩解了培養基質原料不足的壓力。
[0019] 2、本發明的培育中山杉容器苗的培養基質,添加了腐熟發酵后的銀木屑,使得基 質的物理性狀更優化,更適于植物根系的生長發育,成苗率高。
[0020] 3、苗期病蟲害防治主要有黃化病、葉枯病、蛇蠟、地老虎等病蟲害,本發明的培養 基質添加了東北泥炭,使得基質具有防蟲、防病的功效。
[0021] 4、在培養基質中添加了腐葉±,彌補了培養基質C/^比過高,有機質含量低,缺乏 營養元素的缺陷。
[0022] 5、節約運輸成本和造林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0023] 通過下面給出的具體實施例,可W進一步清楚地了解本發明,但它們不是對本發 明的限定。
[0024] 實施例1 將經8個月堆嫗的堆嫗銀木屑12重量份,經28天堆嫗的堆嫗腐葉±2重量份,腐熟發酵 后的銀木屑6重量份,東北泥炭2重量份,分別加入混合機中攬拌混合均勻得到培養基質。于 2月20日將中山杉苗移植入裝有培養基質的容器里,每隔12天淋施0.5 %復合肥水液,5月27 日調查,W田園±8重量份加火燒±1.5重量份混合基質作為對照,試驗結果見表1。
[0025] 表1:培育中山杉容器苗的培養基質試驗結果表
實施例2 將經10個月堆嫗的堆嫗銀木屑12重量份,經32天堆嫗的堆嫗腐葉±0.8重量份,腐熟發 酵后的銀木屑3重量份,東北泥炭3重量份,分別加入混合機中攬拌混合均勻得到培養基 質。于2月23日將中山杉苗移植入裝有培養基質的容器里,每隔6天淋施0.2° %復合肥水 液,5月24日調查,W田園±12重量份、泥碳2重量份和石灰0.2重量份作為對照,試驗結 果見表2。
[0026] 表2 :培育中山杉容器苗的培養基質試驗結果表
實施例3 將經9個月堆嫗的堆嫗銀木屑10重量份,經28天堆嫗的堆嫗腐葉±0.6重量份,腐熟發 酵后的銀木屑2重量份,按其重量加入0.2° %石灰粉,東北泥炭2重量份和無機基質珍珠巖3 重量份,分別加入混合機中攬拌混合均勻得到培養基質。于2月28日將中山杉苗移植入裝有 制備好的培養基質的容器里,每隔12天淋施0.3%復合肥水液,5月27日調查,W田園± 16重 量份和巧儀憐肥0.5重量份作為對照,試驗結果見表3。
[0027] 表3 :培育中山杉容器苗的培養基質試驗結果表
【主權項】
1.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山杉良種容器苗的栽植基質及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分 和重量份數:含水30%的堆慪鋸木肩8~12份、含水15%的堆慪腐葉土3~5份、腐熟發酵后 的鋸木肩4~5份、東北泥炭2~4份或/和無機基質2~4份,所述的人工栽培基質是東北泥 炭、鋸木肩、珍珠巖、蛭石和堆慪腐葉土,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2. 將堆慪鋸木肩、堆慪腐葉土、腐熟發酵后的鋸木肩、東北泥炭或無機基質分別加入混 合機中攪拌或人工混合均勻得到栽植基質。3. 本發明的栽植基質充分利用鋸木肩和東北泥炭資源,并且基質的物理性狀更優,更 適于植物根系的生長發育,兼具防蟲、防病的功效,基質的重量只有全泥土基質的一半左 右,可減少運輸成本和造林成本,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4. 一種培育中山杉良種容器苗的栽植基質,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分和重量份數含水30 % 的堆慪鋸木肩8~12份、含水15%的堆慪腐葉土3~5份、腐熟發酵后的鋸木肩4~5份、東北 泥炭2~4份或無機基質2~4份,所述的人工栽培基質是東北泥炭、鋸木肩、珍珠巖、蛭石和 堆慪腐葉土,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5. 培育中山杉良種容器苗的栽植基質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含水30%的堆慪鋸木 肩8~12份、含水15%的堆慪腐葉土3~5份、腐熟發酵后的鋸木肩4~5份、東北泥炭2~4份 或無機基質珍珠巖、蛭石和堆慪腐葉土,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2~4份,按其重量份數稱 料,分別加入混合機中攪拌混合均勻或人工拌合均勻得到栽植基質。6. 根椐權利要求2所述的培育中山杉良種容器苗的栽植基質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堆慪鋸木肩的配制是采用池底設有排水口的堆慪池,把鋸木肩放入池內,注滿清水浸 泡2~3天,然后排出浸泡液,以后每隔12~16天注入清水浸泡和排出浸泡液一次,堆慪8~ 12個月后晾干備用。7. 根椐權利要求2所述的培育中山杉良種容器苗的栽植基質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堆慪腐葉土是泥地上,用腐葉土 10份,鈣鎂磷肥1~2份混合均勻,澆水至全部腐葉土吸 水飽和為止,用塑料薄膜覆蓋、密封,四周排水,20~40天后即可使用。8. 根椐權利要求2所述的培育中山杉良種容器苗的栽植基質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腐熟發酵后的鋸木肩是將鋸木肩置于地上堆成圓錐狀,讓其自然發酵腐熟,結束腐熟 發酵后,將已腐熟發酵后的的鋸木肩攤曬,并翻動均勻備用。9. 根椐權利要求2所述的培育中山杉良種容器苗的栽植基質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東北泥炭對于不同的原料采用不同的處理,樹枝、雜樹皮等用粉碎機粉碎后即可,保水 性良好的東北泥炭,按其重量加入0.2%石灰粉,加水堆慪至樹皮纖維斷碎后再用粉碎機粉 碎備用。
【文檔編號】A01G9/10GK105918004SQ201610267523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7日
【發明人】李云龍, 陸小清, 於朝廣, 王傳永, 陳紅, 蔡小龍, 張凡, 李乃偉, 施建中, 胡李娟, 印滿根, 譚俊輝, 曹玉海
【申請人】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