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量子點發光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及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
背景技術:
QLED以其獨特的優異性質成為下一代照明和顯示設備極為有力的競爭者,現有的QLED器件最常見的結構配置是ITO/HIL/HTL/QDs/ETL/Al。PEDOT:PSS由于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較低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功函與有機傳輸層HOMO能級較好的匹配性等優點,在QLED中被廣泛用作空穴注入層(HIL)。
然而近年來一些報道顯示PEDOT:PSS的使用對QLED器件的穩定性也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PEDOT:PSS具有吸濕性,在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以后,它本身的電導率下降的同時也會對QLED器件的壽命產生嚴重影響。而且由于酸性較高(pH值約為1),PEDOT:PSS會出現化學衰減并腐蝕ITO電極的情況。此外PEDOT:PSS也被證明很容易被光氧化。上述缺點嚴重的影響到了QLED器件的穩定性,并降低了器件壽命。PEDOT:PSS的這些不良性質同樣會引起自身功函的降低,這會造成與有機空穴傳輸層(HTL)的HOMO能級的匹配性下降,從而影響QLED的效率。
近年來,具有良好的能帶結構以及穩定性的無機過渡金屬氧化物,比如MoO3、V2O5、NiO及WO3等,已經被用來替代PEDOT:PSS作為空穴注入層材料。尤其是MoO3,它不僅是一種無毒的材料,而且具有較深能級的電子態(真空沉積是WF=6.7eV,暴露在空氣中時WF=5.7eV),因而MoO3是一種很有希望取代PEDOT:PSS的空穴注入層材料。這些無機金屬氧化物可以通過多種方法沉積,包括熱蒸發、電子束蒸發、濺射及脈沖-激光沉積等,但是考慮到工藝成本和規模化生產等因素,上述方法限制了MoO3等無機金屬氧化物在生產上的應用。溶液法雖然具有成本低,能夠精確調控化合物的組成比例和可以實現大面積應用的優點,但是現有的溶液法合成出來的MoO3存在顆粒粒徑不均勻及易發生團聚等缺點。通過旋涂方式沉積的膜會出現較為粗糙的現象,導致出現較大的電流泄露等問題,嚴重影響到器件性能的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及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以解決現有的溶液法制得的金屬氧化物存在粒徑不均勻及易發生團聚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在氮氣或惰性氣體的氛圍下,將包含金屬前驅體、還原劑和有機溶劑的混合物進行加熱,得到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其中,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包括金屬氧化物和由還原劑形成的金屬氧化物的表面配體,金屬前驅體選自鉬鹽、鎢鹽和釩鹽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還原劑選自不飽和脂肪酸和/或不飽和脂肪胺。
進一步地,加熱的過程包括:第一加熱過程,將混合物加熱至100~130℃,恒溫20~30min;及第二加熱過程,將混合物繼續加熱至200~300℃,恒溫30~300min,優選第二加熱過程的溫度為250~290℃,恒溫60~120min,得到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
進一步地,還原劑在有機溶劑中的濃度為0.01~1mmol/mL,優選為0.1mmol~0.8mmol/mL。
進一步地,金屬前驅體和還原劑的摩爾比是1:1~1:100,優選為1:5~1:75。
進一步地,有機溶劑選自十八烯、石蠟、二苯醚和二辛醚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地,脂肪酸選自油酸和/或十二烯酸;優選地,脂肪胺為油胺、辛胺和十二胺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地,鉬鹽選自七鉬酸銨、四鉬酸銨和二鉬酸銨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鎢鹽選自鎢酸銨、仲鎢酸銨和偏鎢酸銨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釩鹽為偏釩酸銨和/或多釩酸銨。
進一步地,上述制備方法還包括將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與親水性配體進行配體交換的步驟。
進一步地,親水性配體選自可溶性硫化物、金屬硫族化物、羧基類有機物和胺類有機物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可溶性硫化物選自硫化銨、硫化鉀和硫化鈉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金屬硫族化物選自以SnS44-、Sn2Se64-、Sn2S64-、In2Se42-或SnTe4-為陰離子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羧基類有機物選自巰基乙酸、巰基丙酸和和巰基己酸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胺類有機物為乙二胺和/或己二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包括空穴注入層,形成空穴注入層的材料包括功能材料,功能材料包括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由上述制備方法制得。
進一步地,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表面配體為親水性配體,功能材料還包括聚3,4-乙撐二氧噻吩與聚苯乙烯磺酸鹽的混合物。
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將金屬前驅體、還原劑與有機溶劑進行加熱反應能夠使金屬前驅體還原為金屬氧化物同時還能夠使還原劑與金屬氧化物表面進行配位,這有利于增加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空間位阻,從而有利于抑制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團聚。同時由于與還原劑配位后形成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與有機溶劑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因而將上述反應在有機溶劑中進行有利于進一步抑制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團聚。基于上述兩方面的原因,采用本申請提供的制備方法制得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具有粒徑可控,均一性好以及分散性好等特點。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典型的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量子點發光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實施例2中制得的樣品的透射電鏡圖;
圖3示出了實施例11中制得的樣品的透射電鏡圖;
圖4示出了對比例1中制得的樣品的透射電鏡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陽極;20、空穴注入層;30、空穴傳輸層;40、量子點電致發光層;50、電子傳輸兼注入層;60、陰極。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正如背景技術所描述的,現有的溶液法制得的金屬氧化物存在粒徑不均勻及易發生團聚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在氮氣或惰性氣體的保護下,將包含金屬前驅體、還原劑和有機溶劑的混合物進行加熱,得到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其中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包括金屬氧化物和由還原劑形成的金屬氧化物的表面配體,金屬前驅體包括但不限于鉬鹽、鎢鹽和釩鹽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還原劑包括但不限于不飽和脂肪酸和/或不飽和脂肪胺。
金屬前驅體、還原劑與有機溶劑進行加熱反應能夠使金屬前驅體還原為金屬氧化物同時還能夠使還原劑與金屬氧化物表面進行配位,這有利于增加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空間位阻,從而有利于抑制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團聚。同時由于與還原劑配位后形成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與有機溶劑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因而將上述反應在有機溶劑中進行有利于進一步抑制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團聚。基于上述兩方面的原因,采用本申請提供的制備方法制得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具有粒徑可控,均一性好以及分散性好等特點。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加熱的過程包括第一加熱過程和第二加熱過程,其中,第一加熱過程中將混合物加熱至100~130℃,恒溫20~30min;第二加熱過程中將混合物繼續加熱至200~300℃為止,恒溫30~180min,得到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
第一加熱過程的進行有利于將金屬前驅體、還原劑和有機溶劑的混合物中的水汽排出,從而有利于提高金屬前驅體在有機溶劑中的濃度,進而提高后續第二加熱過程中的反應速率和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產率。而將第二加熱過程的加熱溫度和恒溫時間限定在上述范圍內有利于提高金屬前驅體與還原劑的反應活性,從而有利于提高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產率。
上述制備方法中,第二加熱過程的溫度和時間可以在上述范圍內進行調整。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第二加熱過程的溫度為250~290℃,恒溫時間為60~120min。將第二加熱過程的溫度和時間限定在上述范圍內有利于減少溶劑的揮發。
通過調節還原劑在有機溶劑中的濃度有利于調整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粒徑,且在一定范圍內提高還原劑的用量有利于提高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粒徑的可控性。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還原劑在有機溶劑中的濃度為0.01~1mmol/mL。還原劑在有機溶劑的濃度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范圍,但將其限定在上述范圍內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分散性和粒徑均一性。優選為還原劑在有機溶劑中的濃度為0.1~0.8mmol/mL。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金屬前驅體和還原劑的摩爾比是1:1~100。金屬前驅體和還原劑的摩爾比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范圍,而將二者的摩爾比限定在上述范圍內有利于提高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產率和分散性。優選為金屬前驅體和還原劑的摩爾比是1:5~1:75。將金屬前驅體和還原劑的摩爾比進一步限定在上述范圍內有利于更進一步提高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產率和分散性。
上述制備方法中,可以選用本領域常用的有機溶劑。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有機溶劑包括但不限于十八烯、石蠟、二苯醚和二辛醚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上述有機溶劑具有價格低廉、與還原劑的相容性好等特點,因而選用上述有機溶劑有利于降低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制備成本,同時還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分散性。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脂肪酸還原劑包括但不限于油酸和/或十二烯酸;優選地,脂肪胺還原劑包括但不限于油胺、辛胺和十二胺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油酸、十二烯酸、油胺、辛胺及十二胺均具有較長的烴基鏈段和良好的乳化性能,因而使用上述物質作為還原劑與金屬前驅體進行配位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分散性。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鉬鹽包括但不限于七鉬酸銨、四鉬酸銨和二鉬酸銨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鎢鹽包括但不限于鎢酸銨、仲鎢酸銨和偏鎢酸銨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釩鹽包括但不限于偏釩酸銨和/或多釩酸銨。上述物質具有來源廣、成本低等特點,因而選用上述物質作為金屬前驅體有利于降低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制備成本。
上述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可以應用到很多領域,其中包括量子點電致發光領域。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包括空穴注入層,形成空穴注入層的材料包括功能材料,且上述功能材料包括由上述制備方法制得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
采用本申請提供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具有粒徑可控,粒徑均一以及分散性好等特點,因而將其用作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的空穴注入層材料有利于降低空穴注入層表面的粗糙度、減少電流的聚集和泄露,進而提高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的使用壽命和發光效率。
在另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上述制備方法還包括將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與親水性配體進行配體交換的步驟。通過與親水性配體進行配體交換的方式能夠使前述實施方式中制得的金屬氧化物中的部分或全部油溶性配體被替換為親水性配體,從而也使得經配體交換后得到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具有一定的親水特性;這也有利于根據實際需要制備油溶性或水溶性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從而提高了該制備方法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親水性配體包括但不限于可溶性硫化物、金屬硫族化合物、羧基類有機物和胺類有機物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可溶性硫化物包括但不限于硫化銨、硫化鉀和硫化鈉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金屬硫族化物包括但不限于以SnS44-、Sn2Se64-、Sn2S64-、In2Se42-或SnTe4-為陰離子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羧基類有機物包括但不限于巰基乙酸、巰基丙酸和巰基己酸組成的組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胺類有機物包括但不限于乙二胺和/或己二胺。
在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實際制備過程中,上述制備方法中還包括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提純過程,優選將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加入適量的丙酮、甲醇、乙醇或乙酸乙酯等進行離心沉淀,然后再溶解在有機溶劑中(如正己烷、正辛烷、甲苯等)。將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離心沉淀后得到濾餅,再把濾餅溶解在有溶劑中是有利于金屬氧化物的保存,同時還有利于在使用時快速調整到特定濃度。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如圖1所示,包括空穴注入層20,形成空穴注入層20的材料包括功能材料,上述功能材料包括上述制備方法制得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
采用本申請提供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具有粒徑可控,粒徑均一以及分散性好等特點。因而包含上述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具有良好的穩定性、發光效率和較長的使用壽命。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上述功能材料中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為表面的配體為親水配體,功能材料還包括聚3,4-乙撐二氧噻吩與聚苯乙烯磺酸鹽的混合物(PEDOT:PSS)。
采用本申請提供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具有粒徑可控,粒徑均一以及分散性好等特點。相比于單純使用PEDOT:PSS作為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的空穴注入層20的材料,采用本申請提供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與PEDOT:PSS摻雜后作為空穴注入層20的材料應用于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有利于提高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的穩定性和發光效率。
優選地PEDOT:PSS與含親水性配體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摻雜比(重量比)為20~80:100。將二者的摻雜比限定在上述范圍內,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的穩定性和發光效率。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這些實施例不能理解為限制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測試方法:
采用透射電鏡對實施例1至12和對比例1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粒徑進行了檢測。
實施例1
將0.4mmol的鉬酸銨(NH4)6Mo7O24·4H2O、0.2mmol的油酸(OA)及20mL的有機溶劑十八烯(ODE)加入到三頸瓶中得到混合物;
在氮氣的保護下,將上述混合物加熱到100℃,恒溫30min以進行第一次加熱過程,排凈水汽;
將排凈水汽后的混合物繼續加熱到200℃,恒溫并不斷攪拌180min以進行第二次加熱過程,得到氧化鉬納米顆粒;冷卻至室溫,將上述氧化鉬納米顆粒加入丙酮中離心分析以進行提純。
實施例2
將0.4mmol的(NH4)6Mo7O24·4H2O、2mmol的十二烯酸及20mL的有機溶劑十八烯(ODE)加入到三頸瓶中得到混合物;
在氮氣的保護下,將上述混合物加熱到120℃,恒溫20min以進行第一次加熱過程,排凈水汽;
將排凈水汽后的混合物繼續加熱到250℃,恒溫并不斷攪拌100min以進行第二次加熱過程,得到氧化鉬納米顆粒;冷卻至室溫,將上述氧化鉬納米顆粒加入丙酮中離心分析以進行提純。使用透射電鏡對得到的樣品進行檢測,結果見圖2。
實施例3
0.4mmol的(NH4)6Mo7O24·4H2O、3mmol的油酸(OA)、7mmol的油胺(OAM),20mL的有機溶劑十八烯(ODE)加入到三頸瓶中得到混合物;
在氮氣的保護下,將上述混合物加熱到120℃,恒溫20min以進行第一次加熱過程,排凈水汽;
將排凈水汽后的混合物繼續加熱到250℃,恒溫并不斷攪拌100min以進行第二次加熱過程,得到氧化鉬納米顆粒;冷卻至室溫,將上述氧化鉬納米顆粒加入丙酮中離心分析以進行提純。
實施例4
0.4mmol的(NH4)6Mo7O24·4H2O、20mmol的十二烯酸、40mL的有機溶劑十八烯(ODE)加入到三頸瓶中得到混合物;
在氮氣的保護下,將上述混合物加熱到120℃,恒溫20min以進行第一次加熱過程,排凈水汽;
將排凈水汽后的混合物繼續加熱到250℃,恒溫并不斷攪拌100min以進行第二次加熱過程,得到氧化鉬納米顆粒;冷卻至室溫,將上述氧化鉬納米顆粒加入丙酮中離心分析以進行提純。
實施例5
0.4mmol的(NH4)6Mo7O24·4H2O、30mmol的油胺(OAM)、40mL的有機溶劑十八烯(ODE)加入到三頸瓶中得到混合物;
在氮氣的保護下將上述混合物加熱到130℃,恒溫20min以進行第一次加熱過程,排凈水汽;
將排凈水汽后的混合物繼續加熱到290℃,恒溫并不斷攪拌40min以進行第二次加熱過程,得到氧化鉬納米顆粒;冷卻至室溫,將上述氧化鉬納米顆粒加入丙酮中離心分析以進行提純。
實施例6
0.4mmol的(NH4)6Mo7O24·4H2O、8mmol的辛胺、10mL的有機溶劑十八烯(ODE)加入到三頸瓶中得到混合物;
在氮氣的保護下,將上述混合物加熱到120℃,恒溫20min以進行第一次加熱過程,排凈水汽;
將排凈水汽后的混合物繼續加熱到250℃,恒溫并不斷攪拌100min以進行第二次加熱過程,得到氧化鉬納米顆粒;冷卻至室溫,將上述氧化鉬納米顆粒加入丙酮中離心分析以進行提純。
實施例7
在氮氣的保護下,0.4mmol的(NH4)6Mo7O24·4H2O、10mmol的油酸(OA)、30mmol的油胺(OAM),50mL的有機溶劑二苯醚加入到三頸瓶中得到混合物;
在氮氣的保護下,將上述混合物加熱到120℃,恒溫20min以進行第一次加熱過程,排凈水汽;
將排凈水汽后的混合物繼續加熱到250℃,恒溫并不斷攪拌100min以進行第二次加熱過程,得到氧化鉬納米顆粒;冷卻至室溫,將上述氧化鉬納米顆粒加入丙酮中離心分析以進行提純。
實施例8
0.4mmol的(NH4)6Mo7O24·4H2O、10mmol的油酸(OA)、30mmol的油胺(OAM),50mL的有機溶劑二辛醚加入到三頸瓶中得到混合物;
在氮氣的保護下,將上述混合物加熱到120℃,恒溫20min以進行第一次加熱過程,排凈水汽;
將排凈水汽后的混合物繼續加熱到250℃,恒溫并不斷攪拌100min以進行第二次加熱過程,得到氧化鉬納米顆粒;冷卻至室溫,將上述氧化鉬納米顆粒加入丙酮中離心分析以進行提純。
實施例9
0.4mmol的NH4VO3、2mmol的油酸(OA),20mL的有機溶劑十八烯(ODE)加入到三頸瓶中得到混合物;
在氮氣的保護下,將上述混合物加熱到120℃,恒溫30.min以進行第一次加熱過程,排凈水汽;
將排凈水汽后的混合物繼續加熱到300℃,恒溫并不斷攪拌30min以進行第二次加熱過程,得到氧化釩納米顆粒;冷卻至室溫,將上述氧化釩納米顆粒加入丙酮中離心分析以進行提純。
實施例10
0.4mmol的(NH4)6W7O24·6H2O、2mmol的油酸(OA),20mL的有機溶劑十八烯(ODE)加入到三頸瓶中得到混合物;
在氮氣的保護下,將上述混合物加熱到120℃,恒溫30.min以進行第一次加熱過程,排凈水汽;
將排凈水汽后的混合物繼續加熱到300℃,恒溫并不斷攪拌30min以進行第二次加熱過程,得到氧化鎢納米顆粒;冷卻至室溫,將上述氧化鎢納米顆粒加入丙酮中離心分析以進行提純。
實施例11
取1mL硫化銨溶液與4mL甲酰胺的混合液及5mL 5mg/mL由實施例2制得的氧化鉬納米粒子的甲苯溶液加入25mL的三頸瓶中進行配體交換,在室溫下反應完全,得到硫配體的氧化鉬納米顆粒。使用透射電鏡對得到的樣品進行檢測,結果見圖2。
實施例12
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金屬前驅體和還原劑的摩爾比為1:0.5,其他條件與實施例2相同。
對比例1
0.4mmol的(NH4)6Mo7O24·4H2O、3mmol的油酸(OA),7mmol的油胺(OAM)加入到三頸瓶中得到混合物;
在氮氣的保護下,將上述混合物加熱到120℃,恒溫20min以進行第一次加熱過程,排凈水汽;
將排凈水氣后的混合物繼續加熱到250℃,恒溫并不斷攪拌100min以進行第二次加熱過程,得到氧化鉬納米顆粒;冷卻至室溫,將上述氧化鉬納米顆粒加入丙酮中離心分析以進行提純。得到粒徑為1.85nm。使用透射電鏡對得到的樣品進行檢測,結果見圖3。
實施例1至12及對比例1中制得的金屬納米顆粒的粒徑見表1。
表1
通過實施例1至12與對比例1可知,在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制備過程中加入有機溶劑有利于提高納米顆粒粒徑的可控性和均一性;通過實施例1、7和8可知,將第二加熱過程的溫度和加熱時間限定在一定的范圍內有利于降低納米顆粒粒徑的粒徑偏差,從而提高其粒徑均一性;通過實施例1和12可知,將還原劑的濃度限定在一定范圍內有利于降低納米顆粒粒徑的粒徑偏差,提高納米顆粒的均一性;通過實施例2和12可知,將金屬前驅體和還原劑的摩爾比限定在一定范圍內有利于降低納米顆粒粒徑的粒徑偏差,提高納米顆粒的均一性。
同時通過圖2至4也可以看出采用本申請中的方法制得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均一性明顯優于采用對比例1中方法制備的納米顆粒。
實施例13
采用實施例2中制得的氧化鉬納米顆粒作為空穴注入層20的材料制備圖1所示的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依次包括陰極60(ITO陰極),ZnO納米粒子形成的電子傳輸兼做注入層50,紅色量子點形成的量子點電致發光層40,聚乙烯咔唑(PVK)形成的空穴傳輸層30,氧化鉬納米顆粒形成的空穴注入層20,陽極10(Ag)。
實施例14
采用實施例11中制得的氧化鉬納米顆粒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的混合物作為空穴注入層20的材料制備圖1所示的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其中氧化鉬納米顆粒與PEDOT:PSS的重量比為1:4。
對比例2
在實施例13的基礎上,采用對比例1中制得的氧化鉬納米顆粒作為空穴注入層20的材料制備圖1所示的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其他條件與實施例13相同。
對比例3
在實施例14的基礎上,空穴注入層20的材料為PEDOT:PSS,其他條件與實施例14相同。
采用PHOTO RESEARCH公司生產的PR670光譜光度/色度/輻射度計,在電流密度為2mA/cm2的條件下,測試上述實施例13和14及對比例1和2的電致發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EQE)和使用壽命。外量子效率越大,發光率越高。壽命測試條件為100cd/m2。量子點電致發光器件的結構如圖1所示,其性能見表2。
表2
通過實施例13和14與對比例2可知,相比于采用對比例1中制得的納米顆粒作為空穴注入層,采用本申請制備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作為空穴注入層制備電致發光器件時有利于提高電致發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和使用壽命;同時通過實施例13和14與對比例3可知,相比于采用PEDOT:PSS作為空穴注入層材料,采用本申請制備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作為空穴注入層或者采用其與PEDOT:PSS的混合物作為空穴注入層時,有利于提高電致發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和使用壽命。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