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短夏眠期刺參的培育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短夏眠期刺參品系的培育方法,屬海水養殖【技術領域】。本發明收集多個地理群體刺參親本,通過控制每頭親參的排精卵時間來控制不同地理群體和雌雄對子代貢獻率;在生長期次年夏季高溫季節以28℃為節點進行未入夏眠和早出夏眠的刺參個體挑選,在生長期第三年以25℃作為挑選的溫度節點;連續三代群體培育,獲得具有短夏眠性狀的刺參新品系。本發明對刺參夏眠時間進行“雙端”和“雙次”篩選,人工篩選晚入和早出夏眠狀態刺參個體,生長繁殖周期三年兩次篩選,縮短刺參夏眠時間。通過該培育方法可獲得具有明顯縮短夏眠時間優良性狀的刺參種質,提高餌料利用率和養殖效率,提高生長速度,縮短養殖周期,大幅提高刺參養殖效益。
【專利說明】一種短夏眠期刺參的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短夏眠刺參品系的培育方法,屬海水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刺參為典型的溫帶種類,分布于北緯35度到北緯44度的廣大西北太平洋沿岸,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山東、河北、遼寧等地近海,是我國北方海水養殖重要的經濟種類之一。刺參具有較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被譽為參中之冠,近幾年由于市場需求量增加,促進了刺參養殖業的迅速發展,海參產業已成為我國水產養殖業內產值、利潤最高的產業之一,目前年產值高達200億元,是我國海水養殖單品種產值最高的種類。
[0003]溫度是影響刺參生長、繁殖的重要因子,溫度波動對刺參生理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水溫不僅影響刺參的攝食、代謝和生殖發育,并且當溫度過高刺參會進入停止攝食、活動減少的夏眠狀態。刺參夏眠期間消化道退化,體重也減輕,因此這一生態習性的存在明顯延緩了刺參的生長速度,延長了養殖周期,給人工養殖造成了很大時間和收益損失。
[0004]有關刺參的研究,國內外報道主要集中在養殖技術和人工繁殖方面,隨著產業規模的增長,種質的瓶頸問題的凸顯,國內一些科研院所開展了刺參種質方面的相關研究。國內遼寧和山東分別針對刺參的育種開展了一定的工作,在刺參的新品種培育領域,目前僅有遼寧省培育的一個品種“水院I號”,系2000年常亞青等利用引進的俄羅斯遠東日本海海域刺參與中國大連本地刺參進行的雜交品種。該成果表明雜交刺參在生長率、成活以及品質上均顯示了較大的優勢。速生抗病耐高溫刺參良種培育工作是目前刺參新品系培育主要方向,也是目前刺參養殖及研究領域一直致力但尚未解決的問題。從縮短刺參夏眠時間角度進行刺參新品系的培育,是解決夏季刺參高溫夏眠問題的創新思路。
[0005]劉永宏等采用海區調查和室內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體質量刺參的夏目民,認為體質量在25g以下的刺參并不夏眠,而25-85g,86-160g和160g以上的刺參的夏眠臨界溫度分別是24.1°C、22.9°C和21.8°C。 申請人:在經過長期的養殖實踐中觀察到:體質量在25g以下的刺參也會夏眠,并非像劉永宏等的結論,而其25g以上刺參的夏眠臨界溫度具有參考意義。
[0006]如何縮短刺參夏眠時間是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在自然養殖環境中刺參進入夏眠時間不一致,給我們提供了思路:利用刺參個體對溫度適應的差異,培育短夏眠期刺參品系,是解決這一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短夏眠期刺參品系的培育方法,適用于刺參育種和苗種培育,提高刺參進入夏眠溫度,縮短刺參夏眠時間,延長生長周期,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0008]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一種短夏眠期刺參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驟:
O收集大連、煙臺、青島三個地理群體刺參,選取個體體重150g以上、健康野生刺參各100頭作為親本,雌雄比例1:1。
[0009]2)親參繁育,通過控制每頭親參的排精/卵時間來控制不同地理群體和雌雄對子代貢獻率;
3)繁育子代室內培育至次年5月至大規格苗種,置室外養殖池塘養殖至次年7月,正常養殖條件下子代平均體重可達到15g左右,當池塘水溫略高于夏眠臨界溫度時,潛水挑選未入夏眠即仍有蠕動和攝食排便活動的個體單獨池塘養殖;原養殖池塘水溫繼續升高,剩余子代刺參進入夏眠,高溫季過后,當原池塘水溫降溫至略高于夏眠臨界溫度時,挑選先蘇醒即開始活動并攝食的刺參個體,放入前述單獨池塘進行養殖,兩種方式之和的選留率為1%-5%。
[0010]4)選留的刺參群體繼續養殖,第三年7月,正常養殖條件下子代選留群體刺參個體平均體重>60g,選留群體繼續二次選擇,當池塘水溫升溫至略高于夏眠臨界溫度時,挑選未入夏眠的刺參個體單獨池塘養殖;原養殖池塘水溫繼續升高,剩余子代刺參進入夏眠,高溫季過后,當原池塘水溫降溫至略高于夏眠臨界溫度時,挑選先蘇醒的刺參個體,放入前述單獨池塘進行養殖,兩種方式之和的二次選留率5%-10% ;
5)第四年選留刺參繁育,控制雌雄對子代貢獻率。重復步驟2)-4);
6)連續選留繁育三代以上,到獲得具有典型短夏眠期性狀的刺參新品系。
[0011]還可以以養殖的刺參替代步驟I)所述的健康野生刺參。
[0012]進一步地,所述的控制每頭親參的排精/卵時間具體為:冷水人工促排,觀察排放精卵動態,當雄性刺參個體剛排放精子時,揀出放入預定孵化池中繼續排放精子,限制每頭刺參排放時間為2分鐘以控制每頭刺參排精量,超時揀出;當雌性刺參剛排放卵子時,將其放入預定孵化池中繼續排放,限制每頭雌性刺參排放卵子的時間為10分鐘以控制排卵量,同時控制每個地理群體的雌、雄刺參親本各30頭。
[0013]進一步地,步驟3)所述池塘水溫略高于夏眠臨界溫度的溫度為28°C。
[0014]進一步地,步驟4)所述池塘水溫略高于夏眠臨界溫度的溫度為25°C。
[0015]本發明的特點在于:1、刺參親本采用自然地理分布不同群體,保證遺傳多樣性;
2、刺參親本繁育控制不同親本的數量及排精卵時間,控制個體對后代貢獻率;3、對刺參夏眠時間進行“雙端”和“雙次”篩選,人工篩選晚入和早出夏眠狀態刺參個體,生長繁殖周期三年兩次篩選,縮短刺參夏眠時間;4、連續三代培育,穩固強化短夏眠性狀,形成刺參新品種,縮短刺參夏眠時間和養殖周期,提高刺參養殖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一種短夏眠期刺參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收集大連、煙臺、青島三個地區自然地理群體刺參,選取個體體重150g以上、健康野生性成熟刺參各100頭作為親參,雌雄比例1:1。
[0017]2)親參暫養,冷水人工促排,觀察排放精卵動態,當雄性刺參個體剛排放精子時,揀出放入預定孵化池中繼續排放精子,限制每頭刺參排放時間為2分鐘以控制每頭刺參排精量,超時揀出;當雌性刺參剛排放卵子時,將其放入預定孵化池中繼續排放,限制每頭雌性刺參排放卵子的時間為10分鐘以控制排卵量。控制每個地理群體雌雄刺參排精卵各30頭。
[0018]3)繁育子代室內培育,按常規刺參苗種培育規范,經歷浮游幼體培育、稚幼參培育、苗種的中間培育至大規格刺參苗種。次年5月,大規格刺參苗種置室外刺參養殖池塘,水深1.5m,7月份夏季高溫前,刺參子代個體平均體重>15g。隨時測量室外刺參養殖池塘水溫,當池塘水溫升至28°C時,觀察刺參活動情況,潛水養殖池底挑選未入夏眠,仍有蠕動和攝食排便活動刺參個體,挑選個體單獨養殖;養殖池塘繼續升溫,刺參進入夏眠,高溫季過后,刺參池塘水溫下降至28°C時,挑選先蘇醒開始活動并攝食刺參個體,選留群體單獨池塘養殖。選留率1%_5%
4)選留短夏眠期刺參群體繼續養殖,第三年夏季高溫季,培育群體刺參個體平均體重>60g。選留群體繼續二次選擇,當池塘水溫升至25°C時,挑選未入夏眠刺參仍有蠕動和攝食排便活動刺參個體;高溫季過后,刺參池塘水溫下降至25°C時,挑選先出夏眠刺參。二次選擇選留率5%-10%,選留群體單獨池塘養殖。
[0019]5)選留刺參生長滿3年至第四年5月,選留短夏眠期刺參群體性成熟,選留群體繁育,繁育群體刺參個體300頭以上,雌雄比例1: 1,控制雌雄對子代貢獻率。重復步驟2)-4),連續選留繁育三代以上,到獲得具有典型短夏眠期性狀的刺參新品系。
[0020]在本實施例中,在刺參每次繁育過程中,人工促排,控制了作為親本的個體及不同雌雄個體排精卵時間,避免了繁殖時間和能力的不同對培育效果偏移的影響。對刺參夏眠時間進行“雙端”和“雙次”篩選,既篩選晚入夏眠個體,又篩選早醒出夏眠個體,并且對培育群體進行了兩年度高溫季節篩選,有效縮短夏眠時間。對培育F2代27月齡刺參進行了夏眠時間統計對比,培育品系實驗群體50%個體進入夏眠時間較與同期未培育刺參減少15.7%,夏眠時間顯著縮短。刺參短夏眠品系的獲得,可縮短刺參成品養殖周期,減少養殖成本,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廣闊的推廣養殖前景。
【權利要求】
1.一種短夏眠期刺參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O收集大連、煙臺、青島三個地理群體刺參,選取個體體重150g以上、健康野生刺參各100頭作為親本,雌雄比例1:1 ; 2)親參繁育,通過控制每頭親參的排精/卵時間來控制不同地理群體和雌雄對子代貢獻率; 3)繁育子代并養殖至次年7月,正常養殖條件下子代平均體重可達到15g左右,當池塘水溫升溫至略高于夏眠臨界溫度時,挑選未入夏眠的刺參個體單獨池塘養殖;原養殖池塘水溫繼續升高,剩余子代刺參進入夏眠,高溫季過后,當原池塘水溫降溫至略高于夏眠臨界溫度時,挑選先蘇醒的刺參個體,放入前述單獨池塘進行養殖,兩種方式之和的選留率為1%-5% ; 4)選留的刺參群體繼續養殖,第三年7月,正常養殖條件下子代選留群體的平均體重>60g,選留群體繼續二次選擇,當池塘水溫升溫至略高于夏眠臨界溫度時,挑選未入夏眠的刺參個體單獨池塘養殖;原養殖池塘水溫繼續升高,剩余子代刺參進入夏眠,高溫季過后,當原池塘水溫降溫至略高于夏眠臨界溫度時,挑選先蘇醒的刺參個體,放入前述單獨池塘進行養殖,兩種方式之和的二次選留率5%-10% ; 5)第四年選留刺參繁育,控制雌雄對子代貢獻率,重復步驟2)-4); 6)連續選留繁育三代以上,獲得具有典型短夏眠期性狀的刺參新品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夏眠刺參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人工養殖的刺參替代步驟I)所述的健康野生刺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夏眠刺參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所述的控制每頭親參的排精/卵時間具體為:冷水人工促排,觀察排放精卵動態,當雄性刺參個體剛排放精子時,揀出放入預定孵化池中繼續排放精子,限制每頭刺參排放時間為2分鐘以控制每頭刺參排精量,超時揀出;當雌性刺參剛排放卵子時,將其放入預定孵化池中繼續排放,限制每頭雌性刺參排放卵子的時間為10分鐘以控制排卵量,同時控制每個地理群體的雌、雄刺參親本各30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夏眠刺參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池塘水溫略高于夏眠臨界溫度的溫度為28°C。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夏眠刺參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池塘水溫略高于夏眠臨界溫度的溫度為25°C。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4365516SQ201410685163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5日
【發明者】孫國華, 楊建敏, 任利華, 王衛軍, 劉相全, 韋秀梅, 李根銳 申請人: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