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刺參海上育苗網箱及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刺參的育苗技術,特別是一種成本低、成活率高的刺參海上網 箱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刺參(4/ o "'c/ o/ 〃s ya/ o/7J'c"s 6"eJe/ Aa)在分類上屬于棘皮 動物門、海參綱、楣手目、剌參科,主要分布于黃海和渤海海域。在我國發現 的20多種可食用的海參中,剌參是產量最大、經濟價值最高的品種。近幾年, 隨著海參養殖熱潮的掀起,潮間帶圍堰養殖、池塘養殖、底播增殖等多種方式 的海參養殖來勢迅猛。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的統計,2007年全省的增養殖面 積達到43萬畝,年產值81億元,刺參養殖已經形成了一個大的產業,并由此 形成了育苗——增養殖——加工——"t營店的產業鏈。
現在刺參增養殖所需的大量海參苗基本上是由育苗廠生產,育苗廠一般建 筑在海水清澈、風浪小、海水無污染、無淡水流入的海邊,育苗廠內一般設有 泵房、海水沉淀池、親參培養池、產卵池等多個池及循環管道,人工育苗要經 過親參采捕、親參蓄養管理、產卵受精、孵化、幼體培育及稚參采集和培育等, 然后將參苗放入海內進行養殖,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一是基礎建設大、投資多 風險大,二是浪費能源、育苗成本高,育苗過程中海水的抽取及循環都需要動 力驅動,另外,還要經常調節海水的溫度,以適應剌參的生活條件,三是育苗、 放養的成活率低,四是操作復雜、管理不方便、工人的勞動強度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節約能源、成本低、 成活率高、管理方便的刺參海上育苗網箱及育苗方法。 本發明可以通過如下措施達到
一種刺參海上育苗網箱,包括框架和聚乙烯網,其特征在于框架采用圓木 連接成的方形框架,框架的每邊均由內圓木和外圓木組成,內圓木和外圓木間 用長30cm寬10cm的木板鋪平,以便管理人員行走,內圓木和外圓木上分別掛 有內篩絹網衣和外聚乙烯網衣,內篩絹網衣的網目為200目,外聚乙烯網衣的 網目大小為0.5cm左右,內聚乙烯內篩絹網衣和外聚乙烯網衣底部和側面分別 設有配重塊,外聚乙烯網衣的作用是可以阻止外界海水中的雜物,內篩絹網衣 的作用是阻止油污以及橈足類敵害生物等的進入,配重塊為使網衣在水中全部 展幵。
本發明可以在框架的每條邊上設有浮子,使本發明可以在水中浮起。
一種刺參海上網箱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海區選址、網箱制作與投放、 掛附著基、種參采捕、種參繁殖、參苗附著、投喂、收苗步驟。
其中海區選址要求水質清新無污染,潮流暢通,餌料豐富,受風浪、潮 汐影響較小,干潮時水深不得低于5m的海區,
網箱投放在海底打樁,將網箱兩兩相連, 一排10個左右網箱,然后用錨 纜將網箱連接在樁上,以為網箱進行定位,
掛附著基附著基為20cmX30cm網袋,每個網箱內為10行,每行10串, 每串27個,共計2700個左右。每串附著基在底部掛1公斤左右的墜石防止附 著基漂浮,
種參采捕在采捕的時候要盡量避免陽光的直接暴曬、油污、擠壓等,并 要經過嚴格挑選,發現吐臟個體要及時挑出,要選用個體較大、活力較強的剌參做種參,
種參繁殖晚上8點至第二天凌晨2點種參在產卵器內產卵,產卵器規格 為2mXlmXlm (長X寬X高),由60目篩絹網制成,掛在內網中,期間專門有 人負責觀察記錄,對沒有大量排精(排卵)的網箱在第二天晚上繼續觀察,
參苗附著受精10天左右,發育到樽形幼體階段,參苗逐步開始附著,
投喂海上網箱所育的剌參幼體以海域中自然生長的單胞藻為餌料,輔以 海洋活性酵母活體餌料,當變態發育到樽形幼體階段之后停止人工投喂,
收苗大約9月中旬開始收苗,將收好的參苗投放到指定海區。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1、這是一種節省型的育苗方法,整個育苗過程基本 不消耗能源。2、這是一種環保型的育苗方法,在整個育苗過程中基本不使用藥 物,也不產生廢水,基本沒有污染物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3、這是一種健康型 的育苗方法,由于是在天然生態系統下育苗,又不使用任何藥物,因而生產出 的苗種與自然繁殖的苗種基本一樣。
圖l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附圖所示, 一種刺參海上育苗網箱,包括框架1和聚乙烯網2,網箱大小 可根據海區情況自行設計,因試驗設在威海小石島海域,試驗選用網箱的規格 為5mX5mX4m (長x寬x高),其中外網目大小為0. 5cm、內網網目大小為200 目篩絹網、產卵箱網目大小為60目篩絹網,網箱所用材料有木材、浮子、聚乙 烯網、篩絹網、聚乙烯繩、石塊袋等。
刺參海上育苗網箱制作用8根直徑為20cm的圓木兩兩一邊搭建成一正方形框架l,用大規格螺栓固定,在兩根圓木中間鋪滿長30cm,寬10cm左右的木 板3,框架四周下面固定10 12個直徑為30cm、高為80cm的浮子4,使網箱可 以在水中浮起。將全部制作好的網箱拖運到選定的海區,兩兩相連, 一排10個 網箱,然后在海底打樁,用錨纜固定位置。固定好之后,在框架下掛上聚乙烯 網,在框架四周和邊上分別固定網衣,同時在網衣底部四周的底角及四個側面 和底面的中點部位拴上重約4kg左右的石塊袋5,使網衣在水中全部展開。在抓 捕種參之前要在網箱框架重新掛上一層篩絹網(200目)做為內網,內網底部四 角、底面及邊上中點處同樣系上重約4kg的石塊袋,使網衣在水中全部展開, 并緊貼在外部網衣上。作用是可以阻止外界海水中的雜物、油污以及橈足類敵 害生物等的進入,而外部網衣正好起到了保護內網的作用。
一種刺參海上網箱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海區選址、網箱制作與投放、 掛附著基、種參采捕、種參繁殖、參苗附著、投喂、收苗步驟。
其中海區選址要求水質清新無污染,潮流暢通,餌料豐富,受風浪、潮 汐影響較小,干潮時水深不得低于5m的海區,
網箱投放在海底打樁,將網箱兩兩相連, 一排10個左右網箱,然后用錨 纜將網箱連接在樁上,以為網箱進行定位,
掛附著基附著基為20cmX30cm網袋,每個網箱內為10行,每行10串, 每串27個,共計2700個左右。每串附著基在底部掛1公斤左右的墜石防止附 著基漂浮,
種參采捕抓捕種參的時間跟所選擇海區海水溫度有直接關系。威海地區 海參繁殖時間一般為5月底至6月中下旬, 一般在6月初(溫度達到18-C以上) 在自然海區抓捕種參較為合適。本次試驗所選用的種參全部來自于小石島的野 生種參,在采捕的時候要盡量避免陽光的直接暴曬、油污、擠壓等,并要經過個體較大、活力較強的海參做種 參,如需運輸,將抓捕好的海參放入盛裝三分之一體積海水的容器中,每個容 器中的種參數量不易過多,防止運輸途中發生擠壓、排臟等現象。最好在容器 周圍放置冰塊,防止溫度過高引起排臟、提前排精(排卵)的現象,
種參繁殖晚上8點至第二天凌晨2點種參在產卵器內產卵,產卵器規格 為2mXlmXlm (長X寬X高),由60目篩絹網制成,掛在內網中,期間專門有 人負責觀察記錄,對沒有大量排精(排卵)的網箱在第二天晚上繼續觀察,
參苗附著在產卵后第二天撤去產卵箱,受精后7 9天在網箱內掛上附著 基。附著基為20cmX30cm網袋,每串附著基在底部掛1公斤左右的墜石防止附 著基漂浮,受精10天左右,發育到樽形幼體階段,參苗逐步開始附著,
投喂海上網箱所育的刺參幼體以海域中自然生長的單胞藻為餌料,輔以 海洋活性酵母活體餌料,當變態發育到樽形幼體階段之后停止人工投喂,
收苗大約9月中旬開始收苗,將收好的參苗投放到指定海區。
權利要求
1、一種刺參海上育苗網箱,包括框架和聚乙烯網,其特征在于框架采用圓木連接成的方形框架,框架的每邊均由內圓木和外圓木組成,內圓木和外圓木間設有至少兩根隔板,內圓木掛有150-250目內篩絹網衣,外圓木上掛有網目0.5cm的外聚乙烯網衣,內篩絹網衣和外聚乙烯網衣底部和側面分別設有配重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刺參海上育苗網箱,其特征在于框架的每條 邊上設有浮子。
3、 一種剌參海上網箱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海區選址、網箱投放、掛 附著基、種參采捕、種參繁殖、參苗附著、投喂及收苗步驟。其中海區選址要求水質清新無污染,潮流暢通,餌料豐富,受風浪、潮 汐影響較小,干潮時水深不得低于5m的海區,網箱投放在海底打樁,用錨纜將網箱連接在樁上,掛附著基附著基為網袋式,每個網箱內為8-12行,每行8-12串,每串 25-30個,每串附著基在底部掛有墜石,種參采捕采捕時要避免陽光的直接暴曬、油污、擠壓并要嚴格挑選,發 現吐臟個體要及時挑出,要選用個體較大、活力較強的刺參做種參,種參繁殖晚上8點至第二天凌晨2點種參在產卵器內產卵,產卵器規格 為2mXlmXlm (長X寬X高),由60目篩絹網制成,掛在內網中,參苗附著受精8-12天,發育到樽形幼體階段,參苗逐步開始附著,投喂海上網箱所育的刺參幼體以海域中自然生長的單胞藻為餌料,輔以 海洋活性酵母活體餌料,當變態發育到樽形幼體階段之后停止人工投喂,收苗9月中旬開始收苗,將收好的參苗投放到指定海區。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刺參的育苗技術,特別是一種成本低、成活率高的刺參海上網箱育苗方法,育苗網箱包括框架和聚乙烯網,其特征在于框架采用圓木連接成的方形框架,框架的每邊均由內圓木和外圓木組成,內圓木和外圓木間用長30cm寬10cm的木板鋪平,以便管理人員行走,內圓木和外圓木上分別掛有內篩絹網衣和外聚乙烯網衣,內篩絹網衣和外聚乙烯網衣底部和側面分別設有配重塊,框架的每條邊上設有浮子,育苗方法包括海區選址、網箱制作與投放、掛附著基、種參采捕、種參繁殖、參苗附著、投喂、收苗等步驟,本發明具有節約能源、成本低、對環境無污染、育苗成活率高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1611700SQ20091001560
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9日
發明者劉雨新, 李源強, 王波波, 辛曉東, 鄒吉新 申請人:威海西港刺參水產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