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紅茶是近代世界各類茶中產銷量最大的一類茶,約占世界茶葉消費及貿易總量的 80%以上。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紅茶的發源地。世界各國的紅茶都起源于中國福建。 中國紅茶種類較多,產地較廣,有中國特有的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也有與印度、斯里蘭卡相類似的紅碎茶。小種紅茶是中國福建省的特產,有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之分。正山小種紅茶原產于中國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關及其周邊邵武市的光音坑、光澤縣的干坑、司前、建陽的坳頭,以及江西鉛山縣的石隴鄉,范圍達600平方公里。其他地方生產的小種紅茶,統稱外山小種。同時產于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關的正山小種紅茶,特冠以“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是傳統的特種外銷紅茶。正山小種紅茶,出現的時期約在明末的1567 1610年之間,是世界紅茶的始祖。 自1610年由荷蘭人運往歐洲起,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關于小種紅茶最早的記載是 《清代通史》。該書卷二第847頁載“明末崇禎十三年紅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種茶、白毫等)始由荷蘭轉至英倫。”。工夫紅茶與小種、白毫都是武夷紅茶的品種,這段記載表明小種紅茶的名稱在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前已出現。1640年正山小種紅茶由荷蘭人傳入英國以后,英國人賦予紅茶優雅的形象及豐碩華美的品飲方式,形成了內涵豐富的紅茶文化, 更將紅茶推廣成國際性的飲料。作為紅茶源頭的正山小種紅茶首次打開了中國茶葉的世界市場。工夫紅茶是中國特有的紅茶,也是中國傳統出口商品。中國工夫紅茶產地廣、品類多。中國17個省先后生產工夫紅茶。按產地命名的有閩紅工夫、滇紅工夫、祁門工夫、寧紅工夫、宜紅工夫、川紅工夫、湘紅工夫、臺灣工夫、越紅工夫、江蘇工夫及粵紅工夫等。按品種分為大葉工夫和小葉工夫兩種。大葉工夫茶以喬木或半喬木茶樹鮮葉為原料制成,又稱“紅葉工夫”,以滇紅工夫及政和工夫為代表。小葉工夫茶以灌木型中小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制成,色澤烏黑,又稱“黑葉工夫”。闖紅工夫茶系坦洋工夫、政和工夫和白琳工夫等三種工夫紅茶的統稱,均系福建特產,三種工夫紅茶產地不同、品種風格不同,但各自擁有自己的消費愛好者,經久不衰。紅茶既是一種珍貴的天然飲料,又有很好的美容保健功能。經科學分析和時間證明,紅茶含有較高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茶多酚和生物堿,有多種營養和藥效成分,具有清心明目、殺菌消炎、減肥美容、延緩衰老,防癌癥、消血脂、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功效,聞名遐邇,暢銷港、澳、臺、東南亞、日本、歐美等地,深受消費者喜愛。但是目前紅茶產品多為單一的全發酵茶產品,湯色渾濁,香氣還不夠濃郁,對于喜歡和花茶的北方人來說紅茶總覺得口感有點欠缺。王明勇的專利一種茉莉紅茶的制做方法 (申請號200810072204. 0)通過將高山云霧茶經脫水、揉捻、發酵、烘干、加溫窨制制得茉莉
3紅茶。傳統的紅茶制備步驟是經曬青、揉捻、發酵、烘干制備。傳統的窨花技術是將鮮花和干茶攪拌均勻后堆放一段時間進行窨花,窨花得到的效果有待提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既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紅茶的甘醇又能使其香氣濃郁的紅茶, 以滿足更多的消費人群。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本發明通過將茶葉鮮葉經曬青、萎凋、搖青、揉捻、發酵、窨花、烘焙,得到茉莉花紅茶;該方法制得的茉莉花紅茶既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紅茶的甘醇又有茉莉花的清香,產品達到外觀雅致、味香兼佳、湯色明亮、香氣濃郁自然、滋味純厚甘爽、飲后齒頰留香、回味馥郁。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將茶葉鮮葉經曬青、萎凋、搖青、揉捻、發酵、窨花、烘焙,得到茉莉花紅茶。一種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曬青將茶葉鮮葉攤于曬布上,晾曬至茶葉中含水量為65 75% (W/W);2)萎凋將曬青后的茶葉堆放,晾曬至茶葉中含水量為55 60% (W/W);3)搖青將萎凋后的茶葉放入搖青機桶內轉動搖青15 20分鐘,搖青機轉速為每分鐘 28 32轉;4)揉捻5)發酵6)窨花采集茉莉花花蕾,剔除葉子及花蒂,堆放0.5 2小時,待茉莉花展開、吐香后將發酵后的茶葉一層,茉莉花一層,放進多層式密閉烘干機,于35 45°C條件下窨花2 4小時;其中,發酵后的茶葉與茉莉花花蕾的重量比是10 6 7;7)烘焙,得到茉莉花紅茶。優選地,所述曬青是將茶葉鮮葉在30 35°C條件下晾曬,期間翻抖茶葉數次。一般是在太陽光下進行晾曬。曬青后,茶葉的梗部呈現皺紋,手摸有點彈性感,聞時味道從葉綠素青味轉為果青味略帶茶香味。進一步地,所述萎凋是將曬青后的茶葉在18 25°C條件下晾曬。經過萎凋,茶葉葉面呈波浪狀或湯匙狀,具有了一定的柔軟度,且進行了部分發酵,具有紅茶特有的滋味及香氣。所述搖青后茶葉的含水量約為50% (W/W)。茶葉在搖青機桶內不斷翻滾,葉片邊緣相互碰撞,摩擦,使茶葉細胞破損,空氣進入茶葉細胞促使發酵作用增快,使得茶葉提前半發酵;同時溫度上升,使茶葉葉表水份均勻蒸發。進一步地,所述揉捻是將搖青后的茶葉放入揉捻機中,揉捻2 3小時后下機,解塊。揉捻后,茶葉的葉片卷成條索狀。經過揉捻使茶葉緊結并破壞葉細胞,擠出茶汁,茶汁粘附在葉表,沖泡時易溶于水,增濃茶湯,盡量保持茶葉的原味。
進一步地,所述發酵是將揉捻后的茶葉裝入發酵筐,蓋上砂布,在觀 32°C條件下發酵3 5小時。發酵后,茶葉的含水量為15 20% (W/W)。進一步地,所述烘焙是通過將窨花后的茶葉在50 70°C條件下烘干1 3小時, 得到茉莉花紅茶。對茶葉進行烘焙之前,可將色、香、味、形相近的,同品種、同等級的茶葉合拼在一起,用手工或臺灣挑梗機挑掉老葉梗、黃片等雜物,并把粉末篩凈,形成大小勻整的精致茶。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本發明制備的茉莉花紅茶既保留了紅茶的甘醇,又有茉莉花茶的清香,外觀雅致、味香兼佳、泡水特長、外觀鮮艷、金芽明顯、湯色金黃明亮、香氣濃郁自然、滋味純厚甘爽、飲后齒頰留香、回味馥郁、多次沖泡余味更佳。2、本發明的窨花采用一層茶葉、一層茉莉花的技術,不同于以往傳統的攪拌均勻會堆放窨花,這樣的窨花使得茉莉花的香氣能更完美的釋放,制備的茉莉花紅茶香氣清高純凈,高雅悅鼻,不僅香氣清高悠長,而且醇香明顯。3、本發明制備的茉莉花紅茶湯色金黃明亮,克服了以往紅茶湯色深暗、渾濁的缺
點ο4、本發明制備茉莉花紅茶滋味鮮爽醇和,有明顯的桂圓味,克服了以往紅茶湯入口有輕微苦澀感的味道。5、本發明對紅茶處理中,增加搖青步驟,使得紅茶茶葉提前進行半發酵,這樣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紅茶的甘醇,茶葉沖泡時湯色金黃明亮且帶桂圓香。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一種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曬青取茶葉鮮葉在太陽光下曬青30分鐘,可以在水泥地上鋪尼龍布曬青,或者用簸箕盛在房前屋后曬青,如果陽光猛烈,離地面2米需裝黑網,以免陽光直曬,茶葉中含水量為 68% (W/W);2)萎凋將曬青后的茶葉放到溫度18°C的空調房內萎凋8小時,茶葉中含水量為60% (W/ W);3)搖青將萎凋后的茶葉放入搖青機桶內轉動搖青15分鐘,搖青機轉速為每分鐘28轉;4)揉捻將搖青后的茶葉用揉捻機揉捻2小時,下機解塊;5)發酵裝入發酵筐,蓋上砂布,放置的發酵間進行3小時發酵;6)窨花將發酵后的茶葉一層,茉莉花一層,發酵后的茶葉與新鮮茉莉花重量比是10 6,放進多層式密閉烘干機(安溪興民茶葉機械廠生產的6CH-54),于40°C窨花2小時,茶葉同茉莉花不混合,利用茉莉花開放時芳香物質的釋放和發酵后的茶葉對芳香物質最佳的吸附,一吸一吐,使茶味、花香合二為一;7)烘焙將窨花后的茶葉在60°C溫度烘干3小時,包裝得到產品。該茉莉花紅茶既保留了紅茶的甘醇,又有茉莉花茶的清香,外觀雅致、味香兼佳、 泡水特長、外觀鮮艷、金芽明顯、湯色金黃明亮、香氣濃郁自然、滋味純厚甘爽、飲后齒頰留香、回味馥郁、多次沖泡余味更佳。實施例2一種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曬青取茶葉鮮葉在太陽光下曬青30分鐘,可以在水泥地上鋪尼龍布曬青,或者用簸箕盛在房前屋后曬青,如果陽光猛烈,離地面2米需裝黑網,以免陽光直曬,茶葉中含水量為 65% (W/W);2)萎凋將曬青后的茶葉放到溫度25°C的空調房內萎凋8小時,茶葉中含水量為60% (W/ W);3)搖青將萎凋后的茶葉放入搖青機桶內轉動搖青20分鐘,搖青機轉速為每分鐘32轉;4)揉捻將搖青后的茶葉用揉捻機揉捻3小時,下機解塊;5)發酵裝入發酵筐,蓋上砂布,放置32°C的發酵間進行5小時發酵;6)窨花將發酵后的茶葉一層,茉莉花一層,發酵后的茶葉與新鮮茉莉花重量比是10 7, 放進多層式密閉烘干機(安溪興民茶葉機械廠生產的6CH-54),于40°C窨花3小時,茶葉同茉莉花不混合,利用茉莉花開放時芳香物質的釋放和發酵后的茶葉對芳香物質最佳的吸附,一吸一吐,使茶味、花香合二為一;7)烘焙將窨花后的茶葉在60°C溫度烘干3小時,包裝得到產品。該茉莉花紅茶既保留了紅茶的甘醇,又有茉莉花茶的清香,外觀雅致、味香兼佳、 泡水特長、外觀鮮艷、金芽明顯、湯色金黃明亮、香氣濃郁自然、滋味純厚甘爽、飲后齒頰留香、回味馥郁、多次沖泡余味更佳。實施例3一種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曬青將茶葉鮮葉在30°C條件下的太陽光曬青20分鐘,期間翻抖茶葉數次,茶葉中含水量為 75% (W/W);2)萎凋
將曬青后的茶葉在18°C條件下晾曬8小時,茶葉中含水量為58% (W/W);3)搖青將萎凋后的茶葉放入搖青機桶內轉動搖青15分鐘,搖青機轉速為每分鐘觀轉;4)揉捻將搖青后的茶葉放入揉捻機中,揉捻2小時后下機,解塊;5)發酵將揉捻后的茶葉裝入發酵筐,蓋上砂布,在條件下發酵3小時;6)窨花采集茉莉花花蕾,剔除葉子及花蒂,堆放0. 5小時,待茉莉花展開、吐香后將發酵后的茶葉一層,茉莉花一層,放進多層式密閉烘干機(安溪興民茶葉機械廠生產的 6CH-M),于35°C條件下窨花2小時;其中,發酵后的茶葉與茉莉花花蕾的重量比是10 6;7)烘焙將窨花后的茶葉在50°C條件下烘干1小時,得到茉莉花紅茶。該茉莉花紅茶既保留了紅茶的甘醇,又有茉莉花茶的清香,外觀雅致、味香兼佳、 泡水特長、外觀鮮艷、金芽明顯、湯色金黃明亮、香氣濃郁自然、滋味純厚甘爽、飲后齒頰留香、回味馥郁、多次沖泡余味更佳。實施例4一種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曬青將茶葉鮮葉在35°C條件下的太陽光曬青30分鐘,期間翻抖茶葉數次,茶葉中含水量為 70% (W/W);2)萎凋將曬青后的茶葉在25°C條件下晾曬16小時,茶葉中含水量為55% (W/W);3)搖青將萎凋后的茶葉放入搖青機桶內轉動搖青20分鐘,搖青機轉速為每分鐘32轉;4)揉捻將搖青后的茶葉放入揉捻機中,揉捻3小時后下機,解塊;5)發酵將揉捻后的茶葉裝入發酵筐,蓋上砂布,在32°C條件下發酵5小時;6)窨花采集茉莉花花蕾,剔除葉子及花蒂,堆放2小時,待茉莉花展開、吐香后將發酵后的茶葉一層,茉莉花一層,放進多層式密閉烘干機,于45°C條件下窨花4小時;其中,發酵后的茶葉與茉莉花花蕾的重量比是10 7;7)烘焙將窨花后的茶葉在70°C條件下烘干3小時,得到茉莉花紅茶。該茉莉花紅茶既保留了紅茶的甘醇,又有茉莉花茶的清香,外觀雅致、味香兼佳、 泡水特長、外觀鮮艷、金芽明顯、湯色金黃明亮、香氣濃郁自然、滋味純厚甘爽、飲后齒頰留香、回味馥郁、多次沖泡余味更佳。實施例5
一種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曬青將茶葉鮮葉在32°C條件下的太陽光曬青25分鐘,期間翻抖茶葉數次,茶葉中含水量為 70% (W/W);2)萎凋將曬青后的茶葉在22°C條件下晾曬10小時,茶葉中含水量為58% (W/W);3)搖青將萎凋后的茶葉放入搖青機桶內轉動搖青18分鐘,搖青機轉速為每分鐘30轉;4)揉捻將搖青后的茶葉放入揉捻機中,揉捻2. 5小時后下機,解塊;5)發酵將揉捻后的茶葉裝入發酵筐,蓋上砂布,在30°C條件下發酵4小時;6)窨花采集茉莉花花蕾,剔除葉子及花蒂,堆放1小時,待茉莉花展開、吐香后將發酵后的茶葉一層,茉莉花一層,放進多層式密閉烘干機,于40°C條件下窨花3小時;其中,發酵后的茶葉與茉莉花花蕾的重量比是10 6.5;7)烘焙將窨花后的茶葉在60°C條件下烘干2小時,得到茉莉花紅茶。該茉莉花紅茶既保留了紅茶的甘醇,又有茉莉花茶的清香,外觀雅致、味香兼佳、 泡水特長、外觀鮮艷、金芽明顯、湯色金黃明亮、香氣濃郁自然、滋味純厚甘爽、飲后齒頰留香、回味馥郁、多次沖泡余味更佳。實施例6一種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曬青將茶葉鮮葉在33°C條件下的空調房中曬青25分鐘,期間翻抖茶葉數次,茶葉中含水量為68% (W/W);2)萎凋將曬青后的茶葉在23°C條件下晾曬12小時,茶葉中含水量為55% (W/W);3)搖青將萎凋后的茶葉放入搖青機桶內轉動搖青18分鐘,搖青機轉速為每分鐘30轉;4)揉捻將搖青后的茶葉放入揉捻機中,揉捻2小時后下機,解塊;5)發酵將揉捻后的茶葉裝入發酵筐,蓋上砂布,在32°C條件下發酵4. 5小時;6)窨花采集茉莉花花蕾,剔除葉子及花蒂,堆放1. 5小時,待茉莉花展開、吐香后將發酵后的茶葉一層,茉莉花一層,放進多層式密閉烘干機,于40°C條件下窨花3. 5小時;其中,發酵后的茶葉與茉莉花花蕾的重量比是10 6;7)烘焙
將窨花后的茶葉在65°C條件下烘干2. 5小時,得到茉莉花紅茶。該茉莉花紅茶既保留了紅茶的甘醇,又有茉莉花茶的清香,外觀雅致、味香兼佳、 泡水特長、外觀鮮艷、金芽明顯、湯色金黃明亮、香氣濃郁自然、滋味純厚甘爽、飲后齒頰留香、回味馥郁、多次沖泡余味更佳。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列。
權利要求
1.一種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茶葉鮮葉經曬青、萎凋、搖青、揉捻、發酵、窨花、烘焙,得到茉莉花紅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曬青將茶葉鮮葉攤于曬布上,晾曬至茶葉中含水量為65 75% (W/W);2)萎凋將曬青后的茶葉堆放,晾曬至茶葉中含水量為55 60% (W/W);3)搖青將萎凋后的茶葉放入搖青機桶內轉動搖青15 20分鐘,搖青機轉速為每分鐘觀 32轉;4)揉捻5)發酵6)窨花采集茉莉花花蕾,剔除葉子及花蒂,堆放0. 5 2小時,待茉莉花展開、吐香后將發酵后的茶葉一層,茉莉花一層,放進多層式密閉烘干機,于35 45°C條件下窨花2 4小時;其中,發酵后的茶葉與茉莉花花蕾的重量比是10 6 7;7)烘焙,即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曬青是將茶葉鮮葉在30 35°C條件下晾曬,期間翻抖茶葉數次。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是將曬青后的茶葉在18 25°C條件下晾曬。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是將搖青后的茶葉放入揉捻機中,揉捻2 3小時后下機,解塊。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是將揉捻后的茶葉裝入發酵筐,蓋上砂布,在觀 32°C條件下發酵3 5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焙是將窨花后的茶葉在50 70°C條件下烘干1 3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茉莉花紅茶的加工方法;通過將茶葉鮮葉經曬青、萎凋、搖青、揉捻、發酵、窨花、烘焙,得到茉莉花紅茶;該方法制得的茉莉花紅茶既保留了紅茶的甘醇又有茉莉花的清香,產品達到外觀雅致、味香兼佳、湯色明亮、香氣濃郁自然、滋味純厚甘爽、飲后齒頰留香、回味馥郁。
文檔編號A23F3/06GK102273526SQ20111026800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9日
發明者葉清德 申請人:福建九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