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桑椹果汁及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發明涉及桑椹果汁及工藝。
背景技術:
能夠補充天然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果汁與牛奶均被認定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我國年人均消費果汁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不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1/40。我國有幾千年的栽桑用桑歷史,近年桑果產量不斷增加,提供既可滿足消費多樣化需求又有利于維護“三農”利益的桑椹果汁營養產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現有果汁及其飲品大多為非全原料產品,且其單一原料量比一般低于10%,目前,果汁類產品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果類原料源營養物質所占比例較低;二是缺乏針對原料特色物質的保護工藝技術;第三往往添加并不符合低糖保健的蜂蜜等高熱量調味矯味物質;第四產品的穩定性依賴于對營養功能物質破壞較大的常規熱加工技術與較多穩定增稠劑;第五產品大多無原料膳食纖維;第六是添加人工合成色素等。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在于結合已有的果汁產品及生產實際,提供含多種桑椹營養物質的果汁及工藝。發明的目的以如下方式實現:
采用桑椹鮮果等原料,經分選、清洗、制漿(去梗、去籽)、調配、均質、UHT滅菌、無菌灌裝、密封等制得。果分選
選擇無病蟲、霉爛,充分成熟且固形物在14-20%的桑椹果。清洗
以流動水清洗去除果表泥土、灰塵及附著大量微生物。制漿
采用單道或雙道打漿機處理桑椹果,一步去除梗、籽并獲得漿汁。調配
根據桑椹衆汁液的糖與酸量添加低熱代糖營養性甜味劑、朽1檬酸、朽1檬酸鈉、酒石酸、蘋果酸、磷酸、軟化水及適量的卡拉膠、海藻酸鈉、海藻酸丙二醇酯等復配的穩定劑等進行調配,使漿汁液的總糖量約30-60g/L,甜度相當于蔗糖計的量約100-160g/L,以檸檬酸計的可滴定酸量約8-12g/L。均質
采用二級均質方式處理調配漿汁液,一級均質壓力為40-120Mpa,二級均質壓力為30_100MpaoUHT 滅菌
以130°C -140°C /3s-10s進行超高溫瞬時滅菌處理均質后調配漿汁。
灌裝
以無菌灌裝方式定量灌裝滅菌后桑椹果漿汁。密封
對完成漿汁灌裝的玻瓶或易拉罐包裝容器進行密封。檢驗
衛生、理化及添加劑使用等符合相關標準(GB10789-2007飲料通則、GB19297-2003果、蔬汁飲料衛生標準、GB 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權利要求
1.桑椹果汁,其特征是:含幾乎全部桑椹源花青素、膳食纖維、白藜蘆醇、礦物質、氨基酸、維生素、非花青素多酚、有機酸等營養物,添加低熱代糖營養性甜味劑等,無外加防腐劑與色素,低糖、低熱、□感豐滿、味酸甜、果香自然。
2.桑椹果汁的制備工藝,其特征是:以桑椹鮮果等原料,采用洗果、制漿、調配、均質、UHT滅菌、無菌灌裝、密封等制備工藝。
3.采用單道或雙道打漿機處理桑果,一步去除梗籽并獲得果漿。
4.無常規巴氏熱殺菌工藝處理。
5.酸量以添加檸檬酸、檸檬酸鈉、酒石酸、蘋果酸、磷酸等的一種或其復配進行調節,控制在以檸檬酸計的可滴定酸量約8-12g/L。
6.糖量控制在總糖約30-60g/L。
7.控制低熱代糖營養性添加劑如山梨醇(Sorbitol)、甘露醇(Mannitol)、木糖醇(Xylitol)等的一種或其復配物添加后桑椹果汁總甜度相當于蔗糖計的量約100-160g/L。
8.以卡拉膠、海藻酸鈉、海藻酸丙二醇酯等的復配劑添加輔助穩定桑椹果汁。
9.采用一級均質壓力為40-120Mpa,二級均質壓力為30_100Mpa的二級均質工藝細化、分散桑椹膳食纖維等組分。
10.以130°C-140°C溫度及3s-10s保留時間的UHT滅菌工藝達到桑椹源營養物質的最大程度保留和微生物的滅菌雙重功效。
全文摘要
發明涉及桑椹果汁及工藝,采用桑椹鮮果等原料,經洗果、打漿、調配、均質、UHT滅菌、無菌灌裝、密封等制得桑椹果汁。發明產品及工藝不添加或使用防腐劑,采用二級均質與UHT滅菌技術,最大限度細化分散膳食纖維等組分并減少桑椹源花青素、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物的損失。以發明工藝制備的桑椹果汁具低糖、低熱、口感豐滿、果香自然、保藏與穩定性好等特點。
文檔編號A23L2/02GK103099254SQ201110355308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1日
發明者陳彥, 陳維, 林曉艷, 陰明剛 申請人:西南科技大學, 陳彥, 陳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