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丁質結合蛋白cbp21及其編碼基因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幾丁質結合蛋白CBP21及其編碼基因和應用。本發明提供的蛋白質,為如下(a)或(b)或(c):(a)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蛋白質;(b)將(a)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質;(c)將(a)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功能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質。本發明提供的蛋白質,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可用于純化或輔助鑒定幾丁質,且該蛋白質具有促進幾丁質酶的催化活性的作用,可以協助幾丁質酶高效降解幾丁質。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蛋白質具有廣闊的應用價值,將產生具有的工業效益和經濟價值。
【專利說明】幾丁質結合蛋白CBP21及其編碼基因和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幾丁質結合蛋白CBP21及其編碼基因和應用。
【背景技術】
[0002]幾丁質又名甲殼素、幾丁聚糖,是N-乙酰_β-D-葡萄糖胺(Ν-Acetyl-β-D-Glucosamine,簡稱GlcNAc)以β-1, 4糖苷鍵連接起來的直鏈多聚物,是一種類似于植物纖維的六碳糖聚合體。其廣泛存在于低等植物、菌類、藻類、節肢動物(蝦、蟹)及昆蟲的外殼和軟骨、高等植物的細胞壁等,是自然界中僅次于纖維素的第二大天然生物有機資源,年生物合成量達100億噸。
[0003]幾丁質酶(EC.3.2.14)能將幾丁質β -1, 4糖苷鍵水解,最終分解為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根據作用方式和酶解產物,將其分為內切幾丁質酶、外切幾丁質酶和幾丁二糖酶。內切幾丁質酶從幾丁質鏈的任一部位切割,產生幾丁質寡聚糖,如(GlcNAc)2,(GlcNAc) 3等。外切 幾丁質酶又稱N-乙酰-β -D-葡萄糖胺酶,此酶從幾丁質寡糖或幾丁質鏈的非還原末端依次切下N-乙酰-β -葡萄糖單體。幾丁二糖酶則是專一性地將幾丁二糖降解為幾丁單糖。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幾丁質結合蛋白CBP21及其編碼基因和應用。
[0005]本發明提供的蛋白質,命名為CBP21蛋白,獲自粘質沙雷氏菌(Serratiamarcescens),為如下(a)或(b)或(C): (a)由序列表的序列I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蛋白質;(b)將(a)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質;(C)將(a)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功能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質。
[0006]本發明還保護具有所述CBP21蛋白的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為如下(d)或(e)或(f):(d)由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蛋白質;(e)將(d)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質;(f)將(d)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功能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質。
[0007]編碼所述CBP21蛋白的基因也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編碼所述CBP21蛋白的基因可為如下(I)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DNA分子:(I)序列表的序列2自5’末端第I至519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2)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3)在嚴格條件下與(I)或(2)限定的DNA序列雜交且編碼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的蛋白的DNA分子;(4)與(I)或(2)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編碼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的蛋白的DNA分子;(5)在嚴格條件下與(I)或(2)限定的DNA序列雜交且編碼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功能的蛋白的DNA分子;(6)與(I)或(2)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編碼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功能的蛋白的DNA分子。上述嚴格條件可為在 6XSSC,0.5%SDS 的溶液中,在 65°C下雜交,然后用 2XSSC,0.1%SDS 和 I XSSC,0.1%SDS各洗膜一次。
[0008]編碼所述融合蛋白的基因也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編碼所述融合蛋白的基因可為如下(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所述的DNA分子:(7)序列表的序列4自5’末端第I至660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8)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的DNA分子;(9)在嚴格條件下與(7)或(8)限定的DNA序列雜交且編碼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的蛋白的DNA分子;(10)與(7)或(8)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編碼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的蛋白的DNA分子;(11)在嚴格條件下與(7)或(8)限定的DNA序列雜交且編碼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功能的蛋白的DNA分子;(12)與(7)或(8)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編碼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功能的蛋白的DNA分子。上述嚴格條件可為在 6XSSC,0.5%SDS 的溶液中,在 65°C下雜交,然后用 2XSSC、0.1%SDS 和 I XSSC,0.1%SDS各洗膜一次。
[0009]含有所述基因的表達盒、重組載體、轉基因細胞系或重組菌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10]本發明還保護所述CBP21蛋白或所述融合蛋白的應用,為如下(I )或(II)或(III)或(VI):( I )制備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功能的產品;(II)制備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的功能產品;(III)檢測或純化幾丁質;(VI)促進幾丁質酶酶活。所述幾丁質酶可為ChiCD3蛋白或Chi92蛋白。
[0011]本發明還保護一種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的功能的產品和/或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功能的產品,包括所述CBP21蛋白或所述融合蛋白。所述幾丁質酶可為ChiCD3蛋白或Chi92蛋白。
[0012]本發明還保護一種用于降解幾丁質的產品,包括幾丁質酶和促進劑;所述促進劑為所述CBP21蛋白或所述融合蛋白。所述幾丁質酶可為ChiCD3蛋白或Chi92蛋白。
[0013]所述Chi⑶3蛋白為如下(i)或(ii)或(iii):( i)序列表中序列7自N末端第34至1019位氨基酸殘基組成的蛋白質;(ii)由序列表中序列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蛋白質;(iii)將(i )或(?)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幾丁質酶功能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質。
[0014]所述Chi92蛋白為如下(iv)或(v):(iv)由序列表中序列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蛋白質;(V )將序列表中序列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幾丁質酶活性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質。
[0015]以上任一所述的幾丁質具體可為蝦殼粉。
[0016]本發明提供的蛋白質,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可用于純化或輔助鑒定幾丁質,且該蛋白質具有促進幾丁質酶的催化活性的作用,可以協助幾丁質酶高效降解幾丁質。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蛋白質具有廣闊的應用價值,將產生具有的工業效益和經濟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標準曲線以及標準曲線方程。
[0018]圖2為CBP21蛋白溶液進行SDS-PAGE圖譜。
[0019]圖3為實施例3的結果。[0020]圖4為實施例4的步驟三的結果。
[0021]圖5為實施例4的步驟四的結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的實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但并不限定本發明。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試驗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為自常規生化試劑商店購買得到的。以下實施例中的定量試驗,均設置三次重復實驗,結果取平均值。
[0023]粘質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廣東省菌株保藏中心。質粒pPET_28a(+):Novagen, Madison, USA。大腸桿菌BL21 (DE3)(北京全式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中國。
[0024]氣單胞菌(Aeromonas sp.),菌株名稱為B565,已于2010年12月03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簡稱CGMCCJia: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郵編100101),保藏號為CGMCC N0.4403。氣單胞菌(Aeromonas sp.) B565CGMCC N0.4403 簡稱氣單胞菌 B565。
[0025]畢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pPIC9 載體均購自 Invitrogen 公司。DNA 回收試劑盒為TakaRa公司產品。
[0026]BMGY培養基: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20g/L、酵母氮源(YNB) 13.4g/L、生物素4X10_4g/L、甘油10mL/L,其余為水。
[0027]BMMY培養基: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20g/L、酵母氮源(YNB) 13.4g/L、生物素4X 10_4g/L、甲醇0.5% (體積百分含量),其余為水。
[0028]繪制標準曲線的方法:用pH7.0,0.lmol/L的磷酸氫二鈉_檸檬酸緩沖液將N-乙酰氨基葡萄糖配成不同濃度的溶液,將0.5mL各個溶液(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含量分別為
5.5 μ mol、7.1 μ mo I >8.3 μ mol、10.0 μ mol、12.5 μ mo I 或 16.7 μ mol)分別與 ImL DNS 溶液混合后沸水浴5min顯色,然后用蒸懼水補齊至2.5mL,冷卻至室溫后在540nm測定OD值,繪制標準曲線,標準曲線以及標準曲線方程見圖1。
[0029]蝦殼粉的制備方法:(I)取鮮活的南美白對蝦,剝離蝦殼,將蝦殼洗凈、過夜干燥、打為粉末并過篩,收集粒度為30目篩至100目篩之間的粉末;(2)用5%HC1水溶液浸泡步驟(I)得到的粉末a (去除Ca2+),水洗至中性,過夜干燥;(3)用10%Na0H水溶液浸泡步驟
(2)得到的粉末,沸水浴2h (去除蛋白),水洗至中性,過夜干燥,得到的粉末即為蝦殼粉(又稱蝦殼幾丁質)。
[0030]實施例1、CBP21蛋白溶液的制備
[0031]一、重組質粒的構建
[0032]1、重組質粒CBP21_pPET28a的構建
[0033](I)合成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雙鏈DNA分子(編碼序列表的序列I所示的蛋白質)。
[0034](2)以步驟(I)合成的雙鏈DNA分子為模板,用Fl和Rl組成的引物對進行PCR擴增,得到PCR擴增產物。
[0035]Fl:5’ -GGAGAATTC GCGAATGCTCACGGTTATGTCG-3’ ;
[0036]Rl:5’ -GGAGCGGCCGC TTTACTCAGGTTGACGTCGATC-3’。[0037](3)用限制性內切酶EcoRI和NotI雙酶切步驟2的PCR擴增產物,回收酶切產物。
[0038](4)用限制性內切酶EcoRI和NotI雙酶切質粒pPET_28a(+),回收約5300bp的載體骨架。
[0039](5)將步驟(3)的酶切產物和步驟(4)的載體骨架連接,得到重組質粒CBP21-pPET28a。根據測序結果,對重組質粒CBP21_pPET28a進行結構描述如下:在質粒pPET-28a(+)的EcoRI和NotI酶切位點之間插入了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雙鏈DNA分子。重組質粒CBP21-pPET28a中,外源片段與載體骨架上的部分片段融合,形成序列表的序列4所不的融合基因,表達序列表的序列3所不的融合蛋白。
[0040]2、對照質粒的構建
[0041](I)合成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的雙鏈DNA分子(編碼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的蛋白質)。
[0042](2)以步驟(I)合成的雙鏈DNA分子為模板,用F2和R2組成的引物對進行PCR擴增,得到PCR擴增產物。
[0043]F2:5’ -GGAGAATTCGCGAATGCCCACGGTTATGTCG-3’ ;
[0044]R2:5, -GGAGCGGCCGCTTTGCTCAGGTTGACGTCGATCG-3,。
[0045](3)用限制性內切酶EcoRI和NotI雙酶切步驟2的PCR擴增產物,回收酶切產物。
[0046](4)用限制性內切酶EcoRI和NotI雙酶切質粒pPET_28a(+),回收約5300bp的載體骨架。
[0047](5)將步驟(3)的酶切產物和步驟(4)的載體骨架連接,得到對照質粒。根據測序結果,對對照質粒進行結構描述如下:在質粒pPET-28a(+)的EcoRI和NotI酶切位點之間插入了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的雙鏈DNA分子。
[0048]二、CBP21蛋白溶液的制備
[0049]1、將重組質粒CBP21_pPET28a導入大腸桿菌BL21(DE3)的感受態細胞,得到重組菌。
[0050]2、將步驟I得到的重組菌接種于20mL含100 μ g/mL卡那霉素的液體LB培養基,37°C振蕩培養過夜,得到種子液。
[0051]3、將4mL種子液轉接至200mL含100 μ g/mL卡那霉素的液體LB培養基,37°C振蕩培養至OD6tltlnm=0.6時加入IPTG并使其濃度為lmol/L,20°C、180rpm振蕩培養12h (從加入IPTG開始計時)。
[0052]4、取步驟3得到的培養體系,IOOOOrpm離心IOmin,收集細胞沉淀。
[0053]5、將步驟4得到的細胞沉淀用pH8.0、20mM的Tris-HCl緩沖液重懸,超聲破碎(超聲頻率為250w ;30個循環,每個循環工作3s停6s),然后IOOOOrpm離心IOmin,收集上清液。
[0054]6、將步驟5得到的上清液親和層析。
[0055]親和層析的填充物為N1-NTA樹脂,購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產品目錄號BSP033),裝柱量為lmL。
[0056]洗脫過程中的各個緩沖液如下(pH均為7.6):
[0057]NTA-O:含 20mmol/L Tris-HCl,0.5mol/L NaCl,10g/100ml 甘油,其它為水;
[0058]NTA-20:含 20mmol/L Tris-HCl,20mmol/L 咪唑,0.5mol/L NaCl,10g/100ml 甘油,其它為水;
[0059]NTA-40:含 20mmol/L Tris-HCl,40mmol/L 咪唑,0.5mol/L NaCl,10g/100ml 甘油,其它為水;
[0060]NTA-60:20mmol/L Tris-HCl,60mmol/L 咪唑,0.5mol/L NaCl,lOg/lOOml 甘油,其它為水;
[0061]NTA-80:20mmol/L Tris-HCl,80mmol/L 咪唑,0.5mol/L NaCl,lOg/lOOml 甘油,其它為水;
[0062]NTA-100:20mmol/L Tris-HCl,lOOmmol/L 咪唑,0.5mol/L NaCl,lOg/lOOml 甘油,其它為水;
[0063]NTA-200:20mmol/L Tris-HCl,200mmol/L 咪唑,0.5mol/L NaCl,lOg/lOOml 甘油,其它為水;
[0064]NTA-300:20mmol/L Tris-HCl,300mmol/L 咪唑,0.5mol/L NaCl,lOg/lOOml 甘油,其它為水。
[0065]洗脫過程(每次加5mL,完全流出柱子后再加5mL):
[0066](I)柱子用水平衡20mL ;
[0067](2 )用NTA-O平衡20mL,上樣5mL步驟5得到的上清液;
[0068](3)用 NTA-O 洗脫 25mL (去雜蛋白),然后依次用 NTA-20、NTA-40、NTA-60、NTA_80、NTA-100、NTA-200、NTA-300各5mL進行洗脫,收集NTA-40至NTA-80洗脫的過柱后溶液,即為CBP21蛋白溶液。
[0069]三、對照蛋白溶液的制備
[0070]用對照質粒代替重組質粒CBP21_pPET28a進行步驟二,得到對照蛋白溶液。
[0071]四、CBP21蛋白溶液和對照蛋白溶液的蛋白濃度比較
[0072]將CBP21蛋白溶液進行SDS-PAGE檢測,得到預期分子量大小的條帶,見圖2。切取目標條帶,送天津生物芯片技術有限公司進行二級質譜鑒定,鑒定結果表明該目標條帶為序列表的序列3所不的融合蛋白。
[0073]采用考馬斯亮藍法分別測定CBP21蛋白溶液和對照蛋白溶液中的蛋白質濃度。CBP21蛋白溶液的蛋白質濃度為2.028mg/ml。對照蛋白溶液的蛋白質濃度為0.238mg/ml。
[0074]五、對照溶液的制備
[0075]用質粒pPET_28a (+)代替重組質粒CBP21_pPET28a進行步驟二,得到對照溶液。
[0076]實施例2、CBP21蛋白的幾丁質酶酶活
[0077]1%膠體幾丁質的制備:在4°C下,取IOg幾丁質放入研缽中,加丙酮40mL研磨IOmin,邊研磨邊緩緩加入冷濃HC1400mL,充分研磨,使呈糊狀;4°C放置24h后用玻璃棉過濾,將濾液緩緩加入到盛有2000ml50% (體積分數)乙醇水溶液的燒杯中,邊加邊劇烈攪拌,然后靜置,待膠態幾丁質析出后去除清液,收集膠態幾丁質;用蒸餾水沖洗膠態幾丁質至pH7.0,以蒸懼水定容至1000ml,冷藏備用。
[0078]酶活測定(采用DNS比色法測還原糖含量):取4支試管,每支加入0.25mL實施例1制備的CBP21蛋白溶液和0.25mLl%膠體幾丁質,其中三支試管于50°C水浴lh(樣品管),另外一支于4°C放置(對照管);水浴Ih后,在樣品管和對照管中各加入2mLDNS溶液,沸水浴5min,離心(12000rpm,3min)取上清液,在540nm測定其OD值,對照標準曲線并計算酶活。[0079]CBP21蛋白本身不具有幾丁質酶酶活。
[0080]實施例3、CBP21蛋白與幾丁質的結合能力
[0081]CBP21蛋白與幾丁質的結合能力的測定:將蝦殼粉加至EP管(蝦殼粉設置0.0lg、
0.025g和0.05g三種加入量,每種加入量設置3個重復處理),每個EP管加入500 μ I實施例1制備的CBP21蛋白溶液,渦旋混勻,27°C靜置lh,12000rpm離心lOmin,取上清液,采用考馬斯亮藍法檢測上清液中的蛋白濃度(Cl);采用考馬斯亮藍法檢測實施例1制備的CBP21蛋白溶液的蛋白濃度(C2) ;CBP21蛋白與幾丁質的結合活性=(C2-C1) +C2X100%。
[0082]結合活性的結果見圖3。
[0083]用實施例1制備的對照溶液代替實施例1制備的CBP21蛋白溶液進行上述步驟,對于不同量的蝦殼粉,結合活性均為O。
[0084]實施例4、CBP21蛋白對幾丁質酶的酶活的促進作用
[0085]一、Chi⑶3蛋白的制備及純化
[0086]1、采用北京天根公司的細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提取氣單胞菌B565的基因組DNA。
[0087]2、以步驟I提取的基 因組DNA為模板,用F3和R3組成的引物對進行PCR擴增,得到PCR擴增產物。
[0088]F4:5,-GTGTACGTACAGGCCGCTTATCCCGCCTATAAATC-3> ;
[0089]R4:5’ -GGAGCGGCCGCATAGCTACAGGCAGACTTCCAGCTG-3’。
[0090]3、用限制性內切酶SnaBI和NotI雙酶切步驟2的PCR擴增產物,回收酶切產物。
[0091]4、用限制性內切酶SnaBI和NotI雙酶切pPIC9載體,回收載體骨架(約9000bp)。
[0092]5、將步驟3的酶切產物和步驟4的載體骨架連接,得到重組質粒chi⑶3-pPIC9。根據測序結果對重組質粒chi⑶3-pPIC9進行結構描述如下:在pPIC9載體的SnaBI和NotI酶切位點之間插入了序列表的序列8自5’末端第100至3057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得到的重組質粒。序列表的序列8所不的雙鏈DNA分子編碼序列表的序列7所不的蛋白質(ChiCD3蛋白,自N末端第I至33位氨基酸殘基為信號肽)。
[0093]6、將重組質粒chi⑶3-pPIC9轉化畢赤酵母GS115感受態細胞,得到重組畢赤酵母。
[0094]7、將步驟6得到的重組畢赤酵母接種于裝有200mL BMGY培養基的IOOOmL三角瓶,搖床培養48h (30°C、220Xg),得到培養液(0D600約為2.0)。
[0095]8、取步驟7的培養液,5000 Xg離心5min,取沉淀(盡量將上清除盡)。
[0096]9、在步驟8的沉淀中加入IOOmL BMMY培養基,誘導培養48h (30°C、220X g);為補償甲醇的揮發損失,菌液中每隔12h補加甲醇,使菌液中的甲醇的體積百分含量保持在
0.5%) ο
[0097]10、取步驟9的培養液,13400Xg離心lOmin,取上清。
[0098]11、將步驟10得到的上清(TC下進行硫酸銨沉淀:先進行50%硫酸銨沉淀(即采用50%溶解度的硫酸銨),棄去沉淀,收集上清液;上清液進行80%硫酸銨沉淀(即采用80%溶解度的硫酸銨),收集沉淀;沉淀重懸于0.2mol/L磷酸氫二鈉-檸檬酸緩沖液(pH5.0)中(沉淀:緩沖液=1: 10 ;體積比),即為粗蛋白液。
[0099]12、將粗蛋白液進行分子篩層析[0100]柱長60cm,內徑 1.6cm,填充介質為 Sephacryl S-100HR ;
[0101]洗脫液為含有0.3mol/L NaCl的0.2mol/L磷酸氫二鈉-檸檬酸(pH5.0)緩沖液,連續收集20管(每管1.5毫升),將第5管至第9管合并,即為純化后的蛋白液(Chi⑶3蛋白液)。
[0102]將Chi⑶3蛋白液進行SDS-PAGE檢測。結果表明,電泳顯示單一條帶,分子量約為IlOkDa,與預測分子量相近。切取目標條帶,送天津生物芯片技術有限公司進行二級質譜鑒定,鑒定結果表明該目標條帶為去除信號肽后的ChiCD3蛋白。
[0103]二、Chi92蛋白的制備及純化
[0104]1、提取氣單胞菌B565的基因組DNA。
[0105]2、以步驟I提取的基因組DNA為模板,用F4和R4組成的引物對進行PCR擴增,得到PCR擴增產物。
[0106]F4:5,-GGAGA ATTCGCGGCGCCCGGCAAGCC-3,
[0107]R4:5’ -GGAGCGGCCGCTTATTTACAACTGGCGGCTCCCACATCCTG-3’
[0108]3、用限制性內切酶EcoRI和NotI雙酶切步驟2的PCR擴增產物,回收酶切產物。
[0109]4、用限制性內切酶EcoRI和NotI雙酶切pPIC9載體,回收約9.3kb的載體骨架。
[0110]5、將步驟3的酶切產物和步驟4的載體骨架連接,得到重組質粒。根據測序結果,對重組質粒進行結構描述如下:在PPIC9載體的EcoRI和NotI酶切位點之間插入了序列表的序列10自5’末端第70-2595位核苷酸所示的雙鏈DNA分子。序列10自5’末端第70-2595位核苷酸所示的雙鏈DNA分子編碼序列表的序列9所示的蛋白質(Chi92蛋白)。
[0111]5、將步驟4構建的重組質粒導入畢赤酵母GS115的感受態細胞,得到重組畢赤酵母。
[0112]6、將步驟5得到的重組畢赤酵母接種于裝有200mL BMGY液體培養基的IOOOmL三角瓶,30°C、250-280rpm振蕩培養2天,4500rpm離心5min,取沉淀(盡量將上清除盡);向沉淀中加入IOOmL BMMY液體培養基,30°C、250-280rpm振蕩培養48h,每12h補加甲醇,使培養體系中的甲醇濃度達到0.5% (體積比),離心收集上清液。
[0113]7、在0°C下,將步驟6得到的上清液采用IOkDa膜包進行濃縮,然后以去離子水作為透析液進行透析,最后冷凍干燥,得到干粉。
[0114]8、取步驟7得到的干粉,溶于去離子水后進行SDS-PAGE,顯示分子量約為92kDa的單一條帶,與預測分子量相近。切取目標條帶,送天津生物芯片技術有限公司進行二級質譜鑒定,鑒定結果表明該目標條帶為Chi92蛋白。
[0115]三、CBP21蛋白對Chi⑶3蛋白的酶活的促進作用
[0116]試驗組:取3支試管,每支加入0.25mL Chi⑶3蛋白溶液(蛋白濃度為0.0195mg/ml),0.25mL實施例1制備的CBP21蛋白溶液(蛋白濃度為2.028mg/ml)和0.1g蝦殼粉,40°C水浴Ih后每管加入2mL DNS溶液,沸水浴5min,離心(12000rpm, 3min)取上清液,在540nm測定其OD值,代入標準曲線方程并計算酶活。
[0117]對照組:取3支試管,每支加入0.25mL Chi⑶3蛋白溶液(蛋白濃度為0.0195mg/ml),0.25mL NTA-200和0.1g蝦殼粉,40°C水浴Ih后每管加入2mL DNS溶液,沸水浴5min,離心(12000rpm,3min)取上清液,在540nm測定其OD值,代入標準曲線方程并計算酶活。
[0118]將實驗組的酶活作為100%,計算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相對酶活。[0119]結果見圖4。結果表明,CBP21蛋白對Chi⑶3蛋白作為幾丁質酶的酶活具有極顯著的促進作用。
[0120]用實施例1制備的對照溶液等體積代替實施例1制備的CBP21蛋白溶液進行上述步驟,對照溶液對ChiCD3蛋白作為幾丁質酶的酶活不具有任何促進作用。
[0121]四、CBP21蛋白對Chi92蛋白的酶活的促進作用
[0122]用蛋白濃度為0.0529mg/ml的Chi92蛋白溶液代替ChiCD3蛋白溶液,其它同步驟
三
[0123]結果見圖5。結果表明,CBP21蛋白對Chi92蛋白作為幾丁質酶的酶活具有及其顯著的促進作用。
[0124]用實施例1制備的對照溶液等體積代替實施例1制備的CBP21蛋白溶液進行上述步驟,對照溶液對ChiCD3蛋白作 為幾丁質酶的酶活不具有任何促進作用。
【權利要求】
1.CBP21蛋白或具有所述CBP21蛋白的融合蛋白;所述CBP21蛋白為如下(a)或(b)或(C): Ca)由序列表的序列I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蛋白質; (b)將(a)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質; (c)將(a)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功能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為如下(d)或(e)或(f): (d)由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蛋白質; Ce)將(d)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的由其 衍生的蛋白質; Cf)將(d)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功能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質。
3.編碼權利要求1所述CBP21蛋白的基因或編碼權利要求1所述融合蛋白的基因。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編碼權利要求1所述CBP21蛋白的基因為如下(I)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DNA分子: (1)序列表的序列2自5’末端第I至519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的序列2所不的DNA分子; (3)在嚴格條件下與(I)或(2)限定的DNA序列雜交且編碼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的蛋白的DNA分子; (4)與(I)或(2)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編碼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的蛋白的DNA分子; (5)在嚴格條件下與(I)或(2)限定的DNA序列雜交且編碼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功能的蛋白的DNA分子; (6)與(I)或(2)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編碼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功能的蛋白的DNA分子。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編碼權利要求1所述融合蛋白的基因為如下(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所述的DNA分子: (7)序列表的序列4自5’末端第I至660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8)序列表的序列4所不的DNA分子; (9)在嚴格條件下與(7)或(8)限定的DNA序列雜交且編碼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的蛋白的DNA分子; (10)與(7)或(8)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編碼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特性的蛋白的DNA分子; (11)在嚴格條件下與(7)或(8 )限定的DNA序列雜交且編碼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功能的蛋白的DNA分子; (12)與(7)或(8)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編碼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功能的蛋白的DNA分子。
6.含有權利要求3或4或5所述基因的表達盒、重組載體、轉基因細胞系或重組菌。
7.權利要求1所述CBP21蛋白或權利要求1所述融合蛋白的應用,為如下(I)或(II)或(ΠΙ)或(VI): (I )制備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功能的產品;(II)制備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的功能產品;(III)檢測或純化幾丁質;(VI)促進幾丁質酶酶活。
8.一種具有促進幾丁質酶酶活的功能的產品和/或具有與幾丁質結合的功能的產品,包括權利要求1所述CBP21蛋白或權利要求1所述融合蛋白。
9.一種用于降解幾丁質的產品,包括幾丁質酶和促進劑;所述促進劑為權利要求1所述CBP21蛋白或權利要求 1所述融合蛋白。
【文檔編號】C12N1/19GK103450352SQ201310388723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30日
【發明者】周志剛, 霍鳳敏, 楊雅麟, 徐俐, 何夙旭, 余強, 張美超, 李歡琴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