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廢菌棒飼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以食用菌廢菌棒為主要原料制備而成的生物飼料,及其制備方法,以及在飼喂肉羊中的應用,屬于食用菌廢菌棒制作牲畜飼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食用菌栽培是我國的主導產業之一,主要有香菇、金針菇、杏孢菇、海鮮菇、平菇、蘑菇等,每年產生各類廢菌棒上千萬噸,是數量非常可觀的資源;除少部分用于肥料外,大部分被菇農們扔在菇棚的四周與田頭地角,造成水源及環境的污染,或者燃燒而污染空氣,導致霧霾。2013年以來,隨著環境整治力度的加大及“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政策的推進,以及食用菌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工廠化發展,食用菌生產下腳料的出路成了菇農們最大的困惑,廢菌棒的無公害循環利用課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0003]廢菌棒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廢棄培養料,主要是食用菌的菌絲殘體及經食用菌分解后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有豐富的菌絲蛋白、氨基酸、粗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及菌糠多糖、嘌呤、有機酸、酶類和生物活性物質,是一種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粗飼料。
[0004]范文麗等(2013)對杏鮑菇、香菇、金針菇、蛹蟲草、滑菇、平菇菌糠進行了營養分析評價,認為菌糠可做為飼料的添加料使用(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王艷榮等對平菇菌糠進行了營養價值分析,認為不同的收菇次數對菌糠的營養成分的影響較大,以第3茬菇收獲后菌糠的營養成分含量最高;培養基不同菌糠營養成分含量的差異也很顯著,其中以玉米芯為培養基的菌糠要優于其它菌糠(貴州農業科學)。
[0005]目前有不少地方已直接利用廢菌棒代替部分麩皮或干草或秸桿飼喂牛、羊、兔等,在飼喂效果方面觀點不一,但一致認為可以降低飼料成本。如廢菌棒代替麩皮飼喂牛羊試驗,降低了成本,不影響增重或略有提高(浙江畜牧獸醫2010年第三期);潘軍等用白靈菇菌糠代替部分麥秸,研究了對肉牛生長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日增重比對照組提高1.59%,10.32%和2.38%,但差異不顯著,菌糠對肉牛的免疫機能和血液代謝指標無負面影響。也有把廢菌棒進行微生物發酵處理后飼喂牛、羊、兔的,如馬國輔等(2015)對杏鮑菇菌糠進行發酵試驗,認為杏鮑菇菌糠發酵后粗蛋白含量無明顯變化,粗脂肪及粗纖維含量降低,除部分氨基酸變化不明顯外,多數氨基酸含量明顯增加,氨基酸總量明顯升高。郭萬正等(2015)研究了發酵金針菇菌糠對波爾山羊生長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認為發酵金針菇菌糠對山羊的生長性能沒有顯著提高,但可降低金針菇菌糠對肝的毒和不良反應,促進機體脂肪合成代謝(飼料研究)。也有進行廢菌棒混貯發酵后喂羊的,如本申請的發明人(2015)進行了混貯平菇廢菌棒對波雜山羊生產性能的影響試驗,把廢菌棒、豆腐渣等與能量飼料玉米粉混合發酵后直接喂羊,實現了低成本養羊的效果。
[0006]肉羊規模生產需要大量的粗飼料資源,在南方,粗飼料資源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北方調劑(如花生秧、羊草等),一方面增加了養殖成本,另一方面粗飼料供應及質量不穩定(如泥沙、霉變等),影響了肉羊正常生長及養殖效益。因此,粗飼料資源是肉羊養殖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盡管現有技術中利用廢菌棒為原料生產飼料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但是,由于廢菌棒存在適口性差、含水量高、難貯存、易受霉菌污染等缺陷,還是影響了其在畜禽養殖業中的利用,因此,如何改善其適口性、解決防霉防污及畜產品安全問題,是以提尚廢菌棒利用率的關鍵。
【發明內容】
[0007]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為解決廢菌棒存在的以下缺陷:干燥處理麻煩且成本高,容易霉變,不易保存(特別是南方潮濕地區,南方潮濕多雨,自然晾干較困難,而且容易受潮霉變),適口性差,利用成本高等,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以食用菌廢菌棒為主要原料制備而成的生物飼料,及其制備方法,以及在飼喂肉羊中的應用。
[0008]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9]—種以食用菌廢菌棒為主要原料制備而成的生物飼料,制備方法如下:
[0010](I)廢菌棒采集及預處理:
[0011]收集食用菌廢菌棒(金針菇、平菇、杏孢菇、海鮮菇等末茬食用菌采收完成后當天及時收集),進行如下處理:
[0012]①自然晾干,得干廢菌棒(場地面積允許、天氣晴朗時);
[0013]或②自動脫袋、粉碎(采用廢菌棒脫袋機械進行自動脫袋、粉碎,比如鄭州山科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設備)獲得濕廢菌棒(沒有場地晾曬或遇到雨雪天時);
[0014]或③在現場拌入占濕廢菌棒重量2.0?2.5%的尿素或占濕廢菌棒重量5 %的碳酸氫胺,壓實后用農用薄膜(厚度>0.1mm)密封,保存4天?8周(日平均氣溫2 30°C時,保存4?5天;日平均氣溫在20°C?30°C時保存I?2周;日平均氣溫在10°C?20°C時保存2?4周;日平均氣溫在O°C?10°C時保存4?8周);進行下一步混貯發酵前,打開薄膜晾曬I?2天,以放凈余氨;
[0015](2)混貯發酵:
[0016]混貯發酵時所需原料及配比關系如下(各原料按重量份計):①濕廢菌棒(步驟(I)中②或③所得)50?55份,酒糟(酒糟,現有技術中的常規產品,含水量在60 %?70 % ) 1?20份,藥渣(藥渣,從各大藥房、中醫院收集到的煎藥后殘渣,或保健品公司、藥品企業的中藥提取殘渣HO?20份,干米仁殼(干米仁殼,是禾本科植物薏苡干種仁的外殼)或糠麩(也可以用其他干飼料代替,主要用于調節混貯料的含水量HO?15份,玉米粉5份,磷酸氫鈣I份,小蘇打I份,食鹽0.5份,發酵劑0.04份;
[0017]或②實施例3:干廢菌棒35?40份,酒糟25?30份,藥渣25?30份,玉米粉5份,磷酸氫鈣I份,小蘇打I份,食鹽0.5份,發酵劑0.04份;
[0018]所述發酵劑為市售產品,如江西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活力99系列(江西宜春強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強微99生酵劑,250g/包,主要成份是乳酸片球菌+釀酒酵母+纖維素酶+木聚糖酶,主要用于粗飼料的發酵);
[0019]原料混合:取濕廢菌棒或干廢菌棒、干米仁殼或糠麩、濕酒糟和濕藥渣,混合混勻,調節含水量為50%?60% (重量百分數)(必要時可加水)(調至用手捏成團不滴水,展開后能慢慢散開為宜),再加入小蘇打、磷酸氫鈣和食鹽,混勻,再加入玉米粉和發酵劑,混勻,得混貯發酵料;
[0020]發酵:上述混貯發酵料,直接裝桶或裝入發酵池,層層壓實(以排出空氣)(不要裝滿,裝到離桶口或發酵池上端15?20cm即可),覆蓋薄膜(厚度>0.1mm的農用薄膜),在薄膜上灌滿水以密封;密封發酵I周以上,即得廢菌棒飼料(若保持密封狀態,可保存2個月以上)。
[0021 ]本發明的廢菌棒飼料,適用于飼喂肉羊,具體應用時,先拌入占廢菌棒飼料10?15%的豆腐渣(提高適口性),再添加畜禽用微量元素預混合飼料0.5kg/噸(以廢菌棒飼料為基準計算)(如浙江金大康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0.5%畜禽用微量元素預混合飼料)、維生素AD3E粉0.5kg/噸(以廢菌棒飼料為基準計算)(如石家莊市佳農牧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濃縮魚肝油粉),制成復合飼料,直接飼喂肉羊,自由采食,日喂2次。
[0022]本發明的廢菌棒飼料,是以食用菌廢菌棒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保存期長,不易霉變,飼喂成本低;具體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社會效果: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廢菌棒的利用不受時間、地域、氣候的限制,可以解決廢菌棒飼料化利用與處理麻煩及處理成本高的問題,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