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抓舉機械手結構。
背景技術:
在一些石油勘探和鉆井企業,都會使用大型機械設備進行作業,其中最常使用的是鉆具,例如:鉆桿、油套管、鉆鋌和各種鉆井工具,它們從井場運送到鉆井平臺,現在通常方式是用鋼絲繩套住后拉上鉆頭面,需要人工協助,不僅效率低,而且安全性非常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安全性好和適用范圍廣的抓舉機械手結構。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抓舉機械手結構,包括吊桿,及和吊桿轉動連接的連接座,及固定在連接座下端的支撐板,及固定在支撐板外側的主控器,及固定在支撐板內側的抓舉傳動裝置,所述抓舉傳動裝置包括固定在兩端及中間的固定軸承,及與固定軸承連接的傳動軸,及固定在傳動軸兩端的傳動齒輪,及和傳動齒輪固定連接的轉動軸,及套在轉動軸上的傳動皮帶,及與傳動皮帶傳動連接的電機,及連接在傳動軸上的活動箱,及固定在活動箱上的氣缸,及與氣缸連接的伸縮爪。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軸承在兩端及中間支撐板上各固定有一個,且每兩個固定軸承之間連接有一根傳動軸,起到同向移動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軸位于兩側各連接有一個活動箱,且活動箱與傳動軸螺紋連接,可以左右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主控器的兩端分別與左右兩側的活動箱通過電線相連接,控制活動箱帶動伸縮爪抓取物品。
進一步的,所述活動箱上左右各固定有一個氣缸,且每個氣缸各連接有一根伸縮爪,兩個爪子抓物更加牢固穩妥。
進一步的,所述伸縮爪為U型結構,方便于抓取鉆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一種新型抓舉機械手結構上設置有抓舉傳動裝置,可以通過電機的啟動,來帶動活動箱一起向內側或外側移動,且移動的距離完全相等,相比于現有的固定式抓取,可以根據鉆具的長度尺寸進行調節,完全適用于各種尺寸長度的鉆具抓取使用,結構簡單、操作簡便,適合在鉆機領域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抓舉機械手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抓舉機械手結構中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閱圖1和圖2所示,一種抓舉機械手結構,包括吊桿1,及和吊桿1轉動連接的連接座2,及固定在連接座2下端的支撐板3,及固定在支撐板3外側的主控器4,及固定在支撐板3內側的抓舉傳動裝置5,所述抓舉傳動裝置5包括固定在兩端及中間的固定軸承51,及與固定軸承連接的傳動軸55,及固定在傳動軸55兩端的傳動齒輪59,及和傳動齒輪59固定連接的轉動軸56,及套在轉動軸56上的傳動皮帶58,及與傳動皮帶58傳動連接的電機57,及連接在傳動軸55上的活動箱54,及固定在活動箱54上的氣缸52,及與氣缸52連接的伸縮爪53。
所述固定軸承51在兩端及中間支撐板3上各固定有一個,且每兩個固定軸承51之間連接有一根傳動軸55,起到同向移動效果。
所述傳動軸55位于兩側各連接有一個活動箱54,且活動箱54與傳動軸55螺紋連接,可以左右移動。
所述主控器4的兩端分別與左右兩側的活動箱54通過電線相連接,控制活動箱54帶動伸縮爪53抓取物品。
所述活動箱54上左右各固定有一個氣缸52,且每個氣缸52各連接有一根伸縮爪53,兩個爪子抓物更加牢固穩妥。
所述伸縮爪53為U型結構,方便于抓取鉆具。
在本實施例中,吊桿1帶動整個機械手移動到指定位置上,如需位移,則啟動電機57,電機57通過傳動皮帶58帶動轉動軸56轉動,轉動軸56轉動通過傳動齒輪59帶動傳動軸55進行旋轉,最后傳動軸55可通過與活動箱54轉動連接向中間或者兩邊移動,這時,主控器4可以控制氣缸52壓縮使伸縮爪53進行抓取。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一種新型抓舉機械手結構上設置有抓舉傳動裝置,可以通過電機的啟動,來帶動活動箱一起向內側或外側移動,且移動的距離完全相等,相比于現有的固定式抓取,可以根據鉆具的長度尺寸進行調節,完全適用于各種尺寸長度的鉆具抓取使用,結構簡單、操作簡便,適合在鉆機領域推廣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