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風窗橫梁結構和汽車前圍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前風窗橫梁結構和汽車前圍總成。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前風窗橫梁主要功能是支撐前風窗玻璃、為雨刮電機等提供安裝結構,并與A柱焊接成為整體,提供車身足夠的剛度和模態等。
[0003]現有的汽車前風窗橫梁截面形式不夠規整、連貫,沒有與周邊件形成連貫、穩定結構,這使得整車的彎扭剛度和模態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是現有前風窗橫梁結構導致整車的彎扭剛度和模態較差的問題。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前風窗橫梁結構,其包括橫梁本體,所述橫梁本體由上橫梁和下橫梁對接而成,所述上橫梁和下橫梁均為內凹的曲面結構,所述上橫梁和下橫梁對接形成沿車身橫向連貫的腔體。
[000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下橫梁的前部設有與所述上橫梁相對的凹槽,所述下橫梁的后部設有與流水槽的翻邊焊接的延伸部。
[0007]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橫梁本體的兩端為向外張開的喇叭形端口。
[0008]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橫梁本體為中部向前彎曲的弧形結構。
[0009]為了解決相同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汽車前圍總成,其包括A柱和上述的前風窗橫梁結構,所述橫梁本體的兩端與所述A柱連接,所述上橫梁、下橫梁和A柱構成封閉的腔體。
[0010]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汽車前圍總成還包括流水槽,所述下橫梁的下部通過支撐板與所述流水槽焊接。
[0011]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流水槽設有向上延伸的翻邊,所述下橫梁的前部設有與所述上橫梁相對的凹槽,所述下橫梁的后部設有與流水槽的翻邊焊接的延伸部。
[0012]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橫梁本體的兩端為向外張開的喇叭形端口。
[0013]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橫梁本體為中部向前彎曲的弧形結構。
[0014]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板豎直設置,且所述支撐板的上側、下側和后部均設有水平翻邊,所述支撐板上側的水平翻邊與所述下橫梁焊接,所述支撐板下側和后部的水平翻邊與所述流水槽的翻邊焊接。
[0015]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前風窗橫梁結構和汽車前圍總成,上橫梁和下橫梁均為內凹的曲面結構,上橫梁和下橫梁對接后與A柱焊接形成沿車身橫向連貫的腔體,由此極大地提高了整車彎扭剛度和模態。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前風窗橫梁結構的軸測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前風窗橫梁結構的俯視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上橫梁的軸測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下橫梁的軸測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汽車前圍總成的軸測圖;
[0021 ]圖6是本實用新型汽車前圍總成的斷面示意圖;
[0022]圖7是本實用新型汽車前圍總成的支撐板的軸測圖。
[0023]其中,1、橫梁本體;11、上橫梁;12、下橫梁;121、凹槽;122、延伸部;13、喇叭形端口; 2、A柱;3、流水槽;31、翻邊;4、支撐板;41、水平翻邊;5、前圍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5]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一種前風窗橫梁結構,其包括橫梁本體I,該橫梁本體I包括上橫梁11和下橫梁12,上橫梁11和下橫梁12均為內凹的曲面結構,上橫梁11和下橫梁12對接后與A柱2焊接形成沿車身橫向連貫的腔體,由此極大地提高了整車彎扭剛度和模態。
[0026]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下橫梁12的前部設有與上橫梁11對接的凹槽121,該下橫梁12的后部設有與流水槽3的翻邊31焊接的延伸部122,由此保證了焊接面搭接精度。
[0027]如圖1所示,橫梁本體I的兩端為向外張開的喇叭形端口13,即橫梁本體I與A柱2連接的端部的截面積為漸增形,由此可提高橫梁本體I與A柱2的接頭剛度和彎扭模態。此外,橫梁本體I為中部向前彎曲的弧形結構,當玻璃造型往車身縱向前移或后移時,無需改變橫梁本體的截面形式,只需調整橫梁的弧形曲率半徑等,從而滿足不同車型的使用需求。
[0028]如圖5和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汽車前圍總成,其包括A柱2和上述的前風窗橫梁結構,橫梁本體I的兩端與A柱2連接,上橫梁11、下橫梁12和A柱2構成封閉的腔體,極大地提高了整車彎扭剛度和模態。
[0029]汽車前圍總成還包括流水槽3,下橫梁12的下部通過支撐板4與流水槽3焊接,使得前風窗橫梁結構穩定不易變形。優選地,支撐板4設為多個,以提高連接強度。
[0030]由于汽車前風窗橫梁相對于前圍板5在X向(車身橫向)的距離L值越大,越易造成前風窗橫梁的結構不穩定、易變形,本實施例的下橫梁12的下方設有流水槽3,下橫梁12的下部通過支撐板4與該流水槽3連接,本實施例的橫梁結構通過增加支撐板4與流水槽3連接,提高了橫梁與流水槽3的搭接結構的穩定性,保證了橫梁與流水槽3的焊接質量以及前風窗玻璃的安裝精度。
[0031]流水槽3設有向上延伸的翻邊31,下橫梁12的前部設有與上橫梁11相對的凹槽121,下橫梁12的后部設有與流水槽3的翻邊31焊接的延伸部122,由此保證了焊接質量。
[0032]橫梁本體I的兩端為向外張開的喇叭形端口13,該喇叭形端口 13與A柱2焊接,使得橫梁本體I與A柱2形成連貫封閉的腔體結構,由此可提高橫梁本體I與A柱2的接頭剛度和彎扭模態。橫梁本體I為中部向前彎曲的弧形結構,當玻璃造型往車身縱向前移或后移時,無需改變橫梁本體的截面形式,只需調整橫梁的弧形曲率半徑等,從而滿足不同車型的使用需求。
[0033]如圖7所示,為了保證支撐板4和下橫梁12、流水槽3的焊接質量,本實施例的支撐板4豎直設置,且支撐板4的上側、下側和后部均設有水平翻邊41,支撐板4上側的水平翻邊41與下橫梁12焊接,支撐板4下側和后部的水平翻邊41與流水槽3的翻邊31焊接。
[003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前風窗橫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橫梁本體,所述橫梁本體由上橫梁和下橫梁對接而成,所述上橫梁和下橫梁均為內凹的曲面結構,所述上橫梁和下橫梁對接形成沿車身橫向連貫的腔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風窗橫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橫梁的前部設有與所述上橫梁相對的凹槽,所述下橫梁的后部設有與流水槽的翻邊焊接的延伸部。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風窗橫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本體的兩端為向外張開的喇叭形端口。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風窗橫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本體為中部向前彎曲的弧形結構。5.—種汽車前圍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和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風窗橫梁結構,所述橫梁本體的兩端與所述A柱連接,所述上橫梁、下橫梁和A柱構成封閉的腔體。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前圍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前圍總成還包括流水槽,所述下橫梁的下部通過支撐板與所述流水槽焊接。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前圍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設有向上延伸的翻邊,所述下橫梁的前部設有與所述上橫梁相對的凹槽,所述下橫梁的后部設有與流水槽的翻邊焊接的延伸部。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前圍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本體的兩端為向外張開的喇叭形端口。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前圍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本體為中部向前彎曲的弧形結構。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前圍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豎直設置,且所述支撐板的上側、下側和后部均設有水平翻邊,所述支撐板上側的水平翻邊與所述下橫梁焊接,所述支撐板下側和后部的水平翻邊與所述流水槽的翻邊焊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領域,公開了一種前風窗橫梁結構和汽車前圍總成,前風窗橫梁結構包括橫梁本體,所述橫梁本體由上橫梁和下橫梁對接而成,所述上橫梁和下橫梁均為內凹的曲面結構,所述上橫梁和下橫梁對接后與A柱焊接形成沿車身橫向連貫的腔體。本實用新型上橫梁和下橫梁均為內凹的曲面結構,上橫梁和下橫梁對接后與A柱焊接形成沿車身橫向連貫的腔體,由此極大地提高了整車彎扭剛度和模態。進一步地,下橫梁通過支撐板與流水槽焊接,保證了前風窗橫梁和流水槽的搭接結構穩定性。
【IPC分類】B62D25/08
【公開號】CN205239657
【申請號】CN201520998608
【發明人】戴太亮, 吳純福, 曾鑫, 褚安華, 耿富榮
【申請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