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1∶2-鉻絡物染料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289547閱讀:80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1∶2-鉻絡物染料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用鋁或鋁合金制成的物體、產品或部件通常具有一層起保護作用的氧化層,特別是通過電鍍方式用陽極法生成的氧化層。目前這種方法越來越多地用于工程和建筑領域,例如作為建筑、運輸或交通工具的構件和/或裝飾件,或者用于實用品或塑料產品。為了使這些物體、產品或部件具有美觀的外形,最好對它們或其氧化層進行染色。所以希望這種染色表層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其色彩,而且對環境的影響要有盡可能高的耐久性,首先是能夠耐受陽光照射的影響。
在瑞士專利說明書CH-A 396256中公開了一種用含有磷酸類單偶氮染料制成的重金屬絡合物,它用于對鋁的陽極氧化層進行染色。該瑞士專利說明書CH-A 396256中的例10描述了一種單偶氮染料的黃色鉻絡物,它的制法是2-氨基苯酚-4,6-二磺酸→3-氧丁酰基磷酸苯胺。
人們發現,在特定的1∶2-鉻絡物染料中有一些特別適于作為這種氧化層的黃色染料,特別是用于陽極化鋁或陽極化鋁合金的氧化層,而且具有出色的耐光照性能。
本發明涉及特定的1∶2-鉻絡物染料,并且涉及其制造方法和其用于鋁或鋁合金的人工氧化層(主要是通過電鍍方式的氧化層)的染色的用途,以及涉及含有該染料的制劑。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分子式的1∶2-鉻絡物染料
其中R表示C1-9烷基或以下分子式的取代基

R1表示C1-4烷基,R2表示氫或SO3M,R3表示氫,甲基或甲氧基,R4表示氫,甲基,甲氧基或氯,n表示0-3,M表示氫或一種無色基陽離子,Kat+表示氫或一種無色基陽離子。
在分子式(I)中出現的烷基可以是鏈狀的,或者當其具有3個或更多的碳原子時是分枝狀的,或者當其具有6個或更多的碳原子時也可以是環狀的。
式中的R1最好是低分子的烷基,特別是乙基,優先采用甲基。
R所代表的烷基最好是分枝的和環狀的,特別是C4-8異烷基,二代C3-8烷基,未取代的環己基和具有1-3個甲基作為取代基的環己基。按照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R所表示的烷基最好含有至少4個碳原子。
在分子式(a)表示的取代基中,相應的取代基可以位于苯基的任意位置;如果R2是一個磺基SO3M,則該基團最好位于間位或對位;如果R3表示甲基或甲氧基,或/和R4表示甲基,甲氧基或氯,則這些取代基可以位于任意空位,其中苯基的2個鄰位中最好至少有一個未被取代。不僅R3而且R4最好都是氫。
在磺基取代萘基(b)上的自由鍵合可以位于α或β位置中的任意一個,但是最好是在α位置上。當n=1~3時,n個分子式為(b)的磺基可位于n個任意的空位上,其中鍵合成NH的連位最好未被取代。其中特別應列舉α萘基和具有分子式(b)的下列萘基磺酸取代基2-萘基-4,6,8-三磺酸,1-萘基-3,6-二磺酸,1-萘基-3,7-二磺酸,1-萘基-4,6-二磺酸,1-萘基-4,7-二磺酸,2-萘基-4,8-二磺酸,2-萘基-5,7-二磺酸,2-萘基-6,8-二磺酸,1-萘基-3-,-4-,-5-,-6-,或-7-磺酸,以及2-萘基-5-或-6-磺酸。其中應當優選以下取代基,其n=1,特別是1-萘基-4-或-5-磺酸。
R所表示的基團特別應當優選異辛基,磺苯基,或者特別是未被取代的苯基。
磺酸基可以自由酸的形式存在,或者優先以無色基陽離子鹽的形式存在。
M和Kat+可以分別為氫或一種無色基陽離子。氫作為離子以水合氫離子的形式存在。作為無色基陽離子可以考慮堿金屬陽離子,銨陽離子和堿土金屬陽離子。作為堿土金屬陽離子可以采用鈣和鎂。作為銨陽離子可以采用未取代的銨或低分子胺的銨離子,特別是一、二或三-C1-2-烷基和/或-β-羥基-C2-3-烷基銨,例如一、二或三異丙醇銨,一、二或三乙醇銨,N-甲基-N-乙醇銨。作為堿金屬陽離子可以考慮這些金屬的普通陽離子,例如鋰、鈉和/或鉀的陽離子。在所列舉的陽離子中優先采用堿金屬陽離子和銨陽離子。按照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M和Kat+標記所代表的一部分可以是氫,其余部分為堿金屬陽離子和/或銨陽離子。
分子式(I)表示的1∶2-鉻絡物染料可以是對稱的或非對稱的絡合物,即,除了M和Kat+表示的取代基以外,兩個取代基R可以是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而且兩個取代基R1也可以是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優先采用分子式(I)表示的對稱鉻絡物,也就是說,其中的兩個取代基R是相同的,而且兩個取代基R1也是相同的。
分子式(I)表示的1∶2-鉻絡物染料可以按照公知鉻媒染反應的相似方法制造。制造分子式(I)表示的1∶2-鉻絡物染料的方法的特征特別在于,將至少一種可金屬化的化合物與一種可釋放鉻的化合物進行反應,前者的異構式之一符合以下分子式
具有分子式(II)的化合物可通過重氮化合物偶聯從2-氨基-1-羥基苯-4,6-二磺酸制成一種偶聯組份,其異構式之一符合以下分子式
具有分子式(III)的化合物是公知的,或者可以用與公知方法的相似方法制造,即通過具有分子式R-NH2的胺與具有分子式R1-CO-CH2-CO-Hal的醋酸鹵化物在脫氧鹵化條件下進行酰基化作用制成,例如其pH值在3~8的范圍內,特別是4~6,而且在中等溫度下,例如在0℃~70℃,特別是20℃~60℃的條件下制造,或者當R是芳香基時,可通過相應的芳基胺與對應的低分子醇的醋酸酯(優選甲酯或乙酯)進行反應,其溫度高于100℃,或者按照一種優選的實施例,其R1為甲基時,通過二乙烯酮反應。
必要時作為丙酮產物與相應的具有分子式R-NH2的胺在溶液(例如在水或丙酮內)反應,溫度為40℃至回流。
2-氨基-1-羥基苯-4,6-二磺酸的重氮化反應可按公知的方法進行,特別是與亞硝酸鈉一起在酸性介質(pH值最好為1~3)中進行反應,反應溫度是低溫,最好在-5℃~+15℃之間。重氮化合物偶聯成分子式(III)的偶聯組份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進行,反應溫度最好在-5℃~+30℃之間,特別是低于25℃。優選的范圍是0℃~10℃之間,而且要在明顯的堿性條件下進行,pH值范圍最好為8~12,優選9~11。反應可以在水介質或在水/有機介質中進行,其中的有機介質最好是可與水混合的溶劑(例如一種醇或二噁烷)。
為了將分子式(II)的化合物鉻化成相當于分子式(I)的1∶2-鉻絡物染料,可以使用合適的通用鉻化合物,它們可用于制造鉻絡物,例如氫氧化鉻或者低分子碳酸或無機酸的水溶性鹽,特別是二氯化鉻,三氟化鉻,硫酸鉻,甲酸鉻,乙酸鉻,硫酸鉻鉀,硫酸鉻銨(例如鉻礬),而且必要時添加一種還原劑,例如葡萄糖,也可以用鉻酸鈉或鉻酸鉀或重鉻酸鉀。
鉻化反應可以直接進入1∶2-鉻絡物階段,或者分級經過1∶1鉻絡物階段,然后進行絡合反應,直到進入1∶2-鉻絡物階段。
鉻化反應可以在水介質中進行,其pH值最好在2~10的范圍內,溫度在95℃~130℃之間,必要時在壓力下進行。如果有必要,可以在反應中加入有機溶劑,也可以完全在有機溶劑中進行。合適的有機溶劑如一些能夠與水混合的、沸點高于100℃的溶劑,而且其中可溶解偶氮染料及其金屬鹽,例如乙二醇,醚醇混合物或酰胺(例如1,2-亞乙基二醇,聚乙二醇,β-乙氧基乙醇,β-甲氧基乙醇,甲酰胺或二甲基甲酰胺)。為制備非對稱的1∶2-鉻絡物化合物,可以分段進行鉻化反應,首先制造1∶1-鉻絡物作為一種絡和化合物,然后用該產物與第二種絡合物生成劑制成1∶2-鉻絡物。所述1∶1-鉻絡物可以采用公知方法制造,如在近似于制造1∶2-鉻絡物的條件下制造,但是其pH值最好呈更強的酸性,優選pH值小于3。1∶2-鉻絡物的制造最好在pH值為3~10的條件下進行,優選pH值4~9。
完成了偶聯和金屬化后,并且必要時生成了鹽或離子交換以引入陽離子M和Kat+,可以將得到的染料或染料混合物按照公知的方式從母液中離析出來,例如用一種強無機酸通過鹽析或者酸析以及過濾,或者例如通過薄膜過濾染料溶液(染料溶液或者是直接制造出的或者是過濾后的染料溶液),并且在必要情況下進行干燥(例如通過噴霧干燥),即對薄膜過濾脫鹽的染料溶液進行干燥。在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將染料用一種本身是公知的補充劑進行分切,例如用非電解補充劑;通過薄膜過濾脫鹽的染料可以在需要的情況下用非電解補充劑(首先是尿素或/和低糖化物,例如糊精),在干燥(例如噴霧干燥)之前或之后進行分切。在需要時,可向染料內添加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特別是碳氫硫化物或其它有機硫化物。例如磺化蓖麻油,磺基丁二酸鹽或木素磺酸鹽。如果使用了一種表面活性劑,則該表面活性劑和純染料之間的重量比最好在2∶98-10∶90的數值范圍內。如果要制造液態染料,則最好用脫鹽形式以及沒有補充劑的濃縮溶液,其中的染料成份最好在5~35重量百分比的范圍內,優選10~25重量百分比,所述重量是指制劑的重量。必要時也可以添加抗微生物的添加劑(例如能夠殺死微生物的物質,即某種生物殺滅劑或微生物殺滅劑,或者生長阻止劑,特別是阻止細菌、真菌或/和酵母菌生長的添加劑),其濃度例如為整個液體混合物的0.001~1重量百分比。
分子式(I)表示的染料,特別是其鹽的形式,首先是堿金屬和/或銨鹽易溶于水,并且以干燥的形式或以其濃縮液的形式非常便于穩定地儲存和運輸。它們可作為陰離子型染料,特別用于對鋁或鋁合金的人造氧化層進行染色。
作為鋁合金首先是那些鋁占主要成份的金屬,特別是與鎂,硅,鋅和/或銅組成的合金,例如Al/Mg,Al/Si,Al/Mg/Si,Al/Zn/Mg和Al/Cu/Mg,特別是鋁的含量不少于90重量百分比的合金;鎂的含量最好≤6重量百分比;硅的含量最好≤6重量百分比;鋅的含量最好≤10重量百分比;銅的含量最好≤2重量百分比,優選≤0.2重量百分比。
在金屬鋁或鋁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層可以是通過化學氧化法或優先通過電鍍法生成的陽極型氧化層。所述鋁或鋁合金的陽極氧化層是一種鈍化層,它是用公知的方法由微孔的表層構成的,所述電鍍方法可使用直流電或/和交流電,并且分別使用合適的電解液,例如添加了硫酸、草酸、鉻酸、檸檬酸的電解液,或添加了草酸和鉻酸或者硫酸和草酸的混合物的電解液。所述陽極電鍍法屬于公知的已有技術,例如GS-電鍍法(直流電,硫酸),GSX-電鍍法(直流電,硫酸并添加草酸),GX-電鍍法(直流電,草酸),GX-電鍍法并添加鉻酸,WX-電鍍法(交流電,草酸),WX-GX-電鍍法(草酸,先用交流電,后用直流電),WS-電鍍法(交流電,硫酸)以及鉻酸電鍍法(直流電,鉻酸)。電壓例如在5伏~80伏的范圍內,最好在8伏~50伏的范圍內;溫度例如在5℃~50℃的范圍內;陽極的電流密度例如在0.3A/dm2~5A/dm2的范圍內,最好在0.5A/dm2~4A/dm2的范圍內;一般而言,電流密度≤2A/dm2即可得到微孔的氧化層;提高電流和電壓密度,例如100伏~150伏以及≥2A/dm2。特別是2A/dm2~3A/dm2時,而且溫度不高于80℃時,可以得到高硬度和微孔的氧化層,例如按照“Ematal”法,用加有鈦鹽和鋯鹽的草酸進行反應。制造氧化層時,可接著進行電解染色或直接用分子式(I)表示的染料進行吸附染色,按照一種優選的以及在實踐中通常采用的方法,電壓在12伏~20伏的范圍內;電流密度最好為1A/dm2~2A/dm2。這種陽極化染色法屬于公知已有技術,在專業文獻中有詳細描述,例如參見烏爾曼(Ullmann)著的《工程化學百科全書》第4版第12卷196-198頁中的介紹,或者參見山都士公司的產品說明書《Sanodal》(山都士股份公司,巴塞爾,瑞士,出版號9083.00.89),或者參見《陽極化鋁的吸附法染色建議書》(山都士股份公司,出版號9122.00.80)。微孔氧化層的層厚最好在2微米~35微米的范圍內,優選2微米~25微米。在陽極染色的情況下,氧化層的層厚最好在5微米~60微米的范圍內,優選10微米~40微米。分子式(I)所表示的染料也可適用于薄的氧化層,例如層厚≤10微米,以及用于陽極染色的氧化層。如果經陽極化處理的鋁或鋁合金在染色之前存放一個短時間(例如一周或者更短),則有利于在染色前對基質進行浸濕和/或活化處理,例如用一種非還原性的含水無機酸進行處理,這種酸例如是硫酸或硝酸。在需要的情況下,可以按照類似于公知的Sanodal法首先對氧化層進行電解預染色,例如得到一種青銅色,然后再用分子式(I)所表示的染料進行二次染色,采用這種方法可以得到覆蓋性非常強的色調,它例如在外部建筑設計中極為適用。還可以通過陽極法染色(按照公知的淀積染色法),將經過預染色的氧化層用分子式(I)所表示的染料進行二次染色,采用這種方法可以得到覆蓋性極強的色調,它例如在外部建筑設計中非常適用。
用分子式(I)所表示的染料進行氧化層染色時可采用普通的染色方法,特別是吸附法,其染料溶液例如被涂敷在氧化層表面,例如通過噴灑或用輥子涂抹(根據基質的形狀確定),或者最好將被染色的物體浸入染色槽內。按照本發明所述染色法的一個實施例,經過陽極化處理的金屬制品可以在陽極化處理和清洗完成之后置于進行陽極化處理的同一個容器中,用染色浴液進行處理,或者按照另一個實施例,將待染色的制品在陽極化處理和清洗完成之后從容器中取出,或者直接、或者干燥后并且存放一段時間后,再置于第二臺設備中染色,如果制品經過了中間存放,則建議在染色前進行活化處理(例如用硫酸或硝酸進行短時間的處理)。這里應當注意的是,如果制品必須經過中間存放,則最好將存放限制在短時間內,例如少于一周,特別是≤2天。按照通常優先選用的方法,在陽極化處理和隨后的清洗完成后立刻進行染色。
適于染色的溫度應當低于染液的沸點,該溫度最好在15℃~80℃的范圍內,優選溫度為20℃~75℃,特別是為20℃~60℃。染液的pH值例如處在明顯的酸性區至弱堿性區之間,其pH值范圍例如為3~8,優選的區間是弱酸性至近似中性的條件,其pH值范圍特別為4~6。染料的濃度和染色時間可根據基質和所要求的染色效果而有非常大的變化。例如合適的染料濃度可在0.01g/l~20g/l的范圍內,最好在0.1gl/~10g/l的范圍內,特別是為0.2gl~2g/l。染色時間例如可以在20秒~1小時的范圍內,最好為5分鐘~40分鐘,如果染料濃度、pH值和溫度處在優選的范圍內,則氧化層的厚度將在5微米~25微米之間,當染色時間為5分鐘~30分鐘時,已經可以得到非常美麗的、鮮艷的色彩。因為本發明所述染料非常易溶于水,所以能制備任意濃度的原液或強化染液,從而根據需要對染液槽內的染料濃度進行任意的調節和修正。
在對完成染色的基質進行強化處理前,最好用水進行沖洗。強化處理可采用公知的任意方法,必要時可加入合適的添加劑。所述強化處理例如可以一次完成或者分二段完成,如果采用二段法處理,則第一階段最好是熱水處理(例如溫度范圍為70℃~90℃)。第二段處理(二次強化或主強化)或者一次處理法例如可用去離子水進行水煮處理(例如溫度≥95℃,pH值的范圍為5.5~6,處理時間為30分鐘~60分鐘),也可以進行蒸汽處理,例如在4~6巴的正壓力下進行。按照另外一種方法,pH值的范圍例如為4.5~8,而且添加金屬鹽或金屬氧化物(例如醋酸鎳或醋酸鈷),或者再用鉻酸鹽進行一次或二次強化處理。通過這種金屬化合物的強化處理(例如用醋酸鎳),可以非常好地抑制染料的析出。按照另外一種方法可添加有機強化劑,例如有機磷酸鹽和二磷酸鹽,或者再加入水溶性(環)脂肪族聚碳酸或芳香族正羥基碳酸(例如參見德國專利說明書DE-A-3327191所述),其pH值的范圍例如為4.5~8。所述強化劑可以采用很低的濃度,例如濃度為0.001g/l~2g/l,最好為0.002g/l~0.1g/l。強化溫度根據所使用的助劑和所選擇的方法不同而有所變化,例如在20℃~100℃的范圍內,采用高溫強化處理時,溫度范圍例如為60℃~100℃,最好為80℃~100℃,低溫強化處理時,溫度范圍例如為20℃~30℃,其中可將鎳鹽或鈷鹽與堿金屬的氯化物相混合,后者例如是NaF,它特別適用于低溫強化處理,例如20℃~30℃。在需要的情況下可對經過染色和強化處理的鋁氧化層或鋁合金氧化層進行表面后處理,例如用蠟、樹脂、油、石蠟或塑料進行表面處理,其前提是該層是透明的。
為了調節染液和強化液的pH值,通常可使用公知的添加劑,例如硫酸、醋酸、氨、氫氧化鈉或碳酸鈉,和/或醋酸鈉。必要時或需要時可使用抗沉淀添加劑(“抗斑點”或“抗沉積”劑),和/或使用表面活性劑(例如浸濕劑),特別是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例如C9-14烷基磺酸鹽,1或2烷基苯磺酸,其中的烷基含有總計4~18個碳原子,以及從甲醛和萘磺酸中得到的低聚體濃縮產物。
采用分子式(1)的染料所得到的顏色非常美麗,呈鮮艷的黃色調,其特點是有很高的堅牢度,特別是耐光的堅牢度(包括耐潮濕性和耐氣候性),特別當R是分子式(a)所表示的一個取代基時,首先是分子式(a)為未被取代的苯基時。
在以下實例中,組份的分量均為按重量計的分量,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溫度用攝氏度表示。
實例1
將13.45g(0.05Mol)2-氨基-1-羥基苯-4,6-二磺酸置于25毫升水中,用3毫升鹽酸調節到酸性pH值范圍。在用冰冷卻的條件下將3.5g(0.0507Mol)硝酸鈉溶解在5毫升水中,并且在0℃~10℃之間攪拌2小時。過量的硝酸鹽可用少量的氨基苯磺酸分解。將該重氮鹽溶液在0℃~10℃的溫度下滴入由8.86g(0.05Mol)乙酰(基)乙酰替苯胺、8g碳酸鈉和5毫升30%的氫氧化鈉溶液以及30毫升水組成的溶液中,其中的30毫升水是加入30g冰形成的。然后攪拌4小時。再向該反應溶液內加入5毫升甲酸以及0.025Mol的硫酸鉻。然后用7毫升30%的氫氧化鈉溶液將pH值調節到5~6,并煮沸6小時。再用氯化鉀沉淀和過濾。最后以90%的產量獲得鈉鹽/鉀鹽形式的鉻絡物染料。
所制得的染料可按照需要通過薄膜過濾脫鹽。
該染料的最大光吸收系數λmax為465.3nm,測量對象是濃度為22.28mg/l的染料溶液溶解在1%的碳酸鈉溶液中。其比消光系數為26930cm2/g。
和實例1的情況類似,在下表中列出的染料的自由酸形式相當于以下分子式(2)
這些染料類似于實例1,是以其鈉鹽/鉀鹽形式得到的,并且可將經陽極化處理的鋁染成黃色。
表1(實例2至實例15)
通過使用合適的堿進行中和,并用鹽進行沉淀,可以以其銨鹽和/或鋰鹽的形式得到實例1~實例15所述的染料。通過用酸如硫酸析出,過濾并與從三乙胺析出的染色物中和,可得到相應的胺鹽形式的染料。
應用實例A將用純鋁板制成的工件進行脫脂和除氧化處理,然后置于由含硫酸和硫酸鋁組成的水溶液中,其濃度為17%~22%的硫酸,0.5%~1.5%的鋁離子,在18℃~20℃的溫度下,以電壓為15伏~17伏、密度為1.5A/dm2的直流電進行50分鐘的陽極氧化處理。所得到的氧化層大約為20微米厚。將鋁板工件用清水沖洗后,在60℃的溫度下置于染液內20分鐘進行染色,所述染液由1000份去離子水和0.5份按照實例1所制造的鉻絡物染料組成,pH值為5.5~5.7(用醋酸和醋酸鈉調節)。染色完畢后,將工件用水清洗,然后置于98℃~100℃的去離子水中強化處理60分鐘。為了避免在強化處理過程中形成不必要的斑點,可向強化處理所使用的去離子水中加入抗沉積添加劑(抗斑點劑)。最后得到的工件呈黃色,它具有顯著的耐光性和耐氣候性。
應用實例B該例的方法如應用實例A所述,其區別是,強化處理所用的溶液含有3份醋酸鎳,連同0.5份從萘磺酸和甲醛中得到的低聚體濃縮產物以及1000份水。所得到的染色為黃色,具有顯著的耐光性和耐氣候性。
應用實例C該例的方法如應用實例B所述,其區別是,染色條件不是20分鐘、60℃,而是40分鐘、40℃。所得到的染色為黃色,具有顯著的耐光性和耐氣候性。
應用實例D將用鋁合金Peraluman 101板材(含有1%鎂和0.5%硅的鋁合金)制成的工件進行脫脂處理,然后置于由含硫酸和硫酸鋁組成的水溶液中,其濃度為18%~20%的硫酸,0.5%~1.5%的鋁離子,在18℃~20℃的溫度下,以電壓為15伏~17伏、密度為1.5A/dm2的直流電進行50分鐘~60分鐘的陽極氧化處理。所得到的氧化層大約為22微米~24微米厚。將經陽極化處理的鋁工件短促清洗后,在含有以下組份的水溶液中進行電解法染色15-20g/l硫酸鋅(II)15-20g/l硫酸以及25g/l普通的鋅浴液穩定劑。
在不通電流的情況下,將所述工件在20℃~25℃的溫度下置于上述溶液內2分鐘,然后在16伏的電壓下進行電解染色。所得到的是中等青銅色的顏色。將工件用流動水徹底清洗,然后在60℃的溫度下置于染液內20分鐘再進行染色,所述染液由1000份去離子水和1份按照實例1所制造的鉻絡物染料組成,pH值為5.5(用醋酸和醋酸鈉調節)。再將染色后的工件用水清洗,然后置于98℃~100℃的0.3%醋酸鎳水溶液中進行強化處理,持續60分鐘,其pH值用醋酸調節到5.5~6。最后得到的工件呈青銅-黃色,它具有顯著的耐光性和耐氣候性。
與實例1描述的染料相似,在應用實例A、B、C和D中使用的染料可以是實例2~實例15所述的任何一種。按照應用實例A、B和C所述的條件可以得到黃色,按照應用實例D的條件可以得到青銅黃至青銅棕色,它們都具有顯著的耐光性和耐氣候性。
所述耐光性是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標準確定的,例如按照ISO標準第2135-1984號的規定,對試樣進行干式曝光,曝光循環為每200小時的標準光線曝光,條件為具有氙弧燈的圖冊-氣候-O-計量儀(Atlas-Weather-O-Meter)65 WRC,或者按照ISO標準第105-B02號(USA)的規定,對試樣進行干式曝光,曝光循環為每100小時的標準光線曝光,條件為具有氙弧燈的圖冊-氣候-O-計量儀(Atlas-Weather-O-Meter)Ci 35A,然后將經曝光的試樣與一個分值樣本進行比較,該分值樣本的藍色標準(約等于灰色標準的分值3)的耐光性分值=6,也可以直接與分值為6的藍色標準樣本進行比較。如果耐光性在2個曝光循環后才達到藍色標準的分值6,則可確認樣本的耐光性分值=7;如果在4個循環后才達到該分值,則可確認樣本的耐光性分值為8,依此類推,見下表2所示。
表2
經過8個曝光循環后,所有用實例1~實例15所述的染料按照應用實例A、B、C和D得到的顏色都沒有變化,而與此相對的是瑞士專利說明書CH-A 396256中的實例10所述的染料按照其應用實例B和C得到的顏色在第一個曝光循環后就已經發生褪色(相當于耐光性分值=1)。
權利要求
1.具有以下分子式的1∶2-鉻絡物染料
其中R表示C1-9烷基或以下分子式的取代基

R1表示C1-4烷基,R2表示氫或SO3M,R3表示氫,甲基或甲氧基,R4表示氫,甲基,甲氧基或氯,n表示0-3,M表示氫或一種無色基陽離子,Kat+表示氫或一種無色基陽離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分子式(I)的1∶2-鉻絡物染料,其中R表示C4-8異烷基,或具有1-3甲基取代的環己基,4-或5-磺基萘基-1,或分子式(a)表示的一個取代基,R1表示甲基,R2表示氫或SO3M,R3表示氫,R4表示氫,M表示氫或一種銨陽離子或堿金屬陽離子,Kat+表示氫或一種銨陽離子或堿金屬陽離子。
3.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1∶2-鉻絡物染料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將一種可金屬化的化合物與一種可釋放鉻的化合物進行反應,所述可金屬化的化合物的異構式之一符合以下分子式
4.含有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分子式(I)中的一種染料的染料制劑,并且必要時含有補充劑和/或其它添加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染料制劑,它是一種具有分子式(I)的染料的含水濃縮液或干燥顆粒。
6.具有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分子式(I)的染料的用途,必要時以權利要求4或5所述制劑的形式用于對鋁或鋁合金的人工氧化層進行染色。
7.如權利要求6所述對陽極化鋁和/或陽極化鋁合金進行染色的用途。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氧化層在染色前先用具有分子式(I)的染料進行陽極染色。
9.如權利要求6至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用具有分子式(I)的染料進行染色后,對微孔染色氧化層進行強化處理。
10.按照權利要求6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方法染色的氧化層。
全文摘要
具有分子式(1)的1∶2-鉻絡物染料,其中R表示C
文檔編號C25D11/18GK1257530SQ98805430
公開日2000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1998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1997年5月29日
發明者克勞斯·薛爾特 申請人:克拉瑞特金融(Bvi)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