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然發酵荷葉茶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然發酵荷葉茶的制備方法,屬茶葉類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荷葉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等多種功用,針對國人延續幾千年的飲茶習慣研發的荷葉茶也越來越受到人們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喜愛。但是目前的荷葉茶所采用的制作工藝都是采用將采摘的新鮮荷葉洗凈、切分成小塊,再通過曬青、干燥、揉制后制成的荷葉茶,也稱荷葉生茶;這種荷葉茶飲用后對胃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適合胃寒者及腸胃不好的中老年人群飲用,限制了荷葉茶的適用范圍及發展。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荷葉生茶在工藝上進行改進,以研制出更適合中老年群體飲用、適用范圍更廣的荷葉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將新鮮荷葉經洗凈、切分,曬青、干燥、自然發酵和揉制等工藝制備而成,飲用后既不會對胃部產生刺激作用,又能保證荷葉具有的降血脂、降膽固醇的多種功用,能適合中老年人群、胃寒者及普通人群飲用;解決現有技術制成的荷葉茶會對胃部產生刺激作用,不適合胃寒者及中老年人群飲用,適用范圍窄問題的自然發酵荷葉茶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的
一種自然發酵荷葉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采摘的鮮嫩荷葉用清水清洗干凈,攤開、曬青;
第二步、將曬青后的荷葉用分切機切成形狀、大小一致的菱形小片,通過輸送帶送至下
一工序;
第三步、通過揉捻設備對菱形小片荷葉揉捻7 9小時,其間將荷葉菱形小片靜置4 5次,靜置時間每次不超過10分鐘,直至菱形小片荷葉發酵呈現綠色紅鑲邊;
第四步、將綠色紅鑲邊的菱形小片荷葉再進行自然發酵,發酵溫度控制在25°C ±2°C,自然發酵時間為10 12小時;
第五步、將自然發酵后的菱形小片荷葉殺青定型,通過高溫抑制菱形小片荷葉繼續發酵并保留荷葉的清香,殺青定型溫度控制在100°C ±2°C ;
第六步、將殺青定型的菱形小片荷葉繼續揉捻30分鐘,使菱形小片荷葉卷成條狀,并使荷葉汁液粘附在條狀荷葉表面;
第七步、將揉捻成型的荷葉茶進行低溫慢焙,溫度控制在50°C 60°C,低溫慢焙時間為30分鐘;
第八步、將低溫慢焙成型后的荷葉茶攤開晾涼至室溫即得到自然發酵荷葉茶成品; 第九步、將自然發酵荷葉茶成品稱重、包裝、入庫。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自然發酵荷葉茶的制備方法通過自然發酵工藝激活鮮嫩荷葉中酶的活性,促進其氧化作用制作出的荷葉茶,對胃部沒有刺激作用,完全適合中老年人群、胃寒者及普通人群長期飲用,適用范圍廣;同時具有降脂、降壓、利尿、養胃,防治動脈硬化,預防便秘,減肥等功效。制備方法科學合理,操作流程易掌控,制備的產品解決了現有荷葉茶對胃部產生刺激作用,不適合胃寒者及中老年人群飲用,適用范圍小的問題。另外,采用本發明制備的荷葉茶經過發酵后維生素C的含量會成倍增加,飲用后對提高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有著重要作用,長期飲用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益健康。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如下
該自然發酵荷葉茶的制備方法由如下的具體步驟制得
第一步、將采摘的鮮嫩荷葉用清水清洗干凈,攤開、曬青;采用曬青,棄用烘青,是為了防止烘青的過高溫度使荷葉中的微生物和酶失去活性,使后續的發酵步驟受阻。·
第二步、將曬青后的荷葉用分切機切成形狀、大小一致的菱形小片,通過輸送帶送至下一工序;通過荷葉分切機將荷葉切割成規則的菱形小片,利于在后續加工時保證成品的品相。第三步、通過揉捻設備對菱形小片荷葉揉捻7 9小時,其間將荷葉菱形小片靜置4 5次,靜置時間每次不超過10分鐘,直至菱形小片荷葉發酵呈現綠色紅鑲邊。對菱形小片荷葉揉捻是使荷葉在常溫下氧化半發酵,通過揉捻設備反復攪拌摩擦菱形小片荷葉,然后攤平荷葉葉片靜置;再反復攪拌摩擦菱形小片荷葉,再攤平荷葉葉片靜置;每次攤平荷葉葉片的靜置時間控制在8 10分鐘,如此反復進行4 5次,操作時間總體控制在7 9小時。第四步、將綠色紅鑲邊的菱形小片荷葉再進行自然發酵,發酵溫度控制在250C ±2°C,自然發酵時間為10 12小時;在常溫下繼續發酵,是為了使荷葉茶中酶的活性保持一段時間,以產生新的營養物質,增加荷葉茶的保健功效。第五步、將自然發酵后的菱形小片荷葉殺青定型,通過高溫抑制菱形小片荷葉繼續發酵并保留荷葉的清香,殺青定型溫度控制在100°C ±2°C。第六步、將殺青定型的菱形小片荷葉繼續揉捻30分鐘,使菱形小片荷葉卷成條狀,并使荷葉汁液粘附在條狀荷葉表面;殺青定型后揉捻30分鐘是為了讓荷葉茶的葉細胞壁破碎,使荷葉茶在沖泡時易溶于茶湯,提高浸出率。第七步、將揉捻成型的荷葉茶進行低溫慢焙,溫度控制在50°C 60°C,低溫慢焙時間為30分鐘;對荷葉茶低溫慢焙是為了保留荷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和清香氣味,制作出優質的荷葉茶。第八步、將低溫慢焙成型后的荷葉茶攤開晾涼至室溫即得到自然發酵荷葉茶成品;
第九步、將自然發酵荷葉茶成品稱重、包裝、入庫。通過上述方法制成的自然發酵荷葉茶中富含生物堿和黃銅類物質,并使荷葉茶中所含的黃酮類物質以黃酮苷形式存在,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的作用,對治療高血脂癥、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肥胖癥均有一定效果。而且該自然發酵荷葉茶含有豐富的有益菌群,在進入人體后不僅不會對胃產生刺激作為,還能夠在胃的表層形成附著膜,對胃產生有益的保護,經常飲用可以養胃和護胃,非常適合胃寒者和中老年人飲用。 以上所述只是該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舉例說明不對本發明的實質內容構成限制,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閱讀了本說明書后可以對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修改或變形,而不背離本發明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自然發酵荷葉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采摘的鮮嫩荷葉用清水清洗干凈,攤開、曬青; 第二步、將曬青后的荷葉用分切機切成形狀、大小一致的菱形小片,通過輸送帶送至下一工序; 第三步、通過揉捻設備對菱形小片荷葉揉捻7 9小時,其間將荷葉菱形小片靜置4 5次,靜置時間每次不超過10分鐘,直至菱形小片荷葉發酵呈現綠色紅鑲邊; 第四步、將綠色紅鑲邊的菱形小片荷葉再進行自然發酵,發酵溫度控制在25°C ±2°C,自然發酵時間為10 12小時; 第五步、將自然發酵后的菱形小片荷葉殺青定型,通過高溫抑制菱形小片荷葉繼續發酵并保留荷葉的清香,殺青定型溫度控制在100°C ±2°C ; 第六步、將殺青定型的菱形小片荷葉繼續揉捻30分鐘,使菱形小片荷葉卷成條狀,并使荷葉汁液粘附在條狀荷葉表面; 第七步、將揉捻成型的荷葉茶進行低溫慢焙,溫度控制在50°C 60°C,低溫慢焙時間為30分鐘; 第八步、將低溫慢焙成型后的荷葉茶攤開晾涼至室溫即得到自然發酵荷葉茶成品; 第九步、將自然發酵荷葉茶成品稱重、包裝、入庫。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然發酵荷葉茶的制備方法,屬茶葉類制備技術領域。它是將鮮嫩荷葉通過清洗、曬青、切成小片、揉捻摩擦半發酵、常溫發酵、殺青定型,低溫慢焙等工藝,使鮮嫩荷葉經過半發酵和常溫發酵的過程,發酵后維生素C的含量大大增加,激活鮮嫩荷葉中酶的活性,促進其氧化作用,使荷葉茶成品對胃部沒有刺激作用,完全適合中老年人群、胃寒者及普通人群長期飲用,適用范圍廣,同時具有降脂、降壓、利尿、養胃,防治動脈硬化,預防便秘,減肥等功效,對提高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有著重要作用。解決了現有荷葉茶對胃部產生刺激作用,不適合胃寒者及中老年人群飲用,適用范圍小的問題。本發明制備方法科學合理,操作流程易掌控。
文檔編號A23F3/08GK102907540SQ201210463150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6日
發明者鄭艷霞, 陳愛萍 申請人:湖北愛荷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