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草烏甲素微球、草烏甲素長效注射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草烏甲素的注射劑。
背景技術:
:草烏甲素(BuUeyaconitineA,BLA)是二萜雙酯型生物堿,它是從毛莨科烏頭屬植物滇西嘟拉(AcomitumbulleyanumDiels)中分離出來的。1983年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證實草烏甲素具有明顯的鎮痛抗炎作用,是一優良的鎮痛抗炎藥,其鎮痛作用是中樞性的,并與腦內5-羥色胺水平密切聯系,鎮痛作用為嗎啡的1.75~2.27倍,阿司匹林的371.5~1371倍,起效時間比嗎啡慢,但維持時間長,無成癮性;其抗炎作用不通過腎上腺體系,而與抑制前列腺素(PG)水平有關,有解熱和局部麻醉作用。主要用于治療骨關節炎、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癌癥晚期疼痛及其它疼痛疾病。目前臨床上應用的劑型主要有片劑、膠囊、口服液和注射劑。由于草烏甲素對粘膜組織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口服時胃腸道不良反應較明顯,注射時局部有劇烈疼痛感,使得患者對這兩種給藥方式的順應性較差。由于草烏甲素的治療指數比較低,加之骨關節炎、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都是慢性病,而且癌痛持續時間比較長,均需長期連續用藥。注射劑每天給藥兩次,連續給藥存在血藥濃度波動大的特點,會帶來很多不良反應,所以其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鑒此有必要設計草烏甲素的長效緩釋注射給藥系統,以滿足臨床應用的需要。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草烏甲素微球、草烏甲素長效注射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滿足臨床的需要。一種草烏甲素微球,包括治療有效量的草烏甲素和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優選的,草烏甲素的重量含量為150%,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重量含量為50~99%。所說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選自聚丙交酯、聚乙交酯或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中的一種以上;優選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中,單體摩爾比例的范圍以50:50至25:75較為適合,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5000-100000道爾頓,最好是10000~50000道爾頓,尤其是15000~30000道爾頓最合適;微球的平均粒徑為1200jxm,最好是20100prn;上述的草烏甲素微球,可用于制備草烏甲素的長效注射劑;所述草烏甲素的長效注射劑之一為混懸注射液,其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為草烏甲素微球150%助懸劑115。/。,滲透壓調節劑1~25%,潤濕劑0.1~5%注射用水20~80%所說的助懸劑選自羧甲基纖維素鈉、海藻酸鹽、聚乙烯醇、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乙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水解明膠、山梨醇或右旋糖酐等,其作用是使微球混懸在注射液中;所說的滲透壓調節劑選自氯化鈉、氯化鉀或葡萄糖等,其作用是調節注射液的滲透壓使其與體液等滲;所說的潤濕劑為聚山梨醇酯、泊洛沙姆、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或卵磷脂等,其作用是使微球較好的分散在注射液中;所述草烏甲素的長效注射劑之二為凍干塊狀物或凍干粉末,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為草烏甲素微球1~80%,助懸劑1~15%,滲透壓調節劑~25%,填充劑10~90%,潤濕劑0.1~5%。所說的助懸劑選自羧甲基纖維素鈉、海藻酸鹽、聚乙烯醇、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乙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水解明膠、山梨醇或右旋糖酐等,其作用是使微球混懸在注射液中;所說的滲透壓調節劑選自氯化鈉、氯化鉀或葡萄糖等,其作用是調節注射液的滲透壓使其與體液等滲;所說的潤濕劑為聚山梨醇酯、泊洛沙姆、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或卵磷脂等。所說的填充劑為乳糖、蔗糖、甘露醇或山梨醇等,其作用是在凍千制劑成型。本發明的草烏甲素微球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草烏甲素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溶解于有機溶劑中,制成總固體重量含量為5~50%的溶液,以20~40%較為合適,過濾,作為分散相;將聚乙烯醇溶解于水中,制成重量含量為0.1~5%的水溶液,過濾,作為水相;將分散相和水相分別以0.58ml/min和50~1500ml/min的流速進入浸沒于重量濃度為0.1~5%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的噴頭,溫度為435。C,分散相中的草烏甲素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形成微球,然后將微球置于44(TC溫度下固化210小時,用水洗滌,以除去聚乙烯醇,過濾,收集其中符合粒徑要求的微球,207(TC溫度和0.10.01MPa真空度下干燥I048h,使有機溶劑的殘留量低至符合中國藥典的要求,即得草烏甲素微球微球。其中所說的有機溶劑包括二氯甲垸、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氫呋喃、甲醇、乙酸、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亞砜等,所說的聚乙烯醇的規格優選為04-86或05-88。上述的制備方法所采用的裝置可參閱中國專利,專利號200420081682.5中公開的裝置,噴頭的噴孔的直徑為0.1lmm;所說的混懸注射液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草烏甲素微球、助懸劑、滲透壓調節劑、潤濕劑用注射用水溶解,經115126'C熱壓滅菌3015min后,即獲得等滲的混懸注射液;所述的草烏甲素的長效注射劑的凍干塊狀物或凍干粉末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助懸劑、滲透壓調節劑、填充劑、潤濕劑用注射用水溶解制成等滲的混懸基質。離心后取上清液,115126"C熱壓滅菌3015min后備用;將草烏甲素微球與上述的混懸基質混合,采用本領域公知的方法,凍干,獲得草烏甲素的長效注射劑的凍干塊狀物或凍干粉末,水分重量含量低于4%;本發明的草烏甲素的長效注射劑,可以用于治療骨關節炎、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癌癥晚期疼痛及其它疼痛疾病,使用方法與常規的草烏甲素注射劑相同,但是可在體內維持較穩定的血藥濃度,給藥次數可以減少。本發明的草烏甲素的長效注射劑,安全性好、使用方便、藥效作用時間長、病人依從性高,能夠達到減少給藥次數,延長藥物作用時間,降低血藥濃度波動,提高病人用藥依從性的目的,給藥一次,可在體內維持一周的藥效,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圖1為不同分子量PLGA的草烏甲素微球的體外釋放曲線。圖2為不同LA/GA比例PLGA的草烏甲素微球的體外釋放曲線。圖3.為不同載藥量微球的體外釋放曲線。圖4為不同劑量草烏甲素微球和空白溶劑的痛閾提高率。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微球的處方草烏甲素3g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I2g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中,單體摩爾比為50:50,重均分子量為5000道爾頓,微球的平均粒徑為20(Him;制備方法制備方法所采用的裝置可參閱中國專利,專利號200420081682.5中公開的裝置,噴頭的噴孔的直徑為將草烏甲素和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溶解于二氯甲垸中,制成總固體重量含量為30%的溶液,經0.45pm孔徑的過濾器過濾后備用,作為分散相;將聚乙烯醇04-86溶解于水中,制成重量含量為0.1%的水溶液,經5pm孔徑的過濾器過濾后備用,作為水相;將分散相和水相分別以8ml/min和1500ml/min的流速進入浸沒于重量濃度為0.1%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的噴頭,溫度為35°C,分散相中的草烏甲素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形成微球,然后將微球置于40。C溫度下固化2小時,用水洗滌,以除去聚乙烯醇,過濾,收集其中符合粒徑要求的微球,2(TC溫度和0.01MPa真空度下干燥48h,使有機溶劑的殘留量低至符合中國藥典的要求,即得草烏甲素微球微球。實施例2微球的處方草烏甲素10g聚丙交酯10g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中,單體摩爾比為25:75,重均分子量為100000道爾頓,微球的平均粒徑為lpm;制備方法-制備方法所采用的裝置可參閱中國專利,專利號200420081682.5中公開的裝置,噴頭的噴孔的直徑為O.lmm;將草烏甲素和聚丙交酯溶解于乙酸乙酯中,制成總固體重量含量為10%的溶液,經0.45pm孔徑的過濾器過濾后備用,作為分散相;將聚乙烯醇05-88溶解于水中,制成重量含量為5%的水溶液,經5pm孔徑的過濾器過濾后備用,作為水相;將分散相和水相分別以0.5ml/min和50ml/min的流速進入浸沒于重量濃度為5%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的噴頭,溫度為4'C,分散相中的草烏甲素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形成微球,然后將微球置于4。C溫度下固化10小時,用水洗滌,以除去聚乙烯醇,過濾,收集其中符合粒徑要求的微球,7(TC溫度和O.lMPa真空度下干燥10h,使有機溶劑的殘留量低至符合中國藥典的要求,即得草烏甲素微球。實施例3混懸注射液的處方實施例l的草烏甲素微球50g助懸劑10g滲透壓調節劑lg潤濕劑0.2g注射用水38.8g助懸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滲透壓調節劑為氯化鈉,潤濕劑為聚山梨醇酯。將上述的各種原料攪拌均勻后分裝于安瓿中,封口后經115'C熱壓滅菌30min,即可制成混懸注射液。實施例4混懸注射液的處方實施例2的草烏甲素微球lg助懸劑4g滲透壓調節劑10g潤濕劑5g注射用水80g助懸劑為右旋糖酐,滲透壓調節劑為氯化鉀,潤濕劑為泊洛沙姆。制備方法同實施例3。實施例5凍干粉末實施例l的草烏甲素微球70g助懸劑10g滲透壓調節劑5g填充劑14.9g潤濕劑O.lg助懸劑為右旋糖酐,滲透壓調節劑為葡萄糖,填充劑為甘露醇,潤濕劑為聚山梨醇酯。將助懸劑、滲透壓調節劑、填充劑和潤濕劑用lOOmL注射用水溶解,攪拌,經115°C熱壓滅菌30min后得混懸介質,將微球混懸于混懸介質中,攪拌,在攪拌下分裝于西林瓶中,冷凍,將凍結的西林瓶置于冷凍干燥機中,待干燥后壓蓋,鋁蓋密封,即得。實施例6處方實施例l的草烏甲素微球lg助懸劑5g滲透壓調節劑0.5g填充劑26g潤濕劑1.5g助懸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滲透壓調節劑為氯化鈉,填充劑為乳糖,潤濕劑為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制備方法同實施例5。實施例7草烏甲素微球的處方研究微球釋藥的快慢與藥物載體聚合物的分子量、親水性、微球的載藥量、微球的粒徑等因素有關,通過篩選PLGA的規格、微球的載藥量以及微球的粒徑等影響其體外釋藥的因素以達到草烏甲素微球在一周內平穩緩慢釋放藥物的目的。分析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2%三乙胺水溶液(40:60),用磷酸調pH值至6.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60nm,柱溫4(TC,流速1.0ml/min。理論塔板數按草烏甲素峰計算不低于3000。釋放度測定法精密稱取適量微球(約含草烏甲素2.5mg),置透析袋中,并加入生理等滲磷酸鹽緩沖液(pH7.4)(取磷酸二氫鈉L84g、磷酸氫二鈉19.1g、疊氮化鈉0.2g、吐溫-801g、氯化鈉4.32g,加水溶解成1000ml,調節pH值至7.4,搖勻)0.5ml以分散微球,盡量排盡空氣扎緊袋口,然后將透析袋置于盛有80ml以生理等滲磷酸鹽緩沖液(pH7.4)為釋放介質的具塞瓶中,在37'C恒溫水浴中保溫,定時取樣5ml,并補充等體積新鮮釋放介質,定期更換全部釋放介質,取2(^1溶液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草烏甲素微球的釋放量。PLGA分子量對草烏甲素微球釋藥速度的影響選擇不同分子量的PLGA作為藥物載體制備草烏甲素微球,PLGA分子量分別為PLGA陽1(75:25,Mw=12421),PLGA腳2(75:25,Mw=29263),PLGA-3(75:25,Mw=58289)。從實驗結果來看,PLGA分子量越小,藥物釋放越快,釋藥時間也就越短(見圖l)。對于本研究所設計的釋藥時間來說,PLGA-1可以緩慢釋藥約為10天,其分子量約為1萬左右。PLGA單體比例對草烏甲素微球釋藥速度的影響選擇不同單體比例的PLGA作為藥物載體制備草烏甲素微球,PLGA分別為PLGA-1(75:25,Mw=12421)PLGA-5(50:50,Mw=15295)。從實驗結果來看,PLGA-S較適合預期所設計的處方(見圖"。微球載藥量對草烏甲素微球釋藥速度的影響以PLGA(50:50,Mw=15295)作為藥物載體,分別制備載藥量為25%、20%、10%的草烏甲素微球。從實驗結果可知,微球載藥量越高藥物釋放越快,為達到緩慢釋藥一周的目的,選擇載藥量為20%較為適宜(見圖3)。微球粒徑對草烏甲素微球釋藥速度的影響通過調節分散相和水相的流量制得粒徑小于75pm和粒徑在75,-150pm之間的草烏甲素微球。從實驗結果可知,小粒徑的微球在早期釋藥較快,可能會導致體內出現突釋現象。但從總體來看,粒徑小于75,和粒徑在75,-150拜之間的微球均可以緩慢釋藥一周左右。因此平均粒徑控制在2(^m-10(Hun之間應該是比較理想的。實施例8藥動學研究采用離子對色譜測定小鼠血漿中草烏甲素的量。草烏甲素微球的給藥方法.-實驗方法取小鼠,按8.5mg/Kg劑量皮下注射實施例3的草烏甲素微球的混懸溶液,分別于給藥后0.1667、0.5、1、2、4、6、8、12、24、48、72、96、120、168、216h眼眶取血,將采集的血樣置于含有肝素的離心管中,3000r/min離心10min,將血漿定量轉移至玻璃離心管中,-20"冰箱保存,待測。每個時間點各試驗3只小鼠。藥動學參數經計算,主要藥動學參數見表l。表1.小鼠皮下注射8.5mg/Kg草烏甲素微球后主要藥物動力學參數(n-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藥效學研究:采用熱板法進行鎮痛試驗,將正常小鼠置于55士0.5'C熱板上,立即計時,至第一次出現舔后足時止,記錄時間,為基礎痛閾。選擇基礎痛閾大于5秒并小于30秒的動物用于實驗,以60秒不出現舔后足為鎮痛百分之百。以給藥前后自身比較計算痛閾提高率。將小鼠隨機分為6組,每組10只小鼠,每組分別為A.空白對照組(實施例4的混懸溶劑,以12mg/Kg注射空白微球)B.陽性對照組(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枸櫞酸芬太尼0.64mg/Kg)C.微球低劑量組(草烏甲素0.5mg/Kg)D.微球中劑量組(草烏甲素2mg/Kg)E.微球高劑量組(草烏甲素8mg/Kg)F.草烏甲素注射液組(草烏甲素0.4mg/Kg)給藥前先測每組小鼠舔后足時間,作為正常值,然后皮下注射相應的溶液,給藥后lh、ld、3d、5d、7d、9d、12d測各組動物在55'C熱板上出現舔后足的時間,計算痛閾提高率。微球組和草烏甲素注射液組與空白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進行比較。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小鼠皮下注射草烏甲素微球和注射空白溶劑以及芬太尼后,各時間點痛閾提高率的變化情況見圖4。從圖中可以看出,芬太尼具有很強的鎮痛作用,給藥后lh痛閾提高約150%,中劑量和高劑量微球給藥后lh痛閾也有所提高,但低劑量微球始終未見有明顯的痛閾提高。經統計,皮下注射草烏甲素微球0.5、2、8mg/Kg劑量后lh,中、高劑量有明顯的鎮痛作用,高、中劑量組痛閾提高率分別為33.0%、25.6%,但低劑量組無鎮痛作用。(X64rag/Kg皮下注射芬太尼注射液lh時痛閾提高率為143.2%;給藥后1天,芬太尼鎮痛作用明顯減弱,痛閾提高率僅為17.2%,草烏甲素微球高、中劑量組作用則逐漸增強,痛閾提高率分別為75.2%、97.5%,但低劑量組未見有明顯的痛閾升高;給藥后3~7天高、中劑量的草烏甲素微球仍具有鎮痛效果,7天時鎮痛提高率分別為69.1、50.7%;在給藥后9天就基本無效了。因此,草烏甲素微球高、中劑量均可以維持7天的藥效。權利要求1.一種草烏甲素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療有效量的草烏甲素和可生物降解聚合物。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烏甲素微球,其特征在于,草烏甲素的重量含量為1~50%,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為50~99%。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烏甲素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選自聚丙交酯、聚乙交酯或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中的一種以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烏甲素微球,其特征在于,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中,單體摩爾比例為50:50至25:75,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5000~100000道爾頓。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烏甲素微球,其特征在于,微球的平均粒徑為1200/im,最好是20100jum。6.—種草烏甲素混懸注射液,其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為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草烏甲素微球1~50%助懸劑1~15%滲透壓調節劑1~25%潤濕劑0.1~5%注射用水20~80%所說的助懸劑選自羧甲基纖維素鈉、海藻酸鹽、聚乙烯醇、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乙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水解明膠、山梨醇或右旋糖酑;所說的滲透壓調節劑選自氯化鈉、氯化鉀或葡萄糖;所說的潤濕劑為聚山梨醇酯、泊洛沙姆、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或卵磷脂。7.—種草烏甲素凍干塊狀物或凍干粉末,其特征在于,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為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草烏甲素微球1~80%助懸劑1~15%滲透壓調節劑1~25%填充劑10~90%潤濕劑0.1~5%所說的助懸劑選自羧甲基纖維素鈉、海藻酸鹽、聚乙烯醇、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乙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水解明膠、山梨醇或右旋糖酐;所說的滲透壓調節劑選自氯化鈉、氯化鉀或葡萄糖;所說的潤濕劑為聚山梨醇酯、泊洛沙姆、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或卵磷脂;所說的填充劑為乳糖、蔗糖、甘露醇或山梨醇。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草烏甲素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將草烏甲素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溶解于有機溶劑中,制成總固體重量含量為5~50%的溶液,過濾,作為分散相;將聚乙烯醇溶解于水中,制成重量含量為0.1~5%的水溶液/過濾,作為水相;將分散相和水相分別以0.5~8ml/min和50~1500ml/min的流速進入浸沒于重量濃度為0.1~5%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的噴頭,溫度為435'C,分散相中的草烏甲素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形成微球,然后將微球置于4^4(TC溫度下固化210小時,用水洗滌,過濾,收集符合粒徑要求的微球,207(TC溫度和0.10.01MPa真空度下干燥10~48h,即得草烏甲素微球。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說的有機溶劑選自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氫呋喃、甲醇、乙酸、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亞砜。10.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草烏甲素微球在制備治療治療骨關節炎、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癌癥晚期疼痛及其它疼痛疾病中的應用。全文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草烏甲素微球、草烏甲素長效注射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微球包括治療有效量的草烏甲素和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本發明的草烏甲素的長效注射劑,安全性好、使用方便、藥效作用時間長、病人依從性高,能夠達到減少給藥次數,延長藥物作用時間,降低血藥濃度波動,提高病人用藥依從性的目的,給藥一次,可在體內維持一周的藥效,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文檔編號A61K47/34GK101554364SQ200810035688公開日2009年10月14日申請日期2008年4月7日優先權日2008年4月7日發明者侯惠民,欒瀚森,浩王申請人:上海現代藥物制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