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自然鎖邊織造織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72300閱讀:34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自然鎖邊織造織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織物,尤其是一種自然鎖邊織造織物。
背景技術
目前多層織物常用的鎖邊裝置是用鉤針2將鎖邊紗4和圈狀毛邊緯紗I編織在一起達到鎖邊的目的(見附圖1、2)。鎖邊裝置包括鎖邊鉤針2、鎖邊氣缸3、鎖邊紗4、鎖邊紗筒子5,將鎖邊紗4與緯紗6編織在一起。但是這種鎖邊方式僅適用于一個斷面的所有緯紗一次性同時引緯的情況,如果織物層數很多,必須分數次引緯且引緯達到滿層后才能打緯的織造方式,現有各種鎖邊方式均無法滿足要求。也就是說,織物層數很多時,需要逐層引緯,現有的引緯都是采用單側多層同時引緯,每次在一個梭口中引兩緯,緯紗不剪斷的工藝織造多層角聯或三維織物時,打緯后緯紗·入口側的布邊形成光邊7,而緯紗出口側的布邊形成圈狀毛邊8 (見附圖3),由于毛邊8的緯紗對最邊上的經紗沒有固定作用,會出現邊上的經紗脫落造成塌邊的現象,需要進行鎖邊,而現有的鎖邊裝置不能對逐層弓I緯的織物進行鎖邊。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需專門的鎖邊裝置,具有自然鎖邊效果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包括多層織物,織物的布邊包括光邊和毛邊,每層織物的一側布邊包括交替的兩緯光邊和兩緯毛邊。由于光邊與毛邊交替出現,因此經紗在光邊處有束縛,不會脫落和塌陷。所述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在每層織物的布邊各設有一根不參加交織的邊經紗,由形成光邊的緯紗包住。這樣可以在毛邊處更好的束縛經紗,防止經紗脫落。所述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多層織物分成上半層和下半層,所述上半層和下半層的光邊和毛邊位置互換。本實用新型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解決了現有各種鎖邊裝置無法適應多層織物分次逐層引緯,統一一次性打緯的織造方法的織物鎖邊問題,通過織造工藝方法的改變達到自然鎖邊的良好效果,簡化了織機機構,提高了織機對織物品種的適應性和織物質量,保證多層織物邊部組織的機械物理性能不降低,有利于提高織物利用率,這對于原料價格昂貴的碳素纖維類多層織物尤為重要。

圖I為現有的專用鎖邊裝置及鎖邊方法的示意圖。圖2為現有的專用鎖邊裝置的鎖邊織物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現有的多層逐層引緯的織物的結構示意圖。[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A部局部放大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的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如圖4、5所示,本實施例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包括多層織物,織物的布邊包括光邊7和毛邊8,每層織物的一側布邊包括交替的兩緯光邊和兩緯毛邊;所述多層織物分成上半層和下半層,所述上半層和下半層的光邊7和毛邊8位置互換。由于光邊7與毛邊8交替出現,因此經紗9在光邊7處有束縛,不會脫落和塌陷。 實施例2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與實施例I的不同之處在于,在每層織物的布邊各設有一根不參加交織的邊經紗10,由光邊7包住。這樣可以在毛邊8處更好的束縛經紗,防止經紗脫落。本實用新型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的織造方法如下(I)開口動作由織物的最上層經紗和最下層經紗同時開始逐層開口,一個由上到下,另一個從下向上同時各開一個梭口,每開一次口織機兩側可以獨立升降的引緯機構分別完成一次引緯,每次都是單向引雙緯,引緯結束后閉口,兩個梭口在織物中間交會后緯紗引滿一個斷面,將所有引入梭口的緯紗6—次同時打入織口,這樣一個斷面的織造工作結束,開始下一個斷面的織造;(2)開口動作按原來的順序繼續進行,此時是由織物中間分別向織物下、上逐層開口,同時開到織物最上和最下層經紗時,引滿第二個斷面,打緯后完成第二個斷面的織造工作,以此類推。以織物中間為界,上半層為光邊則下半層為毛邊,兩緯成一組,每隔兩緯互換毛邊8和光邊7的位置,織物的一側是光邊7另一側對應的必然是毛邊8,反之亦然。這種布邊組織,光邊7和毛邊8交替出現,經、緯紗之間能很好的形成有效的束縛,使經紗不容易脫落。所述的自然鎖邊織造方法,在織造過程中,在基礎織物兩邊每層各織入一根不參加交織的邊經紗10。達到更加理想的自然鎖邊效果。所述的自然鎖邊織造方法,當織造層數為奇數時,在最上或最下層減少一次開口和引緯動作,即此時最上和最下不同時開口,錯開一次開口時間,極限位置只有一個梭口。
權利要求1.ー種自然鎖邊織造織物,包括多層織物,其特征在于織物的布邊包括光邊和毛邊,每層織物的一側布邊包括交替的兩緯光邊和兩緯毛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其特征在于在每層織物的布邊各設有一根不參加交織的邊經紗,由形成光邊的緯紗包住。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其特征在于多層織物分成上半層和下半層,所述上半層和下半層的光邊和毛邊位置互換。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需專門的鎖邊裝置,具有自然鎖邊效果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包括多層織物,織物的布邊包括光邊和毛邊,每層織物的一側布邊包括交替的兩緯光邊和兩緯毛邊。本實用新型的自然鎖邊織造織物,解決了現有各種鎖邊裝置無法適應多層織物分次逐層引緯,統一一次性打緯的織造方法的織物鎖邊問題,通過織造工藝方法的改變達到自然鎖邊的良好效果,簡化了織機機構,提高了織機對織物品種的適應性和織物質量,保證多層織物邊部組織的機械物理性能不降低,有利于提高織物利用率,這對于原料價格昂貴的碳素纖維類多層織物尤為重要。
文檔編號D03D45/50GK202644061SQ20122014354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6日
發明者袁樹信, 宋智燕, 陳利, 馬小莉, 李偉, 余文斌 申請人: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